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热处理性能
- 格式:docx
- 大小:8.96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参数包括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温度范围、保温时间以及应用领域。
1. 淬火(quenching)淬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迅速冷却至室温或低温的热处理过程。
淬火的目的是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淬火温度范围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钢材的选用因素包括成分、形状和尺寸、要求的性能等。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工具、刀具等。
2. 回火(tempering)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一个较低的温度范围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的热处理过程。
回火使得钢材硬度和强度降低,但同时也提高了其韧性和可塑性。
回火一般在淬火后立即进行。
温度范围通常为150℃到700℃,保温时间则根据要求的性能来确定。
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械零部件、轴承等。
3. 退火(annealing)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过程。
退火的目的是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依赖于钢材的成分和形状,一般在600℃到800℃之间。
应用领域涉及到钢材的精密加工,如汽车制造、船舶等。
4. 正火(normalizing)正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空气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可以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正火温度范围一般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轴承、机械零件等。
此外,还有其他钢材热处理方法如奥氏体化退火、球化退火等针对不同的钢材类型和应用需求的热处理方法。
具体的热处理参数应根据材料的成分、形状和要求的性能来确定,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整。
因此,在进行钢材热处理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处理参数。
热处理对钢材的强度和硬度的影响钢材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材料,在机械制造、建筑结构、汽车工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热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处理方法,对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对钢材性能的作用机制以及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一、热处理对钢材的强度的影响钢材的强度是指其在外力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通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来评估。
热处理对钢材的强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相变过程的影响热处理中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会引发钢材的相变,其中最常见的是奥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
奥氏体相变可以增加钢材的强度,而马氏体相变则会进一步提高钢材的强度。
因此,通过调控热处理中的相变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钢材的强度。
2. 残余应力的影响热处理会导致钢材产生残余应力,这种残余应力对钢材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恰当地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温度可以减小钢材中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钢材的强度。
3. 晶粒尺寸的影响热处理会影响钢材的晶粒尺寸,从而影响其强度。
一般来说,细小的晶粒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因为细小的晶粒有更多的晶界,阻碍了位错的移动,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
二、热处理对钢材的硬度的影响钢材的硬度是指其抵抗局部压痕的能力,一般通过洛氏硬度或布氏硬度来进行测量。
热处理对钢材的硬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碳含量和晶界的影响热处理可以控制钢材中的碳含量和晶界的形成情况,从而影响钢材的硬度。
较高的碳含量和较细小的晶界会使钢材更加硬化,因为碳在钢中溶解后可以增加固溶体的硬度。
同时,晶界的存在也可以阻碍位错的滑移,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度。
2. 冷却速率的影响在热处理中,冷却速率对钢材的硬度影响巨大。
当冷却速率较快时,钢材中会产生较多的马氏体,从而使钢材更加硬化。
因此,通过调节热处理中的冷却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钢材的硬度。
三、热处理方法的选择根据钢材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方法来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硬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正火、回火等。
45号钢最佳热处理硬度
45号钢的最佳热处理硬度取决于处理工艺。
如果采用的是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其硬度范围一般在225~297HB 之间,最高可达31~32HRC。
如果进行淬火处理,用水淬火一般能够达到40~60HRC(根据水温及材料的大小),而用油淬火则一般在30~55HRC之间(根据材料的厚度大小及淬火油的种类不同)。
热处理过程中,淬火和回火的温度控制也相当重要。
正火处理的温度通常要达到850℃,而淬火处理的温度则需要达到840℃。
回火的温度则更高,通常都要达到600℃以上。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材料热处理工程师或查阅相关手册获取帮助。
钢材热处理硬度标准
一、低碳钢
低碳钢是指碳含量较低的钢材,其热处理硬度标准通常在HRC (Rockwe11硬度)标度下进行评估。
以下是低碳钢热处理硬度标准的一般范围:
1.软态(软退火):HRC20-30
2.中态(退火):HRC30-45
3.硬态(正火):HRC45-60
4.过热(淬火):HRC60-75
5.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硬度会有所变化,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
二、中碳钢
中碳钢是指碳含量适中的钢材,其热处理硬度标准范围较广。
以下是中碳钢热处理硬度标准的一般范围:
1.软态(软退火):HRC20-30
2.中态(退火):HRC30-45
3.硬态(正火):HRC45-65
4.过热(淬火):HRC65-80
5.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硬度会有所变化,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
三、高碳钢
高碳钢是指碳含量较高的钢材,其热处理硬度标准通常在HRC标
度下进行评估。
以下是高碳钢热处理硬度标准的一般范围:
1.软态(软退火):HRC20-30
2.中态(退火):HRC30-45
3.硬态(正火):HRC45-70
4.过热(淬火):HRC70-85
5.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硬度会有所变化,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热处理硬度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钢材类型、制造工艺和应用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的钢材类型和制造要求来确定热处理工艺和硬度标准。
常用钢的牌号成分热处理性能及用途钢是一种铁碳合金,通过调整碳含量和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钢材。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钢材及其牌号、成分、热处理、性能和用途。
1.高速钢(HSS)牌号:W18Cr4V(国内)、M2(国外)成分:碳(C)0.80%~0.90%、钼(Mo)4.50%~5.50%、铬(Cr)3.80%~4.60%、钒(V)1.70%~2.10%、钨(W)5.50%~6.70%热处理:淬火(1150℃~1230℃)+回火(530℃~560℃)性能:高硬度、高耐磨性、耐高温疲劳、较好的切削性能用途:刀具、钻头、铣刀等,适用于高速切削、金属切削加工。
2.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牌号:201、304、316等成分:铬(Cr)≥12%,镍(Ni)≥10%热处理:抗应力腐蚀热处理性能:耐腐蚀性好、高强度、耐高温用途:厨具、家电、建筑、化工、医疗器械等。
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HSLA)牌号:Q345B、Q420、Q690等成分:碳(C)≤0.20%、锰(Mn)≤1.70%、硅(Si)≤0.50%、磷(P)≤0.030%、硫(S)≤0.025%热处理:淬火(910℃~960℃)+回火性能: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焊接性能好用途:桥梁、建筑、汽车、造船等领域的结构件。
4. 冷轧板(Cold Rolled Steel)牌号:SPCC、DC01等成分:碳(C)≤0.08%、锰(Mn)≤0.50%、硅(Si)≤0.035%、磷(P)≤0.020%、硫(S)≤0.020%热处理:无需热处理,冷轧后直接成型性能: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机械性能较好用途:汽车、家电、建筑、家具等。
5. 工具钢(Tool Steel)牌号:T7、T8、T10等成分:碳(C)0.70%~1.00%、锰(Mn)0.20%~0.60%、硅(Si)≤0.35%、磷(P)≤0.03%、硫(S)≤0.03%热处理:淬火(840℃~870℃)+回火(150℃~250℃)性能:硬度高、加工性能好、耐磨性好用途:冲模、挤压模具、金属切削工具等。
45钢热处理前硬度
一、钢的热处理简介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等一系列工艺过程,以改变钢的显微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二、45钢的热处理前硬度特点
45钢是我国常用的高质碳结构钢,其碳含量约为0.42%~0.50%。
在热处理前,45钢的硬度较低,约为HB100-150。
由于硬度较低,45钢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
三、热处理对45钢硬度的影响
经过适当的热处理,45钢的硬度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例如,经过淬火处理后,45钢的硬度可达到HRC50以上。
而回火处理则可以使45钢的硬度保持在HRC20-30,同时提高钢的韧性和塑性。
四、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1.退火:退火主要用于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对于45钢,退火工艺通常采用800-850℃加热,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正火:正火主要用于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45钢的正火工艺可选用850-900℃加热,然后快速冷却。
3.淬火: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较大。
45钢的淬火工艺一般采用850-900℃加热,油冷或气冷。
4.回火:回火主要用于调整钢的硬度、韧性和塑性。
45钢的回火工艺可选
用500-600℃加热,然后保温1-2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
五、总结
45钢在热处理前硬度较低,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其硬度。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既能提高45钢的硬度和强度,又能保持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2.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3.观察和研究碳素钢经不同形式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特点;4.了解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硬度计。
二、实验概述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热处理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
正确合理选择这三者的工艺规范,是热处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1.加热温度选择(1)退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 C1+(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化体组织,降低硬度,改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同时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2)正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 Cm+(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3-1。
图1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图2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3)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则加热至A C1+(30~50)℃,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3-2。
淬火按加热温度可分为两种:加热温度高于A C3时的淬火为完全淬火;加热温度在A C1和A C3(亚共析钢)或A C1和A CCm(过共析钢)之间是不完全淬火。
在完全淬火时,钢的淬火组织主要是由马氏体组成;在不完全淬火时亚共析钢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的组织,过共析钢得到马氏体和渗碳体的组织。
亚共析钢用不完全淬火是不正常的,因为这样不能达到最高硬度。
而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则是正常的,这样可使钢获得最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适宜的加热温度下,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呈细小的针状;若加热温度过高,其形成粗针状马氏体,使材料变脆甚至可能在钢中出现裂纹。
热处理工艺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钢材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钢材是一种经过熔炼、铸造或轧制后制成的金属材料,它在工业制品中应用广泛,如汽车、建筑、机械等领域。
然而,没有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钢材的性能无法达到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因此,热处理工艺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备受关注。
一、热处理工艺对钢材微观组织的影响钢材的性能取决于其组织结构,而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
热处理工艺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钢材的晶体结构、相量结构和碳含量等。
正火可以改善钢材表面的硬度,从而提高钢材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淬火可以使钢材达到最大的强度,但会导致钢材易于断裂。
回火可以降低钢材的脆性和残余应力,使其更加韧性和耐久性,但同时会降低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二、热处理工艺对钢材机械性能的影响钢材的机械性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钢材所表现出的塑性、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
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钢材的机械性能可以得到改善或降低。
例如,正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淬火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抗磨性,回火可以降低钢材的脆性和改善其韧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材的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和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三、热处理工艺对钢材化学性质的影响钢材化学性质是指钢材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细化程度以及钢材中含有的杂质及其含量。
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钢材的化学性质,从而影响钢材的耐腐蚀性、脆性、裂纹敏感性、磁性等性质。
例如,高温淬火可以使钢材中的铁素体转化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但是,过高的淬火温度和时间会导致钢材中的贝氏体含量增加,使其易于出现脆裂现象。
四、热处理工艺对钢材的应用热处理工艺在钢材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例如,热处理工艺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可以使汽车零部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汽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热处理工艺可以使建筑材料具有更高的韧性和抗震性,提高建筑物的抗压和承重能力。
各种冷镦钢热处理力学性能一览表表1表面硬化型盘条热轧状态的硬度及试样的力学性能牌号a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MPa不小于抗拉强度RmMPa断后伸长率A%不小于热轧状态布氏硬度HBW不大于ML15Al260450~75014143 ML15260450~75014—ML20Al320520~82011156 ML20320520~82011—ML18Mn300500~80012—ML20Mn340540~84010—ML15Cr400650~100012—ML20Cr490750~11009—注:试样毛坯直径为25mm;公称直径小于25mm的盘条,按盘条实际尺寸。
a表中未列牌号,供方报实测值,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表2表面硬化型盘条推荐的热处理制度牌号a 渗碳温度b℃直接淬火温度℃双重淬火温度℃回火温度c℃心部淬硬表面淬硬ML15Al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15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20Al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20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18Mn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20Mn880~980830~870880~920780~820150~200 ML15Cr880~980820~860860~900780~820150~200 ML20Cr880~980820~860860~900780~820150~200注:表中给出的温度只是推荐值,实际选择的温度应以性能达到要求为准。
淬火剂的种类取决于产品形状、冷却条件和炉子装料的数量。
a表中未列牌号,供方报实测值,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b渗碳温度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渗碳介质,一般情况下,如果钢直接淬火,不宜超过950℃。
40钢热处理硬度范围(实用版)目录1.40 钢的概述2.40 钢的热处理方法3.40 钢热处理后的硬度范围4.40 钢的实际应用5.40 钢的热处理注意事项正文一、40 钢的概述40 钢是我国常用的一种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都比较适中。
它主要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模具、轴类零件等,特别是在受力较小的情况下,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二、40 钢的热处理方法40 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淬火、回火和调质处理。
其中,淬火能提高钢的硬度,回火能降低钢的硬度并提高韧性,调质处理则能兼顾钢的硬度和韧性。
三、40 钢热处理后的硬度范围经过热处理,40 钢的硬度一般在 HRC30-45 之间。
具体硬度值视热处理方法和参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40 钢调质处理后的硬度一般在 HRC32-36 之间,而经过淬火和回火的 40 钢硬度最高可达 HRC55。
四、40 钢的实际应用由于 40 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机械制造、汽车、拖拉机、船舶、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一些受力较小、要求耐磨性较高的场合,如轴类零件、齿轮、螺栓等,40 钢是理想的选择。
五、40 钢的热处理注意事项在进行 40 钢的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热处理温度,以保证热处理效果。
例如,淬火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860-820℃,回火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150-200℃。
2.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以保证淬火时钢的组织转变。
一般来说,油淬火适用于大件,水淬火适用于小件。
3.确保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热处理不当导致的裂纹、变形等问题。
总之,40 钢经过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制造。
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相图确定(如图所示)。
对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若加热温度不足(低于),则+淬火后可得到细小的它直接影响到钢淬火后的组织以保证以减使淬火工作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鼻不同的冷却介质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的实验二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用品抛光机、各型号砂纸、抛光磨料、试样、浸蚀剂、吹风等。
三、实验步骤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浸蚀四个步骤。
制备好的试样应能观察到真实组织、无磨痕、水迹。
1.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应根据检验目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例如,检验表面脱碳层的厚度应取横向截面、观察纵裂纹就要取纵向截面。
试样的截取方法很多,例如用手锯、机床截取、线切割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取样过程中要防止试样受热或变形而引起的组织变化,破坏了其组织的真实性。
为防止受热可在截取过程中用冷却液冷却试样。
金相试样的尺寸要便于手握持和易于磨制,常用的试样尺寸为:Φ12×10或12×12×10,如果不是观察表面组织,可以倒角便于磨制。
根据需要,例如观察表面渗碳层的厚度,为防止在磨制过程中发生倒角,应采用镶嵌法,把试样镶嵌在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中。
我们所用试样为车削好的Φ10×20的45钢试样。
2.磨制这是最关键的步骤,磨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试样的好坏。
①粗磨将试样在砂轮上或用粗砂纸之成平面。
磨制时使试样受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
②精磨粗磨好的试样用清水冲干后,依次用01、02、03、04号金相砂纸把磨面磨光。
磨制时应把砂纸放在玻璃板或平整的桌面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用力均匀、平稳,沿一个方向反复进行,直到旧的磨痕被去掉,不要来回磨制。
注意:在调换更细一号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转动90º角,使新、旧磨痕垂直。
3.抛光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磨面上细的磨痕和变形层,以获得光滑的镜面。
各种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对钢进行加工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钢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1.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碳钢是含有0.15%~0.25%的碳元素的钢材。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加热温度:碳钢的加热温度通常在727℃~927℃之间,取决于碳钢的成分和应用。
-保温时间:碳钢的保温时间通常为1~2小时,以确保整个钢材达到所需的温度和组织结构。
-冷却速度:对于碳钢的一些热处理过程,例如正火和淬火,需要采用快速冷却的方法,以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硬度。
2.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铁合金,通常含有12%以上的铬元素。
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加热温度:不锈钢的加热温度通常在950℃~1150℃之间,取决于不锈钢的成分和应用。
-保温时间:不锈钢的保温时间通常为1~2小时,以确保整个钢材达到所需的温度和组织结构。
-冷却速度:不锈钢的一些热处理过程需要采用快速冷却的方法,以保持其耐腐蚀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3.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合金钢是一种含有除铁和碳之外的其他合金元素的钢材。
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加热温度:合金钢的加热温度通常在850℃~1150℃之间,取决于钢材成分和所需的性能。
-保温时间:合金钢的保温时间通常为1~4小时,以确保整个钢材达到所需的温度和组织结构。
-冷却速度:合金钢的冷却速度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来调节,通常采用淬火和调质的方法。
4.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工具钢是一种专用钢材,通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模具。
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加热温度:工具钢的加热温度通常在850℃~1200℃之间,取决于工具钢的成分和应用。
-保温时间:工具钢的保温时间通常为1~4小时,以确保整个钢材达到所需的温度和组织结构。
40CrNiMoE 钢锻件的热处理与力学性能摘要本文研究了W9Cr4V2Mo钢的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测试了其高温性。
其结果表明要达到较高的综合性能,40CrNiMoE 锻件需要通过调质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潜力,最佳调质工艺为(860 ± 10)℃淬火,(570 ± 10)℃回火,表面硬度应控制在325 ~340 HB 之间。
关键词:40CrNiMoE锻件热加工热处理引言:40CrNiMoE 钢是特级优质合金结构钢,具有高强度和高淬透性,常常用于制备高强度零件(如飞机发动机轴等)。
按照GB / T 3077—1999《合金结构钢》规定,40CrNiMoA 试样经850 ℃淬火,600 ℃回火后应达到如下性能:抗拉强度R m ≥980 MPa,屈服强度R P0.2 ≥835 MPa,伸长率A≥12% ,断面收缩率Z≥55% ,冲击吸收能量KU2 ≥78 J,表面硬度无具体要求。
生产合同上规定掏取的小试样调质后力学性能要求(纵向试样,1 拉3 冲):R m ≥1100 MPa,R P0. 2 ≥900 MPa,KV2 ≥70 J,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与国标要求一致,表面硬度320 ~360 HB。
锻件产品(用 580 mm 电渣锭生产的 230 mm锻圆)的锻造工序在 5 t 空气锤上实现。
产品经锻后热处理—热装退火,掏取的试棒又进行预备热处理—正火和性能热处理—调质后,性能基本达到了客户的产品要求,充分发挥了40CrNiMoE 的材料潜力,超过了国标材料性能,最终实现了产品的生产与交货,但是过程控制中铸造、锻造、锻后热处理、性能热处理等环节都应严格控制质量,这样无疑对生产设备、人员素质、材质及工艺都提高了要求,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文针对40CrNiMoE 锻件产品,为了满足客户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摸索,为该类锻件的产品实现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化学成分:严格控制钢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40CrNiMoE锻件的化学成分,并与GB / T 3077—1999《合金结构钢》规定的化学成分相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40CrNiMoE 钢锻件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40CrNiMoE steel forgings(wt%)二、试样制备产品的锻后热处理采用热装退火(带一次过冷),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白点倾向。
优质碳素结构钢45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各种截面尺寸钢材的力学性能参考数据(表一)牌号试样状态材料状态热处理力学性能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MPaσs/MPaδ5(%)ψ(%)a k/kJ·m-2HBS45δ<15纵向,中心退火820~840℃,炉冷≥600≥340≥14Ф<60≥550≥13≥40≤207Ф25纵向,中心正火830~880℃,空冷≥610≥360≥16≥40≥800170~229Ф50600~70029018180~210Ф≤100纵向,1/3半径830~860℃,空冷≥600≥300≥15≥38≥300170~217横向,1/3半径≥570≥290≥12≥31≥300Ф100~300纵向,1/3半径≥580≥290≥15≥35≥250162~217横向,1/3半径≥550≥280≥12≥28≥250(表二)牌号试样状态材料状态热处理力学性能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MPaσs/MPaδ5(%)ψ(%)a k/kJ·m-2HBS45Ф300~500纵向,1/3半径正火+高温回火830~860℃正火,空冷580~630℃回火,炉冷或空冷≥560≥280≥14≥32≥250162~217横向,1/3半径≥540≥270≥11≥26≥250Ф500~750纵向,1/3半径≥540≥270≥13≥30≥200156~217横向,1/3半径≥520≥260≥10≥24≥200Ф750~1000纵向,1/3半径≥520 ≥260 ≥13 ≥28 ≥200 横向,1/3半径≥500 ≥250 ≥10 ≥22 ≥200 Ф12.5 纵向,中心调质10801010 14.5 59 308 880 790 21 63 259 760 670 25.5 67 227 Ф15 纵向,中心850 750 12 45 800 800650 16 20 1000 750600 25 55 1200 Ф≤16 纵向,中心 820~850℃淬水,或830~860℃淬油, 530~670℃回火 750~900 ≥480 ≥14 ≥35 ≥300 Ф16~40 650~800≥400≥16≥40≥400Ф20纵向,中心 815℃淬水或淬油,650℃回火,空冷 770~720 500~490 23~20 59~51≥200 Ф20~40纵向,中心820~840℃淬水,560~620℃回火 700~850 450~550 17~15 45~40 600~500 196~241(表三)牌号 试样状态材料 状态热处理力学性能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 /MPa σs /MPa δ5 (%) ψ (%) a k /kJ ·m -2 HBS 45Ф25纵向,中心调质960 745 18.5 61 1590 274 840 620 23.5 65 1740 241 755 555 26.5 68 1620 220 820~870℃淬水,550~6540℃回火 ≥700 ≥500 ≥17 ≥45 夏氏≥800 201~269 830℃淬水,500~520℃回火,空冷 ≥720 ≥520 ≥17 ≥40 ≥500 241~285Ф30 纵向,中心 850℃淬水,550℃回火≥750 ≥550 ≥15 ≥45 ≥800 Ф40纵向,1/2半径815℃淬水或淬油,650℃回火,空冷710~700480~44028~2156~50≥200Ф40~100 纵向,1/3半径820~850℃淬水,或830~860℃淬油, 530~670℃回火600~720 ≥360 ≥18 ≥45 Ф50 纵向,中心920615 21.5 57.5 1100 255 835525 23.5 61 1670 229 755 470 27 63.5 1780 208 850℃淬水,550℃回火≥700 ≥500 ≥15≥45≥700(表四)牌号 试样状态材料 状态热处理力学性能 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 /MPa σs /MPa δ5 (%) ψ (%) a k/kJ ·m -2 HBS 45Ф60纵向,中心调质830℃淬水,500~520℃回火,空冷 ≥650 ≥450 ≥17 ≥40 ≥500 241~285 纵向,1/2半径 840℃淬水,580~650℃回火≥700 ≥450 ≥12 ≥500 196~229 纵向,1/2半径815℃淬水或淬油,650℃回火,空冷 ≥680 460~420 30~22 53~50 ≥195 Ф75纵向,1/2半径850℃淬水,550℃回火≥700 ≥450 ≥14 ≥40 ≥600 Ф80纵向,1/2半径 815℃淬水或淬油,650℃回火,空冷 ≥670 450~400 30~22 52~49 ≥190 Ф≤100 纵向,1/3半径820~840℃淬水,580~640℃回火≥650 ≥350 ≥17 ≥38 ≥450 192~228 840℃淬水或淬油,550~580℃回火,空冷 ≥610 ≥360 ≥17 ≥40 ≥500 172~223Ф100 纵向,1/2半径850℃淬水,550℃回火≥700 ≥450 ≥13 ≥40 ≥500 815℃淬水或淬油,650℃回火,空冷640~670440~40030~2450~49≥175(表五)牌号试样状态材料状态热处理力学性能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MPaσs/MPaδ5(%)ψ(%)a k/kJ·m-2HBS45Ф≤300纵向,1/3半径调质840℃淬水或淬油,550~580℃回火,空冷≥550≥300≥17≥40≥400172~223840~860℃淬油,550~580℃回火,坑冷≥570≥320≥17≥35≥400170~227Ф300~500纵向,1/3半径820~850℃淬水或淬油,600~640℃回火≥560≥280 ≥14 ≥32 ≥250 153~217 Ф500~750≥540 ≥270 ≥13 ≥30 ≥200 149~217 Ф10 纵向,中心淬火+低、 中温回火≥1540≥1470 ≥6 ≥18 ≥300 ≥490 ≥1400 ≥1300 ≥8 ≥38 ≥500≥420 ≥1100 ≥1000 ≥15 ≥62 ≥1200 ≥340 Ф15 纵向,中心 850℃淬水,450℃回火1000 850 10 40 600 Ф20~40 纵向,中心 820~840℃淬水,180~200℃回火 ≥1300 ≥1150 ≥6 ≥22 ≥150 Ф≤50 纵向,中心 820~840℃淬水,260~280℃回火 ≥1200 ≥950 ≥6 ≥22 Ф≤80纵向,中心830~850℃淬油,160~180℃回火 820~840℃淬水,350~370℃回火≥900 ≥650 ≥15 ≥40 ≥400 HRC ≥1200≥1000≥10≥40400HRC(表七)牌号 试样状态材料状态 热处理力学性能 截面尺寸/mm取样部位σb /MPa σs /MPa δ5 (%) ψ (%) a k /kJ ·m -2 HBS 45Ф25 纵向,中心 正火+高频 淬火,回火850℃正火,860~890℃高频加热淬火,160~200℃回火≥610 ≥360 ≥16 ≥40 HRC心170~228 Ф25纵向,中心调质+高频 淬火,回火≥750 ≥450 ≥17 ≥35 HRC 心220~250 Ф≤60纵向,中心 ≥750 ≥450 ≥17 ≥35 HRC 心220~250 ≥750≥450≥17≥35HRC 心220~250。
钢材热处理报告表1. 引言本文档为钢材热处理过程的报告表,旨在记录钢材热处理的相关数据和结果。
钢材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手段,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钢材的微观组织,从而达到改善钢材性能的目的。
该报告表将详细记录钢材热处理的参数、结果和分析。
2. 实验参数参数值热处理方式淬火加热温度1000°C保温时间1小时冷却介质水冷却速率快速钢材规格45号钢钢材初始状态非淬火状态3. 实验结果参数值钢材硬度58HRC钢材断裂韧性25MPa·m^(1/2)钢材屈服强度780MPa钢材延伸率10%钢材收缩率5%钢材晶粒尺寸10μm钢材相组成马氏体钢材显微组织纤维状马氏体4. 结果分析通过淬火热处理,钢材的硬度显著提高,达到了58HRC。
硬度的提高可以增加钢材的抗划伤能力和耐磨性。
钢材的断裂韧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达到了25MPa·m^(1/2)。
断裂韧性的改善可以减少钢材在使用过程中的断裂概率。
钢材的屈服强度提高到780MPa,屈服强度的提高可以增加钢材的耐拉伸能力。
钢材的延伸率为10%,延伸率的提高可以增加钢材的可塑性。
钢材的收缩率为5%,收缩率的提高可以减少钢材的变形。
钢材的晶粒尺寸减小到10μm,晶粒尺寸的减小可以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钢材的相组成主要为马氏体,马氏体的形成可以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钢材的显微组织为纤维状马氏体,纤维状马氏体的结构可以增加钢材的韧性。
5. 结论通过本次淬火热处理实验,钢材的硬度、断裂韧性、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收缩率等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晶粒尺寸减小,相组成发生变化,显微组织变得更为均匀。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淬火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钢材的性能,提高其硬度、强度和韧性。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热处理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6. 参考文献无注:所有表格数据仅为示例,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
45钢热处理性能
只淬火HRC28-32
调质40-45
淬火到35也可以
45#钢一般用于制造普通轴,要加调质处理,使其综合性质提高如弯曲,拉伸强度等,不然用A3钢了.但一般对其硬度没有过高的要求.
45#钢只好调质,一般不超过HRC40,最佳是35~38.如轴,齿轮,都是45#钢调质HRC35~36.
45号钢热处理后最高可达到HRC60以上硬度,不过也无意义,特脆,也失去使用价值,
45号钢淬火后仅进行低温(150*--250*)回火,硬度是可达到HRC50*以上,但韧性很差,生产中很少运用。
45号钢较为广泛运用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回火,即所谓调质。
硬度在HRC28*--30*为宜。
如端子,马达定转子,高寿命模具的模座用板则通常选用45号钢或s50c调质
如果想得到更精确的硬度值,自动在各种硬度值之间进行转换,我建议你去购买一个硬度计测量一下,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
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
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1. 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
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
45#钢热处理规范:
1.冷压毛胚软化处理规范:温度740~760℃,保温时间4~6h,以50~100℃/h的冷速,随炉降至温度≤600℃,出炉空冷,处理前硬度≤197HBS,处理后硬度≤156HBS。
2.正火规范:正火温度850-870℃,正火后硬度170-217HBS。
3.调质处理规范:淬火温度840±10℃,水冷淬火;回火温度600±10℃,出炉空冷。
45号钢主要用于轴类零件。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