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此报告只可作学习、参考用途!1.提出问题:干燥的种子不会萌发,冬天放在户外的种子也不能萌发,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3.设计实验:实验材料:绿豆20颗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3个,玻璃瓶1个,纸巾2张,保鲜袋3个实验方案: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
看一看哪个实验组的种子会萌发,那个不会萌发。
结果预期:1组中的种子会萌发,其它实验组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4.实验过程7月22日我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经检测,冰箱中平均温度为5℃,室温平均28℃)。
1组 2组3组 4组7月25日经过了3天,四个实验组的种子都长得怎么样了?我一看,发现只有1组中的种子都萌发了;4组中的种子只是能看到小小的胚芽;3组中的种子脱去了“绿衣裳”,只剩下白白胖胖“身体”了;2组中的种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1组2组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3组4组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5.结果分析1组中的种子全都萌发了,说明1组的环境适合种子萌发,也说明其它实验组的环境不适宜种子萌发。
2组与1组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充足的水分,导致其中的种子无法萌发,可以得知,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同理可知,3组与1组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充足的氧气,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同理,4组与1组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合适的温度,可知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合适的温度。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哪些环境因素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希望能够获得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宝贵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种子萌发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类型等。
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的萌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子(如豌豆、玉米、小麦等),同时准备培养皿、滤纸、光照设备、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器材。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条件,以探究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种子放置在培养皿中,并覆盖上滤纸以保持湿度。
3.实验操作:将培养皿放置在预设的光照条件下,并定期测量温度和湿度。
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对比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析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
5.实验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20℃、25℃、30℃、35℃、40℃的温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5%、90%、95%、80%、7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0%、80%、90%、85%、75%。
o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豌豆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25℃-30℃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这说明适宜的温度范围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2.湿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40%、50%、60%、70%、80%的湿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60%、75%、85%、90%、8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55%、70%、80%、85%、80%。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报告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标验目标1.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 器材3个杯子,6个棉签棒,9颗黄豆,照相机照相机三 过程1. 实验方案验方案1. 将三个杯子标上号,甲,乙,丙,都倒上水. 2. 将9颗黄豆也分为A,B,C 三类种子每类种子3颗. 3. 将A,B,C 三颗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里. 4. B 种子用两根棉签棒做一个像摇篮似的”床”卡在杯子中卡在杯子中5. A 种子用两根棉签棒撑在杯子上种子用两根棉签棒撑在杯子上6. 将甲放到常温(25℃)下的客厅里,乙放到4℃的冰箱里, 丙放到30℃的阳光下再加90℃的热水里. 7. 一天观察两次,看在甲乙丙三组环境中那一组哪一类萌发最快. 2.实验记录实验记录 A 种子种子 B 种子种子 C 种子种子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水分水分 空气空气 温度温度 甲组甲组 没有没有 有 25℃ 有 有 25℃ 有 没有没有 25℃ 乙组乙组 没有没有 有 4℃ 有 有 4℃ 有 没有没有 4℃ 丙组丙组 没有没有 有 60℃ 有 有 60℃ 有 没有没有 60℃在丙组的环境中(60℃左右) 萌发啦!中间那个种子中间那个种子在甲组环境中(25℃左右) 在乙组环境(4℃左右) 四.实验结论在这次实验中,只有甲组中的B种子萌发了,甲组中的A种子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分,种皮都干裂了,甲组中的C种子因为一直在水中,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萌发.另外乙组和丙组,因为温度太低或太高,所以也没有萌发. 通过这次实验,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
种子萌发需要水的实验报告
引言: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适当的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材料:
1. 两个相同的塑料盘
2. 60粒绿豆种子
3. 棉花
4. 水
实验步骤:
1. 将30粒绿豆种子平铺在一个塑料盘中,用湿棉花覆盖。
2. 将另外30粒绿豆种子平铺在另一个塑料盘中,不加任何水分。
3. 将两个塑料盘放置在室温、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4. 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盘中种子的萌发情况。
结果:
第1天:湿棉花盘中无种子萌发,干燥盘中也无种子萌发。
第3天:湿棉花盘中有5粒种子萌发,干燥盘中无种子萌发。
第5天:湿棉花盘中有22粒种子萌发,干燥盘中仍无种子萌发。
第7天:湿棉花盘中有26粒种子萌发,干燥盘中有2粒种子勉强萌发。
结论:
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缺乏足够的水分,种子将难以萌发。
因此,为作物提供适当的灌溉非常重要,以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萌发、生长成植株。
第1篇一、实验背景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发芽过程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影响其发芽的因素,并分析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
2. 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条件,如水分、温度、光照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20粒,餐巾纸8张,清水适量,培养皿2个,保鲜膜2张,温度计1个,湿度计1个。
2. 实验工具:放大镜,计时器,温度计,湿度计。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阶段:将20粒玉米种子洗净,放入培养皿中。
2. 实验分组:- 组1:将餐巾纸浸湿后覆盖在玉米种子上,模拟湿润环境。
- 组2:将餐巾纸覆盖在玉米种子上,不浸湿,模拟干燥环境。
- 组3:将餐巾纸覆盖在玉米种子上,浸湿后用保鲜膜密封,模拟高温高湿环境。
- 组4:将餐巾纸覆盖在玉米种子上,浸湿后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3. 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各组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数量、发芽时间等。
-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记录各组培养皿内的温度和湿度。
4.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分:在湿润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快,发芽率较高。
在干燥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慢,发芽率较低。
2. 温度: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快,发芽率较高。
在低温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慢,发芽率较低。
3. 光照: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快,发芽率较高。
在阴暗环境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较慢,发芽率较低。
六、实验结论1. 玉米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2.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调控水分、温度和光照,以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产量。
七、实验反思1.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使我们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
具体条件如下:
1、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地方种子萌发较快,但温度过高也会导致种子变质。
因此,需要保证种子所在的环境温度适中。
2、湿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湿度。
如果土壤过干,种子很难萌发;如果土壤过湿,种子很容易发生腐烂。
因此,需要保证土壤的湿度适中,并适时给土壤浇水。
3、光照: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光照。
但光照过强也会导致种子变质。
因此,需要保证种子所在的环境光照适中。
4、土壤肥力: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土壤肥力。
肥力较高的土壤能够为种子提供较多的养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但如果土壤肥力过高,也会导致种子生长过快,缺乏强健的根系。
因此,需要保证土壤的肥力适中。
除了上述条件外,还需要注意种子所在的盆土的选择。
一般来说,选用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序言】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起点,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报告中,我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从而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1. 实验背景】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种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具体环境条件,对于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分别是温度、光照和湿度三个方面的实验条件。
2.1 温度实验将一批玉米种子分别放置在常温(25摄氏度)、低温(10摄氏度)和高温(35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2.2 光照实验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别是光照充足和全黑暗两种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2.3 湿度实验在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结论:3.1 温度在25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最为顺利;10摄氏度的低温和35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明显受到抑制,其中35摄氏度下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3.2 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较好;而全黑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3 湿度在潮湿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要优于干燥的条件下。
【4. 实验总结】综合实验所得结果,温度、光照和湿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进一步探究这些条件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植物种植和生长过程。
【5. 个人观点】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意识到了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影响。
在日常的植物种植和栽培中,合理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将有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和促进植物生长。
这也引发了我对于植物生长环境条件和生理生态的更深入思考和探讨。
【6.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探讨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导语】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一、做试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其次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潮湿,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沉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看,我发觉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讨论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汲取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虽有充分的空气和相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行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行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相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三、争论结果通过此次试验,我发觉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分的空气、水分和相宜的温度。
认真地观看,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时不宜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撒些水,使土壤潮湿。
如果刚下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
但是土壤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那么,种子播下以后,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萌发?
(一)发现问题:在哪种环境下种子才能萌发?
(二)作出假设:种子萌发可能与水分、空气、阳光、温度有关。
也就种子只有在有水分、有空气、有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下才可能能萌发。
(二)制作实验:
(1)材料和用具:塑料瓶、美工刀、小勺、纸巾和棉花、标签、胶水、绿豆、塑料黑膜、电冰箱。
(2)步骤:
①、
如上图,给每个瓶编号,并在瓶内放置棉花和纸巾。
②、
用小勺给每个瓶子撒上适量的绿豆。
③、按照下面的表格对每个瓶进行处理。
见下图:
装置2 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3加水将纸巾和绿豆浸泡在水中
装置4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放入电冰箱冷藏室
把装置4塑料黑膜盖上以保证暗
准备完毕,等待绿豆的萌发情况。
(3)根据实验假设和实验制作提出:
实验预期1:因为装置1比装置2的水分充足,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1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水分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2:因为装置2比装置3的通气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3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空气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3:因为装置2比装置4的阳光照射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4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阳光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4:因为装置2比装置5的温度温和,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5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适宜的温度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4)记录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原因:
①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见下图:
5个装置中的种子发芽情况图。
绿豆没有发芽,和原先放下去一样。
绿豆基本上都全发芽,发芽情况和发芽率良好。
绿豆有发芽,但发芽率和发芽情况都不理想。
绿豆基本上都全发芽,发芽情况和发芽率良好。
绿豆吸收了水分,只是发大,但是基本上没发芽。
②分析:
1: 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1一致,支持这一环境条件。
2: 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2一致,支持这一环境条件。
3: 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3不一致,推翻这一环境条件。
4: 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4一致,支持这一环境条件。
(5)得出结论
实验中的5个装置设置了不同的条件,其中都与装置2为对照组,其余4个装置都是实验组,采取单一变量法。
通过观察个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情况和萌发率得出各组的数据,在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便得出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经过这次的探究实验,了解到了种子的发芽,除了种子本身具有生活力外,还必须要有适宜的条件。
在充足的水份,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下才能萌发,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但有的种子萌发就需要光照条件。
此次实验中最成功的是较准确地出了各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数据,但实验中也存在着美中不足的情况,如:装置5需要放入电冰箱,但把电冰箱的门关上后,发现冰箱内是暗的,是不见光。
这个不足之处有点影响了实验预期4中的分析,从而影响了结论,但从书上获得的是,大部分种子萌发是不需要光照的,只有少数种子例外。
在下次的实验中一定会做够足够的调查与周密的计划,避免再次出现此缺点。
在此次探究实验中,我获得的技能有1:计划实施前,能较充分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的解决。
2:实验时能较准确的控制种子的数量以及实验装置的制作。
而仍需提高的技能是我实验前的思考不够周密和全面,导致了出现种种的小问题与小插曲,使得实验进程变慢。
不管怎样,这次的实验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体会与锻炼,感谢实验过程中带来的一切。
希望在以后的路途上能都认识自然界中的奥妙与神奇,这都要从学习,挖掘与锻炼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