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软交换设备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48
请从产品技术参数、功能特性使用范围详细描述一下以下4 台交换机的区别:RS-5928-FI-ACRS-5928-ACRS-5950-24T-ACRS-5228-ACRS-5928-FI-AC 与RS-5928-ACZXR10 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采用高速ASIC 交换芯片实现L2~L7数据线速转发,提供完备的以太网协议族支撑和高效的QOS 优先级机制,具备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
支持完整的三层路由协议。
ZXR10 5900 提供高密度的GE 端口,为IP 城域网或者园区网提供GE 接口的汇聚和收敛功能,是组建园区网中心和IP 城域网汇聚层的理想产品。
ZXR10 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包括5928 、5928-PS 、5928-FI 、5952四款产品。
其中ZXR10 5928/5928-PS 提供24个千兆RJ-45接口,4个千兆SFP 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28-FI 提供24个千兆SFP 接口,4个千兆RJ45 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52 提供48个千兆接口,4个千兆SFP 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每个槽位可扩展1×10GE(光/电)或4 ×GE (光/电)。
产品特点电信级的可靠性具备物理层的冗余,支持外置电源冗余、单板热插拔特性。
具备协议层的冗余,支持LACP 、路由负荷分担等协议。
全面支持VRRP/ZESR/STP/RSTP/MSTP/LACP 多种网络可靠性保护技术。
采用中兴通讯专利技术中兴智能以太环网ZESR (ZTE Ethernet Smart Ring )实现以太网环路保护。
支持SES (Super Extendable Stacking )超级扩展堆叠技术,使多台交换机设备形成分布式交换机(Chassis )系统,扩展整体的交换容量和端口密度,分散投资,按需组合,具有超强的扩展性。
请从产品技术参数、功能特性使用范围详细描述一下以下4台交换机的区别:RS-5928-FI-ACRS-5928-ACRS-5950-24T-ACRS-5228-ACRS-5928-FI-AC 与RS-5928-ACZXR10 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590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采用高速ASIC交换芯片实现L2~L7数据线速转发,提供完备的以太网协议族支撑和高效的QOS优先级机制,具备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
支持完整的三层路由协议。
ZXR10 5900提供高密度的GE端口,为IP城域网或者园区网提供GE接口的汇聚和收敛功能,是组建园区网中心和IP城域网汇聚层的理想产品。
ZXR10 590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包括5928、5928-PS、5928-FI、5952四款产品。
其中ZXR10 5928/5928-PS提供24个千兆RJ-45接口,4个千兆SFP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28-FI 提供24个千兆SFP接口,4个千兆RJ45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52提供48个千兆接口,4个千兆SFP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每个槽位可扩展1×10GE(光/电)或4×GE(光/电)。
产品特点电信级的可靠性具备物理层的冗余,支持外置电源冗余、单板热插拔特性。
具备协议层的冗余,支持LACP、路由负荷分担等协议。
全面支持VRRP/ZESR/STP/RSTP/MSTP/LACP多种网络可靠性保护技术。
采用中兴通讯专利技术中兴智能以太环网ZESR(ZTE Ethernet Smart Ring)实现以太网环路保护。
支持SES(Super Extendable Stacking)超级扩展堆叠技术,使多台交换机设备形成分布式交换机(Chassis)系统,扩展整体的交换容量和端口密度,分散投资,按需组合,具有超强的扩展性。
采用ZXROS分布式大型路由平台。
请从产品技术参数、功能特性使用范围详细描述一下以下4台交换机的区别:RS-5928-FI-ACRS-5928-ACRS-5950-24T-ACRS-5228-ACRS-5928-FI-AC 与RS-5928-ACZXR10 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590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采用高速ASIC交换芯片实现L2~L7数据线速转发,提供完备的以太网协议族支撑和高效的QOS优先级机制,具备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
支持完整的三层路由协议。
ZXR10 5900提供高密度的GE端口,为IP城域网或者园区网提供GE接口的汇聚和收敛功能,是组建园区网中心和IP城域网汇聚层的理想产品。
ZXR10 590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包括5928、5928-PS、5928-FI、5952四款产品。
其中ZXR10 5928/5928-PS提供24个千兆RJ-45接口,4个千兆SFP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28-FI 提供24个千兆SFP接口,4个千兆RJ45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ZXR10 5952提供48个千兆接口,4个千兆SFP接口(复用),和4个扩展插槽。
每个槽位可扩展1×10GE(光/电)或4×GE(光/电)。
产品特点电信级的可靠性具备物理层的冗余,支持外置电源冗余、单板热插拔特性。
具备协议层的冗余,支持LACP、路由负荷分担等协议。
全面支持VRRP/ZESR/STP/RSTP/MSTP/LACP多种网络可靠性保护技术。
采用中兴通讯专利技术中兴智能以太环网ZESR(ZTE Ethernet Smart Ring)实现以太网环路保护。
支持SES(Super Extendable Stacking)超级扩展堆叠技术,使多台交换机设备形成分布式交换机(Chassis)系统,扩展整体的交换容量和端口密度,分散投资,按需组合,具有超强的扩展性。
采用ZXROS分布式大型路由平台。
ZXR10 5900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概述ZXR10 5900 系列全千兆智能路由交换机具备综合网络业务能力,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高密度GE接入接口、万兆上行、完善的L3路由能力、可扩展堆叠、智能的以太网供电等特性,满足用户精确定位、多业务融合、可扩展性等网络需求,为各类运营商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解决方案。
ZXR10 5900系列提供如下产品型号:•5928:20*GE RJ45 + 4*GE Combo + 4*可选扩展卡•5928-PS:20*GE RJ45(POE/POE+)+ 4*GE Combo(电口支持POE/POE+)+4*可选扩展卡•5928-FI:20*GE SFP + 4*GE Combo + 4*可选扩展卡•5952:44*GE RJ45 + 4*GE Combo + 4*可选扩展卡•扩展卡:可选1端口10GE XFP,1端口10GE CX4堆叠卡产品特点多业务融合•支持1:1 和1:N VLAN翻译,实现用户与业务的隔离,节省VLAN资源。
•支持丰富二层组播功能,将组播复制点下移,有利于降低上层网络的带宽压力,最大程度节省带宽。
•提供完善IPTV频道控制机制,包括预览服务和CDR信息统计上报,配合OSS/BSS 可实现CAC(频道访问控制)规则快速下发,IPTV业务得以快速部署。
•支持PPPoE+ 和VBAS(Virtual Broadband Access Server),有效的识别并记录用户线路信息,BRAS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后续的计费、控制和ACL等操作。
增强的可靠性•支持UDLD单向链路检测,可以成功避免由于人为布线或者链路原因造成的光纤单通故障等。
•支持端口环回检测,检查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环路,避免网络风暴和带宽浪费。
•支持以太环网保护技术(ZESR/ZESR+),适用于环网、口字型组网,通过多域技术进行负荷分担,收敛时间小于50ms。
•支持ZESS双上行保护技术,可结合LACP技术,充分保证上行链路安全。
一、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控制层面的结构基于软交换的网络由于采用了承载、控制和业务分离的结构,因此软网络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比电路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大。
但是,处理能力再大的软交换也不可能覆盖全国,因此在考虑软交换的组网时,需要研究多个软交换(也称为多域)的组网结构。
1.平面网络结构对采用平面网络结构而言,所有呼叫控制的选路功能均在软交换内实现。
每个软交换都有全网所有用户号码的路由信息,软交换之间为逻辑网状网结构,每个软交换均可直接进行地址解析,即解析出被叫软交换的IP地址。
用户在发起呼叫到软交换时,软交换用预先静态配置好的路由表由被叫用户的E.164号码解析出被叫软交换的IP地址。
这样,用承载网的传送能力就可以把呼叫接续到被叫软交换,再由被叫软交换把呼叫接续到被叫用户。
采用这种平面路由时,要求每个软交换都要维护全网所有用户的路由信息,见图3。
2.分层网络结构1.对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控制层面组网结构的几点考虑在考虑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控制层面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运营的管理模式问题,因为该问题将影响到网络的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所有的运营商都是采用分级方式对其网络进行管理,即根据目前的行政区域范围,对各自的网络实行二级或三级管理模式,并针对这类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维护体系。
在为运营商考虑组网问题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也是运营商对分级网络更为关注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利用软交换设备的路由功能实现分层结构更适合各运营商的需求。
因此,当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规模不大时,可先采用平面式的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明了,即使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也很容易向分层网络结构过渡。
在位置服务器之间采用IP网上的电话选路协议(TRIP),可动态地在各位置服务器之间实现路由信息的广播与同步。
因此,在网络结构与状态发生变化时,并不需要人工进行网络数据的配置,非常适合网络节点和路由多的网络。
但由于动态路由在网络中实现的不可控性,给日常管理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