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肉食鸡的养殖方法有哪些养好肉食鸡是广大养殖户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肉食鸡的养殖方法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养殖肉食鸡的方法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肉食鸡的养殖方法1,鸡苗。
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的鸡苗。
肉鸡生产水平的高低,首先是由鸡只内在的遗传潜力所决定的。
由于各个品种遗传潜力不同,造成的肉料比不同,给广大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效益不同。
因此,一定要选择优良品种。
其次一定要从鸡苗质量好,信誉多高的大型种鸡厂进鸡苗。
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2,环境。
生活环境是遗传潜力的发挥的如何,饲料转化率的高低的关键因素。
环境主要包括内外两部分。
鸡舍的外部环境:1,保证鸡舍外20米内无垃圾,无杂草,无死鸡,无残留粪便等。
2,保证道路清洁,鸡舍四周5米内每周用配置好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每平方米1公斤。
3,鸡舍附近要挖积粪池,位置在鸡舍30米以外的下风向。
只有这样才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鸡群的发病几率。
鸡舍的内部环境:1,温度。
雏鸡出壳后体温是39---41°C。
前两周雏鸡的自身调节体温机能较差,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这样就需要依靠舍内的环境温度来维持。
前两周的正常温度应控制在36---34°C。
温度关系着鸡的健康状况和饲料利用率。
温度太高,雏鸡易脱水,羽毛生长不良,饮水过多,采食量减少,拉稀便,生长缓慢。
长期这样,体质下降,抗病能力低下。
温度过低,卵黄吸收不好,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同时增加饲料消耗量。
初春,深秋和冬季昼夜温差大,要注意控制好恒温。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第一周末体重。
雏鸡进舍后168小时《7天》体重应达到入舍时的4倍。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影响肉鸡终生的生长发育。
育雏的第一周如果温度超过38°C并持续3小时以上,将会影响雏鸡终生的生长发育。
2,湿度。
在孵化后期,出雏器内的湿度相对较高,为了减少雏鸡出雏后的应激,育雏的前3天相对湿度必须在65%以上。
如果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50%,雏鸡就会出现脱水,周末体重达不到入舍时重量的4倍,均匀度差,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的养殖技术包括选种、圈养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对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种肉鸡的选种应选择肉型、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肉鸡品种有普通肉鸡、肉乌鸡、土鸡等。
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活泼、体格饱满、毛色亮丽的鸡苗。
二、圈养环境1. 养殖场地:肉鸡的圈养环境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适宜、无积水、无异味的场地。
地面应平整、硬实、易清洁,避免残料、粪便堆积。
2.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较为敏感,合适的温度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
鸡苗出生后,需要保持28-32摄氏度的卧窝温度,逐渐降低至22-24摄氏度,以后每周降低1至2摄氏度,直至稳定在15到18摄氏度。
3. 饮水设备:肉鸡的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水质清澈无杂质,能够满足肉鸡的日常饮水需求。
4. 饲料设备:肉鸡的饲料设备要保持干燥、无污染,饲料架高度要适宜,方便鸡只采食。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肉鸡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调配饲料。
一般情况下,肉鸡一日要求精料和饲料的比例为1:3,适当添加一些营养和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
2. 定时定量饲喂:肉鸡要定时定量饲喂,饲料要按照标准进行配给。
每天必要的饲料量是鸡重的2%到3%,分配为两次供给,一次为早餐,一次为晚上。
饲喂过程中要适量投喂,避免浪费。
3. 饮水管理:肉鸡要保持充足的饮水,每天要检查饮水器,及时清洗和更换水源。
热天气可以适量添加一些饮水药物,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4. 定期清理:肉鸡的粪便要定期清理,保持鸡舍干净卫生。
清理后要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细菌和疾病的传播。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肉鸡要按照规定接种预防疫苗,预防常见的鸡病。
2. 疾病监测:肉鸡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 药物防治:对于发现的疾病,要及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医嘱规定使用药物。
4. 防止交叉感染:肉鸡要进行合理的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保持鸡群的健康。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肉鸡养殖技术的掌握和日常管理要点的把握对养殖业的发展和肉鸡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肉鸡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的要点,希望能够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一、肉鸡养殖技术1.选择肉鸡品种在肉鸡养殖中,选择合适的肉鸡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肉鸡品种可以分为肉型鸡和蛋肉型鸡两种。
在选择肉鸡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设施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进行养殖。
2.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肉鸡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养殖场地应该选择在离市场较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源丰富的地方。
养殖场的建设应该符合当地的规划设计要求,确保鸡舍的通风、采光、排水等设施完备,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3.科学饲养管理肉鸡的饲养管理是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的关键因素。
首先要保证饲料的质量,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要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喂养时间,保持鸡只的饮食习惯和饲料的新鲜。
加强饮水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保证鸡只的饮水需求。
4.疾病防控在肉鸡养殖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鸡群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鸡只。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加强饲料卫生和饮水卫生管理,防止鸡只因为饲料和水源而受到感染。
加强鸡群的免疫保健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5.环境控制在肉鸡养殖中,合理的环境控制对鸡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保证鸡只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通风和换气,确保鸡舍内空气清新,避免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
二、肉鸡日常管理要点1.定期检查在肉鸡养殖中,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者应该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饲料饮水情况、鸡舍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科学喂养科学喂养是肉鸡养殖中的关键环节。
养殖者应该合理控制饲料的供给,保持鸡只的饮食习惯,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质量。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是农场养殖中重要的畜禽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供应市场广阔。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对于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一、养殖技术1.选址和建场肉鸡的养殖场地要选择在交通便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顺畅的地方。
养殖场地不宜靠近污染源和噪声源,要避免引起肉鸡的惊恐和生病。
场地的土地要平整,没有积水和污染物,以免对肉鸡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2.选种和繁育选种是肉鸡养殖的第一步,选取好的种鸡是保证养殖业成功的关键。
在选种时要选取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肉鸡种苗。
要选择健康的种鸡,避免携带疾病传染到后代。
繁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授精次数和繁殖密度,保证产出的优质鸡苗。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肉鸡养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配比饲料,控制好喂养量,避免肉鸡过度肥胖。
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鸡舍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防止因环境脏乱而导致肉鸡生病和死亡。
4.疾病防控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养殖户要经常观察肉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定期对肉鸡进行防疫,比如注射、喷洒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5.环境控制肉鸡的生长和发育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控制好饲养环境。
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避免肉鸡中暑;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肉鸡受冻。
此外要保持鸡舍的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减少腐败物的滋生。
二、日常管理要点1.定时喂养肉鸡的喂养要定时定量,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少。
定量喂养可以根据肉鸡的生长情况来调整饲料量,以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定期清理鸡舍环境要定期清理,去除鸡粪和废料,保持鸡舍的干燥清洁。
此外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3.健康观察养殖户要经常观察肉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发现肉鸡有异常行为和体征,要及时隔离治疗。
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方法一、选种: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鸡种,例如一些地区对瘦肉鸡的需求较大,则选择肌肉发达的瘦肉鸡种。
2.选择健康、生长迅速、食量大、耐饥饿和耐力强的肉鸡种。
3.选种时注意鸡的品种特性和外观特点,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鸡种。
二、繁殖:1.制定鸡舍环境:确保鸡舍温暖、通风良好,地面干净,饮水系统和饲料系统正常运行,以提供适宜的环境给母鸡孵化。
2.选育优质肉鸡种公母鸡:公鸡要选择外貌完整、体格健壮、行动敏捷的,母鸡要选择体形高大、产蛋率高的。
3.排蛋:适时从鸡舍中采集鸡蛋,并根据蛋的大小和外观进行分类,保留健康的蛋用于孵化。
4.孵化:将选好的鸡蛋放入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通风保持良好,孵化期一般为21天。
5.孵化后的鸡苗:孵化后的鸡苗要及时喂食,保持饮水系统畅通,饲养环境干净,也要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饲养管理:1.饲料供给: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包括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2.健康检查:定期检查鸡的健康情况,注意观察食欲、水分摄取、排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寄生虫问题。
3.维护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鸡舍,保持洁净、干燥,减少病菌的滋生,也要定期更换饮水器和饲料器。
四、病害防治:1.接种疫苗:按照养殖周期和当地流行病情,定期为鸡群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预防病害: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管理饮食供水的卫生,注意预防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等疾病。
五、销售:1.遵循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鸡的养殖量和出售时间。
2.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与当地的超市、餐馆、批发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
3.理顺销售流程:确保鸡的质量、包装和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能满足市场要求,提高销售效率和盈利能力。
六、盈利:1.合理控制饲养成本: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供给,控制饲养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盈利能力。
2.提高养殖效率:注意鸡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摄入量,合理调整养殖密度和饲养时间等,提高养殖效率。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肉鸡养殖已成为农户和养殖户的一项重要产业。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肉鸡产品,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肉鸡的养殖技术:1.选址和场地准备:肉鸡养殖需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清洁、水源充足的场地。
场地的呈现出设计合理,便于清洁和管理。
要做好场地的起坎、排水和防风设施的建设。
2.饲料配制与喂养管理:肉鸡的饲料配制需要根据鸡的生长期和体重进行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需要有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确保鸡只的健康生长。
定时喂食、科学合理的饲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3.疫病防治:肉鸡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疫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要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药物使用,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卫生。
4.环境控制:为了确保肉鸡的健康生长,养殖场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
养殖场内应设备遮阳、保温、通风等设施,确保鸡只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5.饮水管理:养殖户在养殖肉鸡时一定要保证鸡只充足的饮水,饮水要干净无污染。
及时清洗饮水设备,保持饮水设备的干净卫生。
肉鸡的日常管理要点:1.养殖场的清洁管理:定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病死鸡,保持鸡舍的清洁。
对饮水器、饲料器具及时做好清洗和消毒。
2.健康观察:养殖户要时刻关注肉鸡的生长状态,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患的鸡只。
保持养殖场的生产环境清洁卫生,预防鸡只发病。
3.紧急预案:对于突发疫情或其他问题,养殖户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处理,保障鸡只的健康。
4.用药和疫苗接种: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防止因错误用药造成鸡只的损失。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只的免疫能力。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肉鸡的产出效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肉鸡饲养的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预防控制等方面介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0~26摄氏度之间,因此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冬季,可以采取加热等措施来保持室内温度,避免肉鸡受冷受饿。
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可以采取通风、降温设备等措施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2. 适宜的湿度适宜的湿度对于肉鸡的生长和健康同样重要。
肉鸡场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70%之间为宜,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增加疾病的传播,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肉鸡的水分丢失过多,影响生长发育。
3. 合理的光照光照对于肉鸡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光照管理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每天肉鸡需要12小时的光照时间,夜间需要暗淡的灯光。
光照的合理管理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和生长发育,提高肉鸡的产蛋率和肉质的品质。
二、饲料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比肉鸡的饲料配比要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肉鸡的健康和免疫力。
2. 定时定量喂养肉鸡的定时定量喂养是保证肉鸡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常每日喂食2~3次,量要适中,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容易造成肉鸡的发育不良或者浪费饲料。
3. 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对于肉鸡的生长与发育非常重要。
合格的饲料应该是无霉、无异味、无异物的。
饲料的存放要注意通风干燥,避免潮湿和发霉,以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三、疫病预防控制1. 定期消毒肉鸡饲养场的定期消毒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往往容易在饲养场内繁殖滋生,通过定期的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肉鸡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生产业,其关键技术为保证肉鸡良好健康生长发育,提高肉鸡产量及产值。
本文将介绍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
一、选好品种1、药用性能:选择对药品敏感性小的鸡种。
2、良好稳定性:选择生长快,经济效益好,坚韧耐用的肉鸡品种。
3、优异风味:选择味道好,色泽佳,营养价值高的肉鸡品种。
二、合理去势施行去势是为了减轻肉鸡性成熟后的体内荷尔蒙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可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增重。
但是在实行去势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时间:必须在肉鸡生长初期进行去势,以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2、技术:去势操作需要技术,建议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农户或兽医进行操作。
3、药品:一定要注意使用无毒、有效、可控的去势药品。
三、控制环境1、温度:在肉鸡养殖中,温度的变化对鸡的影响较大。
合理设置高低温度限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促进肉鸡正常发育。
2、通风: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排出二氧化碳,有效预防肉鸡窒息预案。
3、湿度:湿度对肉鸡生产也是有影响的。
在恰当的湿度下,肉鸡会处于一个简单的生产条件。
促进饲养的效益。
4、光照:在不同生产阶段,需要适当利用天然光和人工光照。
人工光照不宜过强过弱,否则容易造成食欲抑制、生长缓慢等不良症状。
四、科学饲养1、营养均衡:肉鸡饲料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并参照当地事物,选用不同类型的饲料。
尽可能增加饲养的营养密度。
2、水源优质:在肉鸡养殖中,喂饲富有质量的生饮水是十分重要的。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3、适时补给:肉鸡补充任何剂量的饲料或水,都要遵循化学软肋的原则,并在饲养时间内适时作为膳食补给。
五、疾病防治肉鸡养殖中,禽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在太极拳禽病发生时,应及时对症治疗。
预防疫苗的注射应按规定时间和适当剂量实施,坚决维护肉鸡健康状态。
以上正是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肉鸡养殖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证肉鸡健康,也可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摘要:肉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饲养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肉鸡的养殖,并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肉鸡是一种以其丰满、肉质细嫩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禽类。
而要获得市场需求旺盛的肉鸡,除了品种选择外,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选址:肉鸡养殖场选址应避开工厂、居民区和交通干扰较多的区域,以确保环境的安静和空气的新鲜。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便利、供水灌溉条件、废弃物处理等因素。
2. 圈舍建设:肉鸡圈舍的建设需要考虑两个主要方面,即卫生安全和舒适性。
建议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搭建圈舍,方便清洁、控制温度和湿度。
合理设置日光灯和通风设备,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选择适宜的肉鸡品种。
常见的肉鸡品种有华南杂交鸡、柯布罗、艾维斯、黄浦等。
但无论选择何种品种,都要保证其健康、快速生长以及肉质的优良特性。
4. 饲料管理:肉鸡的成长离不开营养全面的饲料供应。
饲料要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配置,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定期进行检测和补充。
5. 水源管理:肉鸡需要充足的饮水量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因此,肉鸡场应该确保有稳定可靠的饮水供应,并且要保证喂水设备的干净和良好运行。
6. 疾病预防: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者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时及时消毒圈舍,保持清洁卫生。
对于有疑似疾病症状的鸡只要及时隔离并请专业兽医师进行诊治。
7. 生长管理:正确的生长管理可以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
要合理控制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使每只鸡都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合理调节光照和温度,提供适宜的饮水和饲料。
定期对鸡只进行称重和观察,早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8. 销售渠道:肉鸡的销售渠道也是养殖者需要重视的一点。
南方养殖肉鸡的方法引言肉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其鸡肉被广泛消费。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对肉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介绍南方养殖肉鸡的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进行科学养殖,提高肉鸡养殖的效益。
圈舍建设肉鸡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圈舍建设是肉鸡养殖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圈舍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点:1. 圈舍大小: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圈舍大小,2平方米的空间可供一只肉鸡生活和活动,养殖过程中避免过度拥挤。
2. 通风与隔离:南方气候潮湿炎热,肉鸡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圈舍应设置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同时,可设置隔离区,防止疾病传播。
3. 照明设备:合理的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与产蛋起着重要作用,南方养殖肉鸡的光照时间宜保持在15-16小时。
饲料管理饲料是肉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支撑,科学的饲料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以下是饲料管理的几个要点:1. 饲料配方: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
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肉鸡的营养需求。
2. 饲喂时间:南方气候炎热,可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饲喂,避免高温对肉鸡的影响。
饲喂时间一般为早晨和傍晚。
3. 定量喂养: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饲料的营养含量,设定合理的饲喂量。
过度饲喂会导致肉鸡生长过快,影响鸡肉的质量。
疾病防控肉鸡集中饲养容易引发疾病传播,疾病防控是保证肉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疾病防控的几个关键要点:1. 疫苗接种: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南方地区的常见疾病,合理选择疫苗进行接种。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肉鸡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 卫生管理:保持肉鸡圈舍的清洁卫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鸡舍,清除秽物和鸡粪,避免疾病的滋生和传播。
3. 病死鸡处理:发现病死鸡要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可采用深埋、焚烧或化学处理等方法,防止病菌扩散和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南方养殖肉鸡的方法需要注意圈舍建设、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肉鸡养殖技术和技巧肉鸡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满足人们对禽肉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合理的技术和技巧的运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证肉鸡的生长健康。
本文将从肉鸡养殖的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肉鸡养殖的技术和技巧。
一、肉鸡养殖的选择在选择肉鸡品种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养殖环境和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见的肉鸡品种有柯布、罗斯、安康等。
在选择品种时,应注意其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耐病性等特点。
同时,要选择健康的种鸡,避免携带疾病的种鸡进入养殖场。
二、饲养管理1. 场地准备饲养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
场地应平整、干燥,避免积水。
饲养场地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肉鸡的活动和生长。
2. 饲料管理饲料是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应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包括起始饲料、生长饲料和肉鸡饲料。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定期更换饲料,避免发霉和变质。
3. 温度调控肉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在冬季,应提供足够的供暖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在夏季,应采取降温措施,避免高温对肉鸡的不良影响。
4. 疫病防控肉鸡养殖中,疫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应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养设备和场地;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肉鸡的免疫力;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肉鸡,防止疫情扩散。
三、养殖技巧1. 合理密度肉鸡的饲养密度直接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应根据饲养场地的大小和肉鸡品种的特点,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肉鸡互相踩踏,影响生长;过低的饲养密度则会浪费场地资源。
2. 定期检查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肉鸡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应检查肉鸡的饮水情况、饲料消耗情况、生长速度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3. 合理养殖时间肉鸡的养殖时间应根据品种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肉鸡的养殖时间为45-60天左右。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养殖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养殖方式,其优点在于成长速度快、饲料转换率高、利润丰厚等。
而成功的肉鸡养殖必须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一、养殖技术要点:
1. 鸡舍建设:鸡舍应该建在平整、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
鸡舍的尺寸应该根据养殖规模、鸡的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同时还应该保证鸡舍内部的卫生条件良好。
2. 饲料制备:肉鸡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因此,饲料制作非常重要。
饲料应该经过合理的配方,里面应该包含合适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3. 饮水管理:肉鸡需要每日清洁的饮水,水要保持清洁卫生,并且随时加入水草饲料等,保证鸡只的健康。
4. 疾病预防:肉鸡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要保证鸡舍常规消毒,饲料要清洁卫生,同时要注意饮水卫生和传染病的防控。
5. 养殖环境管理: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环境参数的合理控制,以提高肉鸡的生产能力。
二、日常管理要点:
1. 常规消毒:鸡舍、设施和器具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 饲料管理:肉鸡应该保证充足的饮水、饲料,同时还应该避免饲料污染和浪费现象。
3. 疾病防治:要对肉鸡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疾病,保证肉鸡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5. 鸡只管理:对鸡只进行分类、标识、记录,定期进行称重,监测体重变化,以保证肉鸡的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要成功养殖肉鸡,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同时要密切关注鸡只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益。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肉鸡养殖的良性发展,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肉鸡养殖是畜禽养殖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肉鸡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变得尤为重要。
肉鸡养殖关键技术是指肉鸡养殖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肉鸡养殖关键技术。
一、饲养管理1. 饲料配制:肉鸡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其中玉米是主要能量来源,豆粕是主要蛋白质来源,饲料中还要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合理的饲料配制是肉鸡健康成长和高产的关键。
2. 饮水管理:肉鸡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而且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肉鸡的健康和生长情况。
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及时补充饮水是十分重要的。
3. 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减少鸡群之间的压力,避免鸡群间的争斗,从而减少损失,提高饲养效益。
4. 定时定量饲喂:要养成定时定量饲喂的习惯,饲喂时间和数量要有规律,避免过度或不足的饲喂,影响肉鸡的健康和生长。
二、环境控制1.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20℃~28℃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肉鸡的食欲和生长,因此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和肉鸡的生长阶段对鸡舍进行恰当的保温和通风。
2. 湿度控制: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肉鸡的新陈代谢和呼吸,但是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肉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因此需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并保持空气流通。
3. 光照控制: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和发育,一般来说,每天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是比较适宜的。
4. 空气质量控制: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影响肉鸡的健康。
三、疾病防控1. 注重生物安全:肉鸡繁殖密度大,容易发生疾病传播,加强鸡舍内的消毒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2. 合理用药:在饲养管理中,及时发现肉鸡的异常情况,并实施合理用药,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定期请病理专家对肉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预防工作。
肉鸡养殖技术简介肉鸡养殖是指以肉食为目的的鸡类饲养过程。
肉鸡属于高产、高效育肥鸡种,其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鸡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包括肉鸡品种、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内容。
肉鸡品种的选择选择适合肉鸡养殖的品种是养殖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见的肉鸡品种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农友肉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1. 生长速度:优势肉鸡品种应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出栏体重。
2. 肉质品质:优质肉鸡品种的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 抗病能力:选择具有较好抗病能力的肉鸡品种,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饲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饲养环境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果。
以下是饲养环境建设的关键要点:鸡舍的设计鸡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通风和排水功能。
合理的鸡舍设计可以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减少因环境因素引发的疾病。
温度和湿度控制肉鸡的生长需要恒定的温湿度条件。
饲养初期,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约25-28摄氏度),后期逐渐降低至20摄氏度左右。
湿度控制在60%左右,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疾病发生。
光照管理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饮食摄取有直接影响。
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水平。
养殖初期,每天光照12-16小时;后期逐渐减少至8-10小时。
饲料管理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是确保肉鸡养殖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饲料管理的几个要点:饲喂方式饲养初期,可采用频繁喂料的方式,以满足肉鸡生长的营养需求。
后期逐渐减少喂料次数,但增加单次饲喂的量,促进肉鸡快速生长。
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肉鸡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保证肉鸡健康成长。
饲料质量选用优质的饲料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
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无污染。
疾病防治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针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饲料营养、疾病预防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技术。
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种鸡管理、预防保健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方肉鸡饲料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来合理配置。
一般来说,初生期需求蛋白质和能量高的饲料,生长期需求粗蛋白质和能量适中的饲料,肥育期需求能量高的饲料。
还应根据不同品种的肉鸡、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来调整饲料配方。
2. 营养平衡在饲料中,应保证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比例合理平衡。
特别是要注意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以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饲料加工饲料的加工质量对肉鸡生产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需要做到颗粒完整、粒度均匀,以及保证饲料的草粉、水分、增重剂等添加均匀,防止因为饲料粉化或者结块等问题影响到鸡群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4. 饲料供应肉鸡的采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供应应该适量适时,并且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净卫生。
饲料的投喂时间和方式也需要有规律。
二、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需要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
孵化初期温度控制在35-37°C,逐渐降低到21-24°C。
生长期间,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温度。
2. 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控都非常重要,通风设施应该保障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排出排放氨气和粉尘等有害气体。
3. 光照管理适宜的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光照时间应该适度。
需要合理利用日光和人工照明,确保鸡群有足够的光照时间。
4. 饮水管理水质干净卫生,饮水设施合理,水量充足,鸡舍内水温适宜,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施。
5. 骑岗管理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三、种鸡管理1. 种鸡选育选择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良种肉鸡,适合自己场地和饲养条件的种鸡品种和规格。
肉鸡养殖技术
肉鸡养殖技术
一、肉鸡养殖的场址选择技术
1、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
2、场地要有一定坡度,有得于排水;
3、要远离村镇,与其他养殖场相距1000米以上,便于防疫的地方。
4、交通便利。
5、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6、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最好自己配备发电设备。
7、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
二、肉鸡养殖的鸡舍建设
一般采用上养殖(优点:便于管理,便于保持鸡舍通风和床的干燥)。
1、肉鸡养殖要求每批全进全出,所以只需建一个鸡舍就可以了;
2、采用“双坡”方式建鸡舍,高3米左右,顶部要加隔热层,屋脊处设通风天窗,每隔6米一个,天窗上加防雨帽;
3、鸡舍的两边修有固定的墙,并开有窗户(高约1.35米,面积约0.9×0.8米),每隔3米开一个窗户;
4、为保持通风干燥,还要设置翼窗,位于床与地面之间,为
0.40×0.4米,窗台距离地面5-10厘米,每隔3米设置1个;还可以设置地下通风道辅助通风;
5、鸡舍地面必须是水泥地面,鸡舍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的脚踏消毒池;
6、顶部内侧应铺一层塑料布,便于保温和冲洗消毒;
7、鸡舍两头设置风机辅助换气。
三、肉鸡养殖设施
1、架应坚固耐用,页要光滑平整,肉床高0.9米,宽3.5米为一道,长度视鸡舍长度而定,床设0.4米高的护栏;
2、雏鸡阶段不需要使用整个床,可以用塑料布将整个床隔开成几个单独的鸡舍,只使用部分床,以后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步扩大使用面积,以符合密度要求;
3、鸡舍内供暖设备一般采用火炉供暖,但必须安装烟囱,以防煤气中毒,烟囱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以利于充分散热,节省能源;
4、光照时间对鸡只的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每天的自然光照外,还要备有人工光照设备。
因此鸡舍内要安装2条照明线路,每隔3米安装1个灯头,达到每20平方米面积有一个灯泡照明,高度以距离地面2米为宜,一般采用白炽灯照明;
5、饮水、喂料设备要充足,以保证鸡只的饮水和采食。
一般育雏阶段要求每50只雏鸡配有一个饮水器和喂料器,20日龄后每30只配一个;
6、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高压清洗机和消毒喷雾器等。
四、肉鸡养殖进雏前的准备
1、进雏前15-12天清理鸡舍粪便,清洗饮水器、喂料器,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墙壁、屋顶、床、地面等,并检查维修鸡舍设备;
2、进雏前11-9天对鸡舍进行第一次药物消毒(包括床、地面、饮水器、喂料器等),消毒时应当关闭门窗和通风口,10小时后开窗通风,在通风3-4小时后关闭门窗。
饮水器和喂料器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3、进雏前6-4天进行第二次消毒,可用40%的甲醛水溶液300倍液体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前检查温度,使鸡舍温度达26℃以上,湿度达80%以上,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后密闭门窗36小时以上,然后打开通风不少于24小时;
4、进雏前3-1天准备好饲料,用塑料布将床隔好,按育雏期第一周每平方米30-40只的养殖密度进行分隔。
进行预温(使墙壁、地面预热)、预湿,冬季预温应在进雏前3天进行,预温温度应在35℃以上。
夏季提前1天预温到34℃,同时不断给育雏室加湿,以保证育雏室的湿度。
在床上铺上一层纸板防止雏鸡受凉。
预温、预湿完成后就可以进雏了。
五、肉鸡养殖的育雏管理技术
1、雏鸡1-2日龄:雏鸡运到后应尽快送入鸡舍内,送入鸡舍后不要立即将雏鸡放在床上,应先对雏鸡进行免疫,用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苗对每只雏鸡右眼用1滴。
免疫后就可以将雏鸡放在床上了。
在免疫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给雏鸡第一次饮水了,雏鸡第一周饮水要求使用20℃左右的温水,并在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要保持水量充足,保证让每一只雏鸡都饮到水。
在第一次饮水3小时后,就可以给料饲喂了,饲料要用雏鸡专用料,在育雏的1-7天内,让雏鸡自由采食,第一天要求每2小时给料一次(注意少喂、勤添),要随时注意观察舍内温度的变化和雏鸡活动的情况(如分布均匀,活动自如,说明温度适宜;如扎堆则说明温度过低),为了保温,育雏期通风量不宜过大。
但煤气和消毒太浓时应加强通风,可在每天中午舍外温度高时进行通风。
在育雏的1-2天舍内温度应保持在33℃以上,相对湿度在70%,前2天应采用24小时光照,照明用40W的白炽灯泡。
2、雏鸡3-4日龄:从第3天开始将舍内温度降到32℃,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期间注意观察雏鸡的粪便,并清理积粪,更换垫纸;注意煤炉、烟囱和通风情况,防止煤气中毒,要求每3小时给料一次,并在第3天减少光照1小时,保持在23小时光照时间。
3、雏鸡5-7日龄:第5天时将舍内温度调到32-30℃,相对湿度保持在65%,5日龄时对鸡只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
第6天开始喂料时开始改为成鸡料盘,采取每天更换1/3开食料盘的方式更换。
每天喂料6次,夜间熄灯2小时保持22小时光照时间。
从第七天开始扩大床面积,使雏鸡密谋保持在每平方米35只。
4、雏鸡8-14日龄:第8天开始将鸡舍温度降到29℃,第9天时在雏鸡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对鸡只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TV系苗
点眼或滴鼻,每只鸡1滴。
同时在第9天更换饮水器,撤走雏鸡饮水器更换为成鸡饮水器,将饮水器调整到适当高度。
在这期间应注意观察温度、湿度,并适当通风,特别是在夜间应注意有无呼吸异常音。
从第8天开始要定时定量给料,投喂饲料量应根据鸡只的体重灵活掌握,一般不要限料,以吃完又没有剩余为准,每天投喂4-6次,到第13、14天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第14天对鸡只进行免疫,使用法信灵进行滴口免疫。
免疫后应清洗饮水器,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
到这时要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渐扩大床面积,期间鸡舍温度保持在28℃,湿度为55%。
5、15-22日龄:第15天继续饮用一天维生素水,并加强舍内通风。
在第17、18天时使用过氧乙酸0.2%液体进行带鸡消毒,第19天开始更换为成鸡饲料(更换时不要一次性全部换掉,应分为4天更换完成,即每天用1/4的成鸡料替换出雏鸡料,混在一起饲喂,直到第4天全部更换为成鸡料)。
在这期间,鸡舍温度应从第15天的28℃逐渐降到22日龄的26℃,两天降1℃,湿度控制在50-55%。
同时随着鸡只的生长扩大床面积,使养殖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10只。
调整饮水器高度以适应鸡只需要,在22日龄时使用新城疫四系对鸡只进行点眼免疫,光照时间保持在22小时,在15日龄后照明灯由40W换成15W 进行照明。
6、23-26日龄:在免疫后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25日龄时进行带鸡消毒一次,在饮水中加入超强多维,26日龄时把舍内温度
降到25℃,湿度控制在45-50%。
7、27-34日龄:加强日常管理,加强通风,如鸡舍内温度过高,要使用降温水帘和排风机进行降温。
在这期间,应使室温从25℃降到23℃,湿度保持在40-45%。
8、35日龄-出栏:鸡只生长到35日龄时禁止使用任何药物。
要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从36日龄开始将鸡舍温度降到22℃。
从35日龄到出栏每天应保持24小时光照时间,目的是增加鸡的采食量,尤其是在夏高温季节,白天温度高,鸡的食欲差,采食量小,而夜间凉爽,应让鸡充分采食,以提高鸡只的增重速度,提早出栏。
37日龄时带鸡消毒一次,40目龄将鸡舍温度降到21℃并一直保持到出栏,43日龄时进行最后一次带鸡消毒,一般45-52日龄出栏,体重约2.5-3千克。
六、肉鸡养殖管理技术
1、投料标准:从1日龄每只每天11克至52日龄每只每天约248克,每天大约增加4-6克,每天按时投料,并按鸡的不同、生长速度决定每天的数量,适当通风换气,能够排出舍内污染空气,换入新鲜空气。
注意调节温度和湿度。
要按时清理舍内积粪,一般每2天清理一次。
2、通风原则:1-25日龄以保温为主,随着日龄的增加,适当加大通风量。
25日龄后应加大通风换气量,冬季也要求24小时通风换气,但夜晚应适当减少。
3、卫生防疫:做好每一阶段免疫工作,工作人员进入鸡舍要更换专门的服装,消毒池的消毒药水要勤更换,一般每4-5天更换一次。
禁止外来人员进出鸡舍,按国家法律规定使用药物和药物添加剂。
以上就是肉鸡养殖技术的详细介绍了。
让能给你带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