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预习学案-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新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632.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探究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激素的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如何维持机体的稳态2.能够说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情景构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测定血糖浓度,浓度为(3.9~6.1 mmol/L),然后口服100克葡萄糖,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讨论:研究探讨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在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什么?2.曲线cd段表示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是什么?3.说出反馈调节在血糖调节中的体现。
4.举例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除了上述的激素调节外,还有哪些调节方式?1.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模型的构建(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
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模型的构建(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反馈调节的判断(1)根据定义判断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根据图示判断①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如图:②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如图: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调而引起的疾病。
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
第1节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2课时)1.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一组激素是()A.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性激素B.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素D.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D【分析】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肾上腺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Na+排K+,使血钠升高、血钾降低;甲状腺素能够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
【详解】A、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肾上腺素和胰岛素不能促进生长发育,A错误;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C、甲状腺素能够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不能促进生长发育,C错误;D、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均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D。
2.下列哪一组激素是由同一个腺体分泌、且不能口服的()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B.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分析】常见的激素中,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避免被消化系统分解为相应的氨基酸而失去功能),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部分可以口服(如甲状腺激素可以口服,肾上腺素不可以口服)。
【详解】A、肾上腺素是肾上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A不符合题意;B、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B不符合题意;C、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C不符合题意;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胰腺中的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肽,二者均不能口服,D符合题意。
第三章第一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训练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训练目标】1.明确“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名称及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的功能。
2.明确研究激素的基本方法。
1.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和生理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B.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C.促胰液素能促进胰液的分泌D.斯他林和贝利斯能大胆质疑权威,并大胆提出假设,是他们成功的关键2.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B.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下丘脑、垂体都能分泌多种激素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3.侏儒症和呆小症分别是由于哪种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A.生长激素过多,甲状腺激素过多B.甲状腺激素过多,生长激素过少C.生长激素过少,甲状腺激素过少4.下列哪项不是内分泌腺的特点()A.分泌物通过导管进入血液B.没有导管C.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D.分泌物是激素5.下列哪一组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①唾液腺②卵巢③肝脏④甲状腺⑤胰腺⑥垂体⑦肾上腺A.①②③⑤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⑦6.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A.胰腺和胰岛B.胰腺和小肠黏膜C.小肠黏膜和胰腺D.小肠黏膜和胰岛7.下列腺体中,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B.肝脏C.胰腺D.唾液腺8.人体中,既能分泌激素又能起到某些神经调节中枢作用的是()A.垂体B.下丘脑C.胰腺D.甲状腺9.动物的生命活动除神经调节外,还受到激素的调节,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投入某种激素,蝌蚪会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这种激素应该是()A.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10.下列关于激素和内分泌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B.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C.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11.某品牌奶粉曾因含有性激素造成儿童性早熟而受到卫生部审查。
第三章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预习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57页-62页)一遍,再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进一步研读教材一遍,并用铅笔标记和勾画问题的答案。
2. 在研读课本的基础上,独立填写预习案,规范书写,将疑问写在疑问栏。
【重点难点】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情景导学】探究点:阅读教材P57-62相关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1)调节物质: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2)传送方式:通过体液传送。
2.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实例1体温的调节1.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2.参与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器官及方式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3.体温调节的过程(1)寒冷环境时的调节过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相应减少。
同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
在减少热量散失的同时,机体还会主动增加产热。
寒冷的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平衡,体温维持正常。
这类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2)炎热环境时的调节过程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的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
由此可见,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常见激素的种类、来源和作用。
3、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4、认识内分泌失调对健康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这些腺体没有导管,其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内分泌细胞则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心血管、肺、肾等器官中,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发挥作用。
(二)常见激素1、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 A 细胞分泌,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3、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4、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分别由睾丸和卵巢分泌。
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进行。
下丘脑分泌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又作用于靶腺,调节靶腺激素的分泌。
此外,激素分泌还受到神经调节和代谢物调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内分泌失调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第五章第二节其他植物激素预习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明确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讨论,明确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96页-99页)一遍,再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进一步研读教材一遍,并用铅笔标记和勾画问题的答案。
2. 在研读课本的基础上,独立填写预习案,规范书写,将疑问写在疑问栏。
【重点难点】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情景导学】探究点:阅读教材P96-99相关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区别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和未成熟的种子促进细胞,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细胞;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乙烯植物体促进果实;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
脱落酸、萎蔫的叶片等细胞分裂;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
2.共同特点含量,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和等方式实现的。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例证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抗衡作用例如,生长素主要促进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
又如,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萌发,脱落酸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2.例证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例如,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生长素的作用。
3. 例证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生长、发育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4.例证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照次序出现高峰,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预习自测】1.判正误(1)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2)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3)色氨酸在某些部位可转变为生长素,故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4)赤霉素的施用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2.微思考(1)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章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预习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2.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3.说出激素调节的特点【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50页-55页)一遍,再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进一步研读教材一遍,并用铅笔标记和勾画问题的答案。
2. 在研读课本的基础上,独立填写预习案,规范书写,将疑问写在疑问栏。
【重点难点】激素的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情景导学】探究点:阅读教材P50-55相关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一、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血糖平衡的主要调节过程(1)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的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的调节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
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3.反馈调节(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与作用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第三章第一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预习案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理解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的功能。
(生命观念) 2.通过对“激素的发现过程”分析,强化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
3.通过对“研究激素的基本方法”的分析,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品质。
(科学探究)
【使用说明】
1.通读教材(44页-49页)一遍,再依据导学案问题提示,进一步研读教材一遍,并用铅笔标记和勾画问题的答案。
2. 在研读课本的基础上,独立填写预习案,规范书写,将疑问写在疑问栏。
【重点难点】
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情景导学】
探究点:阅读教材P44-49相关内容,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
一、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分类
1. 外分泌腺是指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是指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内分泌腺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
2.促胰液素的发现的意义: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激素调节。
3.激素调节的概念
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三、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岛素的发现
(1)“胰岛”的命名 1869年,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时,发现其中有一些聚集成岛状的细胞堆,将其命名为“胰岛”。
(2)提出假说 1889年,科学家无意中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3)胰岛素的命名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4)查阅资料1920年,在加拿大任助教的班廷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或因胆结石阻塞胰管都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机体不会患糖尿病。
(5)实验方法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先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然后摘除了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之后,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
患病狗的血糖迅速下降。
经数天治疗后,病狗的血糖恢复了正常。
随后他们与生化学家合作,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实验过程1849年,德国研究者发现,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
如果将睾丸重新移植回去,公鸡的特征又会逐步恢复。
(2)实验结论睾丸分泌雄激素。
四、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有的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成为内分泌腺体;也有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
液素等的众多内分泌细胞;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2.人体内主要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2)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从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
(4)胰腺其中胰岛内有多种分泌细胞,胰岛B A
这两种激素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5)肾上腺
(6)卵巢
(7)睾丸分泌的雄激素(
【预习自测】
1.判正误
(1)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
(2)生长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
(3)垂体分泌物通过分泌管运到全身( )
(4)食物中缺碘,会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
2.微思考
(1)只有内分泌腺才能分泌激素吗?
(2)举例说出激素之间的联系。
【体系构建】
【我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