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透视入门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5
七年级美术《透视》精品课件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视觉的立体》,详细内容为透视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本章通过透视的概念、种类、应用等,让学生掌握视觉立体感的表达,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绘画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视原理图、绘画实例、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如铁轨、道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视。
2. 新课内容: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如视平线、消失点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讲解其透视原理和画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完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透视基本概念:视平线、消失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
2. 透视画法步骤:确定视平线、找出消失点、画出景物、调整细节等。
3. 绘画实例分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含有透视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一点透视或两点透视。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经典透视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