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家》练习(新版)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7
家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炊烟袅.袅(niǎo)温馨.(xīn)琐屑.(xiè)休憩.(qì)摇曳.(yè)萦.绕(yínɡ)2.读准多音字(1)载.客:zài其他读音:zǎi 组词:记载(2)远处.:chù其他读音:chǔ组词:处理(3)当.然:dānɡ其他读音:dànɡ组词:当铺二、重要词语1.琐屑:琐碎。
2.休憩:休息。
3.祝祷:祝愿祷告。
4.黯然失色: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5.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6.冥想:深沉地思索和想象。
7.萦绕:萦回。
8.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
形容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三、作家作品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1.对于三个比喻的理解。
点拨:(1)“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
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2)“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为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憩、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
(3)“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个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就要有彼岸和归宿。
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2.核心图解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漂.过(piǎo)荡.舟(dànɡ)驶.来(shǐ)B.泰.然(tài)莫.测(mè)耳畔.(pàn)C.祝祷.(dǎo)温馨.(xīn)陶冶.(yě)D.琐屑.(xiāo)黯.然(àn)永恒.(hénɡ)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语文版(2018)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家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漂.过(piǎo)荡.舟(dànɡ)驶.来(shǐ)B.泰.然(tài)莫.测(mè)耳畔.(pàn)C.祝祷.(dǎo)温馨.(xīn)陶冶.(yě)D.琐屑.(xiāo)黯.然(àn)永恒.(hé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休憩嬉笑安之若素沉思暝想B.祝祷琐屑举之泰然命运莫测C.萦绕陶冶黯然失色恍然大悟D.抵御摇曳炊烟袅袅俗物琐事3. 品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2)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4.整体感知。
(1)全篇由引子和三个小节组成,其中三个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2)作者借对家的哲理思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 阅读《家是永远的岸》然后做题。
5.“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著名的两部作品《》和《》。
6.“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出自《》,用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7.文中的哪两个词是对“家是永远的岸”的最好诠释?8. 诗人描写“思家之情”的诗文还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
9. 文章说“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示例: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辆汽车,家是加油站,家是终点站。
(1)如果人生是,那么家是,家是,家是。
(2)如果人生是,那么家是,家是,家是。
11.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
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
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四字短语。
第一单元1家01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漂.流(piǎo)荡.舟(dàng)冥.想(mínɡ)B.袅.袅(niǎo) 莫.测(mò) 耳畔.(bàn)C.祝祷.(dǎo) 温馨.(xīn) 陶冶.(yě)D.琐屑.(xiāo) 休憩.(qì) 永恒.(hé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A.嬉笑恍然温馨风平浪静B.祝祷摇曳诱惑暗然失色C.萦绕倦鸟噪音无边无际D.寂寞朦胧抵御落叶归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最开始时此书的流行令作者和出版商都大吃一惊,但现在作者已经可以对销量的飙升安之若素....了。
B.C罗精湛的脚法,使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黯然失色....。
C.这个小女孩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大风浪的人,面对如此这个小小人突发事件竟然举.止泰然...。
D.厨房里的各种调味作料,一应俱全....。
(解析:C“举止泰然”指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与句子意思矛盾。
)4.(德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解析:B项中“十七、八岁”中的顿号应该删掉,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5.(成都中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从一个“门外汉”到全市首屈一指的水文专家,周良雄用了22年,他凭着肯干肯学的劲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第1课《家》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下)3doc初中语文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袅〔〕娜馨〔〕香小憩〔〕琐屑〔〕2.作者把"家"比作"一只船"的前提是什么?3.什么缘故"家"是"永久的岸"?4.本文的体裁是,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5.作者把"家"比作了、和。
6.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久的岸。
B.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C.小明家的房子专门高大,像一座大宫殿似的。
D.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
7."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荡,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深思冥想打断了。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读选文,回答以下咨询题:我明白世上有一些极自豪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久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搅他们。
作为一般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飘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
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夫人在你的光荣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但是我仍旧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久的岸。
不要讲"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至少,我们来到那个世界,是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
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情愿举目无亲,没有一个能够向之辞不的亲人。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点,从那个地点启程驶向永恒。
我相信,假如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那个家。
8.作者举英雄奥德修斯的例子,要证明文中的哪一句话?9.你明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句话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吗?你明白它的作者是谁吗?10.你能举出两个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中的句子吗?11.请你用现代汉语表述文中引用的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夜雨»。
1 家一、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家、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二、周国平经典语录: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
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4、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
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7、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
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
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
笫1课《家》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袅袅(niao)•祈祷(qi)•抵御(yu)■琐屑(xie)•B.休憩(qi)•冥想(mi ng)•黯然Gn)■萦绕(ying)■C.陶冶(y。
)•摇曳(yl)■纷扰(rao)■温馨(xln)D.记载(zai)•磨难(nan)■耳畔(ban)■莫测(co)•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嬉笑恍然温馨风平浪静B.祝祷摇曳诱惑暗然失色C.萦绕倦鸟噪音无边无际D.寂寞朦胧抵御落叶归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他却安Z若素。
• • • •B.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
• • • •C.这个小女孩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大风浪的人,面对如此境况举止泰然。
• • •D.厨房里的各种调味作料,一应俱全。
• •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10 0,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乂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tl 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6.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和示例,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示例: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辆汽车,家是加油站,家是终点站。
家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⑴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⑵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
⑶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y (),人声喧哗。
⑷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 n()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⑴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安之若素:⑵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一应俱全:⑶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碎)的噪音。
()3.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
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4分)4.以标题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要点,供电视台播出,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35个字。
(3分)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健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
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9日,该委员会通过对中国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肯定中国在发展儿童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标题新闻:5.请写出下列四句话中\'横\'字的读音和意义。
(4分)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⑵奶奶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老泪横流。
⑶他说话的态度那么蛮横,真让人难以接受。
⑷房顶上那根横梁已经有了裂缝。
6.请为下面一则题为《全国教育图书汇展南京》的消息写出导语,不能超过20个字。
(3分)本报讯,。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承办的这次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展示会上,有35家出版社与会,6000种图书参展,汇集了全国教育类图书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全国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形成的新品种书多、重点书多的优势。
导语部分:第二部分:(一)家是一只船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
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
《家》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陌.生()水域.()琐屑.()耳畔.()陶冶.()漂泊.()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休qì() míng想() yíng绕()祝dǎo()温xīn()摇yè()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2)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3)“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家是游子梦魂索绕的永远的岸。
()4.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B.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C.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5.文学常识填空。
(1)《家》是当代作家写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
(2)“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语出《》,作者。
6.“家”是“爱”的载体,要在深入了解家庭的过程中感悟亲情,表达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多彩,也才能学会更好地去回报亲情之爱。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我爱我家,请你用一句话写出对家的感激!(2)爱的花絮:打听爸爸、妈妈的生日,想一想,父母生日那天你打算怎样向他们表示祝福?(3)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赞颂母爱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来。
7.阅读下面新华社2008年5 月17 日发表的新闻,完成练习。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
中国经历的磨难大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
面临灾难,中国展砚出坚韧与硕强;珍视生命,中国yíng 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qì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分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
《家》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陌.生()水域.()琐屑.()耳畔.()陶冶.()漂泊.()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休qì() míng想() yíng绕()祝dǎo()温xīn()摇yè()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2)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
()(3)“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家是游子梦魂索绕的永远的岸。
()4.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B.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C.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5.文学常识填空。
(1)《家》是当代作家写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
(2)“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语出《》,作者。
6.“家”是“爱”的载体,要在深入了解家庭的过程中感悟亲情,表达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多彩,也才能学会更好地去回报亲情之爱。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我爱我家,请你用一句话写出对家的感激!(2)爱的花絮:打听爸爸、妈妈的生日,想一想,父母生日那天你打算怎样向他们表示祝福?(3)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赞颂母爱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来。
7.阅读下面新华社2008年5 月17 日发表的新闻,完成练习。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
中国经历的磨难大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
面临灾难,中国展砚出坚韧与硕强;珍视生命,中国yíng 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qì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分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
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①,中国需要②。
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救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相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yíng qì祷塞(2)仿照画线句子,给选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①②(3)给上面的新闻加上合适的标题。
标题:(4)根据下面所给例子,围绕“恩”字写一句话。
示例:①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
②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恩:附:参考答案1.mò yù xiè pàn yě bó2.憩冥萦祷馨曳3.(1)比喻(2)对比(3)引用、比喻4.C5.(1)周国平(2)红楼梦曹雪芹6.(1)示例:敬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为我的生活指引方向,感谢你们为我的精神注入坚韧的力量。
(2)示例:①爱唱歌的同学准备为爸爸、妈妈唱一支动听的歌儿。
②故事能手准备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③手巧的同学已悄悄动手制作“爱心卡”。
④还有的同学说从现在开始不再吃零食了,攒钱为爸爸、妈妈买生日蛋糕,买康乃馨。
(3)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效《游子吟》)7.(1)赢泣 dǎo sè(2)示例:①安慰②支持(或“①指责”②“理解”等)(3)示例:中国,挺住!(或“中国永远不会被打垮!”“汶川地震震惊世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等)(4)示例:恩:“因”为别人为你的成长付出过“心”血,你应该有感恩之心。
二、类文阅读母爱是船也是岸韩静霆那年5月,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叩响了家门。
隔门听到老人鞋子在地上拖沓的沉缓的声音,半晌才是苍老的问话。
“谁呀?”“我。
”终于还是迟疑着。
母亲,母亲,您辨不出您的儿子的声音啦?您猜不出是您放飞23载的鸟儿归巢么?门,吱吱地欠开一条窄缝儿。
哦,母亲!母亲的眼睛!那双眼睛,迟滞地抬起来。
老人的两眼因为灶火熏,做活计熬,又经常哭泣,还倒睫,干涩涩的。
下眼睑垂着很大的泪囊。
那眼睛打量着穿军装的儿子,疑惑,判断,凝固着。
真是不认识啦。
“妈妈!”我唤一声“妈妈”,母亲眼里的光立即颤抖起来,嘴唇抖动着细小的皱纹;她问自己:是谁?是静霆啊?眼里便全是泪了。
母爱就是这样,她是人间最无私的、最自私的、最崇高的、最褊狭的;最真挚、最热烈、最柔情、最慈祥、最长久的。
母亲无私地把生命的一半奉献给儿子,自私地渴望用情爱的红绳把儿子系在身边;母亲崇高到含辛茹苦教养儿女,褊狭到夸大儿女微小的长处,甚至护短。
她的爱一直会延展到她离开人世,一直化成儿女骨中的钙、血中的盐、汗中的碱。
母亲定定地望着我。
我在这一刹那间忽然想到了在张家口,在坝上,在长江流域,在鲁东,都看到过的“望儿山”,大概全世界无论哪儿都有“望儿山”,都有天天盼望游子远归的母亲变成化石。
母亲还在呆呆地望着我。
那双朦胧的泪眼啊!蓦然想到了一周后如何离开,儿子到底是有些自私。
我害怕到时候必得说一个“走”字,碎了母亲的心。
记得10年前我匆匆而归,匆匆而去。
临走的那个拂晓,我在梦中惊醒,听见灶间有抽泣的声音。
披衣起身,见老母亲一边佝偻着往灶里添火,一边垂泪。
“妈,才4点钟,还早啊,你怎么就忙着做饭?”“你爱吃葱花儿饼,你爱吃。
”如果儿子爱吃猴头熊掌,母亲也会踏破深山去寻的啊! 回到家的日子,母亲一会儿用大襟兜来青杏,一会儿去买爆米花,她还把40岁的军人当成孩子。
我受不住那青杏,受不住那爆米花,更受不住母亲用泪和面的葱花饼,受不住离别的时刻。
母亲原来是个性情刚烈、脾气火暴的人。
她14岁被卖做童养媳。
生我的那年,父亲被诬坐监。
母亲领着父亲前妻遗下的一男一女,忍痛把我用芦席一卷,丢弃在荒郊雪地里,多亏邻居大娘把我拾回,劝说母亲抚养。
为了这个,我偷偷恨过母亲。
孩提时遇有人逼我说:喂,你是哪儿来的?树上掉下来的吧?我就恶狠狠地说:我是乱葬岗捡来的,她是后妈!理解自己的母亲也需要时空的长度,理解偏偏需要离别。
印象里母亲似不大在意我的远行。
我19岁那年离家远行,到北京读书。
大学毕业正逢十年浩劫,被遣到农场劳动。
那个风悲日曛的年月,我做牛拉犁,做马拉车,人不人鬼不鬼。
清理阶级队伍的时候,人人自危。
我足足有3个月没给家里写信。
母亲来信了,歪歪斜斜的别字错字涂在纸上——“静霆,是不是你犯错误了?是不是你当了反革命啊?你要是当了反革命,就回家吧。
什么也不让你干,我养活你……”我的泪扑簌簌落在信纸上。
母亲,母亲,您的怀抱是儿子最后的也是最可靠的窠!你的双眸永远是我生命之船停泊的港湾!记得后来我回了一次家,您说:“人老啦,才知道舍不得儿子远走。
”说着声泪俱下。
可是你总是得走。
你总得离开母亲膝下。
你是个军人。
可是你到底还是不敢看母亲佝偻的背和含泪的眼。
你没有看母亲的泪眼,可是你的心上永远有她老人家的目光。
那时候我懂得了:母亲的目光是可以珍藏的。
儿子可以一直把母亲的目光带到远方。
我搀着母亲走进了昏暗的小屋。
屋子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味使我感到亲切,感到自己变小了,又变成了孩子。
年逾古稀的父亲呆呆地拥被坐着,无言无泪,无喜无悲。
父亲患脑血栓,瘫痪失语了。
我看见母亲用小勺给父亲喂水喂饭;看见她用矮小笨拙的身体,背负着父亲去解手;看见她把父亲的卧室收拾干净。
母亲就这样默默地背负着家庭,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极少在信里告诉我家庭负担的沉重。
我心里内疚。
不孝顺,你这个不孝顺的儿子!可是你还是得走。
转眼便是离家的日子!我不知怎么对母亲说离去这层意思,只是磨蹭着收拾行装。
我能感觉到母亲的目光贴在我的脊背上。
离别大约是人类最痛苦的时刻了。
记得,上次我探家回归的时候,吉普车一动,我万万没想到年迈的母亲竟然顺着门外的土坡,踉踉跄跄跑起来,追着汽车,她喊道:“你的腿有毛病!冷天可要多穿点啊!”后来,母亲寄给我二十几双毛毡与大绒的鞋垫,真不知母亲那双昏花的眼睛怎能看见那样小那样密的针脚。
后来,母亲又寄给我一条驼绒棉裤。
膝与臀处,都缀着兔皮。
她哪里知道,北京的三九天也用不着穿这驼绒与兔皮的棉裤。
它实在是太热了,只好搁在箱底。
为了让妈妈的眼睛里有一丝欣慰,少几分担忧,我在回信中撒谎说——那条棉裤舒适至极,我穿着,整个冬天总是穿着。
谎言能报答母亲么?可是天下哪个儿女不对母亲说谎?我对母亲撒谎说:我不久就会回来。
我撒谎:您的儿媳妇和孙子都会来。
我说也许中秋也许元旦也许春节一定会来……母亲默默地听着,一声不响。
她的眼神却回答我:“儿子,我——不——相——信!”我以为,最难的离别,当是游子同白发母亲的告别。
见一回少一回啦,不是么?临走那天,我实在不敢再看一眼母亲的白发和泪眼。
我安排了许多同学和亲友来安抚母亲。
有人说,车来了,我便逃之夭夭,匆匆忙忙跑出门,匆匆忙忙钻进吉普车。
在车门关上的一瞬间,我,一个40岁的军人,竟呜呜地哭出了声。
我忙把带泪的目光向车窗外伸展,可是——母亲没有出门来送她的儿子。
她没有用眼泪来送行。
我不难想象老母亲此时此刻的心境。
儿子从她身边离开了,她经不起这痛苦;一个军人告别家乡回军营去了,她必须承受这痛苦。
哦,母亲,我知道,我还在您的眼睛里,您那盈满泪水的眼睛,永远是儿子泊船的港湾。
可是您这个做军人的儿子,他那爱的小船,却必须远航到遥远的彼岸。
必须远航。
是的,必须。
鉴赏要点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描绘了家的温馨,让我们感受到家的幸福。
本文与课文的相同之处在于同样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讴歌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深沉、母爱的无私。
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倾诉了自己对母亲的挚爱。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于平凡中见伟大,情真意切,真挚感人。
问题探究1.初见母亲,作者用哪些文字表现母亲的“苍老”?怎样理解母爱是“人间最无私的、最自私的、最崇高的、最褊狭的”这段看似矛盾的话?2.“母亲,母亲,您的怀抱是儿子最后的也是最可靠的窠”这句发自儿子内心的呼喊是因何事引起的?为什么说“母亲的目光是可以珍藏的”?3.游子同白发母亲的告别“最难”之处在哪里?怎样理解“我”对母亲的“撒谎”?4.读罢全文,你怎样理解文题“母爱是船也是岸”的内涵?结合文章的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附:参考答案1.鞋子在地上拖沓的沉缓的声音,双眼迟滞,下垂的泪囊。
母亲无私地把生命的一半奉献给儿子,自私地渴望用情爱的红绳把儿子系在身边;母亲崇高到含辛茹苦教养儿女,褊狭到夸大儿女微小的长处,甚至护短。
2.受迫害时母亲的来信。
母亲的目光深深烙在“我”的心里,每时每刻都萦绕于眼前。
3.见一回少一回。
儿子从军报国,忠孝难以两全,“撒谎”也是一种爱,不忍让母亲失望。
4.是船,送儿子远行;是岸,是儿子停泊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