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5)计算各测段的改正后的高差 6)计算各点的高程值4)检查闭合差是否分配完12)判断闭合差是否超限3)计算各测段观测高差的改正数ii i v h h +=ˆ3221211ˆ;ˆˆh H H h H H h H H B A +=+=+=;理论值=∑h 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1.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ƒβ=∑β测-∑β理 = ∑β测-(n-2)⨯180o (2)计算限差:当f β≤f β容时,可将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每个角度的改正值检核: 改正后角值调整后的内角总和应等于∑β理 , 即检核: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检核: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因为闭合导线:∑△X 理=0 ∑△Y 理=0)("40图根级允n f ±=βnf V i /β-=βf V -=∑iV ˆ+=测ββ() 1802ˆ⨯-=∑n β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ˆ180ˆ180-+=+-= 理论值推算值αα=⎩⎨⎧⋅=∆⋅=∆ii i i i i D y D x ααsin cos ∑∑∑∑∑∑∆=∆-∆=∆=∆-∆=测理测测理测y yy f x x x f y x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 、fy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检核:改正后坐标增量为 检核:6)、坐标计算 检核:2.附合导线内业计算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
但由于几何条件不同,只是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现叙述如下。
以下图为例说明:22yx D ff f +=200011/1≤=∑=∑=N f D Df K D D i x X D Df V i ∑-=∆iy Y D Df V i ∑-=∆YY X X f V f V -=∑-=∑∆∆YiiiXii i V Y YV X X ∆∆+∆=∆+∆=∆ˆˆ0ˆ0ˆ=∆∑=∆∑iiYX i i i i i i Y Y Y X X X ˆˆ∆+=∆+=后前后前理论值推算值理论值推算值Y Y X ==X(1) 计算角度闭合差: (2)(2)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fx = Σ△X 测- Σ△X 理=Σ△X 测 - (X 终-X 始)fy = Σ△Y 测 - Σ△Y 理 =Σ△Y 测 -(Y 终- Y 始)AD()()∑∑⨯---=⨯---=180180n f n f 终始右测始终左测ααβααβββ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的⽅法:⽔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程。
1.⾼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附合⽔准路线⾼差闭合差为:=- () (2-8)闭合⽔准路线⾼差闭合差为:=(2-9)为了检查⾼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般⽔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mm⼭地=mm (2-11)式中,―⽔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路线测站总数。
2.⾼差闭合差的调整若⾼差闭合差⼩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调整。
⽅法是将⾼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地)成正⽐,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差改正数,加⼊到测段的⾼差观测值中:⊿= -(平地)⊿= - (⼭地)式中,―路线总长;―第测段长度 (km) (=1、2、3...);―测站总数;―第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程将⾼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差:h i改=hi+⊿h i i=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程。
如上所述,闭合⽔准路线的计算⽅法除⾼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举例1.附合⽔准路线算例下图2-18所⽰附合⽔准路线为例,已知⽔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表2-2 附合⽔准路线计算测段号点名测站数观测⾼差/m改正数/m改正后⾼差/m⾼程/m 备注1 2 3 4 5 6 7 81 BM1 8+8.364 -0.014 +8.35039.8331 48.1832 3-1.433 -0.005 -1.4382 46.7453 4-2.745 -0.007 -2.7523 43.9934 5+4.661 -0.008 +4.653BM2 48.64620 + 8.847 -0.034 +8.813辅助=+ 0.034m计算== 54mm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差、已知⾼程数填⼊表2-2内相应栏⽬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数栏,填⼊各测段公⾥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计算⼀、⽔准测量内业的⽅法:⽔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程。
1.⾼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终端⽔准点的已知⾼程,和经⽔准路线观测、推算的⾼程之差值称为⾼差闭合差。
附合⽔准路线⾼差闭合差h f 为:h f =∑测h - (始终H H -) (2-8)闭合⽔准路线⾼差闭合差为: h f =∑测h(2-9)为了检查⾼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般⽔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容h f =L 40±mm⼭地容h f =n 12±mm (2-11)式中,L ―⽔准路线全长,以km 为单位;n ―路线测站总数。
2.⾼差闭合差的调整若⾼差闭合差⼩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调整。
⽅法是将⾼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地)成正⽐,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差改正数,加⼊到测段的⾼差观测值中:⊿i h = -i hL L f ?∑(平地) ⊿i h = -i hn nf ?∑ (⼭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 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程将⾼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差:h i 改=hi+⊿h i i =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程。
如上所述,闭合⽔准路线的计算⽅法除⾼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举例1.附合⽔准路线算例下图1所⽰附合⽔准路线为例,已知⽔准点A 、B 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图1 附合⽔准路线测量成果⽰意图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差i h 、已知⾼程数填⼊表2-2内相应栏⽬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数栏,填⼊各测段公⾥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附合与闭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一、附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如图1 所示,A、B 为已知水准点,A 点高程为,B 点
高程为。
在山区测量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测站数n 及高
差h 列于图中。
试求未知点1与2的高程,见表1 。
图1
表1 附合水准测量计算表
计算高差闭合差接式()计算
山地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实际高差闭合差为,小于容许值,说明测量精度
符合要求。
2.闭合差的调整在同一条水准路线上,观测条件是相同的,可以认为各测站产生误差大小基本相同,因此可将闭合差按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例反符号进行分配。
本例总测站数为30 ,所以每一站高差应分配或称高差改正数为第段高差改正数。
第1段高差改正数。
第2 段高差改正数。
第3段高差改正数。
计算后取小数点后3 位填入表中高
差改正数栏内。
检查高差改正数总和应等于闭合差,但符号相反。
由于四舍五入的影响,有时会产生1~2mm的差异,此时应适当调整高差改正数,使高差改正数总和其绝对值完全等于闭合差。
计算各测段改正后的高差,就是将实测的高差加高差改正数。
这一步又要作检查,即改正后高差总和应等于A 、B两点的高差()。
3.高程计算从A 点已知高程加A~1 改正后高差,便得1点的高程。
依次逐步推算,最后算得B点高程和已知值完
全相等作为校校。
二、闭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如不为零即为
高差
闭合差闭合差的分配、计算改正后高差及最后推算高程与附合水准路线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