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定 2013-2014二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2013~2014秋)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14年元月13~14号全区统一进行了2013~2014秋季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在这儿我就我们学校七年级数学考试的具体情况以及今后的教学方向进行分析如下.一、考情分析本次期末检测是襄州区统一进行的学业质量调研测试,我校七年级共有244人参加数学考试,全年级数学总分为12528分,人均得分51.35分。
其中满分的有4名学生,90分至99分的有20名学生,最低分为3分,及格人数103人,及格率为42.22%,优秀人数50人,优秀率为20.50%。
总体情况来看,由于七年级开学时转走了近一个班的优生,目前能有50人优秀,前景还是可以的,最大的问题是差生面积过大。
二、试题分析总体看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0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
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及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整个卷面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难易适度,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基本及格来讲还是很容易的。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真正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
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其具体特点如下: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如创卫绿化(25题)、打折销售(8题)、建筑技术(16题)、旅游门票(26题)等为背景的各类题型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2013—2014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本套试卷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础,创新为魂”的命题原则,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本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试题的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独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相比以往来说加大了创新意识的考查力度,突出试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分析(一)试题的结构分析本套试卷满分100分,三道大题包含24道小题,选择题10个小题,共30分;填空题8个小题,共24分;解答题6个小题,共46分。
和以往相比选择题分数高了近6分。
以章节划分的话,第一章《有理数》占了34分,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占了18分,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占了27分,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占了21分。
整套试卷难度适中,试题没有出现超纲现象,都是课本上所学过的知识或是原有知识的一点延伸。
(二)试题的特点1、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例题、课后练习以及优佳学案中的基础训练与巩固的中等难度部分。
2、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占的课时相适应。
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各章节中的主体知识和基本技能。
3、题目的数量不多,总的为24题,选择题略有增多,且还提供了由不同思维要求的问题,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成功机会。
同时也给学生发挥整体的才能提供较大的空间。
4、本试卷中的22题、23题和24题设计新颖独特。
其中22题考察的知识点为第一章的数轴及相反数的简单知识,但是出题时不是直接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已知数,而是设计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问题情境,更加具有灵活性。
23题设计了接近现代生活的收费问题,以方案选择的形式来呈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4题以课本知识为依托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及空间想象能力。
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共24个题。
试题覆盖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到位,并且也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但是对于初一所学的知识还是考察的很全面。
适宜新课改的要求,且有创新。
本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有66人,总分为3003分,平均分为45.5分,及格人数共14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23分。
一、试题对各章知识点的考查。
本试题几乎涉及所有基础知识的重、难点都有考查到。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对今后教学的指导。
1、选择题:共有十个小题,期中1、2、3、5、8题属于容易题,学生丢分得较少,4,6,9,10题属于稍难的题型,灵活性较强,学生丢分相对多一点,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题,大部分学生没填,空着。
这题考查的是联系生活的实际题型,说明学生的数学联系生活的能力欠佳,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待提高。
2、填空题:共有8个小题,其中第11、16题由于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不透,忽略了负的平方根。
写坐标时注意加小括号,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提醒。
3、第19题:本题属于计算题,考察实数的计算,答题质量普偏较差,体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
4、第20题:本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容,学生对坐标点的应用掌握不够好,不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书写。
5、第21题:本题考查的是统计问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完成第1,2问,补充条形图的时候不够精确,大部分学生对第3问审题不清且计算能力较差。
6、第22题:本题考查的是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本题条件清晰,信息容易获取,很多同学能够列出方程组,但在解方程中出现很多错误,导致丢分。
7、第23题: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属于偏难题型,学生失分率较高,多数学生对问题的审题及分析综合能力较差,不会分情况讨论,希望学生能在此方面加强练习。
8、第24题:本题考查的是第五章的平行线证明内容,满分是11分,但只有3人得满分。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祁晓鸥一、试题命题情况: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
创新性这一方面不是很好,基本上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
二、成绩概况及学生情况分析:(一)、成绩概况:本卷满分120分,总题量28题(其中选择题12题,共36分;填空题10题,共30分;解答题6题,共54分。
)平均分成绩统计表:分数段统计表:(二)、学生情况分析: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顶角、平方根、同位角、平行线判定、不等式等)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选择题(6)主要是借助于坐标系中点的对称来处理点与点关系的问题,需要学生理解,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关于谁对称而做错。
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选择题(11)是求不等式范围问题,其中一部分学生没有注意整数解的问题。
总体而言,选择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3,9,11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一半以上。
2.填空题答题情况分析:填空题(13)是一道平方根性质的问题,学生完成的情况还可以,这也体现了学生对平方根性质的认识比较到位。
填空题(14)是简单的平方根的再计算,错误率较高。
填空题(15、16)知识点虽然比较少,但是不是简单的直接运用。
第(19)题主要考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有关计算。
题目虽然简单,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3、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5小题是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做的不够理想。
26小题是运用平移画图,求点的坐标,在画图中很多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画错了。
26题第(3)个小问题学生在小学虽然学过三角形的面积,但还是出现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求出。
错误率比较高。
27题的错误率比较高,错误的原因无法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常庄中学刘玲一、试卷特点今年数学试题考察内容比较全面,也比较注重基础。
整份试卷的结构稳定,分值分配比较合理,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难度不算高。
试卷表面上看比较容易,偏向基础知识的考察,实际上学生在做题时,却发现有一定的难度。
此次考试其实对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水平要求较高。
二、我校学生答题情况本次考试我校及格率59% ,优秀率33% ,平均分73.9分。
在全市排名第八。
总体来说没有预想的好。
题目看似简单,但是小分失的很多,满分人数才7个。
第一大题选择题得分情况不错,但其中第6小题绝对值化简失分较多。
究其原因是对绝对值的定义性质理解不透彻。
在其余班选择题的第6,7,9小题都是属于失分多的题目。
三、答题反映出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练习不到位。
我校学生对本阶段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
另外,计算能力差也是这次失分的主要原因。
我在我教的两班统计了一下如果把计算分保住将有一半的不及格学生变及格,将有20名学生成绩变成优秀。
足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我校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差。
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这方面训练不到位。
2、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试卷反映出很多错误都是由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弱,没有仔细审题,没有弄清题意,没有看清题目问题是什么。
3、书写不规范,推理不严谨在试卷中解答题不写解,不写答,书写潦草导致丢分的学生大有人在。
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
反映出学生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
4、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的联系起来数学来源于生活,试卷中有好几道题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做起来却很吃力。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一、本次数学试卷的主要题型特点本次数学期末试卷命题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依据,以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努力提高普及水平;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为原则,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力求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次试卷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紧扣教材,将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考查,在坚持三个“有利”,保持稳定,力求创新的同时,不断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及能力考查的新思路,拓宽考查的内涵。
(1)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按照“课标”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八年级数学试卷中的第1、2、、5、6、7、8、13、15、19、22 等题只需略加思考就可得出准确答案。
同时,在基础试题的设计中,注意了试题素材的公平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2)试卷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体现“课标”螺旋上升的学习要求。
各部分试题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3)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是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八年级试卷中18 题,25 题等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命题特点。
(4)试卷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背景,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试卷强化应用意识,并通过大量素材,提供给学生用数学的机会;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的转化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生活中需要数学的理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了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指定的位置.1.(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5+a5=a10B.a6×a4=a24C.a0÷a﹣1=a D.a4﹣a4=a02.(3分)如图,AB∥ED,则∠A+∠C+∠D=()A.180°B.270° C.360° D.540°3.(3分)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4.(3分)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5.(3分)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 B. C.D.6.(3分)小华利用计算器计算0.0000001295×0.0000001295时,发现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如图的结果,对这个结果表示正确的解释应该是()A.1.677025×10×(﹣14)B.(1.677025×10)﹣14C.1.677025×10﹣14 D.(1.677025×10)﹣147.(3分)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12cm,3cm,6cm B.8cm,16cm,8cm C.6cm,6cm,13cm D.2cm,3cm,4cm8.(3分)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A.12:51 B.15:21 C.15:51 D.12:219.(3分)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B.C.D.10.(3分)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单项式﹣a2b3c的系数是.12.(3分)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米,有个有效数字.13.(3分)如图,∠1+∠2=284°,b∥c,则∠3=,∠4=.14.(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70°,则它的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15.(3分)科学发现: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非常吻合于一个奇特的数列﹣﹣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仔细观察以上数列,则它的第11个数应该是.16.(3分)丽丽在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该水龙头每秒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设t小时内该水龙头共滴了m毫升水,请你写出该水龙头流失的水量m与时间t的关系式:.17.(3分)如图,已知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10cm,BC=11cm,则△ABD 的周长为cm.18.(3分)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10°,光线经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的度数为.19.(3分)如图,是用四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20.(3分)小明在一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了1、2、3、4、5、6六个数字,随意地掷出小正方体,则P(掷出地数字小于7)=,P(掷出地数字等于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60分)21.(6分)先化简再求值:(a+2)2﹣(a+1)(a﹣1),其中a=.22.(6分)如图,C、E分别在AB、DF上,小华想知道∠ACE和∠DEC是否互补,但是他有没有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尺,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接CF,再找出CF的中点O,然后连接EO并延长EO和直线AB相交于点B,经过测量,他发现EO=BO,因此他得出结论:∠ACE和∠DEC互补,而且他还发现BC=EF.以下是他的想法,请你填上根据.小华是这样想的:因为CF和BE相交于点O,根据,得出∠COB=∠EOF;而O是CF的中点,那么CO=FO,又已知EO=BO,根据,得出△COB≌△FOE,根据,得出BC=EF,根据,得出∠BCO=∠F,既然∠BCO=∠F根据,得出AB∥DF,既然AB∥DF,根据,得出∠ACE和∠DEC互补.23.(9分)观察下面的式子:13=1,1=1,13+23=9,1+2=3,13+23+33=36,1+2+3=6,13+23+33+43=100,1+2+3+4=10,┅┅(1)猜一猜13+23+33+43+53等于什么?(1)猜一猜13+23+33+…+n3等于什么?(2)写出13+23+33+43+53+63+73+83+93+103的值.24.(6分)如图,已知:AB⊥BD,ED⊥BD,AB=CD,BC=DE,那么AC与CE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25.(10分)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着直线CM剪成两部分,其中M为AD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BCE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成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26.(10分)用10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1)摸到红球的机会是.(2)摸到红球的机会是,摸到黄球的机会是.(3)你还能设计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游戏吗?为什么?摸到红球的机会是,摸到黄球的机会是,摸到绿球的机会是.27.(13分)“五一黄金周”的某一天,小明全家上午8时自驾小汽车从家里出发,到距离180千米的某著名旅游景点游玩.该小汽车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时)的关系可以用图中的曲线表示.根据图象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全家在旅游景点游玩了多少小时?(2)求出返程途中,s(千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并回答小明全家到家是什么时间?(3)若出发时汽车油箱中存油15升,该汽车的油箱总容量为35升,汽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升.请你就“何时加油和加油量”给小明全家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加油所用时间忽略不计)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了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指定的位置.1.(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5+a5=a10B.a6×a4=a24C.a0÷a﹣1=a D.a4﹣a4=a0【解答】解:A、中a5+a5=2a5错误;B、中a6×a4=a10错误;C、正确;D、中a4﹣a4=0,错误;故选:C.2.(3分)如图,AB∥ED,则∠A+∠C+∠D=()A.180°B.270° C.360° D.540°【解答】解:过点C作CF∥AB,∵AB∥ED,∴CF∥AB∥DE,∴∠1+∠A=180°,∠2+∠D=180°,∴∠A+∠ACD+∠D=∠A+∠1+∠2+∠D=360°.故选:C.3.(3分)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解答】解: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4.(3分)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解答】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5.(3分)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 B. C.D.【解答】解:A、有两条对称轴,符合题意;B、C、都只有一条对称轴,不符合题意;D、有六条,对称轴,不符合题意;故选:A.6.(3分)小华利用计算器计算0.0000001295×0.0000001295时,发现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如图的结果,对这个结果表示正确的解释应该是()A.1.677025×10×(﹣14)B.(1.677025×10)﹣14C.1.677025×10﹣14 D.(1.677025×10)﹣14【解答】解:0.0000001295×0.0000001295,=0.00 000 000 000 001 677 025,=1.677025×10﹣14.故选:C.7.(3分)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A.12cm,3cm,6cm B.8cm,16cm,8cm C.6cm,6cm,13cm D.2cm,3cm,4cm【解答】解:A、3+6<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8+8=1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6+6<1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2+3>4,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8.(3分)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A.12:51 B.15:21 C.15:51 D.12:21【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图片与12: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2:51.故选:A.9.(3分)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B.C.D.【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剪去的纸片一定是一个四边形,且对角线互相垂直.故选:C.10.(3分)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A.B.C.D.【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故选:C.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单项式﹣a2b3c的系数是.【解答】解:根据单项式系数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为.故答案为:.12.(3分)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四舍五入到十分位 1.0米,有2个有效数字.【解答】解:根据取近似数的方法,以及有效数字的概念,知1.025≈1.0,有两个有效数字1,0.13.(3分)如图,∠1+∠2=284°,b∥c,则∠3=38°,∠4=142°.【解答】解:∵∠1+∠2=284°,∠1=∠2,∴∠1=142°,∵∠1+∠3=180°,∴∠3=38°,∵b∥c,∴∠4=∠1=142°.故答案为:38°,142°.14.(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70°,则它的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55°,55°或70°,40°.【解答】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70°的角为顶角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180﹣70)×=55;当70°的角为底角时,顶角为180﹣70×2=40°.故填55°,55°或70°,40°.15.(3分)科学发现: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非常吻合于一个奇特的数列﹣﹣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仔细观察以上数列,则它的第11个数应该是89.【解答】解:第11个数是34+55=89.16.(3分)丽丽在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该水龙头每秒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设t小时内该水龙头共滴了m毫升水,请你写出该水龙头流失的水量m与时间t的关系式:m=360t(t≥0).【解答】解:∵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离开t小时滴的水为3600×2×0.05t,∴m=360t.(t≥0)故答案为:m=360t.(t≥0)17.(3分)如图,已知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10cm,BC=11cm,则△ABD 的周长为21cm.【解答】解:因为DE⊥AC,AE=CE,则DA=DC,于是C=AB+BD+DA=AB+(BD+DC)=AB+BC=10+11=21.△ABD∴△ABD的周长为21.18.(3分)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10°,光线经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的度数为35°.【解答】解: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1=∠3,∠2=∠4,∵∠1=∠2,∴∠3=∠4,∵∠AOB=110°,∠AOB+∠3+∠4=180°,∴∠3+∠4=70°,∴∠3=35°,∴∠1=35°.故答案为:35°.19.(3分)如图,是用四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a﹣b)2=(a+b)2﹣4ab.【解答】解:空白部分为正方形,边长为:(a﹣b),面积为:(a﹣b)2.空白部分也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矩形的面积表示:(a+b)2﹣4ab.∴(a﹣b)2=(a+b)2﹣4ab.故答案为(a﹣b)2=(a+b)2﹣4ab.20.(3分)小明在一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了1、2、3、4、5、6六个数字,随意地掷出小正方体,则P(掷出地数字小于7)=1,P(掷出地数字等于7)=0.【解答】解:P(掷出地数字小于7)=1,P(掷出地数字等于7)=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60分)21.(6分)先化简再求值:(a+2)2﹣(a+1)(a﹣1),其中a=.【解答】解:(a+2)2﹣(a+1)(a﹣1)=a2+4a+4﹣a2+1=4a+5,当a=时,原式=4×+5=11.22.(6分)如图,C、E分别在AB、DF上,小华想知道∠ACE和∠DEC是否互补,但是他有没有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尺,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接CF,再找出CF的中点O,然后连接EO并延长EO和直线AB相交于点B,经过测量,他发现EO=BO,因此他得出结论:∠ACE和∠DEC互补,而且他还发现BC=EF.以下是他的想法,请你填上根据.小华是这样想的:因为CF和BE相交于点O,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COB=∠EOF;而O是CF的中点,那么CO=FO,又已知EO=BO,根据两边对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得出△COB≌△FO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BC=E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CO=∠F,既然∠BCO=∠F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DF,既然AB∥D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CE和∠DEC互补.【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COB=∠EOF;而O是CF的中点,那么CO=FO,又已知EO=BO,根据两边对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得出△COB≌△FO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BC=EF,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CO=∠F,既然∠BCO=∠F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DF,既然AB∥D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CE和∠DEC互补.23.(9分)观察下面的式子:13=1,1=1,13+23=9,1+2=3,13+23+33=36,1+2+3=6,13+23+33+43=100,1+2+3+4=10,┅┅(1)猜一猜13+23+33+43+53等于什么?(1)猜一猜13+23+33+…+n3等于什么?(2)写出13+23+33+43+53+63+73+83+93+103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13+23+33+43+53=(1+2+3+4+5)2=152=225;(2)13+23+33+…+n3=(1+2+3+4+…+n)2=[n(n+1)]2;(3)13+23+33+43+53+63+73+83+93+103=(1+2+3+4+5+6+7+8+9+10)2=552=3025.24.(6分)如图,已知:AB⊥BD,ED⊥BD,AB=CD,BC=DE,那么AC与CE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解答】解:AC与CE垂直;理由是:∵AB⊥BD,∴∠ABC=90°,∵ED⊥BD,∴∠EDC=90°,在△ABC和△CDE中,∴△ABC≌△CDE(SAS),∴∠A=∠ECD,∵∠B=90°,∴∠A+∠ACB=90°,∴∠ACB+∠ECD=90°,∴∠ACE=90°,∴AC与CE垂直.25.(10分)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着直线CM剪成两部分,其中M为AD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BCE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成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拼成如下四边形:.26.(10分)用10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1)摸到红球的机会是.(2)摸到红球的机会是,摸到黄球的机会是.(3)你还能设计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游戏吗?为什么?摸到红球的机会是,摸到黄球的机会是,摸到绿球的机会是.【解答】解:(1)红球的个数为:10×=5,故设计的摸球游戏为:5个红球,5个其他颜色的球;(2)红球的个数为:10×=5,黄球的个数为:10×=4,其他颜色的球的个数为:10﹣5﹣4=1,故设计的摸球游戏为:5个红球,4个黄球,1个其他颜色的球;(3)∵++>1,∴不能设计.27.(13分)“五一黄金周”的某一天,小明全家上午8时自驾小汽车从家里出发,到距离180千米的某著名旅游景点游玩.该小汽车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时)的关系可以用图中的曲线表示.根据图象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全家在旅游景点游玩了多少小时?(2)求出返程途中,s(千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并回答小明全家到家是什么时间?(3)若出发时汽车油箱中存油15升,该汽车的油箱总容量为35升,汽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升.请你就“何时加油和加油量”给小明全家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加油所用时间忽略不计)【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全家在旅游景点游玩了4小时;(2)设s=kt+b,由(14,180)及(15,120)得,解得∴s=﹣60t+1020(14≤t≤17)令s=0,得t=17.答:返程途中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s=﹣60t+1020,小明全家当天17:00到家;(3)答案不唯一,大致的方案为:①9:30前必须加一次油;②若8:30前将油箱加满,则当天在油用完前的适当时间必须第二次加油;③全程可多次加油,但加油总量至少为25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对试题的评价本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力求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控制,避免繁琐的运算;对空间观念则从多角度去考查,如轴对称图形(如第6小题),三角形相关内容(如第4、5、7、15、小题等),简单的基本作图(如第17小题);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归纳推理(如第4、19小题),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如第21小题)。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
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如第2小题、第3小题、第6小题、第9小题,第11小题,第13小题,第14小题,第19小题,第21小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根据抽样统计,得分率较高的题是1,2,4,5,6,8,9,12,13,14,15,17。
得分率较低的题是3,7,10,11,16,18,20。
题。
有209人参加考试,缺考4人,最高分100分,全校有三个满分;最低分3分,及格人数83人,及格率39.7%;优分人数42人,优秀率20 %;低分人数78人,低分率37.3%,平均分51.34分。
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其次是解答题的16(1),17,19题。
1、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总分30分,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第7小题,第8小题,第10小题等。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科质量分析河坝中学数学教研组一学期一次的学期考试已结束,对各班成绩进行了统计,同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本期的考试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如下:一、试题分析今年学期考试初一年级数学由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命题。
从试题来看,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较多,试题难度不大,共3个大题,包括26个小题。
一题为选择题,分值为30分,共包括10个小题,包含的内容有积的乘方,幂的乘方,点与直线的位置与距离,轴对称,角的大小关系等。
二题为选择题,共包括10个小题,分值为30分,包含的内容有:相反数的性质、因式分解、图形的变换、余角、补角的性质运用,平均数等。
三大题是解答题,共六个小题,分值为60分,包含的内容有解方程组、化简求值、数据的统计、方程组的应用及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等。
对学生来讲有一的难度,从整个试题来看没有难题、偏题,具有教学指导性。
二、成绩统计本次期末测试我校七年级共241位学生参加,其成绩统计如下:三、答卷分析从答卷来看,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一、二题答题较好,失分较少,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较差。
失分较多,今后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从答卷来看第一、二题答题较好,第三题要差一些,失分也较多,这说明学生对基础掌握较好,但对利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从这次考查的题型上来看重点是考查基础知识。
知识面较广,题目虽有一定的教学导向作用,但对于现时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三、今后教学中的建议1、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与实际相联系,结合我校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多让教学与实际联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该让学生记的要强调让学生记,该让学生练习的一定要让学生练习,不能让学生养成爱学就学,不爱学就不学的坏习惯。
2013-2014下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考试给广大教师和学生营了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工作情况。
这次期末考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现在我将本校期末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一、试卷分析从整体看,试题覆盖面广,考核知识内容全面,符合新教材和新课改的要求与精神,兼顾“双基”部分的考核,综合能力的测试,更着重突出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考评,以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从难易程度看,难易适度,结构合理。
考试时间充沛。
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从教学总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工作富有激情,教学工作积极上进,认真钻研教材,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进入期末复习时,相当多的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差,从而使教学成绩进步明显,教学质量提高很大。
具体表现在如有的年级某学科成绩优良、有的班级整体成绩突出。
如单科成绩突出的:六年级数学平均91.92分,六年英语88.67分,五年科学85.07分,四年语文87.17分,三年英语93.33分,三年科学74.78分等在全镇名列前茅。
获第二名的学科有:六年科学,五年品德,四年数学,英语,品德,三年数学,二年语文,数学。
获第三名的学科有:六年品德,五年语文,四年科学。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四年级整体成绩比较好,均在全乡前三名之列。
从以上成绩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多数教师能注重“双基”的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2、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能立足课堂,教学实效性强。
4、学困生转化率较高,优秀率得到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学科教学压力大,整体成绩有待于提升。
如一年级语文、数学。
2、学生的学习水平发展不均衡,偏科现象仍然存在。
从本次检测看三年级的语文,五年级的数学,英语,六年级的语文等平均成绩较低,学生偏科现象比较严重。
四、今后改进的意见和做法(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应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思路,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安排时间,使教学环节有序而紧凑,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3—2014学年度下七年数学试卷分析
二十七中学
七年数学组
2013—2014学年度下七年数学试卷分析——七年数学组一.总体分析
期末考试已结束,成绩已揭晓,纵观本次考试,试卷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突出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查,本套试题共八道大题,28个小题,包括选择,填空,解答题三大题型,试题难度适中。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共十道小题,是对相交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和统计知识的考查,学生失分较多是在7,9,10题,主要是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所致。
试题有难有易,有单纯对知识的考查,也有对能力的考查,有的源于课本,有的源于生活,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和灵活性。
填空题,共10个小题,也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错误较多的是在11,19,20主要是审题不认真,思维不缜密所致。
解答题包括了8道小题,包括计算,推理,应用,统计的内容,题目难度适中,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三.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学生整体成绩有所提升,全校优秀人数达到90人,不及格15人,通过试卷分析发现,本次试题基础性比较强,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主要原因是学习部认真或放弃学习所致,一定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和监督。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抓好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
3.注重书写能力规范化的训练。
4.抓俩头带中间,做好培优工作和扶助后进生的工作。
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期末测试阅卷结束后,我们对数学试卷作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了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较好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
以下是我们所作的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教学想法。
一、基本情况全卷共26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我班这次期末考试的考生有38人,其中90分以上的考生有1人,优良率为2.6%,及格人数为4人,及格率10.5%,平均分为35.97分。
由此可见,今年期末数学成绩很不太理想,且低分较多,这一结果表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不容忽视。
另外也与本次的试卷有关,本次试卷采用的不是本县的期末试卷,是一种难度很大,分数值同2010-2012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的试卷形式,本人觉得严重偏离了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二、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1.选择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1-6)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计算等(对顶角、平方根、同位角、平行线判定、平移、命题)的理解、计算,以及对基本技能(方根的值)的应用,得分率较高。
7-12小题考查的主要是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组)数据的容量,扇形图等,难度不小。
2.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填空题(14)是关于算术平方根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用绝对值表示,考查的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及应用,有很多学生做错。
填空题(16)主要是借助方程组来解代数式的值。
需要学生理解,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注意方程组的特点而做错。
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填空题(17)是求不等式组的范围问题,其中一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值能为负数的问题。
总体而言,填空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4,16,17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一半以上。
3.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9大题是一道解方程组和一道解不等式组计算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但是扣分也不少。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试卷分析思品试题本学期七年级思品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题分析(1)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题型分值(分)所占比例(%)选择题36 36简答题24 24分析说明题20 20实践探究题20 20本次考试有四大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实践探究题,从题型上说符合我省中考题型要求;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生命、青春、认识自我、情绪、诱惑、保护自我等;从内容的分布上看,期中考试前的占36分,期中考试后的占64分,可以看出来,试题主要侧重考查第三四单元的内容,是符合要求的;从试题的难易度看,应在0.75左右,难易度适中。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该份试题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
(2)考点的采集及考查内容所占分值题型题号考查内容分值选择题1 创建新集体3分2 适应新学习3分3、5 生命6分4 青春期3分6 情操3分7、12 认识自我(潜能、好奇心)6分8、9 保护自我6分10、11 情绪6分非选择13 诱惑12分14 认识自我6分15诱惑6分情绪8分题16青春12分17诱惑和保护自我20分18(二)试卷分析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科目参考人数思品247人100分99分61分84.5分100% 32% 从成绩来看,总体上是不错的,与去年相比要好的多。
这得益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老师的辛勤工作。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简答题不太好,特别是第14题,得分最低,分析说明题回答一般,实践探究题得分也较好;从内容上看,开放性试题回答不是很好,回答不是很准确很全面。
尤其是第13题和第18题的第(2)问。
具体情况如下:(1)选择题: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从整体答题情况看,得分较好,满分36分,最低分12分,平均在24分左右。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考试内容涉及的是七年级上册四个单元的内容,其中《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三个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几何图形初步》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
一、命题思路试卷力求难度贴近教材、内容体现课改精神,调查我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落实与提升。
同时,试题题型、试卷结构尽量贴近中考,突出试题的诊断功能。
二、成绩统计1.全区成绩全区考生4389人,实际考试人数4332人,平均分71.9分,及格率77.8%,优秀率45.4%,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分校号实考平均分均值位次及格率及格位次优秀率优秀位次最高分最低分479289.12197.83488.04210059 4616588.192100190.3110070 5033986.64399.71385.55310053 488986.584100185.3949768 2552282.41594.06770.88510026 5136282.09694.75665.75610036 0125378.92795.26554.5589511 4930878.11891.231057.4779624 0227077.9991.85950.74109736 4216177.891093.17851.5599640 4121869.781181.191225.2311922 079469.41281.911124.47129619 3126568.351377.741316.6159123 2123664.891468.641421.19139016 452461.7515501520.83149118 547657.171648.6816 2.632218622 3917449.721737.36178.62116863 0620348.911833188.37417943 4321147.871931.2819 3.79118914 0813943.352025.1820 2.87820833 2013142.662122.1421 3.05319903其中,三项指标均超过区平均值的学校有南开中学、天津中学、南大附中、天大附中、翔宇学校、25中、九中、31中、育红中学、43中等十所学校,此外津英中学、63中两所学校的及格率超区平均成绩,还需在优秀生的培养上下功夫.2.A类校成绩非国办校考生1444人,实考1442人,平均分54.28分,及格率46.03%,优秀率11.33%,最高分94分,最低分2分.校号入口位次实考平均分均值位次及格率及格位次优秀率优秀位次最高分最低分41321869.78181.19125.23192221123664.89268.64221.19290164522461.75350320.83391185467657.17448.684 2.6329862239417449.72537.3658.621486306520348.9163368.374594343721147.87731.287 3.791691408913943.35825.188 2.878883320813142.66922.149 3.0537903其中,在原入口位次的基础上上升的学校是津英中学、华泽中学和29中;平入口位次的是66中学。
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青阳中学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青阳中学汪华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期末检测,我校七年级共136人参加数学考试,缺考1人。
全年级数学总分为8748分,人均平均分64。
8分。
其中最高分为117分,最低分为17分。
及格人数35人,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为7。
4%,及格率为25.9%。
二、试卷分析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分120分.(1)试题类型:选择题10题30分,填空题10题30分,解答题6题60分。
2014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用市中学教研室统一命题的统考试卷,试卷由三部分组成: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查内容体现基础性,试题素材、求解方式、关注对考生数学各个方面的考查。
本次考试主要考察初一(上册)数学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近似值。
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点、线、面、体;线段、直线、射线、角的有关性质等知识。
试卷满分110分,易、中、难题目分值比约为7:2:1。
试卷共24道题,题型参照省中考试卷模式。
试题的排列从难度、分值、位置等都充分考虑到考生的承受能力,后面两道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因此全卷普遍上手容易,但要想解答完整、准确,则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解题能力。
二、考试情况部分数据统计:参考人数人平均分低分人数(40分下)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60分以上)优秀率%(分)低分率%(40分以下)56249.3229107438.37.740.7学生答题情况:14道选择题满分为42分,能够得满分的只有8人,选择题的失分主要在5、7、11、12、13、14小题。
其主要原因是对数学的基本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不牢固。
分析能力欠缺,导致问题分析不完整,失分多。
15-18小题为填空题,满分为12分,得分率为35.5%。
15小题考查乘方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概念,是送分题,显然得分率较高。
16小题考查互为余角的概念。
得分的同学较多。
17小题考查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得分率为30.5%,18小题考查求代数式的值,难度大,加强了技巧性,学生得分的人数不多。
第19题是两道计算题,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得分率为57%,错误原因主要是运算顺序混乱、弄错符号及乘方的意义、绝对值的概念掌握不好。
第20题是化简求值题,也是基础题。
得分率仅为25%,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等知识掌握不好,有理数的运算能力差。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表
学校朱村中学年级七年级科目数学填表人黄国定一、基本情况
二、分数段人数统计
三、主要问题分析
1.考试情况分析及今后教学设想
考试情况:全级:这次考试离我们的目标还差一点,主要是各班成绩不均衡,相差比较大,班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较大;班内的情况是,有些班的低分人数很多,110分以上的人较少,导致级平均分偏低。
今后设想:
1、还是要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
2、对于某些班里的少数纪律差、不听老师劝告的学生,有些老师没有下功夫严格管理,任由其无法无天的走过来。
今后要多想想办法,一要以理服人,二要严格对待,奖罚分明。
决不能坐视不理,让其无法无天。
即,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能力。
2.对试题的评价及建议
本次七年级数学的试题并不难,考查的基本是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个别题要求学生有灵活、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建议:某些有较大区分度意义的题目,在已知数据上要注意,不要给出学生猜都可以猜到的数据就比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