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流体力学 第4章-基本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绪论表面力:又称面积力,是毗邻流体或其它物体,作用在隔离体表面上的直接施加的接触力。
它的大小与作用面积成比例。
剪力、拉力、压力质量力:是指作用于隔离体内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惯性力流体的平衡或机械运动取决于:1.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内因)2.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外因)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单位:kg/m3 。
重度:指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
单位: N/m3 。
流体的密度、重度均随压力和温度而变化。
流体的流动性:流体具有易流动性,不能维持自身的形状,即流体的形状就是容器的形状。
静止流体几乎不能抵抗任何微小的拉力和剪切力,仅能抵抗压力。
流体的粘滞性:即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阻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流体的流动性是受粘滞性制约的,流体的粘滞性越强,易流动性就越差。
任何一种流体都具有粘滞性。
牛顿通过著名的平板实验,说明了流体的粘滞性,提出了牛顿内摩擦定律。
τ=μ(du/dy)τ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动力粘度μ:反映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单位:N•s/m2运动粘度ν:ν=μ/ρ第二章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具有特性1.流体静压强既然是一个压应力,它的方向必然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即垂直于作用面,并指向作用面。
2.静止流体中任一点上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压强大小均相等。
静力学基本方程: P=Po+pgh等压面: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绝对压强:以无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abs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P=Pabs—Pa(当地大气压)真空度:绝对压强不足当地大气压的差值,即相对压强的负值 PvPv=Pa-Pabs= -P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基本问题:1、求流体内某点的压强值:p = p0 +γh;2、求压强差:p – p0 = γh ;3、求液位高:h = (p - p0)/γ平面上的净水总压力:潜没于液体中的任意形状平面的总静水压力P,大小等于受压面面积A与其形心点的静压强pc之积。
流体力学中的理论模型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性质的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流体力学中,理论模型是研究和解决流体问题的基础。
理论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流体行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中常用的一些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一、欧拉方程欧拉方程是描述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
它是从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原理出发推导而来。
欧拉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流体的运动速度和压力分布。
其基本形式如下:$$\\frac{\\partial \\mathbf{v}}{\\partial t} + (\\mathbf{v} \\cdot \abla)\\mathbf{v} = -\\frac{1}{\\rho}\ abla p + \\mathbf{g}$$其中,$\\mathbf{v}$表示速度矢量,t表示时间,$\\rho$表示流体密度,p表示压力,$\\mathbf{g}$表示重力加速度。
欧拉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计算飞行器的气动力、在水力工程中用于设计水电站的水轮机等。
二、雷诺方程与欧拉方程相对应的是雷诺方程,它是描述可压缩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
雷诺方程是通过在欧拉方程中引入粘性效应而得到的。
其基本形式如下:$$\\frac{\\partial \\mathbf{v}}{\\partial t} + (\\mathbf{v} \\cdot \abla)\\mathbf{v} = -\\frac{1}{\\rho}\ abla p + \\mu \ abla^2 \\mathbf{v} +\\mathbf{g}$$其中,$\\mu$表示动力粘度。
雷诺方程可以用于研究流体的湍流行为和边界层分离等问题。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
三、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不可压缩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它是通过在欧拉方程中引入粘性效应并考虑不可压缩条件得到的。
4 控制体积分形式的基本方程控制体积分形式的基本方程44控制体分析法建立控制体方程的22种方法建立控制体方程的•从控制体上基本定律的文字表述入手,进而获得基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一个通用的公式来描述质量、动量、角动量、建立个通用的公式来描述质量动量角动量,当然,这热力学能、熵等五大定律的五个基本量,热力学能熵等五大定律的五个基本量当然这热力学能、熵等五大定律的五个基本量也可以节省计算空间和时间。
流线方程4-1系统的基本方程1.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4-1.1M是常数写成变化率的形式系统的质量M 是常数,写成变化率的形式1.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24 1.2写成变化率的形式:惯性坐标系中运动的成变化率的形式惯性坐标系中运动的系统作用于系统上所有的外力等于系统动系统,作用于系统上所有的外力等于系统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动量矩定理1.3 动量矩定理4 1.3-13角动量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系统上的所有外力距之和,或者说,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时,其角动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热力学第定律4-1.4热力学第一定律变化率的形式:系统从环境吸热,传热速率为正值;环境对系统做功时,做功速率为正值。
时做功速率为正值热力学第二定律1.5 热力学第二定律4 1.5-1.5变化率的形式为输运公式2 输运公式4 2-2•强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质量无关,无加和性(如p,T等);无关无加和性(如•广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质量U有关,有加和性(如V,U 等)。
系统的某广度性质,除以另外个广•系统的某一广度性质,除以另外一个广,就转化度性质,特别是除以系统的量,度性质,特别是除以系统的量成了强度性质。
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矩定理热力学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2.1 推导4 2.1-2.1目标——把系统中任意广度性质N的变化率与此特性参数在控制体中随时间的变化关联在一起特性参数在控制体中随时间的变化关联在起tNsystem 的变化率第①项第②项②小区域(3):CSⅢ是区域是区域ⅢⅢ和控制体共有的表面。
流体力学方程各项的意义知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流体力学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方程,它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这三个方程分别对应了流体运动中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推导出流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和流态特性。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项方程的意义。
连续性方程是描述流体在空间内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的质量变化关系。
其数学表示形式为质量守恒方程:∂ρ/∂t + ∇·(ρv) = 0ρ表示流体的密度,v表示流体的流速,t表示时间。
这个方程实际上是描述了在流体流动过程中,质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而只能在空间内不同位置之间转移。
连续性方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流体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质量变化关系,对于研究流体运动的整体特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过程中力的作用和运动状态变化的方程。
其数学表示形式为牛顿第二定律:p表示压力,τ表示应力张量,F表示外力。
这个方程可以描述流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和流速的变化情况,进而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流体运动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特性。
通过动量方程,我们可以研究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特性,为流体力学的应用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ρ[∂(e + v^2/2)/∂t + ∇·[(e + p)v]] = ∇·(k∇T) + φe表示单位质量的内能,k表示热传导系数,T表示温度,φ表示能量来源。
能量方程可以描述流体的内能和动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帮助我们研究和分析流体的温度、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过程。
通过能量方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流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能量交换和转化机制,为热力学和热传导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持。
流体力学方程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性质的基本工具,每一个方程都有其独特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含义。
通过对这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流体在宏观尺度下的行为和特性,为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