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子发芽实验(二)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1—1种子发芽实验(一)一、实验内容:种子发芽实验二、器材:(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每组)水1杯、滴管1个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2种子发芽实验(二)一、实验内容: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二、器材:(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略。
1—4蚯蚓的选择一、实验内容: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6做一个生态瓶一、实验内容: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二、器材:(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操作建议: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一、实验内容: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二、器材:(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一、实验内容: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二、器材:(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
2. 优化种子发芽条件,提高发芽率。
3. 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种子: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发芽率较高的植物种子,如黄瓜、豆角、辣椒等。
- 实验器具:培养皿、滤纸、水、温度计、定时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种子分为5组,每组50粒,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正常发芽组,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滤纸吸湿,保持湿润,置于室温下发芽。
B组:温水浸泡组,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C组:低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D组:高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E组:化学处理组,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2)发芽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时间为5天,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时间为3天,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4天,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7天,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6天。
可见,温水浸泡法和低温处理法可以显著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
2. 发芽率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率为80%,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率为90%,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5%,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5%,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0%。
可见,温水浸泡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发芽势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势为75%,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势为85%,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80%,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0%,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5%。
《种子发芽实验(二)》练习一、填空题1.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
2.在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和()。
3.将绿豆完全浸没在水中,四五天之后种子会停止发芽,这种实验现象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4.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和()。
二、判断题1.在地球的南极看不到植物,是因为那里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植物的种子即使到了那里也无法发芽、生长。
()2.光照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3.种子要发芽除了要满足一定能够的条件之外,还要求种子必须是活的、结构完整、饱满的、保存时间短,已度过休眠期等自身条件。
()4.把种子放到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芽。
()三、选择题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千万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皮B.花C.根D.芽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原因是()。
A.种子的胚被破坏,无法存活B.外界条件不适宜C.感染虫子的病毒,无法生存D.种子还在休眠期3.下列常见的食物中,()不是种子。
A.花生B.菜豆C.大蒜D.黄豆4.在测定绿豆种子发芽的试验中,下列绿豆种子中,()最符合条件。
A.随机抽取的绿豆种子B.挑选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C.被虫子蛀过的绿豆种子D.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5.下面()不是种子发芽最关键的因素。
A.肥料B.温度C.水分D.空气四、简答题1.选择豆子时,为什么要选择绿豆,而不是选择黄豆?2.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三要素是什么?《种子发芽实验(二)》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0-40℃解析:植物种子的发芽温度可以从0-4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
植物的发芽适温因原产地而异,一般而言,温带植物以15-20℃为最适,亚热带及热带植物以25-30℃为适。
[来源:学|科|网Z|X|X|K]2.水、空气、光解析:在做对照实验时,我们所要控制的是一个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其余的是都是不变的。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与意义意义: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4响必检指标之一。
正确及时确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率过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计算前三天的发芽势及发芽率。
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实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并将实验结果和种子质量标准中发芽率或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实验原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某些植物的种子还需要光照或黑暗。
在实验室内,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控制发芽所需,即根据作物种子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发芽床、适宜的发芽温度及光照,保持发芽床事宜的水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材料:波斯菊种子若干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滴瓶药品:高锰酸钾溶液试验方法用具消毒:本实验的相关器具及实验用的种子皆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处理。
制备发芽床:先在培养皿内平整的垫两张滤纸,再用蒸馏水浸湿待用。
数种子:随机取用若干种子待用。
图1制床 Day1 制床:将准备好的培养皿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摆放20粒种子。
每粒种子之间间隔大致相同。
(如图1 )将培养皿盖好,放在室内待其发芽。
(期间时常对其进行浇水保持滤纸湿润及开盖通风)发芽率、发芽势的概念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种子发芽势=(发芽势天数内的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观察记录表共80颗种子(第十天后经确认剩余种子已无再发芽可能)1 0 8 13 13 132 0 11 15 15 153 0 12 18 18 184 0 10 12 12 12图二Day 3 图三Day 5 图四Day 7种子发芽率区域一: 65 %区域二: 75 %区域三: 90 %区域四: 60 %总平均发芽率: 72.5 %实验不足与反思:1、实验的记录时间不够严谨,容易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x班x组组长:__实验时间:x年x月x日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
(装置)实验步骤: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3“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等等。
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
许多科学实验探究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P21.填一填(1):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实验对照2.辨一辨×、√、×3.实验探讨①取6粒绿豆种子④别离在2张餐巾纸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⑤将2个盒子都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址,其中1个盒子用里面涂黑的盒子罩住。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P41.选一选A、B2.实验探讨(1)阳光(2)种子发芽不必然需要阳光第三课:《观看绿豆芽的生长》 P61.填一填(1):水、阳光、适宜的温度(2):向水性2.辨一辨√、×3.实验探讨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放在吸水纸上,维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P81.选一选C、B2.实验探讨(1)通过测量蚯蚓在亮处和在暗处的时刻长短来研究。
(2)通过记录在亮处的蚯蚓数得出(3)小红;理由:搜集数据更科学准确,历时更短。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P111.选一选B、B、A2.实验探讨(右图)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P131.辨一辨×、√、×2.实验探讨生物条件:水草3棵非生物条件:泥沙制作方式:先把水草种活,再把小金鱼、小虾和田螺放进去第七课:《改变生态瓶》P151.辨一辨×、√2.选一选B、C3.实验探讨动物多时,耗氧量增大,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第八课:《保护生态平稳》P171.辨一辨×、√、√2.分析解答略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P191.填一填(1)光源(2)投影(3)光源屏2.辨一辨×、√3.实验探讨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P211.选一选B、C、B2.分析解答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转变是随着太阳在空中的位置转变而转变,太阳的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长→短→长。
第三课:《光是如何传播的》P231.填一填(1)直线(2)302.实验探讨第四课:《光的反射》P251.填一填(1)光的反射反光(2)直线(3)光的反射(4)反射2.实验探讨不能,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光被桌子挡住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农民伯伯通常在下一场大雨之后才进行播种,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如果我们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其中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A)。
种子发芽只与水有关,因此我们只需要设计水的对比试验就可以了。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2.种子发芽实验(二)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也是有区别的,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C)。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包括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和养料。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向地性、向化(肥)性和向光性。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需要的打在括号里,不需要的打×在括号里。
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1.种子发芽实验(一)农民伯伯通常在下一场大雨之后才进行播种,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温度、光照等因素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
2.种子发芽实验(二)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做种子发芽实验需要多次重复,对比不同植物的种子发芽条件也是必要的。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包括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和养料。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向地性、向化(肥)性和向光性。
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这也是植物的生存策略之一。
黄豆发芽试验观察日记1、黄豆发芽试验观察日记(一)小豆豆的幸福生活小豆豆们在这家里过的可幸福了!先说说害羞的红豆妹妹吧,她们本来很苗条,到了黄豆家里却一天一天的在"变胖",不知道她们会不会找黄豆"道谢"呢?再来说说大力士黑豆哥哥吧,他们过得真叫一个幸福,每天都睡得好,喝得好,别的豆豆都很羡慕他们。
最得意的还是主人黄豆,他们不用觉得那不舒服因为他自己是这豪宅的"宅主",当然他们自己也很骄傲。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豆豆们也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他们都在"增肥"呢!黄豆也长出了短短的小尾巴,这就是豆豆们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
(二)小豆豆发芽啦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豆豆也"破壳"了。
瞧瞧,黄豆已经长出了短短的小尾巴,它们的芽儿从头上垂落下来,有的像扎着辫子的小姑娘,有的芽儿围着身子转了一圈,就像系了一根精巧的皮带儿!红豆小姐的衣服破了,但是还没发芽,看来,得先让设计师再给她专门定做一件呀!绿豆小弟不听话,故意在衣服上割了个口子,露出了他那只小小的胳膊,在大冬天穿着短袖的"T恤衫",我真想问问他冷不冷啊!花生婆婆也长出了一条短尾巴,这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看,豆豆们都长出了尾巴,我们的`梦想成真啦!(三)小豆豆生病了小豆豆们最近不知怎么了,全体病倒了,在豪宅里没精打采的躺着。
看,绿豆小弟虽然长出了比较长的尾巴,但是他们的头有一半全黑了,难道他们得了病毒性"豆流感"吗?再看看花生婆婆吧!咦?虽然她们长出了像蜜蜂一样的长尾巴,但是身上怎么粘巴巴的呢?卢老师难道虐待他们了吗?豪宅里的水都混沌一片了!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时间没太阳照吧!哎,可怜的小豆豆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健康啊!2、观察日记黄豆发芽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内容是观察小黄豆的发芽。
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怎样才能是小黄豆发芽呢?”妈妈说:“只要把小黄豆放入一个空的纸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过几天就会长出嫩嫩的白芽了。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练习一、填空题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是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______、适宜的______和充足的______。
如果把湿润的种子放在冰箱冷藏柜里,则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
3、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发生的第一个变化是_______。
4、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膨胀后,不再有明显变化,是因为缺少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2、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置的种子数量可以不一样。
()3、绿豆种子的发芽实验结果和预测一定相同。
()4、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分。
()5、只有把种子播进土壤里,种子才会发芽。
()6、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水,水越多发芽越快。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两个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A.水分B.空气C.阳光2、小明设计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它条件都相同,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暗箱中。
请问:小明是在研究哪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B.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C.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3、通过种子发芽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A.适量的水B.合适的温度C.足够的土壤4、下面哪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A.做对比实验时,两组实验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应保持相同。
B.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偶然性C.在研究温度对于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中,种子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5、下列是莹莹同学为观察种子发芽所做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 ③④①②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②6、种子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发芽快还是在干燥的环境下发芽快的实验中,我们控制的条件是()A.温度B.水C.空气7、阳春三月在下列各相同瓶子中的相同种子在其指定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1号瓶B.2号瓶C.3号瓶D.4号瓶四、综合题(一)下图是一名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
五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
(说一说: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计划。
课本第3页)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如:蔷褫—画鱼~虫小鸟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整理实验信息师:我们上节课做了绿豆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也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各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收集相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组号种子总数量已发芽量未发芽量我们的解释1实验组对照组2实验组对照组3 实验组对照组4实验组对照组(1)各小组汇报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学生汇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发芽情况,学生收集整理相同实验小组的数据。
教师检查学生实验,保证数据真实,同时根据学生汇报在黑板或PPT相应表格输入汇报数据。
2.分析实验信息(1)各组分析数据,思考这个条件与种子发芽的关系师:收集了实验数据,我们就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请大家在组内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②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种子发芽是否需要这个条件?③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交流实验信息(1)学生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同时对实验开始时的实验设计进行修正和完善。
(2)在听取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其他不同组实验中的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2.小结归纳师: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土壤和阳光。
种子观察和发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种子。
2.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究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开发学生探索种子发芽的兴趣。
3.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有所拓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通过提问和解答让学生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二.实验原理:狭义上说,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种子还有多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验器材及用品: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土壤溶液澄清液,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各种种子(超市购买),豌豆种子及豌豆苗(不同时期),土壤,栽培容器等四.实验过程:1.观察各类种子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
大小:种子大小的差异悬殊,椰子的种子很大,油菜、芝麻的种子较小.形状:蚕豆、菜豆为肾脏形,豌豆、龙眼为圆球状;花生为椭圆形;瓜类的种子多为扁圆形。
颜色:以褐色和黑色较多,但也有其他颜色,例如豆类种子就有黑、红、绿、黄、白等色。
光滑度:种子表面有的光滑发亮、也有的暗淡或粗糙。
2.重点观察黄豆种子的发芽过程试验步骤:1)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植物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
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2)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小时进行催芽3)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控制——条件种子发芽实验记录表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1-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