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考试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1.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信息即数量概念的过程。
2.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3.电子测量的内容:电磁刷和电子测量(电参数测量统称)①电能量测量:包括对各种频率波形下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的测量②电信号特性测量。
③电路元件参数测量。
④电子设备的性能测量。
上述测量中,尤以对频率、时间、电压、相位、阻抗等基本电参数的测量更为重要。
4.电子测量的特点:①测量频率范围宽。
②测量准确度高低相差悬殊。
③测量量程宽。
④测量速度快。
⑤可以进行遥测。
⑥易于实现测试智能化和测试自动化。
⑦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5.电子测量方法的分类:A.按测量过程分类:①直接测量: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值的方法。
②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两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是公式、区县或表格等)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
③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未知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
B.按测量方式分类:①偏差式测量法(直读法):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位置偏差,表示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
缺点:误差比较大。
优点:简单、方便,在工程测量中广泛采用。
②.零位测量法:又称做零示法或平衡测量法。
C.按被测量的性质分类:①时域测量。
②频域测量。
③数据域测量。
④随机测量。
6.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
③测量环境④现有测量设备等。
7.电子测量仪器:利用电子技术对各种待测量进行测量的设备,统称电子测量仪器。
8.测量仪器的功能:①变换功能。
②传输功能。
③显示功能。
9.测量仪器的分类:①电平测量仪器。
②电路参数测量仪器。
③频率、时间、相位测量仪器。
④波形测量仪器。
⑤信号分析器。
⑥模拟电路特性测试仪器。
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学量。
以下是关于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 选择测量模式:在使用前,确保选择正确的测量模式,通常有直流电压(DCV)、交流电压(ACV)、直流电流(DCA)、交流电流(ACA)、电阻(Ω)等模式。
2. 连接测试线:将测试线插入仪器的相应插孔中。
一般有标有“COM”(公共端)和“VΩmA”(电压、电阻、电流共用端)的插孔。
3. 连接电路:将测试线的探针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要测量的两个端点。
4. 读取测量值:根据测量模式,读取万用表显示屏上的测量数值。
5. 注意测量范围:在选择测量模式时,注意所测量的电压、电流或电阻值是否在万用表的测量范围内。
注意事项:
1. 安全使用: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确保正确接线,避免触碰裸露的导线或接触到电压较高的部分,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 避免过载:在进行测量前,确保所选的测量范围能够覆盖待测量的电压、电流或电阻值,避免造成仪器损坏。
3. 防止热量积累:长时间或高电流测量时,万用表可能会产生热量,应注意避免让仪器过热。
4. 注意接地:在测量交流电压时,应注意是否需要接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小心保管:万用表是精密的电子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小心保管,避免受到碰撞或湿气侵蚀。
以上是使用万用表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和保养万用表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电子测量与仪器》复习提纲(2012.5)第1章绪论1、真值、约定真值、实际值、示值(详见P1-2)真值: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被完美地确定或严格定义的量值;约定真值:为约定目的而取的可以代替真值的量值。
实际值:满足规定精确度的用来代替真值的量值。
示值:对于测量仪器,是指示值或记录值;对于标准器具是标称值或名义值;对于供给量仪器是设置值或标称值。
2、电子测量包含的内容(见P2)①电能量的测量(各种频率和波形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等);②电信号特性的测量(信号波形、频率、相位、噪声及逻辑状态等);③电路参数的测量(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④导出量的测量(增益、失真度、调幅度等);⑤特性曲线的显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及器件特性等)。
3、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见P4)按使用范围分为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其中通用仪器按功能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信号发生器;(2)信号分析仪;(3)频率、时间及相位测量仪器;(4)网络特性测量仪;(5)电子元器件测试仪;(6)电波特性测试仪;(7)辅助仪器。
测量仪器的分类方法不止一种,还有比如:按显示方式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等。
4、电子测量方法按测量性质分类(见P6)①时域测量;②频域测量;③数据域测量;④随机量测量。
5、计量的特点,计量基准的划分和用途(详见P8-9)计量的特点: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测量基准划分和用途:(1)国家基准(主基准):用来复现和保存的计量单位,不轻易使用,只用于对副基准、工作基准的定度或校准,不直接用于日常计量;(2)副基准:主要是为了维护主基准而设计的,一般亦不用于日常计量;(3)工作基准: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设立工作基准的目的是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其应有的精确度或遭到破坏;(4)作证基准:计量特性相当于主基准,主要是用以验证主基准的计量特性,必要时代替主基准工作。
第2章: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重点:误差理论与误差计算,测量数据处理。
1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的测量和显示2名词解释: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
如: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流;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
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 ,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 ,电流I ,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 ,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率P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
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3 按照表示方法的不同,测量误差分成哪几类?1、绝对误差:定义为:Δx =x -A 0 x :仪器上的示值 A0:被测对象的真值2、相对误差(1)实际相对误差; 100%A x r A ∆⨯= A :被测量的实际值,绝对误差(2)示值相对误差: 100%x x r x∆⨯= X :仪器的示值 (3)满度相对误差: 100%m m m x r x ∆⨯=Xm :仪器的满度值 (4)分贝误差: G x =20 lg A u (d B )4 与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相比,时频测量具有哪些特点?(1)测量的精度高;(2)测量范围广(3)频率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比较容易并且精确度也很高。
5 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低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主振器、电压放大器、输出衰减器、功率放大器、阻抗变换器、指示电压表和稳压电源组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测量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获得其量值的实验过程。
测量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02、电子测量是泛指一切以(电子技术)为手段的测量。
即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电子测量仪)和设备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以及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的测量。
3、在电子测量的各项内容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频率)、(电压)、(时间)和阻抗的测量。
4、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5、测量的结果通常用(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三个参数来平定。
6、信号发生器按输出波形分为(正弦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噪声信号发生器。
7、X D-22A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振级采用(RC文氏电桥振荡)电器, 由热敏电阻Rt组成的负反馈支路的作用是(稳幅),该热敏电阻的类型是(负)温度系数。
8、影响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原因是(外界条件)和(电路及元件内部的噪声)、(元件老化等产生的寄生相移)。
9、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方法有(先产生正弦波再得到方波和三角波)、(用施密特电路产生方波,然后经变换得到三角波和正弦波)、(先产生三角波再转换为方波和正弦波)三种。
10、示波器的示管一般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11、普通示波器一般由示波管、(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三部分组成。
12、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采样方式分为(实时釆样)和非实时采样,后者又分为(顺序采样)和随机采样两种。
13、示波器在使用过程中,若使用的探头置于是位置,则结果应该(X 1 0),若使用X5倍扩展,结果应该(三5)。
1 4、(电流)、(电压)和功率是集总电路中表征电信号能量的三个基本参数。
15、直流电流的测星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16、某模拟电压表的电压灵敏度为“20KQ/V”,则用1 00 V电压挡时, 电压表的内阻为(2M)Q。
电子测量期末考试试题电子测量期末考试试题电子测量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旨在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在期末考试中,我们将出一道试题来考察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试题内容请设计一个基于模拟电路的电压测量方案,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测量0~10V的直流电压;2、精度要求达到±0.1V;3、设计方案应包含电路图、元件参数和调试方法。
二、试题要求1、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2小时)完成该试题,并提交书面答案;2、答案应清晰、准确,符合学术规范;3、学生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作弊或使用辅助工具。
三、评分标准1、电路图设计(30分):电路图应清晰、合理,符合电子测量原理;2、元件选择(20分):选择的元件应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精度符合题目要求;3、调试方法(30分):调试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修正误差;4、整体思路(20分):整体思路应严谨、清晰,能够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
四、解题思路1、设计电路图:可以采用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来实现电压测量。
首先,将待测电压放大一定倍数,然后将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出测量结果。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加入失调电压调整电路和放大器自校准电路。
2、选择元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的元件应满足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可以选择精密放大器、高精度基准电压源和失调电压调整器等元件。
3、设计调试方法:可以采用逐步逼近法来调试该电路。
首先,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失调电压调整器,使输出电压接近期望值。
然后,调整基准电压源,使输出电压与待测电压相等。
最后,调整反馈电阻,使放大器达到最佳增益。
4、整体思路:该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设计电路图,然后选择合适的元件,再设计调试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的环境因素。
五、总结该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设计电路图、选择元件和调试方法等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电子测量能力。
《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题库加答案一、填空1.数字的舍入规则是:大于5时;小于5时;恰好等于5时,采用的原则。
入;舍;奇进偶不进2.被测量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真实数值叫作。
真值3. 是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核心,其作用是产生频率范围连续可调、稳定的低频正弦波信号。
主振电路4.模拟式电压表是以的形式来指示出被测电压的数值。
指示器显示5.若测量值为196,而实际值为200,则测量的绝对误差为,实际相对误差为-4 ,-2%6.使用偏转因数di v /m 10V 的示波器测量某一正弦信号,探极开关置于“×10”位置,从屏幕上测得波形高度为div 14,可知该信号的峰值为,若用电压表测量该信号,其指示值为。
0.7V , 0.5V7.若设被测量的给出值为X ,真值为0X ,则绝对误差X ;相对误差。
0X X X 00100%X X X 或者0XX 8.所示为一定的触发“极性”(正或负)和“电平”(正或负)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正弦波形,可判断触发类型为极性、电平触发。
正正9.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中电流的读取是通过将电流加在电阻上转换成,然后再加到示波管的偏转板上的。
取样电压10.电子计数式频率计的测频准确度受频率计的误差和误差的影响。
时基频率1量化11.在交流电子电压表中,按检波器响应特性的不同,可将电压表分为均值电压表,峰值电压表和有效值电压表。
12.若要在荧光屏上观测正弦波,应将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并将电压加到水平偏转板上。
正弦波(或被测电压) 扫描13.被测量的测量结果量值含义有两方面,即__数值______和用于比较的____单位___名称。
14.通用示波器结构上包括__水平通道(Y轴系统)__、__X通道(X轴系统)_和__Z通道(主机部分)_三个部分。
15.用模拟万用表电阻挡交换表笔测量二极管电阻两次,其中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___正(阳)__极。
16.数字万用表表笔与模拟万用表表笔的带电极性不同。
电子测量技术考试试题电子测量技术考试试题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涵盖了各种测量仪器和技术,用于测量和分析电子设备和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在电子测量技术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电路分析和信号处理知识。
一、仪器原理与使用在电子测量技术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各种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例如,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它能够显示出电子设备和电路中的信号变化情况。
考生需要了解示波器的控制面板和参数设置,以及如何正确地连接和调节示波器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另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信号发生器,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幅度的电信号。
考生需要了解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参数。
此外,还有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仪器,考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电子设备和电路测试中的应用。
二、电路分析与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考试中,电路分析和信号处理是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来分析和测试电路。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测量仪器来获取这些参数。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电子信号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滤波器来去除噪声和干扰。
另外,考生还需要了解频率域分析和时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相应的仪器来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
三、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在电子测量技术考试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如何设计和进行电子测量实验,以及如何正确地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记录。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统计参数,以及如何使用图表来展示实验结果。
另外,考生还需要了解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测量技术》复习提纲试卷类型:一、填空题:30%;二、单项选择题:10%;三、判断题:10%;四、问答题:25%;五、计算题:25%。
复习要求:第一章:1、掌握电子测量的特点和一般方法(偏差、零位、微差)。
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量量程宽(3)测量准确度高低相差悬殊(4)测量速度快(5)可以进行遥测(6)易于实现测试智能化和测试自动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一般方法:直接、间接、组合.时域、频域、数据域、随机。
2、掌握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计量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标:(1)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2)稳定性:稳定度、影响量(3)输入阻抗(4)灵敏度(5)线性度(6)动态特性计量的基本概念: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单位制: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为计量标准。
计量基准:1、主基准2、副基准3、工作基准例题:1。
7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1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
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①10.10,l0。
07,10.l2,l0。
06,l0。
07,l0.12,10.11,10。
08,l0。
09,10。
11;②9。
59,9.7l,1 0。
68,l0.42,10。
33,9.60,9.80,l0.21,9.98,l0.38; ③10.05,l0.04,9。
98,9。
99,l0.00,10.02,10.0l,999,9。
97,9。
99。
答:①精密欠正确;②准确度低;③准确度高。
1.15 解释名词:①计量基准;②主基准;③副基准;④工作基准. 答:①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置等。
②主基准也称作原始基准,是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
电子测量与仪器复习资料《电子测量与仪器》复习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振级采用,热敏电阻组成的负反馈之路的作用是,热敏电阻的类型是温度系数。
2. 示波器使用过程中,若采用的探头是10:1,则结果应该,若使用的是5扩展,结果应该。
3. 1999属于位数字万用表,在10V量程上的超量程能力为,在0.2V量程上的超量程能力为。
4. 33.65000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 5.0×10-3mV可以写成 V。
6. 电子式电压表按其电路组成形式可分为放大-检波式、三种类型。
7.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主要由,,测试开关和显示单元等组成。
8. 通用电子计数器主要有、和三个功能。
9. 数字系统的常见故障模型有、、和延迟型。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20分)1.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高精度的测量不允许有误差。
()2. 数字仪表的量化误差是因为仪器误差而引出的测量误差。
()3. 为了减小测量中的示值误差,选择仪表量程时,应尽量使示值靠近满度值。
()4.RS-232适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不小于15m,传送速率最小为20kb/s。
()5.毛刺用示波器可以转却观测。
()6.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可以用电动式功率表与功率因数表直接测得。
()7.YD2810B型LCR数字电桥测试“清零”功能的作用不是清除夹具上的杂散电抗()。
8.扫频振荡器是扫频信号发生器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产生等幅的扫频信号。
()9.目前常用的谐波失真度测量方法是基波抑制法。
()10.数字系统中的信号为数据流,其取值和时间都是连续的。
().11.内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从功能上分为数据、地址及控制总线三种。
()12.测量系统所产生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3.当用电压表测量非正弦电压时,其示值也有直接的物理意义。
()14.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间接和组合测量法三种。
一
1,平面镜、棱镜系统主要解决光线传播的方向、位置及成像方向的问题,以达到缩小体积及便于使用的目的;球面系统主要起成像和放大的作用。
直角棱镜:主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棱角。
屋脊棱镜:带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屋脊面棱镜。
光楔:主截面上两个折射面的夹角很小(小于一度)的三棱镜。
2、平板玻璃的特性:入射光线p进入平板玻璃,经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p'和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平行,但光线的位置平移一段距离h【h=d*tgi(n-1/n),d——平板玻璃厚度、i——入射角、n——折射率】
光焦度:用1/f '的大小表示透镜折光的能力称为透镜的光焦度。
3,、如何简化透镜组成像?
引入一对等效主平面和等效焦点,将物体经过多块透镜的成像简化为通过一对等效主平面的折射来求出的位置和大小。
4、光栏的分类及作用;①孔径光栏(限制沿轴向发射光束的大小)②视场光栏(限制物体对光学系统成像的范围)③消杂光光栏(减小杂光的影响)
5、像差的分类及引起的原因:①单色相差(球差和慧差主要由大小孔径引起,其它由打视场引起)②色差(由介质折射率随波长不同而变化所产生的)
二
1、明视距离:物距为25cm时,落在视网膜上的像最清晰,视察时不易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视放大率:望远镜放大倍率(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
2、内调焦距的优势:相对于外调焦镜,其优点在于当镜筒长度相同时,加大物镜组合的焦距可使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提高。
视场角:物面范围的边缘对望远镜物镜中心的张角。
3、为什么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很高,物镜孔径很大?(白天能看见星星)
通过望远镜观察天空的星星时,比用眼睛直接看要明亮近V的二次方倍,而作为背景的天空,由于是面状目标,其相对亮度反而降低了。
这样,星星雨天空的亮点之差被望远镜扩大了,所以在白天眼睛看不见天空的星星,而用高放大率、大孔径的望远镜就能看见。
4、光学仪器的鉴别率是指仪器分辨物体细节的本领。
三
1、光学读数法分类:①估读法②平分法③符合法
2、显微带尺读数原理及光路图(P52)
在显微镜的成像平面内用以带尺代替显微估计器的指标线读数
3、符合读数原理: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和度盘刻划中心实际上不能重合,而导致照准部产生偏心差,取对径两个指标A'和B'读数的平均值,即可得到某方向消除照准部偏心差的影响。
透射式和反射式符合光学系统光路图(P58、59)
4、分像装置的作用是使盘度对径分化线的圆弧线相切变成平直相切,以方便读数和提高精度。
莫尔条纹:将两块光栅以很小的栅线夹角叠合并相对移动时,看到的明暗相间的粗条纹图案。
其特性①莫尔条纹运动有光栅移动具有相对应关系②具有位移放大作用③对光栅误差有平均作用④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及数字化测量
5、循环码(格雷码)特点:代码从任何数转换到相邻数时,代码各位中仅有一位发生变化,每一码道的周期比普通二进制码增加了一倍。
四
1、当气泡变动2mm时的倾斜角统称为水准器的格值。
水准器所倾斜的角度称为水准器的灵敏度。
2、气泡长度与灵敏度:当气泡长度较长时,管两端压力差就比较大,气泡就能比较容易产生移动,灵敏度就高。
减小温度对水准管的影响:尽可能减少液体以改变管内液体与气体的比例是提高灵敏度的之一;采用胶合式水准管;给仪器打伞。
3、自动安平原理分类①可动十字丝补偿原理(把十字丝悬吊起来,当仪器倾斜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十字丝中心自动摆到铅垂位置,使视准轴与水准轴重合,以实现自动安平原理)②改变视线型补偿原理(当望远镜倾斜时,水平视线经望远镜内设置的补偿器在十字丝分划板上形成的像点位置移向十字丝中心位置,从而使十字丝中心发出的光线经补偿器和物镜中心后达到水平)
4、补偿器(基架、摆体、灵敏元件、阻尼器)
阻尼器作用:为使摆动不分迅速趋于静止,以及抑制外界震动源的干扰影响。
5、视准线零位误差:仪器竖轴处于铅垂线时视准线的剩余倾斜。
视准线补偿误差:竖轴在观测方向的铅垂面内前后倾斜时补偿器不能完全补偿所产生的视准线倾斜误差。
准高误差如何形成:当竖轴倾斜且仪器转向不同照准方向时,准高点在一垂直于竖轴的倾斜面内做圆周运动。
因此,准高点本身的高程是随仪器照准方向的不同而改变的,而这时仪器中心高程并未改变,这时引入与标尺至仪器的距离无关的视线高程变动误差,即准高误差。
6、竖盘指标自动归零原理:为了克服竖轴安置不正确所造成的竖直角误差,把指标装在一个带有水准器且能绕横轴旋转的指标架上。
只要每次读数前讲水准器调平,把指标调整在正确位置上,所的读数为正确的竖直角值。
五
1、共轴性指轴的中心线与轴套的中心线相重合的程度,不重合所产生的偏差称共轴性偏差
2、制动微动普通式原理(P123)转动手轮时螺杆带动万向接头盒传动螺杆转动,推进制动块压紧运动件使之固定在一起。
3、如何减小度盘被带动的误差:在半测回观测开始时,先将照准部螺旋转数周,以消除开始准点时明显的基座扭转,然后接着按同一方向转动照准部去照准各自目标,这样各方向的带动误差就小(每个半测回开始前,应先将照准部旋转1~2周,然后按同一旋转方向顺次照准各个目标,在半测回过程中不允许反方向旋转照准部)。
六
1、使光波振幅或频率发生有规律变化的过程后的光波称为调制光波。
光尺:径调制后的光波强度也将发生同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频率较低波长较长的调制光波2、光学系统:发射系统(时光能集中,传播距离更远)、反射系统(反射光)、接收系统(尽可能多的接收由反射镜返回的测距光波)、瞄准光学系统(减少由于瞄准偏差造成的测距误差)内光路系统(为了消除电路受温度、电压变化等引起的相位漂移及电子线路造成的附加相位移的影响)
3、相位法测距原理:用直接测定连续调制光波在待测距离D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延迟代替测量时间来测距。
4、为什么进行差频测相:为了保证必要测距精度,精测尺频率要高,但在高频率下直接测量技术上有困难,因此,须在保持相位关系不变的条件下,设法降低参考信号和测距信号的频率,采用无线电技术中的混频技术可以实现。
(差频测相:利用混频技术将各测天频率变成低频信号后进行侧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