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2)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6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鼠之谜》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说明,最后以“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作节。
文章既有很有趣味的说明,又运用对话的叙述方式,写法不同与一般的说明文。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鼠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不仅偷吃我们的粮食,还传播疾病,古时就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话。
可是有一种生活在北极的老鼠,它们的种种奇异的表现不仅让人类大跌眼镜,而且给人许多思考。
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四、自主学习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读思考:1、本文介绍旅鼠的哪些奥秘?2、旅鼠的特殊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研读探究(引导)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
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思考一下:1、这篇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2、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明确: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六、拓展延伸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七、作业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现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旅鼠之谜》节选阅读及答案(2)篇一:旅鼠之谜阅读练习《旅鼠之谜》阅读练习姓名班级阅读课文相关段落,回答问题:①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额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
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
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②“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③“这……”我无言以对了。
④“让我们算笔帐你就知道了。
”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
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
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
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
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
这是第三代。
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
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老鼠。
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
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⑤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
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
八年级下《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旅鼠之谜》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章进行评价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旅鼠之谜》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章中的谜团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探讨旅鼠的行为特点和生态意义。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旅鼠之谜》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观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谜团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2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作者的论证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谜团和科学探究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 使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课文《旅鼠之谜》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谜团和科学探究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4.2 时间安排1. 引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案例分析:20分钟4. 小组讨论:15分钟5. 总结与反思: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旅鼠之谜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教学重点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一) 课程导入(二) 作者简介: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四)检查预习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2.解释下列词语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
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
,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六)讨论与探究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旅鼠之谜》节选阅读及答案(2)篇一:旅鼠之谜阅读练习《旅鼠之谜》阅读练习姓名班级阅读课文相关段落,回答问题:①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额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
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
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②“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③“这……”我无言以对了。
④“让我们算笔帐你就知道了。
”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
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
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
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
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
这是第三代。
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
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老鼠。
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
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⑤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
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
13、《旅鼠之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
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
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
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
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
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
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13、《旅鼠之谜》导学案主备人:胡淼【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学习重点】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学习难点】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
【学法指导】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我们首先应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通读课文后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想想作者的写作意图【自主预习案】1、作者简介: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2、文学常识了解:科学小品:是将()与()相结合的一种介绍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科学小品”篇幅短小,具有()()和(),善于兼容逻辑抽象思维与艺术形象思维,熔于一炉要而言之,“科学小品”的文学功能,一在窥视科学的素质和科学内含的趣味,二是在发现科学与社会、生活、文化、人生的联系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前赴后继()滑稽()4、解释下列词语媲美:挑衅:迷惘:笃信:道听途说:鼠目寸光:5、选词填空 A.小心翼翼 B. 神秘莫测 C. 急不可耐 D. 仓皇逃窜①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②当我()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③是的,这就是()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④我()地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6、通读课文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7、思考:本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8、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