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在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6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使用规范一、概述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主要包括: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曾用名: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1、作用机制PPIs 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主要在小肠吸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内管泡膜上的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 酶(即质子泵),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 值24h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PPI治疗使用管理1、治疗使用的适应征、用法用量及疗程均应严格按照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南或规范使用。
2、PPI治疗使用的适应症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病、NSAIDs 相关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卓-艾综合征等。
三、PPI预防使用的管理参考文献:[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 年深圳)[J]. 中华消化杂志,2014,34(2):73-76.[2]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药学监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3 年3 月第52 卷第 3 期)[4]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G2018[5]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6]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0):905-908)[7]《中国急性胃粘膜病变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2015,35(9):769-775)[8]《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8 版)》[9]《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与治疗---中国普通外科专家共识(201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 年7 月第35 卷第7 期)[10]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四川省医疗机构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点评指南。
PPI联合FOLFOX方案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刘金万;宫玉霞;范治军【摘要】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联合FOLFOX方案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86例Ⅱ、Ⅲ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于术后4w内应用PPI联合FOLFOX方案,对照组仅应FOLFOX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癌患者的V-ATPase表达,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ATPase阳性率分别为67.44%、74.42%(P> 0.05).观察组2年、3年、5年DFS率分别为76.74%、65.12%、55.81%,对照组为58.14%、48.84%、3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的2年DFS率为78.26%,高于对照组(P<0.05),V-ATPase阳性患者的2年、3年DFS率分别为75.86%、65.5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Ⅱ期患者DF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I联合FOLFOX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Ⅲ期结肠癌及V-ATPases阳性患者根治术后的DFS,使患者远期获益.%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PI combined with FOLFOX regimen as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tage Ⅱ and Ⅲ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were recrui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 in our hospital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PI combined with FOLFOX regimen within 4 weeks after opera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FOLFOX regimen.The expression of V-ATPase was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of followed up for 2 years,3 years,5 years and adverse events of chemotherap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V-ATPa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7.44% and 74.42%,respectively (P > 0.05).The 2-year,3-year,and 5-year DFS rates were 76.74%,65.12%,55.81%,respectively,in treatment group and 58.14%,48.84%,39.53% in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P > 0.05).The 2-year DFS rate of stage Ⅲ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treatment gro up was 78.26%,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2-year and 3-year DFS rates of V-ATPase-positiv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75.86% and 65.52%,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F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tage Ⅱ patients (P >0.05).Conclusion PPI combined with FOLFOX regimen can improve the DFS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colorectal cancer and V-ATPases positive patients,with favorable long-term efficacy.【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5页(P587-591)【关键词】结肠癌;辅助化疗;FOLFOX;质子泵抑制剂【作者】刘金万;宫玉霞;范治军【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91;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 11609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辽宁大连11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肠癌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有研究显示[1],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大,予以辅助化疗消灭术后可能残留的微小转移灶有助于减少复发。
不同种类PPI在不同疾病应用中的优势和劣势!消化年度干货质子泵抑制剂(PPI)广泛应用于急、慢性消化系统酸相关疾病,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GERD)、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Hp感染、卓-艾综合征、ESD围术期等。
PPI的作用机制PPI作用靶点是质子泵(H+K+ATP酶),位于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膜内,是泌酸最终环节。
PPI多为脂溶性弱碱性,吸收入血后进入壁细胞分泌小管、小管泡腔中酸性环境后与H+结合失去膜通透性,造成局部浓集。
PPI是前体药物,需要在酸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活性产物发挥抑制质子泵作用,称为“酸活化”。
其活化产物一般为活性次磺酸和次磺酰胺,与H+K+ATP酶巯基偶联形成一个不可逆共价二硫键,从而抑制该酶的H+/K+转运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两代PPI的优势和不足自1988年奥美拉唑上市以来,质子泵抑制剂的研发经历了一代到二代的更迭,在抑酸强度、起效时间、抑酸持续时间等方面各有特点。
第一代PPI第一代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
第一代PPI的给药时间对24h抑酸效果有明显影响。
•奥美拉唑晨起服用奥美拉唑,胃内pH>3的时间约为14h;夜间服用奥美拉唑,胃内pH>3的时间约为9h。
•兰索拉唑兰索拉唑生物利用率较奥美拉唑提高30%,晨起服用的抑酸效果较夜间服药更强,与克拉霉素合用时需要监测口腔黏膜的变化。
•泮托拉唑该药生物利用率较奥美拉唑提高7倍,在酸性条件下,比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更稳定。
泮托拉唑的止痛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第一代PPI的不足•夜间酸反跳夜间酸反跳是指应用PPI在22:00~06:00,胃内pH<4且持续超过60min的现象。
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一天两次给药仍会出现夜间酸反跳。
•起效较慢第一代PPI需要多次给药后才能发挥其最大抑酸作用,由于起效慢,导致GERD症状缓解较慢。
•依赖细胞色素P450第一代PPI依赖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2C19和CYP3A4)进行代谢和清除,与其他药物有显著相互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翁涵;金海;庹必光【摘要】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肿瘤细胞的酸性微环境、自噬调控和代谢的改变参与了肿瘤的形成。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主要有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
它们能抑制 H +/ K +-ATP 酶的活性来发挥抑制酸作用;然而近年来 PPI 的抗肿瘤效应逐渐被认识到并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大热点。
PPI 能够调控肿瘤的酸性微环境,进而影响其自噬活性以及代谢,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方向。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 is a complex regulatory process. The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of tumor cells,cell autophagy regulation and metabolic changes a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umor.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 are basic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such as pantoprazole,lansoprazole,omeprazole etc. They play an sig-nificant role in blocking the secretion of stomach acid by inhibiting H + / K + -ATPase. In recent years,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PI is gradually realized and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tumor treatment. PPI is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anti-tumor treatment by regulating acidic micro-environment,autophagy,and metabolism of tumor.【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5页(P465-469)【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肿瘤的酸性微环境;肿瘤细胞的自噬;肿瘤代谢【作者】翁涵;金海;庹必光【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 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质子泵是一种膜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
化疗时需要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吗?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最常见也是最痛苦的消化道反应,为了预防及减轻恶心呕吐及其带来的胃黏膜损伤,我们有时会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呢?在质子泵抑制剂优化应用专家共识里是这样建议的:肿瘤化疗致胃黏膜损伤的预防【优化建议】不推荐在化疗期间常规使用PPIs(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黏膜损伤;肿瘤患者使用存在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时,如果伴有胃部不适,可在止吐方案中短程应用PPIs 对症处理至化疗结束。
推荐强度:弱推荐同意率:88.89%证据质量:指南推荐,不适用证据质量分级在《2019年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里也只有在预防止吐方案失败后作为挽救方案可以增加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所以,目前不推荐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只有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后或导致胃部不适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目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那么应用时是口服合适还是静脉应用呢?先看一下不同给药方式的特点:PPIs 口服给药【药学特性】口服剂型的PPIs多以肠溶片剂、肠溶胶囊、口腔崩解片和多单位微囊系统应用于临床。
口腔崩解剂型可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但在口腔黏膜中无吸收,对其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没有重要影响可用于鼻胃管或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多单位微囊系统口服后可迅速崩解成 1 000 多个直径仅为0.6 mm 的肠溶微囊,不黏附于食管,局部刺激小,且在水或果汁(不含碳酸,不应与牛奶混合)中分散后,稳定性可达30 min [85],生物等效性与完整片剂相当。
其他类型肠溶、缓释制剂,因为没有条件确保有效浓度的活性成分的转运,不可用于鼻胃管途径。
【优化建议】口腔崩解剂型和多单位微囊系统可用于吞咽困难或鼻胃管患者,而普通肠溶、缓释片剂或胶囊不可咀嚼或压碎,只可整片(粒)吞服。
推荐强度:强推荐同意率:100%证据质量:根据药学特性推荐,不适用证据质量分级静脉途径给药【药学特性】PPIs静脉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可以迅速提升胃内pH,虽然静脉滴注也可达到此效果,但需一定时间,不适合紧急应用,然而一旦达到理想的胃内pH值,静脉滴注可作为维持剂量使用。
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处方精简专家指导意见(广东省药学会2019年7月1日发布)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强而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目前PPI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卓-艾综合征等酸相关性疾病。
然而,随着PPI的广泛使用,其潜在风险和不合理应用问题逐渐凸显。
IMS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PPI总销售金额约为54.1亿元(其中口服16.8亿元,针剂37.3亿元),2017年为235.6亿元(其中口服占67.9亿元,针剂为167.7亿元),仅次于抗生素。
一项国内研究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10年间PPI处方量增长10.4倍,PPI支出增长10.1倍[1]。
PPI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一项对欧美国家PPI使用的文献分析显示,平均PPI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7%[2]。
国内相关报道显示,77%以上使用PPI 的住院患者属于预防性用药[3],门诊处方中符合PPI适应证者亦不足40%[4]。
国内一项针对住院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759例接受PPI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预防性使用的的比例高达67.98% ;其中,296例未合理使用PPI药物的患者中,无适应证用药最为常见,占67.23%;其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剂选择不当、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疗程过长等[3]。
目前PPI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预防性用药指征不明确和预防疗程过长。
为此,广东省药学会组织药学及临床专家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为规范临床预防性使用PPI提供参考。
1 临床预防性使用PPI的目的正常的胃黏膜屏障能够保护胃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包括黏膜表面富含碳酸氢钠的黏液保护层、黏膜上皮的不断更新、跨黏膜的酸碱交换,以及正常的黏膜微循环。
胃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依赖于正常的黏膜保护机制和胃酸分泌之间的平衡。
谈质子泵抑制剂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胃癌是中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等技术的开展,使部分中晚期患者可获得较长的带瘤生存时间。
这些患者常因伴发消化道出血、上腹不适、反酸或由化学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而接受较长期的质子泵抑制剂(PPI)辅助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对症治疗效果。
但长期使用PPI,可能会通过促进胃泌素分泌等途径诱导胃黏膜细胞的增生与癌变,因此,目前对于PPI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PPI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运用质子泵是胃黏膜壁细胞的光面管泡及泌酸小管膜上一类H+ -K+ -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主要功能单位。
PPI进入壁细胞的微管、微囊等酸性环境后分解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与质子泵α-亚单位上的半胱氨酸的巯基共价结合形成二硫键,导致其空间构象改变而失活,进而强烈抑制其泌酸功能。
PPI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其适应证包括:(1)与抗生素配伍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2)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抑酸治疗;(3)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4)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疗;(5)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6)功能性胃肠病的辅助治疗;(7)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8)用于减轻恶性肿瘤由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9)其他需要抑制胃酸和胃液分泌的情况,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胃瘘、肠瘘等。
2PPI过度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PPI因其确切的抑酸效果有效控制了适应人群的相关症状,但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出现了过度使用的趋势。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接受PPI治疗,而其中仅有%~%的患者符合PPI治疗指征。
中国尚缺乏全国性的PPI使用调查结果,但就部分地区和医院的统计情况而言,形式不容乐观。
浅谈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方法: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PI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及酸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是极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特殊性抑制酸作用决定了其为临床不可或缺的必备药品之一。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酸相关性疾病;临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即H+/K+__ATP酶抑制剂,PPI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在受体和第二信使的作用下,位于胃壁细胞分泌管上的H+/K+__ATP酶分解ATP获得能量,勇过H+/k+转运机制,将胞浆内H+泵入胃腔,再与CL-形成胃酸。
PPI能够特异性和非竞争性地作用于H+/K+__ATP酶,阻断各种原因所致壁细胞泌酸的共同,最终环节,具有强力的抑酸作用。
临床应用的PPI多为弱碱性药物,其原药活性极小,在肠道吸收入血后转运至胃黏膜壁细胞,最后到达分泌管和酸性腔,该处PH<1,使原药在此被质子化而带有正电荷并不断的聚集,且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磺酸和次黄酰胺后,再与H+/K+__ATP酶的巯基脱水偶联形成一个不可逆的共价二硫键,从而抑制该酶的H+/K+__ATP转运机制,发挥抑制酸分泌作用。
PPI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酸相关疾病的治疗。
目前PPI药物主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瑞代拉赞,艾普拉唑,此外有些药物正处于临床或临闲前研究中,如艾沙拉唑等。
近年来随着对PPI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新化合物,新剂型以及新的临床治疗方案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本文就PPI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一、治疗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指胃肠道黏膜在消化道内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腐蚀作用下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其治疗原则主要是降低胃酸。
PPI作为“前体药”在酸性环境中活化,活化后特异性作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H+/K+__ATP),阻断胃酸分泌,服药一周均可抑制24小时胃酸量的90%。
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评价与分析目的评价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HIS系统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6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
结果不合理病例医嘱为102份,占所调查病例医嘱的34.20%,禁食患者、手术患者及放化疗患者的PPI应用不合理率最高,不合理主要原因为无适应症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
结论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过度使用PPI的情况,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in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rug use.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 in Henan patient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in HIS system.Results 102 cases were unreasonable cases,accounting for 34.20% of the cases,the fasting patients,surgical patients and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patients PPI application of the highest irrational rate,unreasonable main reason for the lack of medication and usage is not suitable.Conclusion There is excessive use of PPI 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of Henan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Key words: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Prescription comment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选择性阻断H+/K+-ATP 酶的最后通路抑制胃酸分泌,主要用于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
『专家共识』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20多年来,显著地改善了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对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
但是近几年来,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因此,老年患者如何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
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学组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老年病、消化病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制定了本共识,供广大老年病科和全科医生应用PPIs时参考。
一、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老年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转化能力降低,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肾毒性增加。
因此,了解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对合理应用PPIs具有重要意义.PPIs在体内代谢迅速,血浆半衰期在2h以内,蛋白结合率均在90%以上.PPIs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中的CYP2C19和CYP3A4在肝内代谢,并经肾脏清除。
CYP2C19是大部分PPIs在肝内代谢的主要途径,80%以上的奥美拉唑、50%以上的埃索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经CYP2C19代谢,其次是经CYP3A4、CYP1A2代谢;泮托拉唑虽主要经CYP2C19代谢,但对其亲和力较低,且其特有的二相代谢,也降低了其对CYP2C19的依赖性;雷贝拉唑主要经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代谢,其次经CYP3A4、CYP2C19代谢;由此可见,常用的5种PPIs对CYP2C19的依赖性存在差异,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CYP2C19的依赖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