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饮用水纯净水作业指导书2017(完整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35
受控状态:编号:QHC-01-2017发放编号:版本: 1技术文件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7-04-15发布 2017-04-16实施有限公司目录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1.目的:建立原辅料验收检验操作规程,使进货检验和试验按规定进行,确保进货物资满足生产要求.2.范围:适用于原辅材料进厂检验和试验工作.3.职责:.营运部负责采购符合生产要求的产品.所有原辅料在首次送货时,必须提供下列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第三方检测报告..原辅料入仓库前,由材料检验员进行产品入库检验,具体要求根据公司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人员对原材料的检验应严格根据主要原辅材料入库质量标准及抽样方法进行.附1:主要原辅材料入库质量标准及抽样方法:桶分拣及拔盖作业指导书1.基本要求:员工应整齐穿戴工作衣、帽,正确佩戴员工证,作业人员均应体检合格.作业现场应整洁、卫生,空桶及空桶车应分类整齐、码放.作业工具及用品应分类存放.商标、桶贴、标签、标识、清洁药剂应分类存放,并有专人管理,出入库应登记入册.外来桶单独挑出,单独存放.2.分拣验桶目标:上桶合格率100%目检:1)检查桶身:桶体应无污染或破损.不得有乱画、乱添的文字或图案,不得粘贴其他标签和物品.桶外壁应基本清洁,不得出现难以清洗的油渍或其他脏物或因腐蚀、染色等造成不可恢复的异色、斑点、桶身无严重且明显的擦伤痕迹.手摸桶口应该平整、无刻痕、无刺、凹陷.2)桶内壁应保持基本清洁,检查桶内有无异物、异色、青苔等,带色液体等.3)嗅桶体及桶内气味,应无异味、异物.不得出现装有汽油、柴油、植物油、饮料等一切非纯净水的迹象.有则应先挑出并单独存放,不得与其他桶混放.4)外部很脏,桶内青苔或有异色、异味的桶单独挑出.5)桶标签:完整无污染、破损.标识标贴正确.6)遇有争议、现场难以判断的桶,请向一区班长或品控主管请示.不合格桶的处理1)破桶:经品控部人员或仓管确认,作报废处理,做好记录.2)异味桶:挑出后清洗,适当药水浸泡,活性炭浸洗,并挂好标识牌,确认无异味并经品控检验合格后使用,否则作报废处理.3)擦伤桶:单独挑出、复原、检查是否漏水.不漏水且外观检查合格,可投入使用,否则作报废处理.4)外观严重污脏应单独存放、挂牌标识,进行碱水清洗.去除污脏桶内异物、青苔应单独清洗,合格后使用.5)对合格与不合格的桶要严格区分,分类存放并挂牌标识.3.空桶拔盖工作流程:1)拔盖机工作正常、链条运转平稳,拔盖头与桶口对位正确,拔盖头不得损伤PC桶.2)检查压缩空气是否正常.3)去盖后检查桶口是否平整,桶口不得划伤、凹陷,不得有封口膜残留,桶壁不得有破损.注意事项:1)出现卡桶、拔盖不出、对位不准,倒桶等情况,应切断电源、气源,小心处理,不得使用棍、棒,敲击或撬等方式排除.2)异味、污染严重、破损、桶口受损、标签破损等情况的,不符合分拣标准的桶应挑除.3)生产现场保持卫生.4)停机后,应清扫设备及生产现场,现场生产设备不得用水冲洗,并注意电气安全.空桶灯检(一)作业指导书1.作业标准:灯检人员必须进行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试,均应为或以上,应无色盲,操作时灯检人员应坐正于灯检台正前方,两眼平视灯检台.检查桶内外有无异物、异色、异味等污染情况.查看桶口平整度有无缺陷情况,桶身要求无破损,无气泡等质量异常,不合格桶挑出,拒用.桶上标签标识完整、正确无破损,标签问题缺陷的,挑出重新贴标.用鼻嗅其味,应无异味.2.不合格桶的处理对合格与不合格的桶要严格区分,分类存放并挂牌标识,然后统一处理.异味桶:挑出后清洗,适当药水浸泡,活性炭浸洗,并挂好标识牌,确认无异味并经品控检验合格后使用,否则作报废处理.擦伤桶:单独挑出、复原、检查是否漏水.不漏水且外观检查合格,可投入使用,否则作报废处理.外观严重污脏应单独存放、挂牌标识,进行碱水清洗.去除污脏桶内异物、青苔应单独清洗,合格后使用.3.每日做好过程预检记录表空桶外洗作业指导书1.目标要求:桶外清洗洁净无污物、污点、异色.标签、标贴无破损、脱落.2.人员卫生要求:员工作业前穿戴工作服、佩戴员工证,并按规定洗手.操作现场卫生保持整洁.3.作业标准:开机:开机前应检查设备电、水是否正常.开机后输送链条是否平稳,清洗机拔桶链(轮)运转及毛刷运转是否正常.清洗液的配制清洗使用碱性清洗液,使用自来水加食用碱配制而成,浓度为200PPM.检查漂洗水清洗压力,确保无碱性清洗液残留,漂洗水使用自来水,并不得回用. 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清洗液浓度和漂洗水压力,并及时调查.4.注意事项:①现场卫生管理②电气安全③是否有不合格桶进入外洗机④合格控制进桶速度⑤及时检查水箱水位是否正常,防止缺水5.可能出现的不良点:a.上桶质量抽查(按分拣验桶要求)b.及时关注碱洗浓度,及液位喷水压力及位置,及时添加或更换c.清洗效果抽查d.设备检查、操作e.现场卫生管理f.人员卫生管理g.品质异常的纠正、预防报告空桶灯检(二)作业指导书1目标:本岗位是空桶处理最后一道灯检,是对空桶处理的综合检验与评价,确保进入内洗机的空桶合格率为100%.2作业内容:1)目视和手触检验2)嗅3)外部清洗洁净无污物、异常、异色4)标签、标贴无破损或脱落桶/瓶及盖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1.洗瓶盖工序工艺要求1)清洗的盖必须确保是饮用水专用的瓶盖.2)瓶盖先用自来水手工清洗干净、沥干后放置于消毒槽中用二氧化氯溶液或过氧乙酸消毒剂中浸泡15分钟以上,然后取出,用纯净水喷淋5分钟,放入指定容器中备用,消毒液浓度见附表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3)瓶盖如果取出后没有用完.过1小时后需重新进行消毒,消毒程序同上. 4)每天上班后,将消毒槽清洗一遍,换上重新配制的消毒液.2小时检测一次,浓度不足时,及时添加.检验要求1)在清洗前目测确认应是饮用水专用瓶盖.2)在进入灌装机前,应首检瓶盖浸泡后除味效果,方可进入封盖工位.3)确认消毒液浓度和浸泡时间达到工艺要求.2.洗瓶(桶)工序PC瓶清洗消毒工艺要求1)清洗的回用空瓶或新瓶必须确保是饮用水专用PC瓶.2)回用瓶或新瓶在进入自动清洗机用碱水清洗,清洗时间视瓶污染情况而定,以洗净为标准.3)用碱性清洗剂对桶内、外进行清洗后,再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消毒.经过清洗消毒后的PC瓶再经纯净水冲洗.清洗消毒液浓度见附表灌装线清洗消毒配制规范.4)每天更换消毒水,清洗水箱,过滤网,每周清洗喷水管.PET瓶清洗消毒工艺要求验收合格后的PET瓶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消毒,除味工位用纯净饮用水进一步冲洗除味.消毒液浓度见附表灌装线清洗消毒配制规范.检验要求1)在进入洗瓶机前目测确认应是饮用水专用瓶.2)在进入灌装机前逐只目测检查清洗质量,干净的瓶应无水迹、无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即预检工序. 3)确认消毒液浓度达到工艺要求. 多介质过滤作业指导书1.说明:多介质过滤器是粗滤系统的重要预处理装置,它采用均质石英砂和无烟媒作为滤料,它的作用是去除凝聚的胶体的悬浮颗粒,保证产水水质满足反渗透装置的进水水质要求,并保证其出水SDI(污染指数)≤5.2.3.使用注意事项:多介质过滤器有控制自动定时反洗系统,一般定在每天晚上8点开始进行低压反冲洗20分钟,正冲洗5分钟,同时过滤器前后设有压力表,根据前后所显示压力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反洗.当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大于或者SDI值大于5出现任一种时,要进行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制水时,砂滤压力表应<,设备管理人员定岗负责管理,对系统情况、运行参数要求记录,以便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为了稳定地保持适当的出水水质,使系统有效地运行,维护过滤器良好工作状态,应做到:1)每年至少对过滤器内部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不存在异常情况.2)每年或每两年更换一次滤料.3)如过滤器处于停机状态,在摄氏零度以下时,须采取防冻措施,应保温在5℃以上.活性炭过滤作业指导书1.说明:活性炭过滤器是作为水处理脱盐系统前处理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可有效保证后级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出水水质,防止污染,特别是防止后级反渗透膜等的游离态余氧中毒污染.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2.使用注意事项:活性炭过滤器有控制自动定时反洗系统,一般定在每天晚上9点开始进行低压反冲洗30分钟,正冲洗10分钟,同时过滤器前后设有压力表,根据前后所显示压力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反洗.当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大于时,要进行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制水时,活性碳压力表应<,设备管理人员定岗负责管理,对系统情况、运行参数要求记录,以便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为了稳定地保持适当的出水水质,使系统有效地运行,维护过滤器良好工作状态,应做到:1)每年至少对过滤器内部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不存在异常情况.2)每半年或每年更换一次滤料.3)如过滤器处于停机状态,在摄氏零度以下时,须采取防冻措施,应保温在5℃以上.5微米保安过滤作业指导书1.说明:经过预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经过5微米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透过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的大于5μm颗粒,进一步对反渗透系统起保护作用.2.使用注意事项:1)当过滤器进出口压降大于时,更换滤芯;2)连续使用超过三个月,更换滤芯.反渗透作业指导书1.说明:经两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可排除水中97%的溶解固体、盐及离子.2.一级反渗透单元一级高压泵受以下几种状态控制运行:自动在现场控制柜选择按钮的自动状态下,有两种起动方式:a.液位和时间联合控制①原水泵起动5秒钟后,满足高压泵起动条件.②当纯水箱(T-2)水位在高位以下,并且在晚上12点以后时,高压泵自动启动,当纯水箱水位到高位时,原水泵自动停机.手动控制①当白天需要生产用水时,在中控柜上按启动按钮,系统起动运行,需要停止时,按停止按钮,系统停止运行.②当系统自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在现场控制柜上选择按钮在手动状态,然后按手动起动按钮,水泵起动.注意事项:1)观察产水和浓水流量计,调节RO浓水排放阀,使的产水量达到70%以上.记录RO膜进口压力,浓水压力,比较压差,如果在供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差超过4公斤,请化学清洗RO膜.2)记录RO膜的脱盐率,如果脱盐率低于97%,化学清洗RO膜.3)记录RO的产水量,如果产水量在相同条件下下降15%,需化学清洗RO膜. 4)当一级RO泵起动后,产水上PH探头会检测进水PH值,启动氢氧化钠泵,使产水值保持在之间.3.二级反渗透单元一级高压泵受以下几种状态控制运行:自动在现场控制柜选择按钮的自动状态下,有两种起动方式:液位和时间联合控制①一级高压泵起动5秒钟后,满足二级高压泵起动条件.②当纯水箱(T-2)水位在高位以下,并且在晚上12点以后时,高压泵自动启动,当纯水箱水位到高位时,原水泵自动停机.手动控制当白天需要生产用水时,在中控柜上按启动按钮,系统起动运行,需要停止时,按停止按钮,系统停止运行当二级反渗透高压泵泵起动后,泵前PH探头会检测进水PH值,如果低于,氢氧化钠泵会启动,到时,氢氧化钠泵停止.注意事项:1)观察产水和浓水流量计,调节RO浓水排放阀,使产水量达到85%以上.记录RO膜进口压力,浓水压力,比较压差,如果在供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差超过4公斤,需化学清洗RO膜.2)记录RO膜的脱盐率,如果脱盐率低于97%,需化学清洗RO膜.3)记录RO的产水量,如果产水量在相同条件下下降15%,需化学清洗RO膜.4.反渗透(RO)系统的化学清洗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化学清洗1)在正常供水条件下,RO膜进口与出口压力差大于4kg时2)在正常供水条件下,产水量下降15%3)脱盐率低于97%清洗液配制当RO膜是无机污染、结垢时,采用酸清洗①酸清洗采用柠檬酸②清洗水箱为1000kg,加入柠檬酸后,配成PH大于2酸性清洗液当RO膜为有机污染时,采用碱清洗①碱清洗采用氢氧化钠②在1000kg产水中(清洗水箱为1000kg)加入氢氧化钠配成PH大于8,小于12的清洗液清洗操作1)在清洗过滤器中加入5μm滤芯2)配制合适清洗液3)RO系统停运.关闭RO进水阀、产水阀及液位阀,开启产水回水阀、浓水回水阀,关闭清洗排放阀.4)关闭清洗泵出口阀,开启清洗循环回水阀,启动清洗泵.5)检测清洗水箱中配液的PH值.6)清洗水箱PH稳定达标,慢慢打开清洗泵出口阀门,把清洗液注入RO系统,调节循环回水阀门,使开入RO膜的压力不超过7)清洗液在RO膜内循环10分钟后,停止清洗泵运转,让清洗液在膜内浸泡30分钟,再打开清洗泵循环.以此往复.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如果出现循环回到水箱的清洗液出现浑浊,肮脏时,应排掉清洗液,重新配制清洗液,再次化学清洗.至无浑浊、肮脏、异物、颗粒.8)清洗完成后,打开清洗排放阀门.将清洗液排入废水管道.9)完全开启RO进入阀门,开启原水阀,冲洗RO膜.检测出水PH,至正常状态后,恢复阀门至正常运行状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微米精密过滤器作业指导书1.说明:微米精密过滤器为主要去除水中大于μm颗粒,确保用水点对颗粒度的要求.2.注意事项:1)当过滤器进出口压降大于时,更换滤芯;2)连续使用超过六个月,请更换滤芯.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1.操作流程:1)通气.打开压缩空气进气球阀,使其压力接近达到0.6Mpa/平方厘米,然后观察臭氧机上的电流、电压.2)臭氧器通电.启动臭氧器低压电源(绿色按钮),此时应观察到机器的冷却风扇工作,二分钟后闻到明显的臭氧味道.3)打开纯水阀门.在臭氧机工作后随即打开纯水阀门向氧化塔灌水.注意氧化塔各阀门位置是否恰当.注意从氧化塔示镜中可以看见气泡向上逸出.4)关机.当水位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纯水阀门,切断臭氧器电源(红色按钮),关掉氧气阀门(逆时针旋松减压阀螺杆).2.使用注意事项1)当压缩空气压力小于2Mpa/平方厘米时,不得继续使用.2)必须严格防止水从氧化塔倒流到臭氧器内.3)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黄色指示灯亮并声响报警.4)臭氧输出压力一定不能超过0.1Mpa.5)电流表指示的工作电流应十分稳定,如果工作电流指示变化很大,则可能臭氧发生单元损坏,应关机,由专业人员维修.灌装作业指导书1.使用注意事项:1)进灌装车间前必须先打开空气净化器30分钟,使空气净化达到一定的要求.2)每次进灌装间必须打开风淋(可调),30S自动关闭.3)灌装前应空车试运转,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作业.4)在消毒槽内配制的二氧化氯溶液或过氧乙酸消毒液,每天更换.5)保持饮用水工位冲洗水量,确保除味.6)暂停后的灌装头,灌装前一定要用二氧化氯溶液或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消毒,严禁未经消毒的灌装头直接进行灌装.7)进入空瓶和瓶盖工位的瓶与盖,必须是经清洗和消毒合格的.8)操作工必须配戴口罩、一次性手套,严禁用手直接接触瓶颈和瓶盖内侧.9)灌装机必须在消毒密封室内进行灌装,灌装室空气净化整体达到1000级.10)密切监视每小时灌装瓶数是非达到正常要求.记录见灯检记录.11)消毒液配制浓度见生产线清洗消毒作业标准.2.检验要求1)监视消毒灭菌、清洗除味的冲洗水量,确保工作质量.2)灯检监视封盖后瓶内有无杂物.3)监视灌装机每小时灌装瓶数是否达到正常要求成品灯检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成品灯检岗位的作业内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并降低物料损耗.2.适用范围:适用于灌装后产品的灯检.3.职责灯检:负责拣出不合格产品,负责检查灌注后的桶/瓶热缩膜放置情况;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记录.4.作业内容作业前开启输送带和润滑系统.将灯检台电源开关至ON.准备好所需要的收缩膜.检查灯检箱,灯管是否有异常.若有异,必须更换灯管,确保检验所需的光亮度.生产中灯检人员应坐正于灯检台正前方,两眼平视灯检台,将桶装水置于灯检箱前米处(瓶装水置于米处).产品经过灯箱时,用抹布擦拭水桶表面水珠,使水桶表面视线顺畅,如果桶标遮挡,视线不好,要转动桶,达到最佳的视角.A、桶装水容量:水平达到瓶颈以下第一条毛边线以上.B、容器内无任何肉眼可见物.C、水体透明,无混浊感.D、桶体无明显漏水现象.灯检合格后就套上热缩膜,不合格就放置不合格产品区,由生产班长统一处理.如1小时内连续出现三桶(10瓶)不合格品, 应立即报告班长,以分析异常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各灯检岗统计本班出现的桶内异物、缺盖、歪盖、收缩膜不规范等,记录于成品灯检记录上.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1.工艺要求1)套装的塑料袋必须是无毒、无破损无污染的透明袋.2)成品瓶外表应清洁、无污染.3)瓶盖必须压紧,外面用热收缩塑料套封口.4)包装场地应经紫外线消毒,地面清洁、无污染.5)成品瓶灌入塑料袋时防止杂物带入袋内,污染成品瓶.6)塑料袋口必须扎紧,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污染.7)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8)每只成品瓶包装时,应附有对应的产品合格证.2.检验要求1)包装后的塑料袋内应无杂物污染.2)塑料袋口必须扎紧,包装袋应完好无破损.3)瓶盖无松动,封口热收缩塑料套必须完好无破损.4)产品生产日期采用喷码形式,应清晰完整.喷码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生产工序的制定、执行、监控的要求,确保在受控的条件下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喷码工序操作的管理.3.职责:喷码人员严格按照本工序操作,品管人员监督执行.4.程序:1)开机前检查机器各禁锢螺丝是否牢固,再清洗喷嘴使其喷墨流畅.首先确定产品的喷码位置,再编制喷码格式[原则上按照正常生产程序编制六位日期+时间(分/24小时)],如客户或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则按客户或产品的特殊要求编制喷码格式.2)喷码格式编制好后,先喷几个产品给生产主管确认,待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开始生产.3)喷码过程中应把喷坏的产品或未喷到码的产品选出,清理干净后再喷码.选出的不合格品另放,并标识清楚,待统一处理.4)机器周边的物料和产品要摆放整齐,保持过道畅通.5)下班前做好机器和生产场地的清洁卫生工作.5.质量要求:喷码好的产品必须喷码位置和喷码格式正确,喷码自己清楚完整.不模糊、不掉字、不歪斜、不倒喷和无重码.二车间清洗及消毒液自动添加系统操作规程一.操作前检查事项1)检查供电是否正常;2)检查桶内化学品是否足够,如不够应及时更换.二.开机操作1、开机:打开控制箱内主电源开关,控制箱表面“电源显示”灯亮,系统通电.2、添加操作:1)首次添加:每次药剂槽排空后,重新加水的添加量.操作:首先将黑色旋钮打到“首次添加”档位,再按“首次添加”绿色按钮,对应的“按钮绿色指示灯”亮表示正在添加,当灯灭时表示添加已完成.“首次添加”完成后,再运行“自动添加”.2)自动添加:降低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浓度波动情况,当进行完“首次添加”后,将“自动添加”打开.操作:首先将黑色旋钮打到“自动添加”档位,再按“自动添加”绿色按钮,对应的“按钮绿色指示灯”亮表示正运行自动添加程序,系统会定时进行自动添加;3)手动添加:当“自动添加”出现浓度不足时,采用“手动添加”进行补加,手动添加量设定为1L每次;操作:首先将黑色旋钮打到“手动添加”档位,再按“手动添加”绿色按钮,对应的“按钮绿色指示灯”亮表示正在添加,当灯灭时表示添加已完成.“手动添加”完成后,再运行“自动添加”.食品添加剂配置规范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一车间)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二车间)生产线清洗消毒作业标准。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桶装饮用水是一种便捷、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学校等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桶装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和质量。
二、生产设备和环境要求1. 生产设备:a.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和漏水现象,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b. 桶装饮用水过滤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过滤器,定期更换滤芯。
c. 桶装饮用水贮存桶: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桶,定期清洗和消毒。
d. 桶装饮用水封口机:确保封口机工作正常,封口效果良好。
2. 生产环境:a.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无异味和污染源。
b. 空气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持通风良好。
c. 生产区域与储存区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d.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三、原材料采购和检验1. 水源:a. 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确保水质安全。
b. 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2. 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a. 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塑料桶和密封材料。
b. 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渗漏、防污染的特性。
3. 原材料检验:a. 对水源进行常规检测,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等。
b. 对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四、生产工艺流程1. 水处理:a. 对水源进行过滤、除杂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b. 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正常运行。
2. 灌装:a.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b.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c. 灌装过程中,应确保桶装饮用水的净化、过滤、灌装和封口一次性完成,避免二次污染。
3. 封口:a. 灌装完成后,使用桶装饮用水封口机对桶进行封口,确保密封性良好。
b. 封口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定期对封口机进行清洁和消毒。
纯净水设备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为依据,对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只适用于纯净水设备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文件。
3 总则
3.1 纯净水作业人员除遵守本作业指导书外,还须遵守《生产设备作业安全总则》有关规定。
4 操作规程
4.1 开机
4.1.1 检查自来水是否供水水正常。
4.1.2 检查供电是否正常。
4.1.3 打开电源开关。
4.1.4 将冲洗开关打开。
4.1.5 打开供水阀门。
4.1.6 开启原水泵。
4.1.7 将精滤上部红色钮按下进行排气。
4.1.8 启动制水按钮,高压泵工作。
4.1.9 10分钟后,关闭冲洗开关,调整针阀,使工作压力在225psi纯水,浓水比例在1:1或2:1之间。
4.2 关机
4.2.1 打开冲洗开关,低压运行冲洗10分钟。
4.2.2 关闭制水停止,冲洗开关,针阀。
4.2.3 关闭原水泵。
4.2.4 认真检查设备及电器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排除隐患,设备正常后再操作。
4.2.5 保持消防器材完好、可靠、有效。
4.2.6 纯净水室定时烧水,节约能源。
4.2.7 节约用水,防止人为浪费。
4.2.8 水烧开后,断电使用。
包装作业指导书(图文)
St an da rd op er at in g in st ru ct io ns
(S0P)
工序特性:日期
作业指引图工序描述
5、备品依客户要求3‰,客户无要求时与产品一起包装,有要求时备品分开包装并标示;
1、穿戴好工作服及勞保用品;並將空的工位器具及箱框擺放到指定位置;
2、设备点检并填写好点检记录表,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包装;
6、随产品封箱,出货检验报告,外箱注明内附;
2017年8月15日
第1頁/共1頁
3、首袋确认数量无误,QC检查/包装员自检;
4、包装;
其他
标准作业指导书
档案号:SOP-16-0707-1/1
地点仓库
工序
包装
■关键■重要□普通
①电子天平秤归零②依说明书取样
③7.5Kg-精密电子秤计数取单重
④封袋机开机
⑤调试OK 热度(基本热度位于2档-3挡)。
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过程/工序: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特殊过程/工序:反渗透、检验二、生产作业要求1、洗瓶间A:洗瓶间用于安装洗瓶设施进行回收瓶的清洗B:洗瓶间内应设置空瓶存放架C:洗瓶间入口处及相邻工作间的输送通道应设置防尘帘D:水瓶清洗:水瓶清洗前应倒净瓶中残水,去除瓶盖、收缩膜、包装袋等,外表有固体杂物的应在水池中刷除(注意:瓶盖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回收重复使用),水瓶洗净后应立即转入灌装间,洗瓶人员必须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水瓶洗净后不得再触摸瓶口,洗瓶中应仔细检查水瓶及瓶口的清洁度,洗瓶机所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浓度保持在500ppm。
E:瓶盖清洗:将瓶盖侵入新制的含臭氧纯水中半小时,取出,装入多孔网篮,沥净水,置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以备待用,为方便取出瓶盖,消毒柜可以放置在个灌装间外的成品仓库。
F:工作前后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制水间:A:制水间门窗密封防尘并设有换气设备,如换气扇,直径不小于16 英寸。
B:因主机不可在低温下运行,所以制水间必须设有冬季防冻设施(暖气或空调),否则会使设备严重损坏。
C:制水消毒设备(臭氧发生器)在纯净水,山泉水的制作过程中不可同时运行,必须分别使用。
D:制水间内应设用洗手盆。
E:制完毕,需冲刷地面、擦干设备,做好清洁工作,并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消毒间:A:消毒间用于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前的消毒。
B:消毒间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工作完毕需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灌装间:灌装间是卫生要求最为严格的工作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A:灌装间设空瓶输入窗口和成品水输出窗口,窗口设有防尘帘。
B:灌装间设唯一入口,与消毒间相连,工作人员必须在更换工作服入消毒间后方可进入灌装间。
C:灌装前应开启空气净化器,对灌装间进行空气净化,时间不少于1小时。
D:工作人员灌装时应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取瓶时不得触及瓶口。
生产工艺流程图备注:“*”为关键控制工序标注;1、原水具有合格有效的检测报告,入厂检验感官、pH值、电导率、余氯均合格。
2、杀菌:臭氧发生器,流量:0.5~1m³/h,气压:0.4~0.6MPa;3、盖杀菌:杀菌窗,时间为至少0.5h;4、灌装:灌装间空气洁净度整体达到1000级;灌装设备气源压力0.45Mpa—0.8Mpa;按照净含量18.9L/桶的要求定量灌装;封口扭矩178~530kg/m,常压灌装,确保桶口不变形、不泄漏、密封良好。
5、配料:MgSO4添加量≤0.05g/L,KCl添加量按生产需求进行添加(只有其他饮用水有此工艺)。
物料验收时对MgSO4和KCl的名称、数量、包装完整性、生产日期/批号、供应商资质、有效期内的合格检测报告等进行严格核对并在物料验收记录上详细记录,配料工序实行领料人和发料人双人复核无误后方可领料,生产负责人负责和配料工双人复核无误后方可投产,并记录。
一、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厂以符合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硫酸镁、氯化钾经过滤、反渗透、杀菌、灌装、锁盖、喷码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二、生产过程作业指导书1.原辅料验收(关键控制点):符合相应各自的质量标准,进行入厂检验和验收。
供应商具有合格的资质,产品具有有效期内的合格检验报告,不得有异味,不得发霉变质。
领料人员对原料的外包装进行检查,包括: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如有异常报告仓库管理员;对原料开包检查,包括:是否有异物、颜色和气味等,如有异常报告质量部。
通用检测项目:2 粗滤(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器):2.1 原水先经过石英砂过滤器对原水中的悬浮物、机械杂质、浑浊度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活性炭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胶体、微生物胶体等,然后通过添加阻垢剂,有效防止反渗透浓水侧膜的结垢。
预处理过滤流量控制参数 Q=14~16m3/h2.2清洗前保持中间水箱处于高水位。
净水开发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目录1 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作业规范2 超滤机操作规范3袋装水灌装机操作规范4 袋装水生产设备及管道清洗消毒操作规范5 袋装饮用水检验规范6 设备管理制度7 厂区及车间卫生管理规范8 仓库管理制度9 员工岗位能力要求一、控制项目袋装饮用水的生产全过程。
二、作业规范(一)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水源水→过滤(精滤、超滤)→臭氧消毒→灌装封袋→灯检→封口打码→包装入库(二)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水源水:将自来水抽到车间内的原水箱备用。
2.过滤(精滤、超滤):2.1原水箱内的水用高压泵加压通过1-5um精滤设备及0.01-0.001um超滤设备进行过滤处理。
2.2过滤设备开机前应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开机后应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维修。
运行过程要求水压控制在0.2Mpa以下,并每隔1小时做好超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水压情况记录。
超滤设备的操作按《超滤机操作规范》进行。
2.3过滤过程操作人员应控制、调节好水压,保证通过的灌装用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2.4水的压力正常生产时应控制在0.2Mpa以下,否则应对超滤膜进行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
2.5将过滤好的生产用水打入净水箱备用。
3.臭氧消毒:3.1生产时先开启氧气瓶(压力应控制在≤0.1Mpa)再开启臭氧发生器,待1-2分钟后,将净水箱的水抽入臭氧混合塔中与臭氧进行逆向充分混合以对水进行消毒,消灭有害微生物,然后将水送入中间水箱暂存。
混合时,臭氧浓度控制在5-6L/min,中间水箱水中的臭氧浓度应达到0.4-0.5 mg/L。
3.2生产过程中每隔2小时由品管人员对中间水箱水中的臭氧浓度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的检测记录。
半成品饮用水中剩余臭氧浓度应达0.4-0.5mg/L。
3.3 臭氧混合消毒后的水再经过钛滤(0.1-0.2um)后送到中间水箱暂存待灌装。
4.灌装封袋:4.1 开启袋装水灌装机前应先检查空气压缩机是否打开,中间水箱是否达到有效供灌装要求的液面,还应确认水处理设备运行、管道供水情况及臭氧消毒情况,保证一切正常。
宁波市北仑区LCR纯净水厂生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S/WI01编制:审查:同意:散发号: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公布日期:2005/3/1 实行日期:2005/3/5文件编号QS/WI01-01QS/WI01-02QS/WI01-03 QS/WI01-04QS/WI01-05QS/WI01-06QS/WI01-07 QS/WI01-08QS/WI01-09QS/WI01-10宁波市北仑区LCR纯净水厂目录文件名称漂洗、消毒作业指导书风淋室作业指导书自动灌装机作业指导书缩封工序作业指导书包装、搬运工序作业指导书反浸透装置作业指导书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空桶查验工序作业指导书灯检工序作业指导书拔盖刷桶机作业指导书漂洗、消毒工序作业指导书QS/WI01-01目的:经此工序后,PC桶、瓶盖内、外应无杂物、异味、油腻、积垢及绿藻污等状况,无其他品牌或损坏、模糊、不洁净的标贴,且粘贴平坦,空桶内细菌应基本杀灭。
准备:配置好适合的消毒、漂洗工具,如:板刷、长柄弯头刷、铲刀、铁勾、食用碱,洗洁精等,领取适合数目的消毒剂。
操作规程:PC桶冲洗消毒检查回收的PC桶空瓶能否损坏;能否有本工序没法去除的杂物、异味,油腻等状况;如发现上述状况,则判断该瓶不合格,应将其退回作其他适合办理。
检查回收的PC桶空瓶标贴能否有其他品牌或损坏、模糊、不洁净、不平坦。
如其他品牌的,需除掉PC桶上原标贴或印刷字样,贴好本厂的产品标贴如本厂的产品标贴有损坏、模糊、不洁净、不平坦应换上新的标贴纸。
标贴纸的粘贴应平坦直齐,字样正视方向应同饮用时桶体安装在饮水机上的方向保持一致。
将查验好的回收PC桶齐整地码放在洗瓶间内。
公布日期:2005/3/1 实行日期:2005/3/5-3-工作人员一定在第一换衣间进行换衣并在浸脚池浸脚消毒后,方可进行放洗瓶间。
翻开自来水和纯净水水嘴,分别把消毒池和漂洗池注满。
将中联消毒剂投放消毒池内,按1:80(250ppm)配制消毒液。
饮用水三合一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便捷、安全、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饮用水三合一生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
本文将针对饮用水三合一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高效。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生产场所:选择一个干净、通风良好、无污染源的场所进行生产,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准备原材料:准备好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和其他配料,如矿泉水、果汁等。
3. 检查设备:确保生产所需的设备完好无损,如水处理设备、灌装设备等。
三、生产流程1. 水处理:将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细菌等有害物质,确保水的安全和卫生。
2. 配料调制:根据产品需求,将原水与其他配料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口感和营养均衡。
3. 灌装过程:a. 准备包装材料: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
b. 清洗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
c. 灌装:将调制好的饮用水灌装至包装材料中,确保灌装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d. 封口:对包装材料进行封口处理,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保存期限。
4. 包装:将灌装好的饮用水进行包装,如贴上标签、装箱等,确保产品的外观和品质。
5. 产品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6. 产品储存: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储存,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进行储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7. 出厂销售:将储存好的产品进行出厂销售,确保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的畅通。
四、安全与卫生措施1. 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穿戴工作服和工作帽。
2. 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3.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4. 生产现场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5. 严格执行产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纯净水生产作业指导书1、目的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作业进行指导,预防外部作业条件的变化或员工操作不慎引起安全事故、损坏设备、及纯净水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2、范围适用于3-5加仑桶装纯净水生产全过程。
3、水处理系统3、1工艺流程(详见图)原水进入原料水箱,由压力泵将水箱中原水送到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滤器,通过石英石过滤、活性炭过滤、树脂交换软化、精滤等工序,原水成为半成品水,半成品水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调好纯水和废水的流量比(约3:2),纯水进入纯净水水箱之前,臭氧进入纯水输送管道对纯水进行混合杀菌,纯水经臭氧杀菌后为成品水,进入水箱屮,自动注入灌装机。
3、2操作程序3.2.1操作前准备A提前30分钟打开紫外灯,对车间进行消毒。
B检查水源、电源是否接通,电气元件、机电设备是否漏电,接口虽否良好。
C准备好运行记录本。
D作好其他准备工作。
3.2.2系统联动操作(必须符合设备操作规程)A开通进水阀。
B系统电源,进水电磁阀开始自动控制,观察按钮是否处于停止状态。
C开通进水泵进水阀,稍微打开回水阀。
D 开通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
E找开反渗透泵进出水阀,找开浓水调节阀。
F按“系统开启”按钮,当系统运行显示屏显示一级反渗透运行时,调节一级R系统时水太坏力调节至l.l-1.5Mpa oG测试纯水浊度和电导率。
H当纯水储存水箱高水平时,系统自动关闭转入待命状态,当纯水储存水箱低水位时,系统口动启动,如此循环往复。
3.2.3关机操作A关闭高压水泵,利用保安过滤的低压水对反渗透装置进行低压冲洗。
B 3分钟后,依次按“系统关闭”按钮,关闭精滤器、软化器、碳滤器、机械过滤器。
C关闭管道阀门。
D关闭主电源。
3.2.4注意事项A各压力表、流量计应校正,保证其量值的准确性。
B、系统运行启动后,立即观察纯水电导率,控制纯水和浓水的流量。
C、作好水处理系统运行记录,作好水质量跟踪检查。
饮用山泉水作业指导书第一版受控状态:分发代号:日期:日期:日期:2023 年01 月01 日公布2023 年01 月01 日实施〔一〕关键掌握环节确实定本公司依据《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与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以下关键掌握环节:1、杀菌;2、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3、灌装封盖;4、灯检;〔二〕设备操作规程〔带※者为关键掌握环节操作规程〕1、购进的包装桶、瓶及盖的质量掌握1)桶、瓶及盖的选购严格依据《原料验收制度》进展,保证桶、瓶和盖是合格产品。
桶可重复使用,瓶、盖为一次性使用。
2)本公司厂桶一律为优质PC 水桶,不得使用回收塑料制成的劣质桶。
3)非公司水桶和指定的水桶不得回收。
4)不得回收有青苔的水桶。
5)收水桶时要对光旋转检查,不得回收有裂纹的水桶。
6)不得回收粘补过的水桶。
7)不得回收有油污、油迹的水桶。
8)不得回收尺寸过小、外观不合比例的水桶。
9)本公司生产及送水人员要疼惜水桶,努力降低水桶的破损率,水桶破损率掌握在5‰以下,每超一个,罚款40 元,每少损坏一个,嘉奖10 元。
10)水桶经长期使用,每次使用中觉察有裂开、影响外观的磨损、无法去除的污垢等现象,应随时进展报废处理。
2、回收的瓶〔桶〕及其盖清洗消毒工作程序※1)水桶回收后,应先用水管冲洗外壁,并挑出特别污染的桶交给刷桶处特地清理。
2)上桶前启掉大桶盖,倒出小桶盖,认真检查桶内是否有异物,上桶时留意检查每一个桶的桶口是否过大。
3)严禁将桶随便堆放,来不及上的桶应摆放整齐,每次停机前应将桶全部上完〔下班除外〕,将上桶车间清理干净。
4)每天下班前将灌装线上桶处的小桶盖清理干净,并将废盖放入仓库。
5)对当日消毒后未灌装的水桶其次天使用前应重清洗消毒。
6)桶外表清理处:负责清理严峻污染的桶的外表及内部青苔。
帮助上桶人员启桶盖,并帮助将桶摆放整齐。
7)盖不行循环使用,每次启用盖前应将盖在1:200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桶装饮用水冲洗干净。
包装饮用水企业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包装饮用水企业的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包装饮用水企业,包括瓶装水、桶装水等。
2. 产品质量控制2.1 原材料采购•所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并经过严格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原材料的购买要有合同,并且要保留相应的购买记录和采购文件。
2.2 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区域,避免受潮和污染。
•原材料的储存要按批次进行,保留相应的储存记录,确保追溯能力。
2.3 发酵与澄清•饮用水的发酵和澄清过程必须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确保无菌。
•发酵和澄清过程应有相应的记录,并且要留样以备查核。
2.4 灌装过程•灌装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并保持清洁。
•灌装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灌装过程中要注意产品容器的密封性和清洁度。
•灌装完成后,要对产品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无异常。
3. 卫生安全控制3.1 工厂卫生管理•工厂必须保持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
•工厂内必须做好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确保无异味和污染。
•工厂内的设施和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
3.2 操作员卫生要求•操作员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操作员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穿戴手套。
•操作员禁止吸烟、吃东西等不卫生行为。
3.3 检测与抽检•产品质量检测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并留存相应的检测记录。
•对已灌装的产品要取样进行抽检,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4. 产品追溯与标识4.1 产品标识要求•产品上必须有清晰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标识的字迹要清晰可辨,防止模糊和掉落。
4.2 追溯系统建立•包装饮用水企业必须建立追溯系统,能够追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
•追溯系统要记录原材料的采购信息、生产过程的记录、产品流向信息等。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必须分类、包装,交由有资质的环保机构处理。
•废弃物处理过程要有相应的记录,并定期进行审计。
纯净水厂生产作业指导书目录文件编号文件名称01漂洗、消毒作业指导书02风淋室作业指导书03自动灌装机作业指导书04缩封工序作业指导书05包装、搬运工序作业指导书06反渗透装置作业指导书07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08空桶检验工序作业指导书09灯检工序作业指导书10拔盖刷桶机作业指导书漂洗、消毒工序作业指导书目的:经此工序后, PC桶、瓶盖内、外应无杂物、异味、油腻、积垢及绿藻污等情况,无其它品牌或破损、模糊、不清洁的标贴,且粘贴平整,空桶内细菌应基本杀灭。
准备:配置好合适的消毒、漂洗工具,如:板刷、长柄弯头刷、铲刀、铁勾、食用碱,洗洁精等,领取适当数量的消毒剂。
操作规程:PC 桶清洗消毒1.检查回收的 PC 桶空瓶是否破损;是否有本工序无法去除的杂物、异味,油腻等情况;如发现上述情况,则判定该瓶不合格,应将其退回作其它适当处理。
2.检查回收的 PC 桶空瓶标贴是否有其它品牌或破损、模糊、不清洁、不平整。
如其它品牌的,需除去 PC 桶上原标贴或印刷字样,贴好本厂的产品标贴如本厂的产品标贴有破损、模糊、不清洁、不平整应换上新的标贴纸。
3.标贴纸的粘贴应平整直齐,字样正视方向应同饮用时桶体安装在饮水机上的方向保持一致。
4.将检验好的回收 PC 桶整齐地码放在洗瓶间内。
5.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更衣间进行更衣并在浸脚池浸脚消毒后,方可进行放洗瓶间。
6.打开自来水和纯净水水嘴,分别把消毒池和漂洗池注满。
7.将中联消毒剂投放消毒池内,按 1:80 (250ppm)配制消毒液。
8.将在清洗间检查好的回收 PC 桶放入消毒池内冲洗 2~3 分钟。
9.用准备好的工具,必要时用洗涤剂清洗或清除浸泡好的 PC 桶在周转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杂物、异味及其它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因素,如碰到积垢油腻,应适当延长清洗时效,以确保清洗干净。
10.为保证消毒效果,每池消毒剂最多消毒 200 桶。
11.将清洗、消毒后的 PC 放入漂洗箱排水口打开,放空箱内水,并进行清洗。
净水开发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目录1 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作业规范2 超滤机操作规范3袋装水灌装机操作规范4 袋装水生产设备及管道清洗消毒操作规范5 袋装饮用水检验规范6 设备管理制度7 厂区及车间卫生管理规范8 仓库管理制度9 员工岗位能力要求一、控制项目袋装饮用水的生产全过程。
二、作业规范(一)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水源水→过滤(精滤、超滤)→臭氧消毒→灌装封袋→灯检→封口打码→包装入库(二)袋装饮用水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水源水:将自来水抽到车间内的原水箱备用。
2.过滤(精滤、超滤):2.1原水箱内的水用高压泵加压通过1-5um精滤设备及0.01-0.001um超滤设备进行过滤处理。
2.2过滤设备开机前应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开机后应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维修。
运行过程要求水压控制在0.2Mpa以下,并每隔1小时做好超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水压情况记录。
超滤设备的操作按《超滤机操作规范》进行。
2.3过滤过程操作人员应控制、调节好水压,保证通过的灌装用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2.4水的压力正常生产时应控制在0.2Mpa以下,否则应对超滤膜进行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
2.5将过滤好的生产用水打入净水箱备用。
3.臭氧消毒:3.1生产时先开启氧气瓶(压力应控制在≤0.1Mpa)再开启臭氧发生器,待1-2分钟后,将净水箱的水抽入臭氧混合塔中与臭氧进行逆向充分混合以对水进行消毒,消灭有害微生物,然后将水送入中间水箱暂存。
混合时,臭氧浓度控制在5-6L/min,中间水箱水中的臭氧浓度应达到0.4-0.5 mg/L。
3.2生产过程中每隔2小时由品管人员对中间水箱水中的臭氧浓度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的检测记录。
半成品饮用水中剩余臭氧浓度应达0.4-0.5mg/L。
3.3 臭氧混合消毒后的水再经过钛滤(0.1-0.2um)后送到中间水箱暂存待灌装。
4.灌装封袋:4.1 开启袋装水灌装机前应先检查空气压缩机是否打开,中间水箱是否达到有效供灌装要求的液面,还应确认水处理设备运行、管道供水情况及臭氧消毒情况,保证一切正常。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受控状态:编号:QHC-01-2017 发放编号:版本: 1
技术文件
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7-04-15发布2017-04-16实施
****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1)
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 (2)
附1:《主要原辅材料入库质量标准及抽样方法》: (4)
桶分拣及拔盖作业指导书 (8)
空桶灯检(一)作业指导书 (10)
空桶外洗作业指导书 (12)
空桶灯检(二)作业指导书 (14)
瓶盖/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5)
多介质过滤作业指导书 (16)
活性炭过滤作业指导书 (17)
5微米保安过滤作业指导书 (18)
反渗透作业指导书 (18)
0.1微米精密过滤器作业指导书 (22)
中空超滤作业指导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 (22)
灌装作业指导书 (24)
成品灯检 (25)
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26)
喷码工序作业指导书 (28)
管道、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品添加剂配置规范 (31)
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一车间) (31)
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二车间) (32)
二车间清洗及消毒液自动添加系统操作规程 (29)
生产线清洗消毒作业标准 (33)
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
1.目的:建立原辅料验收检验操作规程,使进货检验和试验按规定
进行,确保进货物资满足生产要求。
2.范围:适用于原辅材料进厂检验和试验工作。
3.职责:
3.1.营运部负责采购符合生产要求的产品。
所有原辅料在首次送货时,必须提供下列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第三方检测报告。
3.2.原辅料入仓库前,由材料检验员进行产品入库检验,具体要求根据公司《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
3.3.检验人员对原材料的检验应严格根据《主要原辅材料入库质量标准及抽样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