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64
3-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加工表面层的几何形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⑴表面粗糙度;⑵波纹度⑶纹理方向⑷表面缺陷2.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⑴表面层金属冷作硬化;⑵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⑶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3-2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总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的?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一、机器零件的损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从表面开始的,这是由于表面是零件材料的边界,常常承受工作负荷所引起的最大应力和外界介质的侵蚀,表面上有着引起应力集中而导致破坏的微小缺陷,所以这些表面直接与机器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关。
二、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零件配合质量都有影响(一)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1.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对耐磨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但是表面粗糙度值太小,因接触面容易发生分子粘接,且润滑液不易储存,磨损反而增加;因此,就磨损而言,存在一个最优表面粗糙度值。
2.表面纹理对耐磨性的影响圆弧状、凹坑状表面纹理的耐磨性好;尖峰状的表面纹理由于摩擦副接触面压强大,耐磨性较差。
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同时,耐磨性较好;两者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垂直时,耐磨性最差3.冷作硬化对耐磨性的影响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一般都能使耐磨性有所提高。
(二)表面质量对耐疲劳性的影响1.表面粗糙度对耐疲劳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缺陷越少,工件耐疲劳性越好2.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质对耐疲劳性的影响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能够阻止疲劳裂纹的生长,可提高零件的耐疲劳强度。
(三)表面质量对耐蚀性的影响1.表面粗糙度对耐蚀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越大,耐蚀性能就越差。
2.表面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质对耐蚀性的影响表面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质对耐蚀性的影响当零件表面层有残余压应力时,能够阻止表面裂纹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提高零件表面抵抗耐蚀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参考答案要点:现代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改进是极其复杂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1描述。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负反馈系统,它描述了机械产品依据用户需求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中包含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编制、产品制造、市场检验等环节。
上述环节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因此上述环节都具有与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每个组成环节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很重要,很有意义。
图1.1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1-2参考答案要点:按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大纲,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机械加工工艺学和机器装配工艺学。
它们分别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
其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冷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特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
此外,机械制造工艺学还包括非常规加工方法概述,随着技术发展进步,非常规制造方法越来越多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应有,并取得效果。
1-3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过程是指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工艺规程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作用。
1-4参考答案要点:人们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投入生产的批量,可将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如下表:工艺特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大批或大量生产毛坯的制造方法铸件用木模手工造型;锻件用自由锻部分铸件用金属模造型;部分锻件用模锻铸件广泛用金属模机器造型,锻件广泛用模锻《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2-1参考答案要点:机械工艺规程在指导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3)工艺规程是新、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3-1参考答案要点:工件装夹是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工件装夹的包含了定位、夹紧两个方面内涵。
工件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装夹方式:(1)直接装夹是将工件的定位基准面直接密切贴合在机床的装夹面上,不需找正即可完成定位,通过夹紧工件,使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保持正确位置。
(2) 找正装夹是利用可调整工具将工件夹持在机床上,并使机床作慢速运动,利用划针或千分表检测和调整工件的位置,使之处于正确位置的装夹方式。
(3)夹具装夹是将夹具预先安装在机床上并精确调整其位置,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利用该夹具迅速而准确地装夹工件的方式。
3-2参考答案要点:夹具一般包含如下几个组成部分:(1)定位装置其作用是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
(2)夹紧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压紧夹牢,保证工件在定位时所占据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外力而产生位移,同时防止或减少震动。
(3) 连接元件其作用是使夹具与机床装夹面连接,并确定夹具对机床的相互位置。
(4) 对刀元件和导向元件对刀元件用于确定刀具在加工前正确位置。
(5) 夹具体是夹具的基座和基础件。
(6) 其它装置或元件主要有分度装置、排屑装置等。
3-3参考答案要点:夹具的分类方法比较多,1)机床夹具按应用范围、使用特点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等类型。
2)按照使用夹具的机床类型,夹具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等类型。
按照夹具的用途,可将夹具分为机床夹具、装配夹具、检测夹具等。
3)按照夹紧力的力源类型,夹具还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电磁和电动夹具等。
机床夹具在生产中的作用:采用夹具装夹工件,不仅有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件质量、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还能够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和改变机床用途。
3-4参考答案要点:利用夹具装夹工件进行加工,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有:(1) 工件装夹误差;(2) 夹具对定误差;(3) 加工过程误差(理解基础上,适当展开,参看教材相应文字)3-5参考答案要点:六点定位原理是在进行工件定位分析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正确。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三章参考答案南昌大学机电学院饶锡新编著2006 年11 月第3 章练习题(单项选择)3X1-1 答案:④工艺系统的精度3X1-2 答案:③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3σ3X1 -3 答案:③n3X1-4 答案:②1/5~1/23X1-5 答案:①轴承孔的圆度误差3X1-6 答案:②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3X1-7 答案:④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3X1-8 答案:②降速3X1-9 答案:②末端3X1-10 答案:④倒数之和的倒数3X1-11 答案:④远小于3X1-12 答案:②反比3X1-13 答案:②反比3X1-14 答案:④被切屑所带走3X1-15 答案:①传给工件3X1-16 答案:④采用热对称结构3X1-17 答案:①成正比3X1-18 答案:③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X1-19 答案:①法线方向(Y 向)3X1-20 答案:②机床与刀具热平衡后3X1-21 答案:①工件的夹紧变形3X1-22 答案:③刀具磨损3X1-23 答案:①切削热3X1-24 答案:④安装误差3X1-25 答案:②恒温第四章练习题(多项选择)3X 2-1 答案:①试切法②调整法③定尺寸刀具法④自动控制法3X 2-2 答案:①径向跳动②轴向窜动③倾角摆动3X 2-3 答案:①零件材料②表面粗糙度③名义压强3X 2-4 答案:②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3X 2-5 答案:①工件刚度不足③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3X 2-6 答案:②尾顶尖刚度不足③导轨扭曲④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3X 2-7 答案:①切削热②摩擦热3X 2-8 答案:②尾座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刀具热变形④钻头刃磨不对称3X 2-9 答案:①机床几何误差③调整误差3X 2-10 答案:②工件定位误差③夹紧误差④毛坯余量不均引起的误差复映3X 2-11 答案:①确定工序能力②估算不合格品率③判别常值误差大小13X 2-12 答案:②工艺过程是否稳定④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第3 章练习题(判断题)3X3-1 答案:∨3X3-2 答案:×3X3-3 答案:×3X3-4 答案:∨3X3-5 答案:∨3X3-6 答案:∨提示:参考图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