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在多层住宅小区中的适用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5.23 KB
- 文档页数:2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住宅区、公共建筑等对空调供热提出较高要求。
在符合人们对舒适度、健康性需求的前提下,树立低碳社会意识,合理应用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当前空调系统应用的必经之路。
在这种情况下,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应运而生。
本论文重点从低碳节能、环保、可再生等方面对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地源热泵;节能;建筑能耗;空调系统Abstract: W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residential area, public construction,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In this case, ground-source heat pump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This thesis mainly from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newable and other aspects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s analyzed.Key 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energy savin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随着当今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在“节能减排”的国策指导下,地源热泵系统因其显著的节能、环保、高效益用等特点而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在某住宅小区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能源合理利用越来越关注,地源热泵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对地源热泵热回收系统在某住宅小区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地源热泵;住宅小区;应用在社会人群的日常生活中热水已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措施,通常情况下,城镇中的居民主要是靠自己加热的方式来维持热水供应,加热方式主要包括燃气热水器或是电热热水器,但是这种热水供应方式具备着能耗巨大的特点,会一定程度的带来经济负担,因此开展地缘热泵热回收系统的深入研究,从而起到有效的节能效果,对城镇居民的热水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实例介绍本次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某高档小区为实例,以下简称为s小区。
s小区建有20层以上的高层居民住宅十栋,用户数量为980户,涉及总人口数量3275人,机电系统,包括采暖系统集中热水系统,以及空调新风系统,总共分为两期,对工程建筑分为两期开发,同时s小区的热水系统也分为两期进行设计施工,在设计期间为了能够有效的节约建筑面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便捷度、同时将水管的长度减少,从而将热量的损失降低,S小区的热水机房,设置在校区正中央的位置,热水储蓄罐和锅炉全小区共用,为了保障良好的热水循环效果,在一期和二期建设期间都独立设置了循环泵,并且独立运行。
s小区的热水系统为机械循环式系统,冷热水区分一致,有效的保证了热水的压力平衡,其冷热水系统各划分为五个区,即1到3层的直供区,4到10层的低层区,11到17层的中一区,18到24层的中二区以及24层以上的高层区。
如图1所示:图1 S小区建筑示意图二、热水供应热源广东省广州市s小区的生活热水系统,其辅助热源采用真空燃气锅炉,主要热源,一暖通地源热泵系统排出的废气为主,共设有三台供热总量为6279kw的真空燃气锅炉,在3台锅炉组成的机组中,有2台为3回路形式的锅炉,平均供热量=1475kw,余下一台为3回路形式锅炉,供热量=2092kw,并且每个分区都独立设置了热水储水罐。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能源应用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
地源热泵则属于新型能源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核心的中央空调系统,目前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其具有节能环保而且无污染的特点,所以在智能建筑物中应用这种空调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物;推广引言: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的地热资源,保障中央空调系统实现供冷和供热功能。
以地热资源为基础的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并且可以持续稳定的进行能量的供应,保证了温度维持的稳定性。
现阶段在很多建筑物中都选择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其推广的效率。
相关负责人员要积极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这种新型的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一、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势当前在建筑物中使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较多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具有节能低碳的优点,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比,地源热属于可再生资源,同时不需要过多的操作,即可获取地下浅层的相关热量。
地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由于太阳能取之不尽,所以地热能的储量也能够满足中央空调系统对能量长久的需求。
同时由于我国地下浅层的温度相对较为稳定,在冬季时期,地热温度要比空气温度高,而在夏季时期,地热温度比空气温度低,所以利用地热能可以使中央空调系统维持稳定适宜的温度。
通过相应调查研究可以表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其能源的节省量达到了40%,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作为一种低碳的新型能源使用技术,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只需要进行能量的交换即可,不会造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满足了节能低碳的资源使用要求。
PAPER论文某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空调方案研究朱焕明(金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介绍了南京某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小区建筑空调冷热负荷、地埋管换热系统、辅助冷源、水源热泵机组选择、空调水系统组织、末端空调形式等,并对方案比选中的一些不同选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设计0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的室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空调已成为现代住宅的必要设施。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因其节能、改善小区环境及提升住户空调使用体验感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高端住宅所采用。
本文介绍了南京某住宅小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包括小区建筑空调冷热负荷、地埋管换热系统、辅助冷源、水源热泵机组选择、空调水系统组织、末端空调形式等,并对方案比选中的一些不同选项进行了讨论。
1工程概况住宅小区项目位于国家级新区南京市江北新区核心区研创园板块,项目占地面积约38 260 m2,总建筑面积为135 575.34 m2,住宅区供能面积为85 539 m2。
本项目共包含10栋高层住宅、1栋会所及沿街商业。
本项目住宅按建筑高度划分可分为两种,其中,1#~6#楼为18层住宅,建筑高度为53.1 m 。
7#~10#楼为26层住宅,建筑高度为76.7 m。
会所位于地下一层,包括一个25 m×12 m泳池、一个健身房及一个会客室,总建筑面积约1 200 m2。
小区住宅区域的空调冷热水及会所区域的空调冷热水、会所生活热水负荷由集中式地源热泵系统提供。
住宅室内空调采暖末端形式为风机盘管供冷、地板辐射采暖。
2 空调冷热负荷2.1 围护结构本项目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按《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2014)中的要求选定。
围护结构主要热工性能如下:(1)外墙的传热系数为0.58 W/(m2·℃),热惰性指标为2.96;(2)屋面的传热系数为0.48 W/(m2·℃),热惰性指标为3.44;(3)外窗的传热系数为2.0 W/(m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空调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建筑空调系统的能效和环保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式,正逐渐在建筑空调中得到应用。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原理、优势以及在建筑空调中的应用。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水的温度稳定性来进行建筑空调和供暖的系统。
其原理是通过地下水循环流动,利用水温的稳定性来进行能量的传递。
具体而言,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由地下水井、水泵、换热器、热泵机组等组成。
地下水通过水井被抽上地面,经过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加热或制冷处理后,再通过水泵重新注入地下,形成循环。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地下水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变化和气候影响,因此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其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燃料消耗,仅需电能来驱动水泵和热泵机组,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此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还可以实现冷热能的互换,即在夏季进行制冷处理,将热量释放到地下水中,而在冬季进行加热处理,将地下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空调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类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楼等。
由于其能效高、环保性好的特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和碳排放,符合现代建筑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其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能源利用系统相结合,形成多能源综合利用的模式。
例如,可以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光伏系统相结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来驱动地下水的循环,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利用。
然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以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其次,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投入,对于一些资源有限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地源热泵节能技术实现住宅高舒适度的创新模式地源热泵作为一项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酒店、住宅、工厂等建筑中。
现代住宅对空调末端有舒适性高、个性化强、造型美观等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的要求,因此选择合适的末端形式对住宅的品位和增值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舒适性、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天棚辐射盘管辅以置换式新风”这种空调形式的优势,通过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福赢·天麓湖”的研究发现,这种形式作为热湿分控的一种,很好地解决了常规空调形式舒适性差、寿命短、造型单调影响装饰效果等致命缺点,是一种应用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创新模式,尤其适合住宅建筑。
标签末端选择;高舒适;经济性分析;天棚辐射盘管;置换式新风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已經达到27.6%,其中暖通空调系统与热水系统所占的比例接近60%[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需求将不断上升。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替代能源技术,在国内应用于建筑项目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由于其有着通用性广,可替代性好的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甚至部分工业建筑中。
国家、地方政府也出台大量法规政策来鼓励、支持地源热泵的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目前,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普遍采用的仍是常规的风机盘管、散热器、全空气系统等常规的空调末端方式。
特别是住宅中,因其舒适性差、室内空气质量恶劣、噪音污染等原因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也相对影响了地源热泵这项新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
2001年,北京TIPTOP锋尚国际公寓率先引进欧洲发达国家住宅健康舒适的节能技术——“混凝土天棚柔和辐射采暖制冷+置换式新风”,实现了低能耗、高舒适的住宅终极目标。
迄今为止,此项技术在国内得到了不断的实践和发展,诸如南京朗诗、北京MOMA等闻名全国的低碳节能住宅,均采用了该技术,引领了国内地产行业新的发展潮流。
地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地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包括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以期为推动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源热泵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阐述其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分析地源热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建筑、工业、农业等,以及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
本文还将探讨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瓶颈、经济成本、市场推广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展望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与制冷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地下稳定的土壤温度作为热源或冷源,通过热泵机组实现能量的转换与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研究地源热泵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地下热能的分布与特点。
不同地区的土壤、岩层和水体等地下资源,其热物性参数和热传递性能都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效果。
因此,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分析,是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的基础。
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热泵机组的选型与优化、地下热交换器的设计与施工、系统的控制与调节等。
热泵机组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能效比和稳定性。
地下热交换器的设计则需要根据地下资源的热物性参数,选择合适的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和间距等参数,以确保热能的有效传递。
系统的控制与调节也是关键技术之一,需要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节能与舒适性的平衡。
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效果。
文章从浅层地热能的概念和原理着手,详细阐述了其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用性,包括建筑结构、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考虑。
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浅层地热能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民用建筑;适宜性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寻找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方案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特别是在现有建筑中应用浅层地热能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宜性,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浅层地热能的概念和原理浅层地热能是指地下浅层土壤或岩石中蕴含的热能资源。
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广泛存在于地球表层。
浅层地热能可以通过合适的采集方式被利用,为民用建筑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等能源[1]。
浅层地热能的采集方式主要包括水循环系统和气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指通过埋设水平回填的地下水井,将地下的热能通过水循环的方式传递到地上进行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地下水体中的热能,并在地源热泵系统中进行热交换,实现供暖和制冷。
气循环系统则是通过埋设地下水平回填的地下管道,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通过气体的循环传递到地上。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下热水或蒸汽资源的利用,可用于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2浅层地热能在常见民用建筑中的适用性首先,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对浅层地热能的适用性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热传导性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地下热能。
建筑的墙体、地板和屋顶等部位应具备较低的导热系数,以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对于已经建成的现有建筑,适宜性还受到改造和适配的限制。
另外,地质条件是影响浅层地热能适宜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温等地质参数对于浅层地热能的采集和利用有重要影响。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城镇小区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王锋来源:《科学时代》2010年第05期[摘要]地源热泵(GSHP)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冷暖性中央空调系统。
它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自然能源,并且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
该系统无论严寒地区或热带地区均可应用。
可广阔应用在办公楼、宾馆、住宅等领域。
本文结合某项目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城镇小区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地源热泵节能环保工程应用一、地源热泵系统介绍地源热泵(GSHP)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冷暖性中央空调系统,它是一种以土壤或地下水作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空调技术,其原理是依靠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完成制冷循环,利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的特点,通过深埋土壤的闭环管线系统进行热交换,夏天向地下释放热量,冬天从地下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供热的要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可见图1。
由于系统采取了特殊的换热方式,使之具有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高效节能优点。
地源热泵系统彻底解决了有一般空调室外机所造成的热岛效应对大气坏境的污染,可完全取代锅炉和其他传统供暖方式和空调系统,且土壤中的热量来源与太阳能,它永无枯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二、项目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构成本项目工程包括住宅小区、学校、政府办公楼等。
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约18.64万平米,学校和办公等公共建筑面积约6.4万平米,现已基本建成。
项目采用了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技术,它是地源热泵技术的一种,是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中所大力倡导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一种。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1、末端系统室内末端采用风机盘管换热系统,三速开关控制调节,分高中低三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