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前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通过记录一节课的教学实录,展示我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梦想的过程。
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概率和统计知识。
通过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1.准备了一份简洁清晰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
2.根据课程内容准备了一些相关的实例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3.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工具,如色子、纸牌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探究。
教学过程预热在课堂开始时,我首先进行了一个小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枚骰子,并告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投掷几次。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投掷骰子并记录结果。
然后,我让他们将自己的投掷结果汇总到黑板上,并简要讲解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
概念讲解接下来,我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进一步讲解概率和统计的相关概念。
我通过举例说明了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等基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观点。
实践探究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希望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来解决。
问题是这样的:假设某个班级有40个学生,其中有30个男生和10个女生。
如果从这40个学生中随机选择3个学生,那么至少选择到一个女生的概率是多少?学生们组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探究。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汇报。
我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了指导和讲解。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上课。
师:今日我们学习美国已故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闻名演说《我有一个幻想》。
早上要大家预读了,现在提问,美国的黑人是从哪里来的?生(齐答):非洲。
师:非洲也有白人,在北非。
应当是黑非洲,对不对?黑人是怎么跑到美国来的?生甲:是作为奴隶贩卖到美国来的。
师:估量也有被骗来的,或者是怀着幻想(比如淘金梦)主动到美国来的。
但一踏上这块生疏的土地,他们的幻想就随之破灭了。
他们统统沦为奴隶,在镣铐和枷锁中过着极其凄惨的生活,在凄惨中死去。
直到1861年,林肯签署了《关于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黑人才最终在法理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师:黑人在法理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自由,离美国的黑人依旧遥远。
我这里有一份资料,是一位朝鲜战斗中被俘的美国黑人士兵叙述的故事。
哪位同学情愿上来帮我朗读一下?生乙(上讲台朗读):中国志愿军始终对我们俘虏很客气,称呼我们先生,但在我的内心里,却不仅仅把他们看作热忱的朋友,而且看作战斗的同志。
我觉得,在当今世界上,只有他们才是最理解我们黑人苦痛的人。
也正是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作为人来看待,被作为同志来看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动物来看待!......我的一生都布满屈辱和苦难。
我认为,我最大的罪过就是生为美国的黑人。
我的肤色就是我一切不幸的根源......当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的时候,走在街上,母亲就紧紧地拉着我,不准我离开一步,惟恐我冲撞了白人,招来灾祸。
由于家庭贫困,父母不得不把我放在孤儿院里。
有一次,母亲给我送来一件新上衣。
她刚一离开,白人的孩子就命令我把上衣脱掉,换上破的。
当时我哭了。
哥哥也用小手臂搂着我滚出了眼泪。
别人把他拉开,围上去,揍他耳光,打得他后来成了聋子。
这就是我童年的遭受。
后来我长大了,当了一名工人,状况也没有转变多少。
为了进饭店和咖啡馆,我受到不少的污辱和打骂。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今天上午,我参加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堂教学。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了解了马丁·路德·金等人对于梦想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如何在自身的生活中树立追求梦想的信仰和勇气。
本节课的开篇,老师首先放映了《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的演讲录像,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为黑人争取民权的权利,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意味的美好世界的向往。
而我们学生更加青睐他理性的口吻、深情的表达,以及顽强不屈的品质,渴望更多地了解他的故事和背景。
随后,我们开始了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个人梦想和社会追求结合起来实现。
同学们围绕“什么是梦想?”、“人们为什么需要梦想?”、“障碍和失败如何影响我们实现梦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其中,一位同学发言谈到,梦想是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实现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追求,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和动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意义深邃。
而另一位同学则分享了自己曾经在追求梦想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和尝试,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接着,我们将目光转向课本,阅读了《我有一个梦想》一文。
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一次讲演,他在演说中呼唤人们打破种族隔离,追求平等和自由。
而我们从中也得到了启发,认识到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发扬自己的勇气、耐心和马不停蹄的努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遇到挫折、遭到嘲讽和非议,但我们要学会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肯定。
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老师总结了本次课的重点,并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梦想信念,并努力学习和提高,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拥有追求梦想能力的青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梦想这一词汇所蕴含着的巨大能量,认识到梦想不仅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而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前进的目标和信仰。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中语文说课稿: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高中语文说课稿: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你们好!我是某某应届毕业生×××,今天有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非常荣幸,谢谢你们!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而高一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演讲词,本文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联系当前黑人生活的现状,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否则将动摇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争的策略和方式,号召黑人为实现目标斗争到底,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强烈愿望。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
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演讲词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通过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揣摩重要词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上课铃响)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1963年8月28日,美国一位黑人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向参加集会的25万人倾诉了他心中的梦想。
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
1968年4月4日,这位黑人在旅馆的阳台上惨遭刺客枪击,不幸身亡。
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夺不走他心中的梦想。
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人民的梦想。
2006年11月13日,这位黑人纪念堂在美国国家广场动工,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克林顿及五千多美国民众冒雨参加了奠基仪式。
而他的梦想也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成为我们学习的篇章。
这位伟大的美国黑人是谁?生:是马丁·路德·金。
师:对,他就是马丁·路德·金,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位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梦想。
(播放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录音片断)师:你们听后,觉得马丁·路德·金演讲有什么特点?生:他很有激情。
师:是的,太有激情了,太有感染力了,我听后都恨不得鼓起掌来。
现在我们摹仿马丁·路德·金,按照朗读要求,自由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开始朗读课文,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诵比赛,男生和女生各推一位代表上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看哪位同学最有马丁·路德·金的风采。
(学生很快推出自己的代表。
男生代表上台朗读了课文9-14段,女生代表朗读了17~25段。
)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两位同学的朗读?一女生:我觉得女生读得好一些,她很有激情,吐字很清楚。
一男生:我觉得男生读得好,他的声音很洪亮,读得很感人,他长得也像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课题:《我有一个梦想》(一)重申目标师: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相互问好致意。
这是一件小事,意义却非同一般,因为这是我们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
但是,假如我告诉你,仅仅因为肤色的缘故你得不到尊重:学校不接纳你,餐厅不为你服务,公共场所不欢迎你,甚至在公共汽车上你也只能坐在后车厢。
同学们,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马丁·路德·金发自心底的呐喊:我有一个梦想。
文章的学习目标:. 体会文本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其中蕴含的感情力量。
. 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政策,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仁爱的精神。
【解读】收的策略表现为教师的介入和控制,体现在教师课堂中的“控制者”角色中,具体表现为两收两放。
第一,方向上的“收”与“放”,课堂学习围绕目标但不搞线性直达,成功的课堂其目标控制既有灵活性又有明确的指向性,既能防止直奔目标的功利主义,又能防止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南辕北辙。
要使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强大“磁场”,课堂伊始的“情境”创设很重要,“情感”触动更重要。
大家都对这次的导入设计甚感满意,好像拳击比赛双方刚鞠躬完毕就开始出拳了,迅捷、痛快。
(二)展示之朗读、体会生:本文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请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并试用几个词语概括梦想的核心内容。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就是希望让人生来平等,没有种族歧视,并且社会充满光明和民主,黑人可以重获自由,白人和黑人可以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他梦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博爱、平等、正义和自由。
(朗读环节他们读得非常投入,其中一个男生始终紧握拳头。
“高唱这支歌”部分,他们真的唱了起来,表情庄严,歌声激昂。
全班被感染,报以热烈掌声)师(疑惑):这是谱的什么曲子?生: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
师(转向大家):听过没有?你们觉得这支曲子在这里合适吗?生(全体兴奋地):合适。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上课铃响)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1963年8月28日,美国一位黑人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向参加集会的25万人倾诉了他心中的梦想。
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
1968年4月4日,这位黑人在旅馆的阳台上惨遭刺客枪击,不幸身亡。
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夺不走他心中的梦想。
从此,他的梦想成了美国人民的梦想。
2006年11月13日,这位黑人纪念堂在美国国家广场动工,美国总统布什,前总统克林顿及五千多美国民众冒雨参加了奠基仪式。
而他的梦想也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成为我们学习的篇章。
这位伟大的美国黑人是谁?生:是马丁·路德·金。
师:对,他就是马丁·路德·金,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位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梦想。
(播放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录音片断)师:你们听后,觉得马丁·路德·金演讲有什么特点?生:他很有激情。
师:是的,太有激情了,太有感染力了,我听后都恨不得鼓起掌来。
现在我们摹仿马丁·路德·金,按照朗读要求,自由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学生开始朗读课文,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诵比赛,男生和女生各推一位代表上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看哪位同学最有马丁·路德·金的风采。
(学生很快推出自己的代表。
男生代表上台朗读了课文9-14段,女生代表朗读了17~25段。
)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两位同学的朗读?一女生:我觉得女生读得好一些,她很有激情,吐字很清楚。
一男生:我觉得男生读得好,他的声音很洪亮,读得很感人,他长得也像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将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展开一次课堂教学。
下面请各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梦想。
学生A: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音乐家。
我喜欢音乐,尤其是钢琴。
每次听到美妙的音乐,我就会被它们深深吸引。
我希望能够用我的音乐才华,给人们带来美妙的享受。
学生B: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他们可以帮助别人恢复健康。
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和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C: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很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他们纯真而无邪的笑容总能让我感到快乐。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给每个孩子带来温暖和知识。
学生D: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
我喜欢画画,每次看到美丽的风景或者有趣的事物,我都会用画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我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我的绘画作品,传递出一种美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老师:非常感谢各位同学的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
下面请问大家,你们是如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呢?学生A:我会每天练习钢琴,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表演,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学生B:我会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义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医疗服务。
学生C:我会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技巧,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关心并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生D: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勤于观察和思考,不断挑战自己,创作出更有创意和个性的艺术作品。
老师: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实现梦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坚持不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勇气和毅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今天的课程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谢谢!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和积极参与。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武汉四中宋艳阳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到半个世纪前,号称以“民主”、“平等”、“自由”为立国之本的美国还笼罩在种族主义的阴云惨雾中。
一位黑人,一个普通牧师的儿子,是他打破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唤醒了黑人压抑百年的尊严,点燃了黑人心中已逐渐黯淡下去的希望之火。
于是,祖祖辈辈忍受着奴役和压迫的黑人们,在他的倡导下,开始了对苦难和不公正的坚韧对抗。
他是谁?生(齐答):马丁·路德·金师:没错,他就是被誉为“黑人之音”的马丁·路德·金。
虽然这位执着的追梦人最终倒在了寻梦的路途上,但“我有一个梦想”成为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它穿越了历史的烟尘,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
这篇演讲词何以有这样强大的震撼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妙。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作了较为充分的预习。
现在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再次浏览全文,并思考这三个问题,然后简洁作答。
(投影:1.“我”的梦想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3.以怎样的方式去达成梦想?)师:陈景伦,你可以回答哪个问题?生:我答第一个吧。
作者的梦想是能够获得自由。
师:是谁的自由?请你说得再清晰、完整些。
生:是黑人能够获得自由。
师:作者的梦想好像还不止这些,谁能帮他补充一下?好,曾旋想来帮一把。
生:我认为作者的梦想是黑人不再受种族歧视,而是享有和白人一样的平等、自由的权利,他们将在同一片蓝天下,和睦而友爱的生活在一起。
师:你是依据文章的哪部分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生:从课文的18段开始,谈的都是这个问题。
师:曾旋很快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另外两个呢?生:我选择第二问。
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梦想,是因为美国没有兑现它的诺言,致使黑人还生活在种族主义的枷锁下,得不到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师:你较为圆满的回答了第二问。
师:蔡昆,你别无选择,第三个问题是你的了。
生:在第七段,作者写道:“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师: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范文第一篇:《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范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案例【课题】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第四课《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一篇富有思想意义和感染力的演讲词。
在第一课时已经通过幻灯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了背景和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这是一篇极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演讲词,所以第二课时以揣摩重点语句为纲,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且进行有关的演讲活动,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理解演讲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表现力。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演讲实践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运用效果。
2、深层理解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语言。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
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对马丁·路德·金及黑人解放运动进行深入了解,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理解的背景材料,也可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阅。
2、布置学生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以自己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
3、学生要认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
【教学步骤及时间分布】第二课时一、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
通过视频和一些图片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分析了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总结了演讲辞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演讲辞的特点有哪些?生1:首先在内容上要切合主题,符合听众的利益,要有针对性、鼓动性、思想性。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
(一)导语
出示一些名人的照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由此,引出本课话题——美国黑人生活的历史和现状,及课文题目《我有一个梦想》。
(屏幕上显示:麦克尔·乔丹、科比、詹姆斯。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和学生关注的人物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预习检查。
※通过强化重点字词和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图片)学生通过预习,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了了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整体感知。
1.思考:,结合几个问题梳理文章内容。
主要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屏幕显示:“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引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他能否实现这个梦想?”)
(四)问题探究。
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讲话的深远意义。
注重以学生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为此,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其中,第二个问题让同学之间进行自由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屏幕显示 1.课文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直到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梦想?把它放在后边起什么作用?
2.美国不是很富有吗?不是标榜本国最讲人权吗?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实?)
(五)品味语言。
这篇演讲词具有有极强的说服力与号召力,本环节的重点内容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应用到写作中去。
1.你能说说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备怎样的特点吗?
2.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一部分生读删过的,另一部分生读原文。
(得出结论: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
作者强调一百年后的今天,说明黑人遭受压榨的时间之长,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
)
3.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
2、感情充沛3、使听众受到鼓舞。
(六)拓展训练:
我设计了“请同学为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补入一个梦想,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并且诵读出来”这一环节。
我认为把思考、写作与诵读结合,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自己的感受。
※接着,我追问“你觉得今天,在美国,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吗?”(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各抒己见。
)
这样,就能从课本迁移到现实,加深学生对现实社会中某些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七)板书
(八)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巧妙,感召力强。
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
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
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
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