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综合练习之默写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2022年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4:八年级上学期篇目《野望》理解性默写1.王绩在《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2.王绩在《野望》中,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的诗句是:,。
3.王绩在《野望》中,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4.王绩在《野望》中,写诗人想追怀伯夷叔齐那样隐逸高士的诗句是:,。
5.王绩在《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6.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写景句是:,。
7.王绩在《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
8.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9.王绩《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10.王绩在《野望》中,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而反衬诗人郁闷孤独心境的诗句是:,。
11.王绩在《野望》中,表达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诗句是:,。
12.王绩在《野望》中,写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心绪的诗句是:,。
《黄鹤楼》理解性默写1.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5.《黄鹤楼》中抒发怀乡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7.《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的诗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古诗文(1)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2)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5)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6)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7)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8)《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10)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13)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白的“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洋溢着远游的浪漫与喜悦;王维慰问边塞守军,用“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抒发漂泊无定、抑郁激愤之情;刘祯的“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1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名句名篇默写一、句子默写参考答案1.【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星河欲转千帆舞③此中有真意④欲辨已忘言【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本题中的易错字有“燕、帆、舞、辨”。
2.【答案】①去年天气旧亭台②轻舟短棹西湖好③.惊起一滩鸥鹭④簪缨散⑤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本题的“棹、鸥鹭、簪缨、辩”等字词容易写错。
3.【答案】①脉脉不得语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苦其心志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详解】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脉、雀、深”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4.【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感时花溅泪③星河欲转千帆舞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中注意“燕、溅、辨”等字的正确书写。
5.【答案】①半卷红旗临易水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常记溪亭日暮④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燕、溪、拂、溅”等字的正确书写。
6.【答案】①欲辨已忘言②我报路长嗟日暮③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④故君子有不战⑤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详解】默写题作答时,本题中的“辨、嗟、倩、扬州、烽、抵”等字词容易写错。
7.【答案】①采菊东篱下②恨别鸟惊心③天接云涛连晓雾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篱、涛、燕、携”等字词的书写。
8.【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黑云压城城欲摧④欲辨已忘言⑤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燕、摧、辨、搔、簪”等字词的书写。
9.【答案】①志在千里②此中有真意③曾益其所不能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本题中的“意、曾、益、莺、燕、啄”等字词容易写错。
10.【答案】①家书抵万金②轻舟短棹西湖好③出入之迂也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详解】默写题作答时,本题中注意“抵、棹、迂、庐、喧”等字的正确书写。
八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
犹饿死。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
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赤壁赋》曹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
钓寒江雪。
8.《写景七十一首》韩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
里,吹度玉门关。
9.《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
割昏晓。
10.《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填写1.王维,字,有“”之称,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唐代诗歌的代表。
2.李白,字,号,又号“”,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李杜”。
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世称“”。
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
代表作有《桃花源诗并序》《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4.杜甫,字子美,自号,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等。
5.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之称。
6.李清照,号。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7.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号,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二.按要求填写(一)《野望》王绩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诗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诗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黄鹤楼》崔颢1.诗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2.诗人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3.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4.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意境相仿。
(三)《使至塞上》王维1.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3.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4.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5.诗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是()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与朱元思书》[吴均])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默写题一、古诗词默写1.树树皆秋色,______。
(王绩《野望》)答案: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
(崔颢《黄鹤楼》)答案: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答案:大漠孤烟直。
4.山随平野尽,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答案:江入大荒流。
5.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
6.攀条折其荣,______。
(《庭中有奇树》)答案:将以遗所思。
7.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答案:老骥伏枥。
8.冰霜正惨凄,______。
(刘桢《赠从弟》)答案:终岁常端正。
9.岂不罹凝寒?______。
(刘桢《赠从弟》)答案:松柏有本性。
10.柴门何萧条,______。
(曹植《梁甫行》)答案:狐兔翔我宇。
二、文言文默写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答案: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答案: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
3.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答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每至晴初霜旦,______,常有高猿长啸,_____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答案:林寒涧肃;属引凄异。
5.高峰入云,______。
两岸石壁,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清流见底;五色交辉。
6.晓雾将歇,______;夕日欲颓,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7.自康乐以来,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答案:水中藻、荇交横。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学默写练习题一、默写下列古文: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论语》)《论语》)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易经》)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诗经》)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5. 生活,就是不断攀登的山岭。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二、简答题:1. 古文大多以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为代表,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生活和文化。
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为代表,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生活和文化。
2. 古文的特点包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言辞优美等。
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言辞优美等。
3. 阅读古文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4. 在默写古文时,可以通过多读原文、背诵原文、理解原文的含义等方法来提高记忆和默写的能力。
多读原文、背诵原文、理解原文的含义等方法来提高记忆和默写的能力。
5. 研究古文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思维能力、文化修养。
语感、思维能力、文化修养。
三、写作题:请根据你对古文的理解,以"古文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
古文的魅力就像一道古老的风景线,令人流连忘返。
古文中的文字简练而意味深长,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阅读和默写古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还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古文中的形象描写更是生动鲜活。
每一幅画面都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景。
古人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使我们能够从他们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无穷的魅力。
通过研究古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使我们的写作更具韵味和内涵。
古文中的名篇古句也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有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很高昂的诗句是:。
2.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
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中写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
4.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了浓浓乡愁的诗句是:。
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
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
6.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7.在《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两句诗是:。
8.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9.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有一句诗与其意相似,这句诗是:。
10.《赤壁》中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1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12.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13.曹植《梁甫行》中表现海边的贫民生活极其艰苦,只能住在田野的草棚里的句子是:。
1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来描写船由蜀地到荆门的景物变化,视野也随之开阔起来。
15.《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16.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17.《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1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1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20.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21.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22.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2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默写题1. 默写描写三峡山连绵不断的句子。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解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接点明三峡的长度,并且写出山的连绵,毫无中断之处,为下文描写三峡的其他特点做铺垫。
2. 默写描写三峡夏季水势浩大的句子。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解析:“襄陵”表明水漫上山陵,“沿溯阻绝”则说明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从侧面烘托出夏季水势的浩大。
3. 默写描写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解析:这几句先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还有回旋的清波和倒映其中的景物,接着描写山峰上的怪柏、悬泉瀑布,最后用“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概括春冬景色的清幽秀丽和趣味无穷。
4. 默写描写三峡秋季凄清景色的句子。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解析:“晴初霜旦”点明时间是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写出树林和山涧的清冷寂静,“高猿长啸”等句子从声音方面渲染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
5. 默写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
-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解析:“素湍”描绘了白色的急流,“绿潭”写出碧绿的潭水,一“素”一“绿”,从色彩上展现了三峡春冬之时水的特点。
1. 默写文中描写山川景色的句子。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解析:先写山之高、水之清,接着写两岸石壁色彩斑斓,还有四季常青的树林和翠竹。
然后描写早晨雾气消散时猿鸟的鸣叫,傍晚夕阳西下时鱼儿的跃动,动静结合,展现出山川景色的美丽。
2. 默写文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解析:“夕日欲颓”描绘出太阳快要落山的景象,“沉鳞竞跃”写出水中鱼儿竞相跃出水面的情景,表现出傍晚时分充满生机的画面。
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考前复习卷——默写
(本卷共100空,每空1分)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1. 一夕轻雷落万丝,__________________。
有情芍药含春泪,__________________。
2. 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
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
4. 乌纱掷去不为官,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秋风江上作钓竿。
5. 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识尽愁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 驿外断桥边,__________________。
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__。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9. 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
10. 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_。
11. 北山种了种南山,__________________?愿得人间皆似我,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
发于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
13. 《笑》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都洋溢着“爱的哲学”,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爱。
14. 题12中的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人,著名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写出两句此人的“语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题5中的内容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形容词)词人。
16.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词人。
17. 题6的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题7的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_,他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形容词)词人。
这两首词选自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