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34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课件: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1)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
(2)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海尔集团、康佳、TCL等都走向世界市场。
教师活动: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解释课题: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教师引导:首先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
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
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④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提问: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俱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教师提问: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什么时期发展最快?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教师提问: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下面是主要的发展阶段:
1. 近代开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清朝结束之前,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高度落后。
在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醒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民族工业发展的观念。
2. 开国初期(1912年-1927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积极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的实业银行和工业省,推动了一些重要的民族工业项目,如航空、轮船、纺织等。
然而,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工业发展进展缓慢。
3. 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经济遭受更严重的破坏,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领导的红军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军工厂和合作社,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发展工业。
4.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合作社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外援合作等措施。
该时期的重点工业发展包括机械、冶金、大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以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重点支持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民族工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而充满挑战。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渐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张謇兴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2.梳理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3.学习张謇等人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歌曲欣赏:《国民革命歌》20世纪20年代,这首《国民革命歌》在中华大地曾经广为传唱。
你知道歌中“列强、军阀”分别指的是谁?怎样才能打倒他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云岁月。
(出示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10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目标,看清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课件展示要求),依据导学案第一部分走进本课的学习之旅。
(一)自学教材 12分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
请回答:1.请写出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大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1)建立;(2)胜利进军。
其中:①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②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胜利成果?3.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如何?其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何时?性质如何?(二)自学检测反馈(2分钟)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黄埔军校全称,创办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开始于年月,主要战场是、,北伐在对象主要是、、。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于年月,是一个代表的反动政权。
(三)我的疑惑(2分钟)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