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
- 格式:docx
- 大小:18.90 KB
- 文档页数:1
一.坐标计算以下为基本计算公式:直线上计算公式:已知该条直线的方位角à,已知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坐标,顺线路方向时,计算点的里程知道,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里程知道,可推算出计算点与直线的起点的直线距离d,(即计算点的里程减去起点的里程,逆线路方向时,为直线终点的里程减去计算点的里程),计算坐标增量:∆x=d×cosà∆y=d×cosà计算点的坐标为,直线的起点或终点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式中方位角à从直线起点算时,为已知即给定的方位角,而从终点算时,à为该段直线的起始方位角加上180度。
à+180à起点计算点终点第一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加一圆曲线,指仅存在圆曲线,如下第1点。
1.圆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ZY或YZ 点的弦长和偏角D=2 RSinδδ=90×L/(πR)δ---------圆曲线偏角D ---------弦长L --------为弧长α=α(z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α(yz)-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逆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zy)、α(yz)---------为圆曲线的起始方位角。
一般为已知。
计算点相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x=D*COSα△y=D*SINα坐标增量计算完毕后,要算某一点的坐标,用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加上计算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即为计算点的坐标。
缓和曲线同理。
第二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始端加一缓和曲线,末端加一缓和曲线,两段缓和曲线中加一圆曲线,如下第2点。
2.缓和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HY或YH点的弦长和偏角δ=L²/6RL0X1=L-(L^5/40R²L0²)Y1=L³/6RL0D=√(X1²+Y1²)α=α(h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四等水平测量外业察看记录表
察看日期:
测 后 上丝 前 上丝 站 尺
下丝
尺 下丝 编 点 前视距离
后视距离
号
号
累积差 视距差
(m )
(m )
记录员:
方 向 标尺读数
K+黑 高差
备
及
- 红 中数 黑 红 注
尺 号
(mm)
(m)
面
面
后 视 1#标尺 前 视
的常数
K=
后- 前
2#标尺
的常数
K=
后 视 前 视 后- 前
后 视 前 视 后- 前
后 视 前 视 后- 前
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 1mm 。
表 2
水平测量成就计算表
场次 - 线路抽签号:
计算者(号):
路线长度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备注
点 号
(m)
(mm)
高程 (m)
(km)
(m)
已知点
辅 助
f h =
f 允
20 L=
v
1km
f h
h
L
计 算
-12mm f h 允
20 L =±20mm
v
1km
f h +2mm/k
L
说明: 1. 距离取位至,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
1mm 。
2. 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浙江农林大学2021 - 2021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B 卷〕课程名称: 工程测量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考前须知:1、本试卷总分值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根本原那么:布局上由 整体 到 局部,次序上,先控制 后 碎部 。
2、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包括 测角模式 、 测距模式 、 坐标测量模式 三种模式。
3、A点相对高程为121.000m ,B点相对高程为234.020m ,那么高差h AB = ;假设A点绝对高程为200.000m ,那么B点的绝对高程为 。
4、地形图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
6、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方法按照测距精度的上下依次为: 电磁波测距 , 钢尺量距 , 视距测量 。
8、等高线有 首曲线 、 间曲线 、 计曲线 和助曲线四种。
9、我国常用的大地地理坐标系由: 1954北京坐标系 、 1980国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大地坐标系和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小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低于前尺点;B. 高于前尺点;2、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那么为与〔 D 〕成正比例进展分配。
A. ;C. 高程大小 D. 距离或测站数3、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D 〕。
C.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4、当视线水平时,经纬仪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低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那么此目标的竖角为〔 B 〕 A.57°10′24″ B.-14°49′36″ C. 104°49′36″ D. 14°49′36″ 5、电磁波测距的根本原理是:〔 B 〕〔说明:c 为光速,t 为时间差,D 为空间距离〕。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
观测日期:
测后上丝前上丝
站
点
尺下丝尺下丝
编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号
号视距差累积差
〔m〕〔m〕记录员:
方向
标尺读数
K+黑高差
备及-红中数
黑红注尺号(mm)(m)
面面
后视1#标尺前视
的常数
K=
后-前
2#标尺
的常数后视
K=
前视
后-前
后视
前视
后-前
后视
前视
后-前
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
表2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计算者〔号〕:
点号路线长度实测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
高程(m)备注(km)(m)(mm)(m)
点
辅
助f h=f h允20L=v1km
f h
L 计
算
说明:1.距离取位至,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f h允20L v1km
f h
L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二等闭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1. 先把那一堆二等闭合水准测量的数据像拎小鸡一样都摆出来。
2. 瞅瞅那些高差观测值,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得先把它们驯服。
3. 计算高差闭合差啊,这就像是在找一群乱跑的兔子的总差距。
4. 高差闭合差要是太大,那就像天上掉下个超大号的馅饼,肯定不对头。
5. 把高差闭合差允许值算出来,这好比给小怪兽们划个圈,看它们有没有出圈。
6. 要是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嘿,就像小怪兽都听话了一样开心。
7. 开始调整高差闭合差,就像给不听话的小怪兽重新排队。
8. 按照距离或者测站数来分配调整值,就像分糖果一样,按比例来。
9. 调整后的高差就像被魔法棒点过的小怪兽,变得规规矩矩。
10. 计算改正后的高差,这就像重新打造了一个听话的小怪兽军团。
11. 从起始点开始推算各点的高程,仿佛是沿着一条神奇的小路找宝藏。
12. 每一个点的高程计算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稳稳地往上垒。
13. 要是中间算错了一步,那就像抽掉了积木中的一块,整个都要晃悠。
14. 检查计算结果的时候,眼睛要像放大镜一样,不放过任何小错误。
15. 把计算好的高程值写下来,就像给每个小怪兽都贴上了专属的标签。
16. 复核的时候,要像侦探一样,寻找可能隐藏的错误。
17. 所有数据都没问题了,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拼图。
18. 二等闭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结束,就像打完一场艰难又有趣的怪兽大战。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1. 测量点编号,记录测量点的编号,以便对应不同的测量点。
2. 测站,测量所在的测站名称或编号。
3. 观测日期,进行水准观测的日期。
4. 观测时间,记录每次观测的具体时间。
5. 基准点高程,基准点的已知高程。
6. 测点高程,测量点的高程测量值。
7. 线路长度,测量线路的长度。
8. 观测方法,使用的水准观测方法,例如闭合回路、三角测量等。
9. 仪器,使用的水准仪器的型号和规格。
10. 观测人员,参与水准观测的人员姓名或编号。
在计算表中,通常会包括以下计算内容:
1. 观测数据处理,包括观测数据的校核、平差和处理过程。
2. 高程改正数,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得出的高程改正数。
3. 最终高程,根据高程改正数修正后得出的最终高程值。
4. 精度评定,对测量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包括精度等级和误
差限等信息。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可能包括的内容。
针对具体的测量项目和要求,表格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1.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 h= Σh测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四等水准限差:fh允=±20√L L: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不足1KM按1KM计算。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高差闭合差、检核测段高差改正数vi为:V i= - f hΣLL iΣ V i=-f h(检核)式中:ΣL——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总长度,单位为km;L i——某一测段的长度,单位为km。
3.计算各测站改正后高差、检核h 改=h测+V iΣh改=0(检核)4.推算各待定点高程、检核H i=H i−1+h改H已知值=H推算值(检核)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fβ= Σβ测- (n-2)×180°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导线测量的成果检测: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三级导线限差:fβ允=±24√n 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若角度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角度闭合差、检核测站角度改正数vi为(平均分配,大角多分、小角少分):V i= - fβnV =-fβ(检核)式中:n——测站数;3.计算各边方位角、检核α前= α后+β左±180°或α前= α后- β右±180°α已知方位角=α推算方位角(检核)4.计算坐标增量ΔX= D cosα f x= ΣΔXΔY= D sinαf y= ΣΔY或REC(距离,方位角) f= √ f x2+ f y2K =fΣD5.分配坐标增量、检核坐标增量改正数vi为:V x= - f xΣD L DΣ Vx改=-f x(检核)V y= - f yΣD L DΣ Vy改=-f y(检核)式中:ΣD——导线边长总长度,单位为m;L D——某一边长的长度,单位为m。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
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闭合差:(2)计算限差:(图根级)(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有: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若 K<1/2000 (图根级),则将、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1) 填写观测数据(2) 计算高差闭合差h f =∑h ,若h f ≤容h f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i hi i hi L L f V n nf V ·· ∑-=∑-=或各段改正高差:ii i V h h +=改(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闭合差(fh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
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改正数每公里改正数各测段的改正数每一站改正数各测段的改正数计算的基本步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闭合差的调整高程的计算(见例题2)例题2高程误差配赋表首先:将检查无误的野外观测成果填入计算表,包括:各测段的距离和高差值h i已知数据第一步:高差闭合差的计算第二步: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各测段实测高差加改正数,得改正后的高差h i第三步:待定点高程的计算根据改正后的高差h i,由起始点Ⅲ18开始,逐点推算出各点的高程,列入表中最后算得的Ⅲ19点的高程应与已知的高程HⅢ19相等,否则说明闭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与附合水准路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检核条件与附合水准路线不同。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将针对闭合导线内业的计算步骤及相关公式进行列举和解释。
闭合导线是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用于测量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地球引力场。
步骤一:测量数据准备•记录起始测站和结束测站的观测距离;•测量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值;•记录闭合导线经过的各个测站的观测角度。
步骤二:闭合导线长度计算闭合导线的长度可以根据测站间的观测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计算公式:1.观测角度求和公式:ΣΔA=A−(n−2)×180∘其中,ΣΔA表示各测站观测角度之和,A表示闭合导线测量得到的总角度,n表示闭合导线经过的测站数。
2.闭合差公式:C=ΣΔA其中,C表示闭合导线的闭合Σs差,Σs表示闭合导线测量得到的总距离。
举例说明:假设闭合导线经过4个测站,观测角度分别为30°、50°、80°和100°,观测距离分别为100m、150m、200m和250m。
根据上述公式,可进行如下计算:1.观测角度求和:ΣΔA=30°+50°+80°+100°−(4−2)×180°=240°2.闭合差计算:Σs=100m+150m+200m+250m=700m C=240°=°/m700m因此,该闭合导线的闭合差为°/m。
步骤三:高程改正数计算在闭合导线测量中,由于地球曲度和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差异,需要进行高程改正。
以下是常用的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ΔH其中,F表示高差改正数,1.高差改正数:F=LL0L表示闭合导线测长,L0表示标准大地水准导线的长度,ΔH表示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差。
×ΔH其中,B表示角度改2.角度改正数:B=−360°L0正数,L0表示标准大地水准导线的长度,ΔH表示起始和结束测站的高程差。
四等闭合水准内业计算四等闭合水准测量是土地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了水准仪、水平尺、牛头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
其目的是测量一定区域内的高程差异,准确地计算出各个点的地面高度差并确定地面的等高线分布。
在进行四等闭合水准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测量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测量前,需要仔细检查仪器的状态,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设立基准点,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并做好基准点的保护和维护。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是测量过程要严密、细致。
测量时,需要认真记录每个站点的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时间、天气状况、仪器高度等。
还需对每个站点进行反复观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各个站点之间的连续性和闭合性,避免出现误差和漏测。
三是处理测量数据要精细。
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按照规定的公式和步骤进行平差,计算出各个点的高度差和等高线分布。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检查和比较,以确保处理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等闭合水准内业计算是测量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进行,避免数据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偏差过大,同时还需要关注计算过程中的精度控制和误差修正,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四等闭合水准测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认真、细致、严密,从而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那些不熟悉测量工作的人员,建议在进行测量前,充分了解测量原理和操作规程,并随时咨询专业人员,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错误和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