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矿资源地质特征11页word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1
浅析中国重要沉积型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磷矿资源大国之一,其磷矿资源主要分为沉积型和火山岩型。
本文将对中国重要的沉积型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进行浅析。
一、沉积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1.特点:中国的沉积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广西、贵州等地。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磷矿资源丰富:中国的沉积型磷矿储量丰富,占据全球沉积型磷矿储量的30%以上,是世界上磷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矿石品位低:中国的沉积型磷矿矿石品位普遍较低,品位一般在20%以下,且矿石中杂质含量较高,矿石的提炼难度相对较大。
(3)磷矿分布广泛:中国的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其中四川盆地磷矿资源储量最大,但也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2.勘探前景:中国沉积型磷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其开发利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沉积型磷矿主要以矿山露天开采为主,矿石的提取效率和环境影响都较大。
因此,未来的勘探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新的矿区:根据地质特征和成因,寻找新的沉积型磷矿资源矿区,扩大开发规模,提升矿山资源的全面利用率。
(2)提高提取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沉积型磷矿的提取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矿石加工技术研发:研发适用于中国沉积型磷矿的先进加工技术,提高矿石品位,降低影响矿石加工的杂质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1.特点: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南、湖南等地。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磷矿资源丰富: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资源量庞大,其中辽宁矿区的磷矿资源储量更为丰富。
据统计,辽宁矿区磷矿矿石资源量占全国火山岩型磷矿资源总储量的60%以上。
(2)矿石品位较高: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矿石品位一般较高,达到30%以上,且矿石中杂质含量相对较低,矿石的提炼难度较小。
(3)火山岩型磷矿矿体规模较大: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矿体规模较大,单个矿体储量可达数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级别。
磷矿石及磷化工1.磷化工行业简介磷化工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
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70%左右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他磷酸盐系列产品。
磷除了在农业中用作磷肥、含磷农药、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以外,在洗涤剂、冶金、机械、选矿、钻井、电镀、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制革、医药、食品、玻璃、陶瓷、搪瓷、水处理、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化工、造纸、弹药、阻燃及灭火等方面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等。
由于磷化工产品不断向更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在尖端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中的应用,使磷化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磷化工产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磷矿:资源稀缺性体现,价格高企2.1世界磷矿供需驱紧,价格上升世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
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
目前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生产能力约为1.72亿吨,产量约1.38亿吨。
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
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世界磷矿供给减少,而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
2.2 国内磷矿石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丰而不富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有磷矿产地447处,其中大型72处,中型137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资源总量127.32亿吨,其中基础储量40.54亿吨,基础储量中可采储量只有21.11亿吨,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多,但是可利用的基础储量仅占资源总储量的24%,而难以利用的资源量占76%,可开采矿只能采至2020年。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00目前世界磷矿石总储量约457.8亿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原苏联、中国、南非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磷矿产地之一,磷矿资源相当丰富,资源总量接近500亿吨,磷矿储量仅次于摩洛哥,居世界第2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磷矿床分布,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国有拥有经济意义较大的磷矿资源。
0我国的磷矿产地分布:00截止1996年底中国共查明磷矿产地412处,保有储量151.98亿吨,其中A+B+C级储量69.47亿吨,D级储量82.52亿吨,P2O5含量大于30%的富矿11.2亿吨,P2O5<12%的贫矿27.43亿吨。
此外伴生磷矿产地9处,P2O5总储量960万吨。
0中国磷矿广泛分布于26个省(区),相对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5省;这几个省合计保有储量117.64亿吨,占全国总保有磷矿储量的77%,且P2O5大于30%的富矿几乎全部集中于这5个省。
具体地说,中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宜昌地区、湖集地区、保康地区。
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不仅磷矿多量大,而且质量最佳,该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21处,保有储量66.7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4%,其中P2O5大于30%的富矿探明储量为9.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6%。
其次为中南部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59处,保有储量51.4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3%,P2O5大于30%的富矿保有储量仅为1.3亿吨。
第三为华北地区,其后依次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0按各省磷矿储量丰度排列,则湖北居首位。
该省磷矿产地102处,保有储量33.5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2%,P2O5大于30%的富矿仅1.3亿吨。
第二位为云南,磷矿产地35处,保有储量31.9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1%,该省的磷矿不仅量大且矿石质量较优,而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为3.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33%。
贵州瓮安磷矿陡山沱组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段:中厚层状泥晶白云岩,间夹灰绿色水云母黏土岩薄层,含断续细小硅质条带,厚10.17m~30.70m,平均22.31m。
顶部常为一层0.1m~3.50m厚的灰色、浅灰色中厚层含磷粉晶白云岩,局部见磷块岩条带及呈次棱角状、次原状砾屑;中、下部为灰色、浅灰绿色薄层条带状细至中粒砂岩、铝质黏土岩,条带由黑灰色炭泥质和有机质物质构成,条带呈不规则状、脉状,厚1mm~5mm。
该岩段磷质含量从下至上逐渐增多,局部白云岩内呈各种形态、各种大小的磷块岩砾屑,砾屑分布集中地段形成不规则状磷屑花斑。
第二段:即a矿层岩段,磷块岩矿层东厚西薄,岩石呈深灰色、灰黑色,岩性为中厚层条带状砂屑白云质磷块岩。
砂屑状磷块岩和白云岩组成韵律层,且以深灰、灰黑色磷块岩为主,磷块岩条带呈深灰色,宽10mm~55mm,磷质成分呈砂屑状,且条带内含少量云母碎片、粒状海绿石;白云岩条带呈浅灰色、浅灰白色,宽4mm~15mm。
磷块岩矿层与第一段和第三段接触部位处的白云岩有明显的冲刷间断现象,含少量磷块岩砾屑,并见大量星点状、颗粒状黄铁矿。
磷矿一、矿产名称:磷矿二、矿床类型及其分布1、矿床的成因类型:见表1。
2、矿床的工业类型:见表23、矿床的分布情况磷灰石矿床主要分布在北方。
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黑龙江等省。
福建、广东、广西、内蒙古也分布有少许储量。
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
五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5%以上。
在江苏、安徽、陕西也有此类矿床。
三、矿床的主要工业指标:见表3、4、5。
四、矿石性质(一)矿石的矿物成分1、磷块岩:(1)沉积型:碳氟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玉髓、黄铁矿。
(2)变质型:氟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石英、软锰矿、硅酸盐。
2、磷灰岩磷灰石、磁铁矿、方解石、透辉石、黑云母。
(二)目的矿物的矿物特征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O4)3(F、Cl、OH)。
无杂质者为无色透明,常见有浅绿、黄绿、褐红、浅紫色。
玻璃光泽,硬度5,密度3.18~3.21g/cm3,加热后发磷光。
六方晶系、晶体常呈六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或结核状。
磷灰石中的磷酸根(PO4)3- 被碳酸根(CO3)2- 类质同象替代变为碳氟磷酸盐。
因此磷矿物可划分五个类型:氟磷灰石、微碳氟磷灰石、低碳氟磷灰石、碳氟磷灰石、高碳氟磷氟石。
物化性能见表6。
磷块岩中主要含磷矿物为碳氟磷灰石、磷矿高度分散,几乎不形成良好规则的结晶。
最主要的产状为“胶状”的非晶质集合体,俗称“胶磷矿”。
五、工艺特性及主要用途1、工艺特性中国磷矿有三大类型:岩浆岩型磷灰石,沉积岩型磷块岩,沉积变质岩型磷灰岩。
岩浆岩型磷灰石:贮量只占总贮量的7%,主要分布在北方。
其特点是磷品位低,一般小于10%,低者仅为2~3%。
由于结晶较粗、嵌布粒度较粗,属易选磷矿,选矿工艺简单,选矿指标较高。
还伴生有钒、钛、铁、钴等元素,可综合回收,因此这类矿石经济效益较好。
沉积变质岩型磷灰岩:其贮量占总贮量的23%,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
一般情况下,由于风化,矿石松散、含泥高,采用擦洗、脱泥工艺即可获得合格磷精矿,有时也加上浮选工艺。
中国矿情_磷矿资源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中磷矿资源相对于其他矿产资源也表现出非常重要的地位。
磷矿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肥料原料,同时也是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磷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针对中国的磷矿资源进行详细探讨。
一、中国矿情中国的磷矿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截至2018年底,我国探明的磷矿石资源总量达到了346.8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为100.4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4.5%,世界第二位。
据统计,我国磷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
在这些地方,尤其是云南、贵州地区,磷矿的储量以及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二、中国磷矿开采情况中国的磷矿开采历史也比较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磷肥生产国之一。
我国的磷肥企业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其中以云南、四川地区最为集中,占到了全国磷肥生产总量的五六成。
而磷矿的采掘主要采用露天式开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地下式开采。
中国磷矿产业的先进技术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我国的磷矿开采、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逐渐向现代化水平转变。
三、中国磷矿的应用领域中国的磷矿不仅仅是农业水平的提高,也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磷矿的应用领域相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农业领域:由于磷矿是最为重要的农业肥料之一,因此,在我国磷矿的应用领域中,农业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磷矿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基本解决中国大规模农村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
2. 化工领域:磷矿在化工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磷酸是磷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用于制造氧化剂、润滑油、涂料、清洗剂、光学玻璃、电子原件等高科技制品,同时磷酸、磷酸酯等废弃物也可以作为高附加值的原料进行回收和利用。
3. 工业领域: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磷矿还可以用于制造水泥、玻璃、陶瓷、铁合金等多种工业产品,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磷矿的分布、特征与开发现状发布时间:2021-06-09T16:31:16.1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5期作者:张国晏[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磷矿开采越来越多。
张国晏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磷矿开采越来越多。
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是磷肥的主要来源。
以磷矿大型资源基地为研究对象,对矿山数量及分布特征、产能结构、开发利用指标、尾废循环利用指标等进行了探讨,初步掌握了我国磷矿大型基地开发利用现状。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磷矿大型资源基地开发利用情况较好,开发利用强度的控制成效较为明显,对保障磷矿资源的供应安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磷矿;地质特征;储量;产量;世界分布引言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磷矿安全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不重视生产的安全性,生产设备比较落后;另一方面是因为磷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管理投入不够,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和控制,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与磷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所以磷矿企业必须把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加以重视。
开磷集团高度重视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下开采磷矿山,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矿山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促进了矿山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由此成为矿业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阐述了开磷集团采矿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进程及发展,主要包括井下无人计量系统,破碎机远程控制系统,六大系统,智能采矿设备,管控一体化和矿山数字软件等.结果表明,信息化矿山不仅安全性高,而且高产高效,工作环境友好,矿石损失贫化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对下一步构建现代化矿山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最终实现无人智能化采矿,信息化矿山是基础。
一、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分布我国已探明磷矿资源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是磷矿富集区,5省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5亿吨,占全国76.7%,按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计算,5省份磷矿资源储量(P2O5量)28.66亿吨,占全国的90.4%。
各省拥有磷矿资源储量按P2O5量排列,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吨, P2O5量8.94亿吨,平均品位22.2%。
湖北位居第二,矿石量30.4亿吨, P2O5量6.8亿吨,平均品位22.34%。
贵州列第三,矿石量约27.8亿吨, P2O5量6.2亿吨,平均品位22.3%。
四川列第四,矿石量约16亿吨, P2O5量3.5亿吨,平均品位21.2%。
湖南列第五,矿石量20亿吨, P2O5量3.25亿吨,平均品位16%。
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3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85亿吨, P2O5量18.6亿吨,平均品位22%。
中原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6省自治区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52亿吨,P2O5量10.2亿吨,平均品位19.6%。
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6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9.6亿吨,P2O5量0.9亿吨,平均品位10.1%。
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自治区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亿吨,P2O5量0.88亿吨,平均品位6.59%。
东三省和华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和山西6省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6.4亿吨,P2O5量1亿吨,平均品位6.3%。
二、中国磷矿质量分布我国Ⅰ级磷矿(P2O5≧30%)资源储量矿石量16.57亿吨(占矿石总量9.4%),P2O5量5.3亿吨(占P2O5总量16.7%);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新疆、江苏和浙江6个省自治区,其中95.5%(以P2O5量计)分布在云贵鄂;云南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7.28亿吨,含P2O5量2.19亿吨,会泽县梨树坪磷矿区是特大型富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超过7亿吨,P2O5量超过2亿吨,矿石P2O5含量平均30%;贵州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3.67亿吨,含P2O5量1.26亿吨,主要分布在开阳磷矿洋水矿区;湖北省Ⅰ级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4.89亿吨,含P2O5量1.61亿吨,富磷矿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宜昌杉树垭磷矿和挑水河磷矿。
中国磷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1. 沉积磷块岩的主要成矿规律震旦纪—寒武纪是中国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
震旦纪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沉积磷块岩分布在扬子地区的贵州、湖北、湖南,即扬子成磷区的湘黔成矿带、陕鄂成矿带、浙桂成矿带。
时限为800±50~615±20 Ma。
扬子地台区的陡山沱组为中国最大磷酸盐沉积层,其上灯影组磷酸盐化岩层虽在很多地区有所发现,但构成有经济价值的磷酸盐矿床,则主要见于湖北南漳邓家崖。
中国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早寒武世每次海进地层底部都沉积了磷酸盐层,其中梅树村组赋存的大规模磷块岩矿床是继陡山沱组磷块岩沉积之后中国第二大型磷酸盐沉积层。
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磷块岩矿床主要集中于上扬子成磷带的云南、四川与陕西,地理上构成近南北向的带状分布。
2.变质磷矿床成矿规律丰宁式磷矿床为太古宙矿床,主要分布在中朝地块的太古宙陆核区,即华北陆核、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陆核、山东陆核等。
其中中朝地块北部内蒙古地轴中段与东段构成两个成矿带,山东半岛为一成矿带。
鸡西式磷矿床为元古宙早期矿床,主要分布于微型古陆及古板块边缘地槽型建造中。
海州式磷矿床为古元古代晚期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东缘含碳、锰岩系及与镁质碳酸岩型建造中,在吉南—辽东、苏北、皖东北构成3个重要工业意义的成矿带。
白家山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内部滹沱—中条古海槽区,在鄂尔多斯与华北陆核之间构成一个成矿区。
布龙土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北缘(五泰信息咨询)(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 )。
3.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成矿规律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与幔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含矿母岩一般为幔源岩浆岩岩体。
如超基性碱性碳酸岩杂岩体、含钒、钛、铁基性杂岩体等。
此类岩浆岩体一般磷较高。
由于地幔物质的选择性熔融,使磷质在幔源岩浆中富集,尔后地辟上升侵入地壳,这是形成磷灰石矿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含磷的幔源岩浆在地台或地盾地区上升到稳定的地壳内,有可能充分地进行岩浆分异作用而形成大型的岩浆杂岩体,这是工业磷灰石矿床产出的重要因素。
贵州芭田小高寨磷矿地质报告贵州芭田小高寨磷矿地质报告一、引言贵州芭田小高寨磷矿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是中国重要的磷矿资源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该磷矿的地质特征、储量潜力以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地质特征1. 地理位置芭田小高寨磷矿位于安顺市平坝区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6′~106°20′,北纬26°55′~27°00′。
2. 地形地貌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山脉交错,河流纵横。
主要山脉有黔南山脉和大岩山脉,地貌类型以丘陵地带为主。
3. 岩性组合矿区主要岩性包括白云岩、灰岩和片麻岩等。
其中,白云岩是主要的磷矿产出层位。
4. 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川滇黔结合部的南缘断裂带上,构造复杂,断裂发育。
主要构造类型有断层、褶皱和蚀变等。
三、矿床类型芭田小高寨磷矿属于变质岩型磷矿床。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磷资源。
四、矿床特征1. 矿石组分矿石主要由含有磷酸盐的白云岩和灰岩组成。
其中,含磷酸盐的白云岩为主要的工业矿石。
2. 矿体分布磷酸盐矿体呈层状或脉状分布于白云岩和灰岩中。
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3. 矿物组成主要的含磷酸盐矿物有草铵石、氯硫铵铁钡钾钙等。
其中,草铵石是最常见的含磷酸盐矿物。
五、储量潜力评估1. 已探明储量经过前期勘探,已探明的磷矿储量为X万吨。
这些储量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的片麻岩中。
2. 潜在储量根据地质特征和勘探数据,矿区尚存在大量的未探明磷矿资源。
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可以提高矿床潜在储量。
六、开发利用情况1. 开采方式目前,芭田小高寨磷矿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露天开采主要适用于较浅的磷酸盐矿体,而地下开采则适用于较深部位的矿体。
2. 开采工艺矿石经过爆破、运输、选别等工艺流程后,通过浮选和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提取和精制。
3. 利用方向磷酸盐资源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建材等领域。
芭田小高寨磷矿主要利用方向为农业肥料生产和化学工业。
磷酸盐相关简介在农业上,磷酸盐是植物的三种主要养份之一,且是肥料的主要成份。
磷矿粉是从沉积岩的磷层中开采。
以前它在开采后不用加工便可使用,但现时未加工的磷酸盐只会用在有机耕种上。
一般它都是会化学加工制成过磷酸石灰、重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铵,它们的浓度都较磷酸盐高,且较易溶于水,所以植物可以较快吸收。
中国国内磷矿石有80%-90%的产量用于磷肥生产。
一、磷矿石1.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我国磷矿主要是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成矿年代主要为震旦纪和寒武纪,其次是泥盆纪。
贵州开阳磷矿区和瓮福磷矿区为中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湖北胡集、宜昌和保康磷矿区为上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和四川马边磷矿区为下寒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四川金河和清平磷矿区为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以上各矿区构成我国磷矿矿区的主体部分。
我国磷矿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
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
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
具体地说,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2.磷矿石价格(参考2012年10月30日价格)1)云南天宁矿业磷矿石价格稳定,29%品位磷矿石坑口不含税340元/吨;云南长易矿业磷矿石价格稳定,30%品位磷矿石坑口价300元/吨;云南晋宁磷都矿业磷矿石开采正常,28%品质磷矿石上蒜配矿二街货场价382元/吨,30±0.20%品位水洗黄磷矿中标价(二街货场价)502元/吨,29.5%品位原矿中标价(二街货场价)385元/吨。
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磷矿资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含量低、难以提取等特点。
磷矿石主要分为铜岩型、海相磷矿和碳酸盐型三类。
磷矿资源储量在全球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吨,在我国尤其丰富,但是其开采和利用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一、磷矿资源的特点1.种类多:磷矿石种类多,主要包括铜岩型、海相磷矿和碳酸盐型三种,不同种类的磷矿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和特点。
2.分布广:磷矿石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美洲、非洲等地区,其中中国是磷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3.含量低:磷矿石中磷酸盐的含量很低,通常少于10%,而且含磷酸盐的矿物种类繁多,磷酸盐的分离提取难度大。
4.难以提取:磷矿石中的磷酸盐主要是以磷灰石、菱铁矿、磷灰铁矿等矿物形式存在,磷酸盐的分离提取难度大,必须采用专门的加工技术。
二、磷矿的加工利用分析1.利用价值高:磷酸盐是农业肥料和化学工业品的重要原料,磷酸盐的供需状况严重影响着全球农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同时,磷酸盐还具有医药、食品、建材等多种用途。
2.加工难度大:磷矿的加工利用难度大,主要是分离提取磷酸盐的难度大,需要采取多种加工技术,如浮选、重选、磷酸浸出等。
3.环境压力大:磷矿的加工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主要是磷酸盐浸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这些废物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开采和利用存在问题:当前,磷矿的开采和利用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矿物资源浪费、资源开采不合理、矿山环境污染严重等。
因此,必须加强磷矿的科学开采和利用。
总之,磷矿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开采和利用对于全球农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磷矿的加工和利用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提高其开采和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机制磷矿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医药等多个领域。
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对于磷矿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磷矿的地质分布、矿体特征、矿床类型以及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磷矿的地质分布磷矿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其中,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是全球磷矿资源的主要产地,占据了全球磷矿储量的绝大部分。
在北美洲,美国佛罗里达州磷矿资源储量居全球首位。
这里的磷矿主要存在于低地沉积盆地和河口盆地中,其特点是磷酸盐矿物晶体多为细粒、杂质较少,储量较丰富。
此外,美国乔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磷矿资源也很丰富。
在非洲,摩洛哥是世界上最大的磷矿资源国家,其磷矿储量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摩洛哥磷矿主要分布于萨赫勒地区,大部分是磷酸盐沉积矿床。
在亚洲,中国是磷矿资源的重要产地。
中国的磷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辽宁等地。
其中,云南和贵州是中国两大磷矿生产基地,其磷矿主要是磷酸盐和氟磷灰石矿床。
二、磷矿的矿体特征磷矿的矿体通常呈层状或节理状分布,矿体规模较大,品位相对较低。
矿石中的主要矿物种类包括磷灰石、氟磷灰石、磷灰石冰磷等。
磷灰石是磷矿中最常见的磷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Ca5(PO4)3F,属于磷灰石群。
磷灰石具有白色或黄色的颜色,硬度为5,比重为3.2-3.3。
磷灰石晶体通常呈柱状或短柱状,矿石中一般以颗粒状或块状存在。
氟磷灰石是磷酸盐矿物中含氟的一种,化学组成为Ca5(PO4)3F。
氟磷灰石具有黄色或绿色的颜色,硬度为5,比重为3.2-3.3。
矿石中的氟磷灰石通常以晶体、块状或颗粒状形式出现。
磷灰石冰磷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化学组成为Ca8(HPO4)2(PO4)4•5H2O。
磷灰石冰磷呈淡黄色或白色,硬度为3-4,比重为2.2-2.3。
矿石中的磷灰石冰磷多以粒状、块状或板状存在。
1 磷矿资源的分布1、世界磷矿资源储量和产量的分布磷矿是在全球是一种极稀缺性的战略资源,具有非再生性,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12年矿产品报告——磷矿石篇》报道,世界磷矿石基础储量为710亿吨,其中,摩洛哥及西撒哈拉地区以500亿吨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比70%,中国以37亿吨基础储量居第三位。
全球磷矿资源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摩洛哥、伊拉克、中国、阿尔及利亚等国,以上四国的经济储量约占全球经济储量的90%,其中摩洛哥位居第一位,称为“磷矿王国”,伊拉克居第二位,中国、阿尔及利亚分别居第三、四位。
目前全球产磷国有40个左右,每年的磷矿产量在1.7亿吨左右。
其中中国、美国、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俄罗斯是主要的磷矿生产国。
磷矿产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和地区)的磷矿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5%以上。
从产量上看,2009年、2010年、2011年全球磷矿石产量分别为1.66亿吨、1.76亿吨和1.84亿吨。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国,2009年、2010年、2011年总产量分别为6020万吨、6800万吨和81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6.26%、38.64%和44.1%。
2、全国磷矿资源的分布我国磷矿石储量仅次于摩洛哥, 目前共查明磷矿产地 412 处, 保有储量 151.98 亿吨其中 P 2 O 5 含量大于 30% 的富矿 11.2 亿吨, P 2 O 5 < 12% 的贫矿 27.43 亿吨。
此外伴生磷矿产地 9 处, P 2 O 5 总储量 960 万吨。
我国磷矿石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但分布过于集中,保有储量的 78% 集中分布于西南的云南、 贵州 、四川及中南的湖北和湖南。
除去四川 产磷大部分自 给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所需磷矿均依赖云、 贵鄂三省供应, 从而造成了中国“南磷北运, 西磷东调” 的局面, 给交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00583722181515141320单位:亿吨储量通运输、磷肥企业的原料供给、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
中国磷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1.沉积磷块岩的主要成矿规律震旦纪—寒武纪是中国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
震旦纪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沉积磷块岩分布在扬子地区的贵州、湖北、湖南,即扬子成磷区的湘黔成矿带、陕鄂成矿带、浙桂成矿带。
时限为800±50~615±20 Ma。
扬子地台区的陡山沱组为中国最大磷酸盐沉积层,其上灯影组磷酸盐化岩层虽在很多地区有所发现,但构成有经济价值的磷酸盐矿床,则主要见于湖北南漳邓家崖。
中国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早寒武世每次海进地层底部都沉积了磷酸盐层,其中梅树村组赋存的大规模磷块岩矿床是继陡山沱组磷块岩沉积之后中国第二大型磷酸盐沉积层。
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磷块岩矿床主要集中于上扬子成磷带的云南、四川与陕西,地理上构成近南北向的带状分布。
2.变质磷矿床成矿规律丰宁式磷矿床为太古宙矿床,主要分布在中朝地块的太古宙陆核区,即华北陆核、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陆核、山东陆核等。
其中中朝地块北部内蒙古地轴中段与东段构成两个成矿带,山东半岛为一成矿带。
鸡西式磷矿床为元古宙早期矿床,主要分布于微型古陆及古板块边缘地槽型建造中。
海州式磷矿床为古元古代晚期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东缘含碳、锰岩系及与镁质碳酸岩型建造中,在吉南—辽东、苏北、皖东北构成3个重要工业意义的成矿带。
白家山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内部滹沱—中条古海槽区,在鄂尔多斯与华北陆核之间构成一个成矿区。
布龙土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北缘(五泰信息咨询timesprc)(市场调研报告timesprc)(市场调研报告wutinfo)(5tinfo 5tinfo)。
3.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成矿规律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与幔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含矿母岩一般为幔源岩浆岩岩体。
如超基性性杂岩体等。
此类岩浆岩体一般磷较高。
由于地幔物质的选择性熔融,使磷质在幔源岩浆中富集,尔后地辟上升侵入地壳,这是形成磷灰石矿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含磷的幔源岩浆在地台或地盾地区上升到稳定的地壳内,有可能充分地进行岩浆分异作用而形成大型的岩浆杂岩体,这是工业磷灰石矿床产出的重要因素。
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主要产于地台地区两组大型构造交汇处。
幔源含钒、钛、铁基性分布于地台或地盾地区的大断裂带上。
4.风化次生磷矿床的成矿规律中国次生磷矿蕴藏量不大,现已发现矿床(点)近30个,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吉林、陕西、江苏和福建等省(区)。
次生磷矿床的生成必须具有物源层和温暖潮湿的气候。
一般说来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节理、皱褶、断裂较为发育,岩石容易破碎、崩塌,氧化作用易于进行,对磷溶液的渗透起了良好的通道作用。
地下水的水化作用是磷质次生富集的重要规律。
二、矿床类型(一) 沉积磷矿床1.震旦纪磷矿床除湖北南漳邓家崖及湖南大庸天门山上震旦统灯影组的磷块岩外,中国已知的震旦系海相沉积矿床都属于陡山沱组。
该组含磷地层主要由白云岩、磷块岩、粘土岩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岩石组成。
磷块岩矿层常位于粘土岩之上和白云岩之下的过渡部位,少数产于白云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工业矿层多为倾斜至缓倾斜的中厚矿体,层数多,一般为1~3层,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的下部(下矿层)和中上部(上矿层)。
主要有用矿物是胶磷矿,其次是少量的细晶或微晶质磷灰石。
脉石矿物一般为白云石、石英、玉髓、粘土矿物及少量的黄铁矿、碳质物等。
胶磷矿主要呈隐晶一般为0.5~0.6 mm。
最常见的矿石结构类型为粒状结构及脉状结构。
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带状、条纹状、互层状、致密状及叠层状等。
2.寒武纪磷矿床中国寒武纪海相磷块岩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台型沉积地层中。
有5个含磷层位,由老至新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渔户村组中谊村段)、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上部(筇竹寺组八道湾段)、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中部(辛集组)、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上部(昌平组)、中寒武统(大茅群);其中以上扬子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磷矿工业价值最大,储量占寒武纪磷矿总量的90%左右。
中国寒武纪磷块岩矿床及含磷层受层位的控制,只要含矿层位相同,矿床类型和岩石组合就基本相似。
寒武纪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层位是下寒武统梅树村阶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属硅质岩\|磷块岩建造。
含磷地层厚40~250 m,一般2~5个磷矿层,矿层累计厚度2~70 m,一般厚度15~20 m。
在滇东地区,矿层露头总长达1 283 km,产状平缓,倾角5°~40°,覆盖层薄。
根据矿层结构及其在含磷地层中的产出形态,大体分为结构简单仅有一层的矿层和具有上、下两层结构较为复杂的矿层。
上矿层在区内(滇东)分布面积最广,是厚度稳定、质量较好的工业矿层。
厚度1.5~31 m,一般7~10 m。
下层矿主要由各类贫磷块岩组成,仅个别矿区(澄江)具有富矿。
矿层厚1.5~36 m,一般为5~8 m,其稳定程度不如上矿层,在区内的分布面积只有上矿层的一半。
上、下两个矿层之间的夹层多为白云岩,个别为粘土岩,一般厚2~15 m。
区内矿石自然类型繁多,但主要为致密状磷块岩、条带状磷块岩、白云质磷块岩及生物碎屑磷块岩等。
含磷矿物主要为胶磷矿,含量40%~98%。
此外还有少量碳氟磷灰石,微量磷铁矿、磷铝石和银星石等。
胶磷矿在磷块岩中呈颗粒和胶结两种形式存在。
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玉髓、石英、粘土矿物;次为海绿石、黄铁矿及碳质物等。
区内磷块岩几乎均为颗粒磷块岩,胶磷矿平均含量62.6%,其中以颗粒存在的占53.31%,以胶结物存在的仅9.37%;最常见的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条带状及条纹状,其他类型较少。
矿石P2O5以中低含量为主,高品位富矿较少。
有害杂质一般是镁高,铁铝较低。
按矿石所含脉石矿物中硅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矿物的数量,划分为磷酸盐富矿、硅型、钙型和硅钙型磷块岩,各型矿石所占比例为富矿6%,硅型矿2%、硅钙型83%。
3.变质磷矿床中国变质磷矿床主要指早、中前寒武纪(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变质岩中的矿床,有两大成因类型,即绿岩带型(太古宙磷矿)和沉积变质型(古元古代磷矿床)。
4个磷矿层位分别位于太古宙阜平群、古元古界下部五台群、古元古界上部滹沱群、古元古界顶部榆树砬子组。
它们无论是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沉积与变质建造,还是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等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1) 太古宙磷矿太古宙磷矿床系指2 500 Ma前形成的磷矿,产于绿岩建造内,因而称为绿岩带型矿床。
这类磷矿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区。
代表性矿床有河北丰宁招兵沟磷矿床,辽宁建平勿兰乌苏磷矿床和山东掖县磷矿床等。
该类矿床属于低品位易选磷灰石矿。
含磷岩石有碳灰黑云角闪岩、闪辉钛磁铁磷灰岩、角闪黑云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磁铁矿等。
这些矿物占矿石矿物的90%以上。
该类矿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SiO2含量低,一般小于40%,TiO2与FeO+Fe2O3含量高,前者可达6.57%,后者在15%以上,最高达26%,属于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
(2) 古元古代早期磷矿床古元古代早期磷矿床系指2 500~2 000 Ma即五台期形成的磷矿床。
矿床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鸡西、林口、余庆等地,一般构成中小型矿床。
矿石类型主要有含磷灰透辉石墨斜长片麻岩、磷辉金云大理岩、磷灰透辉岩、含透辉磷灰石英岩、磷灰橄榄大理岩等。
(3) 古元古代晚期磷矿床古元代代晚期磷矿床系指2 000~1 700 Ma,即吕梁期形成的磷矿床,该期磷矿床是前震旦纪最重要的矿床。
此类磷矿床广泛分布于中朝地块,含磷地层以滹沱群为代表。
含磷岩系沉积特征在中朝地块东缘、北缘与内部有较大差异,其中东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冒地槽沉积,成矿条件较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工业矿床。
目前发现的主要在中朝地块东部吉南、辽东、苏北、皖东、鄂东北,此外在内蒙古中部与山西也有少量分布。
含磷岩系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云英片岩、白云质大理岩和碳质板岩等组成。
4.内生磷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在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上均不如磷块岩矿床,但由于该类矿床具有易选、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因而仍是磷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缺磷地区尤显重要。
中国的内生磷矿床主要分布于北方的中朝准地台,产出时代多为元古宙至古生代。
矿床类型主要有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幔源含钒钛铁基性岩体磷灰石矿床。
(1) 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此类矿床产于地台区两组大型构造交汇处,原始岩浆通过深部分异作用形成多期侵入杂岩体。
磷灰石、磁铁矿在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品位较高、规模较大的磁铁矿矿床。
矾山磁铁矿磷灰石矿床是其典型实例,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大型易选、中低品位的碱性岩型磷灰石矿床。
(2) 幔源含钒、钛、铁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此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或地盾地区的大断裂带上,岩体形态不规则。
岩体中磷灰石富集程度不高,大多是岩体即为矿体,P2O5含量一般在5%以下,大多为2%~4%。
局部地区即使由于岩浆分异作用,磷灰石稍有富集,但规模较小,一般为小型,少数可达中型。
成矿母岩的显著特点是钒、钛、铁的含量比一般钙碱性岩石高,往往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要求。
有用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钒钛磁铁矿和含钴黄铁矿。
已发现的矿床有河北罗锅子沟矿床、马营、黑山磷灰石矿床。
(3) 消减洋壳源、中其成矿母岩属中\|酸性岩浆侵入体,磷灰石伴生于磁铁矿矿床中,矿石P2O5含量较低,一般为1%~3%,局部有磷灰石矿物的富集,可形成磷灰石岩。
此类矿床大多数为磁铁矿磷灰石矿床,磷灰石可作为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南京梅山铁矿床是典型实例。
5.次生磷矿床次生磷矿床是指原有的含磷层经物理化学风化淋滤作用后,所含磷质就地残积、异地迁移或再沉积等富集形成的磷矿床。
中国次生磷矿蕴藏量不大,现已发现矿床(点)近30个,主要在四川、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吉林、陕西、江苏和福建,除1处为大型,6处为中型规模外,其余皆为小型矿床或矿点。
该类磷矿床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 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床原含磷层经风化后,其可溶性物质淋滤流失,所含磷质残留富集。
含磷品位比原来可提高2~6倍,风化淋滤残积深度受地下水面控制,可达40~50 m。
吉林古元古代珍珠门组含磷铁质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含磷铁质白云石角砾岩及含磷白云石大理岩,原岩含P2O5一般为1%~13%,经风化淋滤后P2O5可达10%~20%,形成小型磷矿(通化干沟磷矿)。
湖南湘潭、长沙上震旦统白云岩和硅质岩,原岩含P2O5 0.2%~4.79%,高者可达10%,经风化淋滤后,P2O5可达19.92%~30%,形成中型(黄荆坪)、小型(麻田)磷矿。
广西中、上泥盆统灰岩、白云岩及硅质岩,均含磷质(条纹和条带),原岩含P2O5约0.5%~4%,风化淋滤后,Ⅰ矿层含P2O5 7.12%~15.7%,Ⅱ矿层3%~9%,部分高达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