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子发芽实验(二) (1)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20
新教科版2019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全册原创)
必做实验目录:
1.1种子的发芽实验
1.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
1.3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
1.4蚯蚓与环境
1.6做一个生态瓶
1.7 改变生态瓶
2.1 光和影
2.2 阳光下的影子
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2.4 光的反射
2.5 光和热
2.6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7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2.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3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3.4 土壤中有什么
3.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3.7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8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4.1 我们的小缆车
4.2 用橡皮筋做动力
4.3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4 测量力的大小
4.5 运动与摩擦力
4.6滑动与滚动。
2023年版省编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五年级下册浙江省各小学使用的科学作业本,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一直是我省小学科学老师进行教学的得力助手,能有效记录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2023年作业本采用彩印,部分内容做了修订,原作业本参考答案也要同步修订。
小学科学教学网骨干团队提供2023年版作业本参考答案,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如果在使用中有更好的意见,请到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发帖讨论。
《生物与环境》单元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课堂练习:1.C2.C3.C4.C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课堂练习:1.B2.D3.D3.绿豆苗的生长活动记录思考提示:1.C2.C3.D4.B4.蚯蚓的选择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课堂练习:1.A2.B3.D科学阅读:D5.当环境改变了1.D2.A3.C4.C5.D科学阅读:B A6.食物链与食物网活动记录思考提示:1.落叶→蚯蚓→小鸟,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
2.课堂练习:1.B2.C3.B科学阅读:C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活动记录思考提示:种类、数量草图生物动物小鱼、小虾、田螺少量植物金鱼藻,浮萍较多非生物淘洗干净的细沙,自然水域的水,阳光金鱼藻和浮萍为小鱼、小虾、田螺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肥料。
课堂练习:1.D2.D3.B4.B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B2.D3.A4.D5.C6.C7.CD二、填空题8.食物链9.食物网10.生态系统三、探究题11.(1)A(2)A(3)B12.(1)鼠→鹰(2)鹰(3)鹰和蛇(4)草(5)D(6)A(7)C《船的研究》单元参考答案1.船的历史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课堂练习: 1.B 2.D 3.B 4.C 5.ABC科学阅读:C2.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竹筏(或木筏)体积 较小 较大 载重量 较小 较大 稳定性 较差,容易侧翻较好防水性 较好 较差,容易受潮变湿动力不足不足课堂练习: 1.D 2.C 3.A 4.ABD√ √√√√√3.用沉的材料造船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设计图测试记录(垫圈数量)第1次第2次第3次取值橡皮泥船12 9 13 12 铝箔船26 25 25 25课堂练习:1.C2.A3.A4.B5.D科学阅读:B4.增加船的载重量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船型1船型2船型3示意图12厘米12厘米12厘米船舷高(厘米)2 3 4船底面积(平方厘米)64 36 16船的体积(立方厘米)128 108 64最大载重量26个垫圈21个垫圈15个垫圈课堂练习: 1.B 2.A 3.D 4.C实践拓展:逐渐变短 越来越大5.给船装上动力活动记录思考提示:课堂练习: 1.A 2.D 3.C科学阅读:A6.设计我们的小船活动记录思考提示:"海燕”号设计方案小船设计图 (图文结合)动力来源 风力 电力 蒸汽 _________________所需材料木板、泡沫胶、小电动机、导线、风扇、开关、电池、电池盒等。
《种子发芽实验(二)》练习一、填空题1.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
2.在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和()。
3.将绿豆完全浸没在水中,四五天之后种子会停止发芽,这种实验现象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4.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和()。
二、判断题1.在地球的南极看不到植物,是因为那里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植物的种子即使到了那里也无法发芽、生长。
()2.光照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3.种子要发芽除了要满足一定能够的条件之外,还要求种子必须是活的、结构完整、饱满的、保存时间短,已度过休眠期等自身条件。
()4.把种子放到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芽。
()三、选择题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千万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皮B.花C.根D.芽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原因是()。
A.种子的胚被破坏,无法存活B.外界条件不适宜C.感染虫子的病毒,无法生存D.种子还在休眠期3.下列常见的食物中,()不是种子。
A.花生B.菜豆C.大蒜D.黄豆4.在测定绿豆种子发芽的试验中,下列绿豆种子中,()最符合条件。
A.随机抽取的绿豆种子B.挑选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C.被虫子蛀过的绿豆种子D.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5.下面()不是种子发芽最关键的因素。
A.肥料B.温度C.水分D.空气四、简答题1.选择豆子时,为什么要选择绿豆,而不是选择黄豆?2.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三要素是什么?《种子发芽实验(二)》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0-40℃解析:植物种子的发芽温度可以从0-4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
植物的发芽适温因原产地而异,一般而言,温带植物以15-20℃为最适,亚热带及热带植物以25-30℃为适。
[来源:学|科|网Z|X|X|K]2.水、空气、光解析:在做对照实验时,我们所要控制的是一个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其余的是都是不变的。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课堂知识重现1.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 我们研究种子的发芽实验,一般采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对比实验的结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因此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不需要施肥,但生长需要阳光。
5.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等。
6.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地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7.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8.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 企鹅、雪狼为适应寒冷的环境而长有又浓又密的毛,天鹅为适应水中生活而脚上长蹼,大雁的迁徙,青蛙、蛇类的冬眠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10.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11.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4.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5.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动物为植物提供养料,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16.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7.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8. 改变生态瓶条件的方法有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种子发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2. 培养观察、记录、比较和总结的能力;3. 增强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种子(如绿豆、黄豆、黑豆等),准备好发芽所需的土壤、容器、水等材料;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手册,将种子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浇水并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3. 数据记录: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每天观察到的种子发芽情况,包括时间、天气、土壤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4. 实验总结:完成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三、作业要求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2. 每天至少观察一次种子发芽情况,做好记录;3. 实验周期为一周,确保种子有足够的时间发芽;4. 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和记录本,以便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的细致程度、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重点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进行评价;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完成实验后,可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总结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反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2. 教师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同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3. 家长反馈:家长可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培养观察、记录、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同时增强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
作业内容包含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实验总结等环节,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种子发芽实验(二)——种植绿豆芽一、背景说明本微课选取的题材是《种子发芽实验(二)》一课中的内容——将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苗种植到花盆里,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并为后续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条件做准备。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把已经发芽的绿豆苗移栽,不仅让孩子能继续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让孩子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就算是一棵豆芽也不能放弃)。
本微课,将以种植绿豆芽的活动展开,把自己亲手实验的小生命种植到土壤中去,并开展为期七天的观察绿豆芽生长情况实验。
让学习者(或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绿豆芽的生长变化,为第三课学习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做好经验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策划设计(1)内容分析本微课的主要内容是种植绿豆芽,让学生了解种植绿豆芽需要准备的工具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幼苗比较嫩),了解别的小组的操作,并后续进行绿豆芽生长的观察。
本微课的重点是种植绿豆芽,对学生来说让绿豆种子发芽并不难,但将已经发芽的种子进行移栽是他们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不仅是后面实验的需要,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2)适用对象本微课适用对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教育宣传(3)类型选择选择表现形式:微影式采用的技术手段:软件生成式(4)组织构思流程图:观察已经发芽的绿豆芽→移栽需要的材料→移栽的操作步骤→欣赏别人的作品→绿豆芽生长观察记录→思考: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5)技术实现1、利用软件Camtasia Studio 将ppt 转换成视频三、过程实录1、观察已经发芽的绿豆芽观察已经发芽的绿豆芽,同学们,已经发芽的绿豆芽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把绿豆芽种到花2、移栽需要的材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移植需要哪些材料:一个带孔的花盆、土壤、发芽情况良好的绿豆芽、水。
3、移栽的操作步骤: 发芽的绿豆芽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把绿豆芽种到花盆中去吧!移植的材料:一个带孔的花盆、土壤、发芽情况良好的绿豆芽、水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绿豆芽种下去。
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课堂笔记1.1种子发芽实验(一)1.关于对比实验的实验计划:对比实验的实验计划包括五个要素(以科学书本P3为范本):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猜测、两个组相同的条件、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实验的方法。
2.对比实验:(1)必须设置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2)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3.五个相关因素(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的实验计划,请参照笔记最后的附表。
1.2种子发芽实验(二)1.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我们自己在回答时,形容词一定不能省略!例如:温度,可能高温、可能低温,一定要准确地说“适宜的温度”。
)2.难点:种子发芽必须要有足够的空气。
现象:对照组中,我们采用油封的方法隔绝空气,虽然浸泡后,绿豆种皮脱落,有小芽冒出,但只能达到这个状态,不能再继续发芽。
解释:虽然油封能够阻挡外界空气进入水中,但水中本身含有空气、无法排除,水中的少量的空气使得绿豆有小芽冒出。
但也是由于水中空气的含量非常少,当水中的空气消耗殆尽,就形成了无空气的“真空”环境,绿豆无法继续发芽。
因此可以证明,种子发芽必须要有足够的空气。
1.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生长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阳光、土壤。
(注意区别“发芽”和“生长”,“生长”需要加上阳光和土壤。
)2.无论是“绿豆发芽是否需要阳光”,还是“绿豆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过程中,必须准备一个透明的和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将每组各三粒绿豆放入盒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同时放在室内,进行观察。
解释:“盖上盖子”的目的有两个:(1)保证两组的空气相同;(2)对于不透明的盒子,盖上盖子后制造了阴暗的条件,即不透明盒子里面是阴暗的。
“都放在室内”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造成的温度差异,“放在阳光下晒”,其实是一个加热的过程。
室内也是有阳光的,但不是直接照射,不会形成温度差异。
4.茎和叶具有向光性(向着光的方向生长);根具有向水性(向着水的方向生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可下载1.1《种子发芽试验(一)》一、基础过关1.填一填(1)在研究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
(2)做对比试验时,只有_____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_______。
(3)做对比试验时,和我们的猜测一致一组叫_____,和我们的猜测不一致一组叫_____。
(4)在做“水是否影响种子的发芽实验”时,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5)农民伯伯一般在春天播种,是因为:。
(6)播种后,下一场雨,种子发芽会更快,这是因为:。
(7)我们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只能改变:个条件。
(8)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能正常发芽,最适宜温度为℃,最高为℃。
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1)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内,保持低温,同时都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温度C、水(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少量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无法判断(3)种子发芽的自身条件()A、完整的活的胚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空气(4)1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是这样的:准备两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后种下种子,摆在同一和桌子上,但把其中一盆用暗箱罩上“我们可以推断1班同学要研究的是()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水B、温度C、光照D、养分(5)农民伯伯在()的条件下播种的最容易发芽A、阳光温和,土壤潮湿。
B、非常寒冷C、阳光曝晒,土壤干燥D、土壤含水量过多2.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三、拓展应用1.你曾经做过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吗?有什么收获?1.2《种子发芽试验(二)》一、基础过关1.填一填(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等。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练习一、填空题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是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______、适宜的______和充足的______。
如果把湿润的种子放在冰箱冷藏柜里,则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
3、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发生的第一个变化是_______。
4、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膨胀后,不再有明显变化,是因为缺少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2、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置的种子数量可以不一样。
()3、绿豆种子的发芽实验结果和预测一定相同。
()4、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分。
()5、只有把种子播进土壤里,种子才会发芽。
()6、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水,水越多发芽越快。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两个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放在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实验中的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该实验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A.水分B.空气C.阳光2、小明设计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它条件都相同,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暗箱中。
请问:小明是在研究哪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B.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C.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3、通过种子发芽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A.适量的水B.合适的温度C.足够的土壤4、下面哪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A.做对比实验时,两组实验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应保持相同。
B.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偶然性C.在研究温度对于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中,种子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5、下列是莹莹同学为观察种子发芽所做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A. ③④①②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②6、种子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发芽快还是在干燥的环境下发芽快的实验中,我们控制的条件是()A.温度B.水C.空气7、阳春三月在下列各相同瓶子中的相同种子在其指定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1号瓶B.2号瓶C.3号瓶D.4号瓶四、综合题(一)下图是一名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
实验二种子发芽试验第一部分种子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的子叶出土型与子叶留土型发芽习性和有关种子种类,了解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要求掌握主要作物幼苗的主要构造。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小麦、玉米等不同作物的种子、光照发芽箱、智能人工气候箱、发芽盒、消毒砂、发芽纸,镊子,烧杯,滴灌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将上述种类种子,分别播入发芽床,按规程规定的发芽条件,光下培养幼苗至幼苗主要构造发育出现。
(2)观察记载:①小麦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种子根(通常3条)、胚芽鞘、初生叶等。
②玉米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不定根、中胚轴、芽鞘、初生叶。
五、实验结果绘出主要作物幼苗的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第二部分种子发芽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种子是有生命的生产资料,种子发芽力的高低是决定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正确测定种子发芽力是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标准发芽试验方法。
二、实验要求掌握主要禾谷类和单子叶植物种子小麦、玉米等种子的标准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掌握主要豆类种子的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
三、实验原理水分、温度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对于某些作物的种子来说还需要光照或黑暗条件。
不同作物由于长期系统发育的影响,使得其种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萌发特性,即不同作物萌发所需条件各有差异。
因此在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时,必须根据作物种类、籽粒大小、种子的化学成分以及发芽床的保水供水性能等,选择适宜的发芽床,控制与供试种子相适应的发芽条件,以获得能代表种子质量状况的发芽试验结果。
四、验材料和仪器小麦、玉米等植物种子、发芽盒、培养皿、发芽纸、消毒砂、智能人工气候箱等。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玉米种子发芽方法玉米种子发芽技术规定(BP.S,20~30℃,25℃,4d,5d)采用砂床,经消毒,调节到适宜的湿度,装入长方形塑料培养皿,厚度2~3cm,然后播入50粒种子,2次重复(4盒),再盖上1.5~2cm湿砂,盖好盖子,放入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
第一单元1.1种子发芽实验(一)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①泥土②水③合适的温度④阳光2、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①单一变量;②可重复性③对比试验:3、实验组是包含你研究的对象,改变了一个条件进行实验的组;4、对照组是保持常态不做处理的组,它与实验组通常只是改变一个条件;5、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和适宜的温度,且缺一不可。
6、在做“水是否影响种子的发芽实验”时,实验组是无水的,对照组是有水的。
1.2种子发芽实验(二)1、2、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我们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盘里最少要放(3 )颗绿豆种子。
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即豆芽的白嫩部分。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2、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分,发现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3、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她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4、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丰富,所以叶子宽大。
5、松树——生长在温热带地区,降水相对较多的地区(山地),叶细长呈针形,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需较多水分。
6、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不需要太多水的地方,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发,茎肥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7、1.4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2、企鹅——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脂肪积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能以此维系生命。
3、天鹅——一是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
二是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4、青蛙——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协调,有保护作用。
5、北极狼——夏季换成短毛装,冬季换成长毛装。
6、燕子——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如:冬季南飞——鸟类的迁徙7、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2.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5张班级实验信息统计表、土壤、花盆。
学生准备:绿豆发芽实验装置、实验信息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观察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表格一,教会学生如何整理数据。
)2.谈话:看来大家通过种子发芽实验都有很多的发现,很有必要进行汇总,整理一下。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出示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绿豆芽未发芽的原因,为后面顺利研讨打下基础。
二、探索1.小组内分析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发现,完成实验信息表一。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纪录2.出示实验数据统计表格,教会学生如何统计数据。
方法:根据选择研究的条件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到黑板上相应条件的记录表处填写数据,教师进行汇总。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纪录表共有()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据统计的时间,为后面充分研讨留出更多时间。
另外,表格的呈现形式,使数据之间的对比更加直观,有利于后面顺利开展研讨。
三、研讨1.汇报交流:各个小组轮流汇报分析。
(1)实验结论与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每个小组讲讲自己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这个条件的实验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