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最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106.95 KB
- 文档页数:4
一、多选题人教版高二选修3-1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课时练习1. 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情况中,对电阻R 来说,有电流通过且方向正确的是( )A .S 接1瞬间,R 上电流方向从A 到B B .S 接1一段时间后,R 上电流方向从A 到BC .S 接1一段时间后再接2的瞬间,R 上有从B 到A 的电流D .S 接1一段时间后再接2的瞬间,R 上无电流2. 如图所示,A 、B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 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 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C .保持开关S 闭合,使A 、B 两板靠近些B .断开开关S ,并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些A .断开开关S ,并使A 、B 两板分开些D.保持开关S闭合,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些3.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在电池两极,一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 板靠近,则增大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 板靠近,则不变C.断开S,略向上移动A 板,则增大D.断开S,略向上移动A 板,则不变4. 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A.缩小a、b间的距离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5.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源两极间,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两极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A.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不变B.尘埃仍保持静止状态二、填空题三、单选题C .电流计中将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D .电流计中将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6. 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3 V ,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 ,于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为原来的,此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 μF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是________ C ,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 μF .7.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右侧极板,使电容器带电.(请在以下各横线上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上移其中一极板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角______;(2)将极板间距离减小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_______;(3)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角______.8. 下列各图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关系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B.C.D.9. 板间距为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板间场强为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板间距变为,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板间场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10. 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将增大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咸小C.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升高,电容将减小D.增加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电容将增大11. 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四章 电容 练习题一、是非题 (2X20)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是无关的。
( ) 2、电容器必须在电路中使用才会带有电荷, 故此时才会有电容量。
( ) 3、若干只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并联, 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均相等。
()4、电容量不相等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本身的电容量成反比。
( )5、电容器串联后, 其耐压总是大于其中任一电容器的耐压。
( ) 6、电容器串联后, 其等效电容总是小于任一电容器的电容量。
( ) 7、若干只电容器串联, 电容量越小的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也越少。
( ) 8、两个 10μ F 的电容器, 耐压分别为 10V 和 20V ,则串联后总的耐压值为 30V 。
( ) 9、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与电压方向一致, 电容器放电时电流和电压的方向相反。
( ) 10、电容量大的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一定多。
()二、选择题( 2X20)1、平行板电容器在极板面积和介质一定时,如果缩小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则电容量将( )。
A. 增大B.减小C.不变D. 不能确定2、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40V 时,它所带的电荷量是 0.2C ,若它两端的电压降到10V 时,则()。
A. 电荷量保持不变B. 电容量保持不变C. 电荷量减少一半D.电荷量减小3、一空气介质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保持相连,并在极板 中间放入ε r=2 的电介质,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 )。
A. 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4、电容器 C 1 和一个电容为 8μ F 的电容器 C 2 并联,总电容为电容器 C 1的 3 倍,那么电容器 C 1 的电容量是 ( )μF 。
A. 2B. 4C. 6D.85、两个电容器并联,若C 1=2C ,则 C 1、 C 2 所带电荷量 Q 1、 Q 2 的关系是 ( )。
A. Q 1= 2Q 2B. 2Q1= Q 2C. Q 1= Q 2D.不能确定 6、若将上题两电容串联,则( )。
电路练习题电容与电感的串并联等效电路电路练习题:电容与电感的串并联等效电路在电路中,电容和电感是常见的元件,它们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电路练习题的形式,通过解析电容和电感的串并联等效电路,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1. 串联电容的等效电路:假设我们有两个串联的电容器C₁和C₂,其电容值分别为C₁和C₂。
如图所示,两个电容器的正极相连,负极也相连。
+---| |---| |---+| | |C₁ C₂ ...| | |+-------+-------+要计算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值C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Cₑ = 1/C₁ + 1/C₂ + 1/C₃ + ...根据这个公式,将所有电容的倒数相加,并取倒数得到串联电容的等效电容值Cₑ。
2. 并联电容的等效电路:现在我们考虑将两个电容器C₃和C₄并联,其电容值分别为C₃和C₄。
如图所示,两个电容器的正负极对应相连。
+---| |-------+| |C₃ C₄| |+--------------+要计算并联电容的等效电容值Cₑ,可以将所有电容的值相加,得到等效电容值Cₑ。
Cₑ = C₃ + C₄ + C₅ + ...3. 串联电感的等效电路:对于串联电感L₁和L₂,如图所示,它们的正极相连,负极也相连。
+--L₁--+--L₂--+ ... --+| |+---------------------+要计算串联电感的等效电感值Lₑ,可以将所有电感的值相加,得到等效电感值Lₑ。
Lₑ = L₁ + L₂ + L₃ + ...4. 并联电感的等效电路:对于并联电感L₃和L₄,如图所示,它们的正负极对应相连。
+--L₃--+| |... L₄| |+--------+要计算并联电感的等效电感值L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Lₑ = 1/L₃ + 1/L₄ + 1/L₅ + ...根据这个公式,将所有电感的倒数相加,并取倒数得到并联电感的等效电感值Lₑ。
RLC串联电路知识点与习题一、知识点一览表:iuuRuL LRuc C1二、习题:(一)填空题:1. RL串联电路中,()、()和()构成电压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2. RL串联电路中,()、()和()构成阻抗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3. RL串联电路中,()、()和()构成功率三角形。
(用符号表示)4.在多个元件组成的交流电路中,把总电压和总电流的乘积称做视在功率,用符号。
表示,视在功率的单位符号为。
5. RL串联电路中,既有耗能元件_,又有储能元件,为了反映功率利用率,在工程上,将_功率与_功率的比值称做功率因数,用符号_表示。
6.在RC串联电路中,阻抗三角形由_、_和_,组成,电压三角形由_、_和_组成,功率三角形由_、_和_组成。
7.在RC串联电路中,有功功率_无功功率Q=_,视在功率_.8.在R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R= 40Ω,容抗Xc =30Ω,则电路阻抗Z=____,总电压___,电流_ _,如果电压u= 200√2sin (314 t+30°)(V),则电流I=_,电阻上的电压UR= __,电容上的电压UC=_ _,电流i=_ _ ______.9.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R=8Ω,感抗XL= 10Ω,容抗Xc=4Ω,则总阻抗z=_,,总电压_电流_,如果电压u= 220√2sin(314t+70°)(V),则电流i=_ A,电阻上的电压UR=_V,电感上的电压UL=_, 电容上的电压Uc=_。
10、把一个RLC串联电路接到u= 200√2sinl 000 t(V) 的交流电源上,已知R=6Ω,L=10mH,C= 500μ,则电路的总阻抗Z=_ __ Ω.电流I=_ A.电路呈_性。
11、如图所示,V1读数为3V,V2读数为4V,则V读二、选择题1.RL串联电路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Z=R+LB. Z=R+XL C、Z2=R2+XL2D无法判断2.在RL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是()。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理论课教案【组织教学】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导入新课】分析作业情况,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课题: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知识回放C1 C2解:【课堂总结】一、 课堂纪律与学习气氛总结 二、 教学内容小结【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部分2.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电容器的电容与其两端电压之间关系:串联电容器组的分压公式:、例题部分例题1、电容器串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 _______________ ,总电容_容。
分析:几个电容器串联后,扩大了两极板间距离,根据电容器的电容 与电容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电容量与两极板间距离成反比,所以 电容变小,并且小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例题2 •电路如图所示,当 C i C 2 C 3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 )每个电容器的电分析:根据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成反比,电容大,电压反而小。
所以选 跟踪练习:三只电容器G=9卩F,C=3卩F,G=18卩F,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则等效电容C=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之比 U : U 2 : U 3= ___________ ,电量之比 Q : Q 2 : Q 3= ______________ 。
例题3、两个电容器 C1 : “2卩F ,160V ” ,C2 : “10卩F ,250V ”,⑴串联后接在 300V 的直流电源上, 求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这样使用安全吗?⑵这样的两个电容器串联,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为多少?三、练习部分1.5个10V、30卩F的电容器串联,等效电容是 _____________ ,耐压是 _________ ;相并联等效电容是 ____________ ,耐压是_________ 。
2. 将“10卩F、50V”和“5卩F、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那么电容器组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为100V。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电势及电势能相结合 电容器动态问题与粒子受力相结合一、 电容器、电容1、 电容器: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可构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 :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2)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UQ U QC ∆∆==,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一个确定的电容 器,电容是一个确定的值,不会随电容器所带电量的变化而改变。
4)单位:5)可类比于水桶的横截面积。
3、电容器的充放电:充电:极板带电量Q 增加,极板间场强E 增大; 放电:极板带电量Q 减小,极板间场强E 减小;4、常见电容器有:纸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连接时应注意其“+”、“-”极。
二、平行板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s C r πε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离成反比,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
是决定式,只对平行板电容器适应。
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可认为是匀强电场,dU E =。
三、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 一般分两种基本情况:1、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
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的变化。
2、电容器的带电量Q保持不变。
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使电容器的d、s、ε变化时,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的变化。
进行讨论的物理依据主要是三个: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间的关系:kdS C r πε4=(2)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dU E =S kQ r επ4=。
(3)电容器每个极板所带电量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 带电量为Q , 极板间的距离为d . 在两极板间的中点放一电量很小的点电荷q .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等于( )A .8kQq/d 2B .4kQq/d 2C .Qq/CdD .2Qq/Cd1、把一个电容器、电流传感器、电阻、电源、单刀双掷开关按图甲所示连接.先使开关S 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放电.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这一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形成电流曲线1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逐渐减小B.在形成电流曲线2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减小C.曲线1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曲线2与横轴所围面积D.S接1端,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就能大于电源电动势E2、如图所示,对一个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下列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电容器的带电量Q、电压U和电容器电容C之间关系的是:()3、(2012·江苏单科,2)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A.C和U均增大B.C增大,U减小C.C减小,U增大D.C和U均减小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大5、(2012·课标全国,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源两极,两极板竖直、平行正对,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 ,电容器充电,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电键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减小 B .保持电键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C .电键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D .电键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在两极板之间有一负点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电场强度,ϕ表示负极板电势,ε表示正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 . E 变大,ϕ降低B .E 不变,ϕ升高 C . ϕ升高,ε减小D . ϕ升高,ε增大8、如图所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外壳接地.闭合电键S 时,带负电的油滴恰好静止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B . 若将A 极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 . 若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P 点电势将升高D . 若断开电键S ,再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9、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板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个小孔M和N。
2.2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2.2.1电容器的串联把几个电容器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无分支的电路,称为电容器的串联,如图2.2.1所示。
串联时每个极板上的电荷量都是q 。
设每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1C 、2C 、3C ,电压分别为1U 、2U 、3U ,则332211 , ,C q U C q U C q U === 总电压U 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所以 )111(321321C C C q U U U U ++=++= 设串联总电容(等效电容)为C ,则由U q C =,可得 3211111C C C C ++= 即:串联电容器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器电容的倒数之和。
【例1】电容器1C 和2C 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1C =32C ,则1C 两端的电压是2C 两端电压的 ( )A.3倍B.9倍C. 1/9D.1/3【解析】根据222111U C q U C q ===,得311221==C C U U 。
【答案】D【例2】将1C “20μF 、25V”、 2C “10μF 、60V”、3C “10μF 、100V”的电容串联接入电路中,逐渐增加电压,先击穿的电容是A.1C 先击穿B.1C 击穿后2C 击穿C.1C 和3C 先击穿D.2C 和3C 先击穿【解析】根据电容串联特点,可知三个电容串联后,外加电压增加,各电容所带电量时刻相等并随外加电压逐渐增加。
故额定电荷量最小的电容先击穿。
1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46111105251020--⨯=⨯⨯==2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46222106601010--⨯=⨯⨯==3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3331*********--⨯=⨯⨯==故三个电容的击穿顺序是先1C ,然后2C ,最后3C 。
【答案】A 、B【例3】 将“30μF 、50V ”和“60μF 、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使用,正确选项是( )A.总电容为20μFB.总电容为90μFC.总电压为100VD.总电压为75V【解析】1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111105.1501030--⨯=⨯⨯==2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222103501060--⨯=⨯⨯==∴<21q q 串联后允许充入的最大电量q 为C 3105.1-⨯ 又因串联后的等效电容F C C C C C μ202121=+=,故两电容串联后接入的最大电压为 图 2.2.1 电容器的串751020105.163=⨯⨯==--C q U V 【答案】A 、D【小结】电容器串联有以下性质:1、各电容器所带电量相等,等于总电量;2、各电容器的电压分配与其电容量成反比;3、等效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倒数之和。
九年级物理全册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同步练习◆选择题1。
将两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可延长路灯使用寿命,结果两只灯泡的明亮程度不同,则通过两灯的电流强度( )A。
亮的灯电流大B。
电流大小一样 C.暗的灯电流大 D.无法比较2。
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1.50A和0。
30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A.1.20AB.0.30AC.1.50AD.1.80A3.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电灯,它们是并联的.工作的时候电路分别为200m A、1A、300m A和250m A.当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时,干路中电流为()A。
小于1A B。
1~1.5A C。
1。
5~3A D.大于2A4。
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不相等,则这两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A。
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为了测量L1的电流,电流表应接在()A.只能在a处B。
只能在b处C。
只能在c处D。
a、b、c三处都可以6.有一种节日小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 A,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______ A.7。
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 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B。
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大,但电动势相同C。
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就越大D。
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虽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2. 图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电路图,各个电阻的阻值都是1 Ω,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若将该部分与收音机的其他电路剥离出来,并在A、B两点间加6 V 的恒定电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A。
3 A B。
2 AC. 1 AD. 03. 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 )额定容量54 L最高水温75℃额定功率 1 500 W额定压力0。
7 MPa额定电压220 V电器类别Ⅰ类A. 6。
8 A B。
0。
15 AC. 4。
4 AD. 0.23 A4。
如图所示,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错误!;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电容器的电容(25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1.(2020·泰安高二检测)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已经渗透到宇宙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以及家庭生活等各种领域。
下列为几种电容式传感器,其中通过改变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而引起电容变化的是( )【解析】选C。
A选项改变的是介质,B、D选项改变的是正对面积,C选项改变的是两极板间距离,故C正确,A、B、D错误。
2.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解析】选D。
电容器电容C=,云母介质移出,εr减小,C减小;由C=可知,电源恒压,U一定,C减小,故Q减小;电场强度E=,d不变,故E不变,则D正确,A、B、C错误。
【加固训练】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
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
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 )A.gB.gC.gD.g【解析】选A。
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时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最初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mg=q;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但两极板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引起电场强度发生了变化,从而电场力也发生了变化,粒子受力不再平衡,产生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mg-q,两式联立可得a=g。
3.如图所示,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是静电计,开关S闭合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
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A.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间距离B.在A、B两板之间插入一块陶瓷板C.断开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减小板间距离D.断开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减小极板正对面积【解析】选D。
电容及电容器一、选择题1.“C1=1μF,C2=2μF,C3=6μF,C1与C2并联之后,再与C3串联,总电容为()。
”a. 2μFb. 9μFc. μFd. 4μF=2μF/160V,C2=10μF/250V,将它们串联起来,按在300V直流电源上()。
a.两个电容器都被击穿被击穿,C2正常 c.两个电容器都能安全工作 d. C2被击穿,C1正常3. C1=4μF/160V,C2=6μF/250V。
将它们串联,等效电容是:()a. 24μFb. 10μFc. 24μFd. 12μF4.电容器C1,C2 并联后,其总电容为()。
a. C1与C2之和b. C1与C2之差c. C1与C2之积d. C1与C2之比#5.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是指能承受的()。
a. 有效电压b. 峰值电压c. 最低电压d. 平均电压6.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量()a.与电容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b. 与电容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c. 与电容成正比,与电压成正比d. 与电容成反比,与电压成反比7.电容器具有()a.通直流隔交流的作用b. 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c. 隔交流隔直流的作用d. 通交流通直流的作用8.将C1=20μF, 耐压100V的电容器与C2=30μF,耐压100V的电容器串联在150V的电压上,C2上的电压为()。
a. 100Vb. 60Vc. 150Vd. 50V*9.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电压变化曲线为()。
a. 直线b. 二次曲线c. 指数函数d. 正弦函数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
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两个___________,中间的绝缘材料称为电容器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充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放电。
电容器专题(例题及练习)一、例题部分例题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AD)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例题2、如图所示,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 A )A、一定减小B、一定增大C、一定不变D、可能不变例题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ε=10V,内阻r=1Ω,电容器电容C1=C2=30μF,电阻R1=3Ω,R2=6Ω,开关K先闭合,待电路中电流稳定后再断开K,问断开开关K后,流过电阻R1的电量是多少?A、C两点的电势如何变化?分析与解:我们从电路上看到,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电容器上的电压发生变化,使电容器所带电量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要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如果这个充放电电流要经过R1,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来确定通过R1的电量。
当K断开,稳定后,电路中没有电流,C1上板与A点等势,C点与B点等势,C1、C2两端电压均为电源电动势,所以Q 1'=C 1ε=30×10-6×10=3.0×10-4库Q 2=C 2ε=30×10-6×10 =3.0×10-4库且两电容带电均为上正下负所以K 断开后C 1继续充电,充电量△Q 1=Q 1'-Q 1=3.0×10-4-1.8×10-4-=1.2×10-4库 这些电荷连同C2所充电量都要通过R 1,故通过R 1的电量Q=△Q 1+Q 2=1.2×10-4+3.0×10-4=4.2×10-4库A 点电势U A =10V, C 点电势U C =0V ,所以A 点电势升高,C 点电势降低.例题4、电源内阻r=2Ω,R 1=8Ω,R 2=10Ω,K 1闭合,K 2断开时,在相距d=70cm ,水平放置的固定金属板AB 间有一质量m=1.0g ,带电量为q=7×10—5C 的带负电的微粒,恰好静止在AB 两板中央的位置上,求(1)电源的电动势(2)将K 1断开0.1s 后,又将K 2闭合,微粒再经过多长时间与极板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