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68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一、厌氧菌概述概念: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二、厌氧菌感染(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及感染类型1.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
厌氧菌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芽胞厌氧菌。
其中肠道中的厌氧菌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1000~10000倍。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厌氧菌皮肤上呼吸道口腔肠道尿道阴道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0 0 ±++±±无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乳杆菌属0 0 +++±++双歧杆菌属0 0 +++0 ±优杆菌属±±+++0 ±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0 ±+++0 0无芽胞菌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0 +++++梭杆菌属0 +++++±普雷沃菌属0 +++++++紫单胞菌属0 +++++++无芽胞菌革兰阳性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2.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及芽胞来源于土壤、粪便和其他外界环境。
3.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二)临床意义1.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实验十二厌氧性细菌(厌氧培养方法)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不能在空气(氧气浓度大于18%)和(或)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以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多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一)无芽胞厌氧菌主要种类及生物学性状无芽胞厌氧菌共有23个属,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10个属。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有8个属,类杆菌属中的脆弱类杆菌最为重要。
形态呈多形性,有荚膜。
除类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外,其余均生长缓慢。
2.革兰阴性厌氧菌有3个属,其中以韦荣菌属最重要。
为咽喉部主要厌氧菌,但在临床厌氧菌分离标本中,分离率小于1%,且为混合感染菌之一。
其他革兰阴性球菌极少分离到。
3.革兰阳性厌氧菌有5个属,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是消化链球菌属,主要寄居在阴道。
本菌属细菌生长缓慢,培养需5~7天。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有7个属,其中以下列3个属为主:(1)丙酸杆菌属:小杆菌,无鞭毛,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需要2~5天,与人类有关的有3个种,以痤疮丙酸杆菌最为常见。
(2)双歧杆菌:呈多形性,有分枝,无动力,严格厌氧,耐酸。
29个种中有10个种与人类有关,其中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其他种极少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
(3)优杆菌属:单一形态或多形态,动力不定,严格厌氧,生化反应活泼,生长缓慢,常需培养7天,最常见的是迟钝优杆菌。
(二)微生物学检查要从感染灶深部采取标本。
最好是切取感染灶组织或活检标本,立即送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直接涂片镜检:将采集的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及菌量,为进一步培养以及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一、生物学性状
1.根据产生的毒素抗原性分A、B、C、D、E、F和G七个型
二、致病性
(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2.破伤风痉挛毒素组织抑制性神经递质从抑制性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发生收缩,出现强直性痉挛。
3.治疗原则:(1)中和毒素,使用足量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抗毒素
(2)清除毒素: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和甲硝唑
(3)控制症状和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措施:(1)正确处理伤口;伤口应及时清创和扩创
(2)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建立基础免疫
(3)人工被动免疫:可立即肌内注射TAT或TIG做紧急预防。
4.肉毒毒素是神经毒素,对人的致死量约为0.1ug。
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一分钟即可被破坏,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肉毒毒素保留在神经肌肉接点处,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瘫痪。
附:艰难梭菌,引起假膜性结肠炎,对氧气极为敏感,产生艰难梭菌毒素A和(或)艰难梭菌毒素B
无芽胞厌氧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无芽胞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所致疾病:败血症,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