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352.68 KB
- 文档页数:2
76生国塞厦匿型垫!Q生里旦筮!!鲞筮!!塑鱼i望堂』咧堕型垡!丛鲤塑堡匦:垫!Q:!尘:≥2,塑!:!Z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4例麻来峰【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辨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术治疗。
结果术后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 O S)评定患者预后:恢复良好22例(34.4%),中残8例(12.5%),重残13例(20.3%),植物生存2例(3.1%),死亡19例(29.7%)。
结论应用标准外伤大骨辨开颅内外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残死率仍较高,有资料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已超越了中型颅脑损伤(中型18.08%,重型20.14%)¨J,而且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在35%~40%间徘徊,其并发症、合并症及伤残率亦不见减少雎。
】。
如何降低病死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
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17~64岁,中青年多见,平均40.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39例,坠落伤12例,摔伤5例,打击伤8例。
1.2临床表现:参照格拉斯哥评分(G C S)标准:本组患者均在3—8分。
①受伤时间(到来院时间):3h以内40例,3~12h 14例,13—24h10例。
②受伤部位:直接损伤部位在额部6例。
枕部32例,顶枕部16例,颞部10例。
③意识障碍:深昏迷13例,中昏迷15例,浅昏迷36例,合并呼吸障碍l O例。
④瞳孔改变:单侧散大30例,双侧瞳孔散大20例,其余瞳孔正常。
⑤合并胸部外伤8例,肝脾损伤4例,肠破裂3例,四肢骨折15例。
(37):3021-3024.[19] VAN FURTH W R,DE VRIES F,LOBATTO D J,et al.Endoscopic surgery for pituitary tumors[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20,49(3):487-503.[20] TAKEDA T,OMURA K,MORI E,et al.Endoscopic modifiedtransseptal bi-nostri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tumors.Efficacy of complex preservation of every turbinate and olfaction:a STROBE analysis[J].Eur Ann Otorhinolaryngol Head Neck Dis,2022,139(6):337-342.[21] CAULLEY L,UPPALURI R,DUNN I F.Perioperative nasaland paranasal sinus considerations in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pituitary disease[J].Br J Neurosurg,2020,34(3):246-252.[22]冯子泽,伍益,李智斌,等.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3):277-280.[23] BAUSSART B,DECLERCK A,GAILLARD S.Mononostril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surgery[J].Acta Neurochir(Wien),2021,163(3):655-659.[24]王慧博,陆嘉诚,陈正新,等.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瘤[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10):1509-1512.(收稿日期:2023-05-17) (本文编辑:田婧)*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2ZDX8307)①江西省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 龙南 341700通信作者:赖余柱脑室与腰大池序贯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及其对神经损伤的影响*赖余柱① 廖书优① 徐尉升① 唐冠阳① 钟杰① 廖圣炜①【摘要】 目的:探讨脑室与腰大池序贯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及其对神经损伤的影响。
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临床研究作者:王中礼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机制。
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序贯减压组);标准大骨瓣联合一次性硬脑膜剪开术治疗的21例同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减压组)。
结果序贯减压组术中瞳孔恢复正常12例,部分缩小7例,无变化6例,常规减压组分别为3例、8例、10例;术中急性脑膨出序贯减压组5例,常规减压组10例;按GOS评定预后,序贯减压组良好9例,中残9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常规减压组分别为1例、2例、3例、5例、12例;两组相比较,均相差显著。
结论标准大骨瓣联合序贯性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是一种有效的理念,可能阻止脑膨出的发生,阻断了颅脑损伤的恶性循环,明显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大骨瓣;序贯性减压术;颅脑损伤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共46例,2010年0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符合中国创伤外科学会的诊断标准的患者,且无明显可危及患者生命的胸部、腹部及骨科等外伤情况。
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19~71岁,平均(38.54±14.12)岁。
按入院单双日顺序分为序贯减压组和常规减压组两组。
1.2临床表现 4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临床有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辅助检查入院后全部患者行头颅CT扫描。
1.4围手术期处理两组手术前均给予甘露醇降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
1.5方法尽可能快地完成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施术。
1.5.1序贯减压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
去骨瓣10 cm×10 cm~12cm×12 cm,行硬脑膜多部位小切口,先清除部分血肿及血性积液,部分降低颅内压,以缓解脑疝的进展。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且gcs<8分(经ct证实),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随访研究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疗效以gos数值为依据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全组患者gos数值1分的有9例(占15.0%),在2-3分之间的有29例(占48.3%),在4-5分之间的有22例(占36.7%)。
结论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特点,另外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缺血性脑梗死的防治上也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临床疗效;安全性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是指颅内血肿、脑挫伤广泛,受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可能会出现再次昏迷和意识障碍加重的大脑损伤。
从神经外科上看重型颅脑损伤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致死性损伤。
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成为了近年来许多青壮年的致死的常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现在交通工具的发达,交通事故频发,外力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成为了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是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患者做及时的治疗。
常规手术治疗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特点,但不能对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患者进行减压治疗和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1]。
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基本情况和颅脑损伤原因见表1。
- 154 -及用药规律[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15]王子龙.清热祛浊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T2DM(热盛痰阻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20.[16]张先杰,罗志敏,罗永彪.猪苓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调节血糖作用及机制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4):2586-2589.[17]杜妹玲.芍药不同部位多糖提取、体外活性研究及其花草茶研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1.[18]孟祥云,汪永锋,郭树明,等.当归多糖对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免疫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2,35(2):27-31.(收稿日期:2023-06-08) (本文编辑:姬思雨)①麻城市人民医院 湖北 麻城 438300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张辉① 杨西安① 胡怡勇①【摘要】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2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对比两组的颅内压、脑氧代谢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1 d,观察组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 2)、动脉血氧含量(CaO 2)高于对照组,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多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168例治疗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经验,探讨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切实可行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利川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救治的1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硬膜下血肿56例,硬膜外血肿90例,混合性颅内血肿22例。
血肿量在40~160 ml。
按GOS标准恢复良好96例,中度残废12例,重残废8例,无植物生存,死亡52例。
恢复良好率57.1%,残疾率11.9%,死亡率31.0%。
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发病后应及早去骨瓣减压加颅内血肿清除,同时控制脑水肿,防止肺部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颅内血肿;脑疝;治疗体会外伤性颅内血肿是头部外伤后常见的病理表现,脑疝是外伤性颅内血肿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较差。
利川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168例,现就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男106例,女62例;年龄6~78岁,平均42.5岁,男女比1.71∶1。
受伤原因:车祸伤115例(68.5%),坠落伤22例(13.1%),跌伤6例(3.6%),打击伤25例(14.8%)。
伤后就诊时间30 min~12 h,1 h 88例,1~3 h 25例,3~6 h 36例,6 h 19例。
GCS评分3~5分79例,6~8分89例。
双侧瞳孔散大74例,单侧瞳孔散大94例。
CT示硬膜下血肿56例,其中双侧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90例,混合性颅内血肿22例;合并脑挫裂伤62例,其中重度脑挫裂伤、脑水肿、轴索损伤38例,复合性损伤11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查体发现瞳孔增大,立即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 ml,医护同行行头颅CT扫描,明确血肿部位及出血量,患者行开颅手术前准备后,立即进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硬膜下血肿则行双侧去骨瓣减压。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疝患者的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对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患有脑疝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82例患有脑疝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
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疝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前后go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患有脑疝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脑疝;治疗;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040-02脑疝是一种非常危重的神经外科症状,大多数情况下会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继发出现,其中颅脑损伤合并枕骨大孔疝患者的临床实际病死率达到80%以上[1]。
脑疝症状一旦出现,单靠临床药物进行保守治疗通常很难奏效,即使及时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病死率、致残率仍然较高,对神经外科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
本次研究对患有脑疝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2年9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2例患有脑疝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5~71岁,平均42.7岁;发病时间1~12 h,平均3.7 h;治疗组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7~72岁,平均42.3岁;发病时间1~14 h,平均3.4 h。
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对骨瓣进行常规额、颞局限性去除处理,将血肿清除,对硬脑膜进行敞开减压。
额颞大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患者,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术后3个月内死亡3例,其余患者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7例、ⅴ级3例。
结论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脑疝;额颞大骨瓣减压术[中图分类号] r6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156-02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1]。
据有关统计,hich占自发性脑内血肿的60%,其死亡率高达38%~43%[2-4]。
目前,对hich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如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锥颅血肿引流术等。
但对于hich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hich合并脑疝或手术时距离发病时间>48 h、血肿周围脑水肿已形成者,选择小骨窗显微手术应慎重[2-4]。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对3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脑疝行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hich合并脑疝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额颞大骨瓣减压术共36例,男20例,女16例,男女比例1.25∶1。
年龄42~77岁,平均59.5岁。
术前gcs评分3~8分,平均6.5分。
术前ct提示血肿均位于基底节区,血肿大小60~120 ml,平均80 ml,其中8例血肿破入脑室。
发病后和入院时均有意识障碍,按照gcs评分3~5分25例,6~8分11例。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临床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4-08-05T16:05:46.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吴长武[导读] 颅脑在受伤数小时内即可出现脑水肿和颅内高压,造成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移位和脑疝等严重后果。
吴长武(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 545299)【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374-02 颅脑在受伤数小时内即可出现脑水肿和颅内高压,造成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移位和脑疝等严重后果。
根据(Monroe-Kellie)原理,颅内压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传统治疗颅内压升高的方法(包括过度通气、亚低温、巴比妥类药物和脱水剂的应用等)有一定的作用,但特重型颅脑损伤后,常导致难控性颅高压,传统治疗措施无效。
1901年,Kocher首次提倡为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减压。
此后一个多世纪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去骨瓣减压术能显著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组织灌注和提高脑组织氧分压。
随着新兴材料和手术器械的应用以及手术技能的成熟,去骨瓣减压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因迟发性血肿或减压不充分而再次手术。
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ilateral decompress craniectomy,BDC)。
BDC由Miyazakih[1]在1966年首先提出,并在1971年以后逐渐普及。
标准的BDC是指手术去除双侧额颞顶颅骨骨瓣,扩大颅内腔容积,使得脑组织有膨胀的空间,降低颅内压力,解放受压脑组织。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去骨瓣、去骨瓣的部位和骨瓣面积。
1.BDC的临床作用1.1 扩大颅腔容积颅腔容积相对固定,脑脊液、脑血流量和脑组织三者体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颅脑外伤后,三者的平衡关系破坏,进入恶性循环阶段,颅内压力进行性增高,但通过手术去除骨瓣,扩充硬膜囊,可迅速扩大颅腔容积,使颅内压力下降。
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5-07-21T13:41:28.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黄爱钧
[导读] 脑损伤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为颅内血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黄爱钧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指标、GCS评分以及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和GC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具有明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外伤性颅脑损伤;脑疝;大骨瓣减压术;脑池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30-02
脑损伤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为颅内血肿,会引起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若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血肿不断扩大,部分脑组织很容易受压而发生移位,从而形成脑疝,影响邻近的重要的组织和神经[1]。
因此,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一旦出现脑疝则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本研究主要是对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脑CT检查得到确诊,且符合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2~67岁,平均44.3±12.7岁;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3~66岁,平均42.9±10.8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前常规脱水、利尿等护理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1)对患者行改良Kelly切口;(2)进行骨瓣钻孔手术,用咬骨钳扩大骨窗向前至颞窝,向后至乳突前部,去除颞骨鳞部;(3)血肿清除,将颞叶轻抬起以暴露小脑幕裂孔缘,打开环池,使脑脊液大量涌出,从而脑皮层发生下陷;(4)对额骨骨膜进行扩大修补,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颅内压评分(IC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估患者疗效。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检验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和GCS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的ICP均显著降低(P<0.05),GCS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ICP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P和GCS评分变化比较
3.讨论
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继发脑疝患者的脑疝位于小脑幕裂孔,颞叶沟位置难以恢复,从而压迫脑干,而且患者因为脑水肿导致颅内压急
剧升高,从而影响预后[2]。
有文献指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在50%以上[3]。
外科手术在对该种疾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减压还要彻底清除颅内的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对脑疝进行复位并开放脑池,以解除脑干受到的压力,传统的骨瓣减压术因为骨窗较小,难以充分暴露额极、颞极和大脑底部,从而无法有效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也难以对出血血管进行止血[4]。
近年来,大骨瓣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的重要手术,但因为该种手术方法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颅骨缺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头痛、癫痫、不明原因的精神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导致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其能够真正改善患者预后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本研究则主要对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ICP和GC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充分明确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脑池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涛,姜勇,董亚南等.创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形成的相关因素[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3):210-212.
[2] 徐震,黄李法,吕晓皑.大骨瓣减压对不同年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62-64.
[3] 庞军,倪晓伟,兰杰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术后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2):198-199.
[4] 杨春红,张松,彭长平.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