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地层测试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105
试油专业术语及主要工序试油(气)是指探井钻井中和完井后,为取得油气储层压力、产量、流体性质等所有特性参数,满足储量计算和提交要求的整套资料录取和分析处理解释的全部工作过程。
试油(气)技术包括通洗井、压井液与射孔液、射孔、地层测试、诱喷与排液、求产与地面分离计量、油气层封隔和措施改造及资料分析处理解释等一系列单项技术内容。
1、试油: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诱导油气流,测量油气水层的产能,地层压力和温度、液性等资料,取油气水样和高压物性样品做分析化验等工作。
(1)中途测试:钻进中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时,为了及时准确地对油气层作出评价,利用地层测试器进行测压、求产、取样,以获得动态条件下的油气层参数的工作。
(2)地层测试器:用于中途测试的井下测试仪器。
依照下井方式的不同,分为钻杆式测试器和电缆式(包括绳索式和重复式)地层测试器两类。
(3)裸眼测试:对裸眼井段内的目的层,利用带封隔器的地层测试器所进行的测试。
(4)原钻机试油:完井后用原来的钻机设备进行油气层测试的作业。
(5)诱流:将井底液柱压力降低到低于油(气)藏压力,使油气层中的油气流入井内的工作。
(6)替喷:用密度较小的液体(一般为清水或清洁原油)逐步替出井内密度较大的压井液,使井底液柱压力小于油(气)藏压力,诱导油气从油气层流入井内、再喷出地面的技术措施。
(7)求产:以不同求产方式测试油气层的生产能力。
求产是利用地层自身的能量或者人工机械的手段有计划的把油气从地层引导至地面管线、地面储存容器的过程,利用不同生产条件(生产压差或机械工作参数)下的产量、压力、温度、出水量、出砂量,系统的编绘试井指示曲线,选取产量最大、回压小、出水出砂量少的合理工作制度。
试油作业的求产是在排净井筒内的液体的情况下开始的,因此在求产前先要进行排液过程。
根据油气井井底能量的大小求产分为自喷求产和非自喷求产(抽汲、提捞、气举、水力泵、测液面等)。
自喷求产要进入地面流程,进行油气水的分离,分别计量产出量。
试油,试井,试采这三个术语对于初涉石油行业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试油,也就是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某个地层中的流体到底是油还是水,因测试过程要放喷并测压,因此,试油的同时也能测试出地层的产能大小和压力温度的高低。
测试过程中压力和产量的变化,也反映了地层物性的好坏及污染情况,因此,也能对地层的物性参数做出评价。
试油可以在下套管前进行裸眼测试,也可以在下套管后进行射孔测试,但都是在完井前进行的。
试油的过程,本质上也是试井的过程,要用到许多渗流力学的理论知识。
因为要放喷,加之地面没有分离设备和集输管线,为了节约和环保,试油的时间通常极其短暂。
试井,也就是对油井进行的测试(well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产层和油井参数,它一般是在生产井(包括注水井)上进行的测试。
试井分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稳定试井(系统试井)主要是获得油井的产能参数,不稳定试井主要是获得地层的流动参数和压力以及表皮因子等参数。
不稳定试井又分压力降落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由于大多数油井都处于生产状态,因此,压力恢复试井占的比例也最大。
试采,实际上就是生产(production),即油田小规模或短时间的生产,一般是评价井或详探井(包括预探井)的生产。
试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油井的生产动态和产量压力的递减情况。
试采过程要进行一系列的试井测试。
补充:1、试采工作是试油工作的延续,是连接勘探和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
试采是利用探井或评价井,根据试油成果资料,进一步认识储层,取得油气藏动态资料,掌握油气藏开采特点,确定合理的稳定产能,提前配套开采相关技术,预测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为提交储量和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2、试采工程技术研究内容和目标:在试采工艺、资料录取及资料解释方面做些工作,为区块规模开发提供依据。
3、理想的试采技术是开式试采、能够实现井下关井、数据能够地面直读或远程传输,重点在于试井资料的有效分析解释。
油气层试油、测试技术发展史一、试油技术发展:油气层测试技术包括常规试油、地层测试和试井三部分。
试油是油气勘探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试油工艺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满足现场生产实际的试油工艺。
其形成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常规试油、新工艺新技术应用、针对不同地层和油气藏配套工艺三部分。
(一)、常规试油工艺技术简介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一致沿用原苏联的一套试油工艺技术。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试油以常规技术为主。
其特点是工艺方法单一,技术陈旧落后,试油工序复杂,速度慢,效率低。
比较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1、压井。
通常用泥浆、卤水、清水作为压井液,比较大的正压差不可避免地造成滤失、污染,给正确认识油层带来了不利影响。
2、射孔。
电缆输送是唯一的射孔方式。
射孔枪型、弹型有文胜2号无枪身、57-103有枪身等射孔器。
射孔布孔相位、孔密、孔径、发射率、对地层的完善程度等存在局限性。
3、诱喷排液。
对替喷后不能自喷的井,采用抽汲、气举、抽汲+气举、混气水排液等工艺方法。
现场使用时,根据产能、油性、压力、井深、井筒条件的不同而选择。
与以后的技术相比,常规排液液量小、强度低,液性和产能的落实比较困难。
4、求产。
自喷井选择合适的油嘴进行测试;非自喷井采取抽汲、气举的方法;低产井经混排、举抽等方法降液面至要求掏空深度范围内,采用测液面配合井底取样或洗井的方法确定产能。
5、测压。
有测压力恢复和测静压等方式。
自喷井求产合格后,下压力计测流压,然后关井测压力恢复。
非自喷井按要求待井口压力恢复稳定后,下压力计至油层部位测静压。
6、封闭上返。
最常用的方法是注水泥塞。
在封闭低压低产层或干层时,采用填沙的方法,少数井下桥封封闭,个别也采用填砂压胶塞封隔工艺。
7、试油程序。
通常采用自下而上,逐层封闭上试程序,少数井采用封隔器卡封的试油工艺。
(二)、试油测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80年代早、中期,试油工艺随油田的稳定发展和生产的需要而发展。
这三个术语对于初涉石油行业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请专业人士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先抛砖引玉,若不妥,请大家补充。
试油,也就是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某个地层中的流体到底是油还是水,因测试过程要放喷并测压,因此,试油的同时也能测试出地层的产能大小和压力温度的高低。
测试过程中压力和产量的变化,也反映了地层物性的好坏及污染情况,因此,也能对地层的物性参数做出评价。
试油可以在下套管前进行裸眼测试,也可以在下套管后进行射孔测试,但一般都是在完井之前进行的。
试油的过程,本质上也是试井的过程,要用到许多渗流力学的理论知识。
因为要放喷,加之地面没有分离设备和集输管线,为了节约和环保,试油的时间通常极其短暂。
试井,也就是对油井进行的测试(well test),其主要目的是测试产层和油井参数,它一般是在生产井(包括注水井)上进行的测试。
试井分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稳定试井(系统试井)主要是获得油井的产能参数,不稳定试井主要是获得地层的流动参数和压力以及表皮因子等参数。
不稳定试井又分压力降落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由于大多数油井都处于生产状态,因此,压力恢复试井占的比例也最大。
试采,实际上就是生产(production),即油田小规模或短时间的生产,一般是评价井或详探井(包括预探井)的生产,试采都是在完井之后进行的。
试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油井的生产动态和产量压力的递减情况。
试采过程要进行一系列的试井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