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六年级一二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
(3分)擎.着(qíng jìng)诞.生(yán dàn)至臻.(qín zhēn)皖.南(wǎn wán)围歼.(jiān qiān)璀.璨(cuǐchuǐ)二、看拼音,写词语。
(4分)dēng zhǎn shílán()()xuān bùqízhì()()jiǎn yuèzhìfú()()tǎn kèjùlí()()三、把()里不正确的字用“\”划去。
(4分)电(钮扭)欢(跃越)(瞻赡)仰飘(拂佛)(椅倚)靠(爆暴)炸(幢幢)憬(奋愤)斗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6分)()的掌声()的宣告()的灯火()的争论()的夜空()的阻击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各题。
(10分)①各抒()()②()()继日③聚精()()④()天()地⑤()()一发⑥无微()()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比喻情状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2.选词填空。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的。
(2)毛主席在花山时,()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六、选词填空。
(4分)掩护保护1.为了()战友,邱少云经受了烈火烧身的严峻考验。
2.七连把()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进犯侵犯3.我们决不容许祖国的神圣领土受到()!4.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
七、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1.五岭透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3.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八、按要求写句子。
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二单元所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测试,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2.阅读理解3.词语运用4.写作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的正确运用,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2.难点:作文的构思与表达。
四、教学过程一、单元复习1.词语默写请学生默写本单元所学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课文内容填空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难忘的一课》(1)短文讲述了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上了一堂难忘的课?(2)作者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3)这堂课为什么让作者难以忘怀?2.阅读短文《小珊迪》(1)小珊迪为什么让作者印象深刻?(2)作者从与小珊迪的交往中学到了什么?(3)短文给你什么启示?三、词语运用1.请学生用下面的词语造句:(1)受益匪浅(2)难以忘怀(3)印象深刻2.请学生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1)坚持不懈(2)锲而不舍四、写作训练1.请学生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教师批改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
2.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巩固本单元所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做好阅读笔记。
通过本次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第二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作文构思与表达的流畅性。
2.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特别是在作文训练中,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有深度、有创意的作文。
六年级(下)语文第一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默写《寒食》,注意书写工整,字迹美观。
寒食唐韩二、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tōng xiāo jiàn duàn wàn xiàng gēng xīn()()()()qī liáng dǎo méi chǔ jìng yān zhī fēi fú()()()()三、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火炽.(zhìchì)菱.角米(líng léng)黄焖.鸡(mēn mèn)掺和.(he huo)白云观.(guān guàn)潺.潺(cán chán)栖.息(qī xī)机杼.(shū zhù)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题中的括导内。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展览风筝春连B.糊涂年膏张灯结彩C.骆驼采绘万不得已 D.解释猜想截然不同2.“截”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
选出它在下列词语中的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截头去尾( ) 截住他( ) 一截木头( ) 斩钉截铁(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B.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我们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C.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象更新,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D.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红而美丽。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比喻)B.花生仁脱了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拟人)C.妈妈的命令,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设问)D.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拟人)5.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句子专项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一、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6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二、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C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 为人进出的们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33分)1.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然,郝副营长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空气是那么...明朗。
(用加点词语造句)...清鲜,天空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战士们站在战车上。
选择题
在《草原》一文中,作者初到草原时的心情是?
A. 沮丧
B. 惊喜(正确答案)
C. 平静
D. 害怕
《山雨》中,作者描述山雨来临前的景象,下列哪项未提及?
A. 树叶轻摇
B. 鸟儿低飞
C. 天空晴朗无云(正确答案)
D. 微风拂面
《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牺牲的原因是?
A. 战斗失利
B. 救援队友
C. 遵守纪律,不暴露目标(正确答案)
D. 敌军突袭
《穷人》一课,桑娜和渔夫收养孤儿的原因是?
A. 他们想要更多的孩子
B. 他们富有,有能力抚养
C. 出于善良和同情心(正确答案)
D. 为了得到政府的奖励
《唯一的听众》中,“我”最初拉小提琴时,观众的反应是?
A. 热烈鼓掌
B. 纷纷离场(正确答案)
C. 要求再奏一曲
D. 给予专业指导
下列哪篇课文讲述了关于诚信的故事?
A. 《草虫的村落》
B. 《怀念母亲》
C. 《诚实的孩子》(正确答案)
D. 《中华少年》
《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中,“我”与苏珊的交流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
A. 面对面交谈
B. 电话(正确答案)
C. 书信往来
D. 网络聊天
《彩色的翅膀》中,战士们在小岛上种植蝴蝶花是为了?
A. 美化环境
B. 吸引蝴蝶,丰富生态(正确答案)
C. 作为食物来源
D. 庆祝节日
《山中访友》中,作者访问的“友”主要是指?
A. 山中的动植物(正确答案)
B. 山中的隐士
C. 山中的游客
D. 山中的建筑。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栗.子(lì) 菱.角米(líng) 万象更.新(gèng) B.唾.沫(tuò) 薏.仁米(yì) 无暇.顾及(xiá) C.浓稠.(chóu ) 腊八粥.(zh ōu ) 分.外热闹(f ēn ) D.发誓.(shì) 赛.骆驼(sài) 哄.堂大笑(h ǒ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学生对如何学好语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我沉思起来,顺势引导是个重要的事情。
B.老王为人两面三刀,你可要小心提防。
C.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D.王萌的文章想象力丰富,表达流畅,真是随心所欲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C.“五彩斑斓的蝴蝶,翠色欲流的草地,还有······”说着说着,朋友醉了。
D.“今天好热啊!”爸爸担心地问,“你书读得怎么样了?”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全文以八儿的视角,写出了腊八粥的浓香可口。
全文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方法。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
”这两句诗出自《寒食》。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ǒu èqīliáng xīshēng pái huáibì miǎn xī shuài chè dǐsōu jí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栖.息(qīxī)尽.管(jìn jǐn )掺和.(héhuo)铺.户(pùpū)正.月(zhēng zhèng)藤蔓.(màn wàn)三、比一比,再组词。
初(______)腊(______)塞(______)栗(______)烟(______)纫(______)蜡(______)赛(______)粟(______)咽(______)四、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字(____)腔(____)(____)(____)流水(____)(____)如生(____)钉(____)铁惊(____)动(____)(____)笔(____)花鲁迅先生写文章真是(____),刻画了一个个(____)的人物,还有(____)的场景。
2.仿写句子。
例: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僻静偏僻1.自从修了公路,一向(_______)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2.县里的医生经常去(_______)的农村,为农民送医送药。
汇集汇合3.大江大河是由许多小溪(_______)而成的。
4.广场上(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六、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一、拼音与汉字(10分)1.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 péng yǒu ( )- jiǎo jié ( )- jīng yàn ( )- yōu jìng ( )- cháo xiào ( )2. 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 朗诵(lǎng sòng / láng sòng)- 蜿蜒(wān yán/ wǎn yán)- 遨游(áo yóu / áo yǒu)二、词语积累与运用(15分)3.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择一个造句。
- 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填空,使句子完整。
- ()的果实,()的菊花,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
- 在这()的夜晚,我们共同仰望星空。
5.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宁静安静平静- 湖面恢复了(),没有一丝波纹。
- 教室里()极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课。
- 夜晚,乡村显得格外()。
三、句子理解与仿写(15分)6.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一句。
- 秋风像一把钥匙,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理解句子含义,选择正确的答案。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告诉我们()A. 书籍很重要,可以卖很多钱。
B. 读书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促进人类进步。
C. 书籍是建造房子的好材料。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短文一(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8-11题。
(短文内容略,假设为一篇关于秋天景色的短文,包含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8. 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并说说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目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4)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8)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10)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15)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书写名言,展示你的书法水平。
(5分)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二、读拼音写汉字。
(8分)nuóyíchāyāng kūwěi kǎo yàn duàn liàn yōu yǎwú yuán wú gù三、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划“√”。
(5分)1.有些偶然遇到的事,竞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yíng yín)2.观众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hē hè)3.手上的五指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ēng zhèng)在其中。
4.就在转身的刹.那间,碗掉了下来!(shà chà)5.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hē hè)四、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10分)1.形容剧场或礼堂等演出场所坐满了观众。
()2.事先没有想到。
()3.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4.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5.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五、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4)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六年级上语文一单元测试卷一、字词积累1.根据拼音写词语。
cǎihónɡ()róuměi()jīnɡtàn()mènɡxiǎnɡ()wēixiào()lǐmào()qiàrú()2.填空,补充词语。
旁()斜出驻足()望()气长舒()高望重返()归真()地而起()然大物()然而起3.添枝加叶。
()的小路()的悬崖()的山谷()的溪流()地招呼()地前进()地对视()地叫着二、句子练习1.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2.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山海关的城楼是雄伟的、坚固的。
3.照样子,写排比句。
池里生着许多石笋,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一簇簇的珊瑚。
4.扩句(至少扩两处)。
群峰的雪线以下,是原始森林。
三、课文填空1.你用纯洁的清泉,。
你用磅礴的力量,。
2.金黄色石粉凝成的池边,像________,将这些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________,有的像镰刀,有的像圆圆的脸盆,有的________,还有月牙形的、________、豆角样的……。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的臂膀()的日子()的景象()的大手()的莲花四、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整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
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来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
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
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
初一语文六年级一/二单元测试一、积累运用(16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脑髓.嫉.妒字帖.蝉tuì2.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cuán)成的小球。
B. 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dǎn)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
C. 其实那是一张五元的,拿出来就露了破绽。
(dian)D. 它荒草萋萋.(qī),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鉴赏书塾安然无殃B.臃肿脑髓人迹罕至C.鞭痕搏学抽抽搭搭D.叮嘱菜蛙人声鼎沸3.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去年四五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
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为世人瞩目 A. 结局 B.结果 C.成果 D.后果4.读书看报,是积累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从下面书刊(可以补充没列出来的)中选出你喜欢的一种,再说说喜欢的原因。
3分①《读者》②《朝花夕拾》③《伊索寓言》④《安徒生童话集》⑤《繁星⑥《少年文艺》⑦《西游记》⑧《鲁滨逊漂流记》 9《水浒传》喜欢的书刊:《》喜欢的原因: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
(3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阅读·理解·鉴赏(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5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子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躺、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飞、跳、窜)到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联系、缠络、纠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8、在原文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动词。
(3分)9、用“‖”线把第二段文字分成两层。
(在原文上标)(2分)10、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答:11、第2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
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他们的;描写黄蜂则突出它们的。
(供选择内容: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2分)12、第2段文字写景是按照由到的顺序;从详略的角度考虑,这部分详写的是。
(3分)13、用不必说……也不必说……仿写一段话(3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1分)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5分)答:2、第一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外阅读12分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这里却依然一片苍翠的葱茏。
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说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
你看,枝条上冒出得嫩黄淡绿得芽孢,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
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1、以上文字中所写的地点是鲁迅先生所描绘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园中景色总的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人们崇敬的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拟人手法,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把棕榈比拟成__________的人。
4、在文中用横线标出直接抒发作者总的感受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21分《魂》⑴听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
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⑵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⑶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
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⑷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消遣性的杂志,抄起来,扔到茶几上,便旁若无人地坐下了。
⑸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⑹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的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⑺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⑻话音刚落,那去打水的精壮小伙子回来了,他凶神恶煞般地吼道:“滚起来!没长眼睛吗?”⑼坐着的小伙子连头都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
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
座儿空着,就要坐,坐定了!”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进人们耳中,让人肌寒血凝,心都凉透了。
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
⑽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A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般似的说:“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
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⑾四只手松开了。
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的座位上。
B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个小姑娘身上,C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
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⑿火车在保定站停了。
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
这趟车终点是北京。
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
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⒀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⒁她不是两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一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
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⒂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你真好,我不如你。
”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了,车开走了。
我久久站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
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的。
⒃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19、文中A处写“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有什么用意?(2分)20、文中B处写“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什么作用?(2分)21、老人讲的“魂”和“我”赞颂的“魂”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22、在文章的结尾处写“我”夸赞小姑娘“你真好,我不如你”。
结合当时的情景想想:小姑娘“好”在哪里?(2分)23、假如文中的两个小伙子也发现小姑娘撒了个善意的谎,他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结合选文有关情节合理想像一下,简要写在下边。
(2分)24、找出文中与最后一段话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这句话的含义。
(2分)五作文童年的记忆是深沉的,有天真无邪的童趣,也有酸甜苦辣的往事,请你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写作文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