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学习心得
- 格式:docx
- 大小:96.23 KB
- 文档页数:6
材料成型技术学习心得
材料成型技术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集合了材料科学、几何学、加工力学、液体流动
学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知识点,并且涉及到物理加工工艺、热处理、机械装备等各个方面。
在学习材料成型技术过程中,我感受到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性,不管是焊接、锻压、铸造加
工等各个成型工艺,都需要仔细审视各自的特性,也需要对材料的性能、流变行为及成型
过程的参数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更准确设计出合适的成型工艺。
另外,在学习材料成型工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还要对棱变
边缘成形、叠层成形、结构尺寸技术等方面的处理有深入的理解,因为这些技术有着关键
性的作用,能够使得成型印刷能够达到质量要求。
此外,材料成型技术还注重边界条件的
作用,这些边界条件在成型工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学习材料成型技术还包括对数值模拟的理解,这是成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成型加工过程,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预测加工成型后的形态。
另外,数值模拟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优化成型工艺,使得加工能够符合特定条件下的预期
要求。
总之,学习材料成型技术是一件让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事情,它结合了物理加工与版
图技术、流变学与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知识。
正是由于这些广泛的学科,让我能够从中受益、从中获得启发,进而能够更为准确地分析和设计成型工艺,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
进工程进度。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学习心得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是大三学生的一员了,距离毕业的时间已寥寥无几,课程也变得更加“高深莫测”,开始接触更多的专业课程。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这门课程。
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门课程对我们的重要性,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刚开课时,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这门课的重要性:身为测控专业的学生,以后绝对离不开质检方面的工作,而了解工程材料各方面的性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很多也很碎,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忆,在课堂上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各个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例子更好的诠释知识点,是原本可能会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变得鲜活起来。
课后,老师还会给我们布置下一堂课要记忆的重点,督促我们不要松懈。
而第二堂课会让我们默写上节课的重点,循环记忆。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记得更牢固,学的更扎实。
人类生活在材料组成的世界里,材料是我们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工程材料属于材料中的人造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建筑工程以及航空等领域的材料。
既然工程材料这么重要,当然首先要了解下它的分类了。
一:工程材料的分类工程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四类。
金属材料常指工业上所使用的金属或合金的总称。
金属及合金具有下列共同的特性:①固体状态下具有晶体结构;②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且不透明;③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④强度高。
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加工工艺性能,能采用较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制成零件,因此金属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指水泥、玻璃、陶瓷材料和耐火材料等。
它们不可燃,不老化,而且硬度高,耐压性能良好,稳定性高,在电力、建筑、机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合成的多相材料。
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个部分。
施工工艺与材料心得体会施工工艺与材料心得体会施工工艺与材料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施工工艺与材料对工程的影响,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有时候可能会受到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但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速度和节约。
我记得有一次在某个工程中,施工方为了节省费用,使用了低质量的材料,结果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纠纷。
从这次经验中,我深刻认识到了选择优质的工艺和材料的重要性。
其次,施工工艺与材料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工艺和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比如,现在常用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的速度和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
同时,新型材料的应用也让建筑更加轻质、环保、耐久。
在我的工作中,我积极学习新的技术和材料,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再次,施工工艺与材料的改进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改变,建筑工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工艺与材料的改进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节能环保的要求下,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这些改进的背后,离不开施工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综上所述,施工工艺与材料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了选择优质的工艺和材料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必要性,以及积极参与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从业人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要求。
希望我的体会和心得,能够对大家对施工工艺与材料有所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筑行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的感想
我是一名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材料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对于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影响。
例如,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适用于承受大的负荷和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成型性,适用于制作复杂的零部件和外壳。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这些方法对于改善材料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成形技术方面,我们学习了各种成形方法,如压力成形、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等。
这些成形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不同的工程需求。
通过学习成形技术,我认识到工程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还需要考虑成形技术的适用性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
总的来说,学习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学习,我不仅对材料和成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在工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成形方法。
我相信这门课程对于我未来的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1 -。
《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学习心得 (2)《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在学习《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期间,我对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学习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
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三维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同时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其次,我了解到了常见的快速成型技术。
课程中介绍了多种快速成型技术,如光固化技术、喷墨技术、熔融沉积技术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学习,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快速成型技术。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
除了在工业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外,快速成型技术还在医疗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等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实际案例,如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单一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于现代生物医学等领域。
通过学习《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我不仅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掌握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技能。
这门课程为我今后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快速成型技术及应用》是一本介绍快速成型技术的教材,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了该技术的基本工作流程和实现原理。
其次,书中列举了各种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让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快速成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在制造业、医疗、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这让我更加明确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实际意义和潜力。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不仅学到了关于快速成型技术的知识,也了解到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学习书中的案例,我也对该技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施工工艺与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施工工艺与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施工工艺与材料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一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工期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和体会。
首先,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选择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过很多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例子。
因此,我认为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严格把关质量,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在施工工艺的选择上也要有严格的把关,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其次,要注重施工工艺与材料的创新与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材料不断涌现,新工艺也不断更新。
作为一名施工技术人员,我应该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工艺技术和应用新材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此外,我还意识到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选择与实际效果紧密相关。
在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应该注重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仅仅因为某种工艺和材料是新的就去盲目采用。
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工艺和材料,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与改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最后,我认为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外,还应该考虑成本、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实现工程目标。
在工作中,我深刻意识到施工工艺与材料是建筑项目成功的基石,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对施工工艺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希望将来能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施工工艺与材料的能力,为建设更好的工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学校度过了愉快的实验学习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各种工程材料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对工程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工程材料实验的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工程材料实验旨在帮助我们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及加工工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同时,熟悉实验器材和仪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改进措施。
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了解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则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
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观察与思考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思考原因。
这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4. 安全意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这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保障。
5. 创新意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探索新的材料性能。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验总结通过参加工程材料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工程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实验使我掌握了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及加工工艺,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工程材料的感想学习工程材料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材料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材料对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学习工程材料,我认识到材料选择对于工程设计的影响,提升了我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能力。
首先,学习工程材料让我了解了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材料是工程的基础,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
掌握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性能,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工程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常见的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材料,并学习了它们的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和应用。
其次,学习工程材料让我认识到材料选择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轻量化、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
而在建筑领域,对材料的要求可能更注重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
通过学习工程材料,我了解了不同材料的优缺点,能够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另外,学习工程材料也让我发现了一些材料科学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成本、可制备性、性能测试等。
而且,材料的研究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如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等。
通过学习工程材料,我意识到材料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明白了需要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学习工程材料的过程中,我还收获了一些实践经验和技巧。
比如,在实验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材料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
通过亲自操作这些实验设备,我更好地理解了材料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此外,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材料失效问题,如腐蚀、疲劳等,并学习了相应的防护方法和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学习工程材料让我对材料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以及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工程材料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课程内容概述工程材料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和基本组成等基本概念。
2. 常用工程材料:讲述了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性能和应用。
3. 材料科学基础:介绍了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如晶体学、相变、扩散等。
4. 材料加工与制备:讲解了材料加工的基本工艺、制备方法以及各种加工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5. 材料选择与应用:分析了材料选择的原则、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心得体会1.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石通过学习工程材料课程,我深刻认识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材料是工程项目的基石,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重视材料的学习,为将来从事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材料性能与工程应用紧密相关在工程实践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学习工程材料课程,使我了解到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如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这些性能特点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建设中,选择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可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耐久性。
3. 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程技术的进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为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习工程材料课程,让我了解到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如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为工程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4. 材料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成本、性能、加工工艺、环境影响等。
学习工程材料课程,使我明白了材料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材料成型加工实训心得体会材料成型实验感想(9篇)描写材料成型加工实训心得体会精选一甲方: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货物买卖签订以下条款。
(货物的详细状况见附件)1.合同期限1.1 本合同有效期限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完毕。
期限为_______年。
2.货物的交付和效劳的供应2.1 交货时间和地点以本合同载明的时间和地点为准。
除非有对方代表的书面确认,任何一方不得随便更改货物在合同中所规定的交付时间和地点。
在货物交付甲方前,乙方有义务主动供应该货物的生产、检验、运输等具体进展状况,也有义务承受甲方的随时询问。
假如乙方交付货物时弄错交付地点,则乙方应当负责将货物交付到本合同所规定的正确地点,且货物转移到正确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和对甲方造成的损失均由乙方担当。
2.2 选购周期是指:从甲方下达订单到货物抵达甲方仓库或甲方指定交付地点的全部时间。
2.3 交货数量:以双方签字确认的订单数量为准,未经甲方的事先书面同意,选购订单中所规定的供货的数量不得随便变更。
甲方原则上不承受超出订单中所规定的数量。
甲方选购的最小订单量、接收数量与订单量误差、每批次重量等详细要求见附件 a. 2.4 交货地址/时间:根据订单所规定的地点和时间交货。
2.5 运输:乙方负责将货物运输到甲方仓库,并负责将货物卸到甲方指定的地点。
3.货物产权和风险的转移3.1 除非双方另有合同,在货物被交付到本合同中所规定的地点而且由一名甲方指定的代表在交货单据上签字确认之前,货物的全部权属于乙方且风险由乙方担当。
3.2 不管甲方是否付款,还是货物的全部权和风险转移到了甲方,都不能等同于甲方已经认可了货物的质量、数量或效劳,也不表示甲方对依据本合同及附件所享有的任何形式的权利的放弃。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工
程
材
料
及
成
形
工
艺
学
习
心
得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是大三学生的一员了,距离毕业的时间已寥寥无几,课程也变得更加“高深莫测”,开始接触更多的专业课程。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这门课程。
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门课程对我们的重要性,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刚开课时,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这门课的重要性:身为测控专业的学生,以后绝对离不开质检方面的工作,而了解工程材料各方面的性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很多也很碎,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忆,在课堂上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各个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例子更好的诠释知识点,是原本可能会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变得鲜活起来。
课后,老师还会给我们布置下一堂课要记忆的重点,督促我们不要松懈。
而第二堂课会让我们默写上节课的重点,循环记忆。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记得更牢固,学的更扎实。
人类生活在材料组成的世界里,材料是我们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工程材料属于材料中的人造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建筑工程以及航空等领域的材料。
既然工程材料这么重要,当然首先要了解下它的分类了。
一:工程材料的分类
工程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分类,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四类。
金属材料常指工业上所使用的金属或合金的总称。
金属及合金具有下列共同的特性:①固体状态下具有晶体结构;②具有独特的金属
光泽且不透明;③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④强度高。
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加工工艺性能,能采用较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制成零件,因此金属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指水泥、玻璃、陶瓷材料和耐火材料等。
它们不可燃,不老化,而且硬度高,耐压性能良好,稳定性高,在电力、建筑、机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合成的多相材料。
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个部分。
复合材料范围广,品种多,性能优异,有很大的发展前逾其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飞速发展。
二: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材料性能的重点,分为强度、弹性、塑性、硬度、疲劳强度等。
其中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工业中常采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HBS/HBW)、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等几种。
1、布氏硬度实验是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 ,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或者根据d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
HBS表示压头为淬硬钢球,用于测定布氏硬度值在450以下的材料,如软钢、灰铸铁和有色金属等。
HBW表示压头为硬质合金,用于测定布氏硬度值在650以下的材料。
2、洛氏硬度是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Φ1.588㎜的淬火钢球作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使其压入试样表面。
试验时,先加初试验力,然后加主试验力。
压入试样表面之后卸除主试验力,在保留初试验力的情况下,根据试样表面压痕深度,确定被测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值。
根据实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的硬度,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
例如:硬质合金、渗碳层。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
例如:软钢、有色金属、退火钢、正火刚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
例如:淬火钢、调质钢等
3、维氏硬度是用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载荷值除以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即为维氏硬度值(HV)。
材料的硬度是权衡材料用途的一大标准,选好材料,才能事半功倍。
当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止是硬度,只有全面考虑,才能选出更适合的材料。
三:对铁碳合金相图的总结与感想
铁碳合金相图是本门课程中着重笔墨讲解的一部分,这部分包含了本门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工具,是研究碳钢和铸铁成分、温度、组织和性能之间关
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各种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铁碳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也应该是纯铁和Fe3C。
铁存在着同素异晶转变,即在固态下有不同的结构。
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Fe—Fe3C相图上的固溶体都是间隙固溶体。
由于α-Fe和γ-Fe晶格中的孔隙特点不同,因而两者的溶碳能力也不同。
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F"(或α)表示, 体心立方晶格;α-Fe溶碳能力极差,在727℃时溶碳量最大。
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或γ)表示, 面心立方晶格;在一般情况下, 奥氏体是一种高温组织,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为727~1394℃,故奥氏体的硬度低,塑性较高。
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金属化合物,用化学分子式"Fe3C"表示.它的碳质量分数Wc=6.69%,熔点为1227℃,质硬而脆,耐腐蚀.渗碳体是钢中的强化相,根据生成条件不同渗碳体有条状,网状,片状,粒状等形态,它们的大小,数量,分布对铁碳合金性能有很大影响。
课程中由于老师将铁碳合金相图分成几个部分,并且逐一讲解,最后将他们犹如拼图般拼接起来,这就使得我们对于铁碳合金相图并非是死记硬背,而且先有一个框架和大概的认识之后,将内容填充进去。
在框架绘制的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几个温度和碳含量的点,这是铁碳合金相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这些转折点时,我们获得的产物会有发生改变,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
温度在1538°是纯铁的熔点,
在1148°时开始有共晶点转变产生A+Fe3C(高温莱氏体Ld),1227°这时是Fe3C的熔点。
1148°此时这是钢与生铁的分界线。
912°纯铁同素异晶转变,还有717°。
在牢记温度的时候也要记住含碳量,因为这是钢和铁的标志。
因此铁碳合金相图可以说是做到了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的程度。
铁碳合金相图
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明白了自身知识的不足。
结合实际,现在我国的材料加工方面还有欠缺,有很大的进步改善空间。
身为新一代祖国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更加明白自身的重担,用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去为祖国的建设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