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九上《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第9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记住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难点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
教学过程展示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导入一、文艺复兴1、读教材,明确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明确:1)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2、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问后明确: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文化和思想发展的潮流。
文艺复兴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背景下,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打破封建神学束缚在思想上的要求。
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在教权大于王权的中世纪,反封建首先体现为反神学,反对神学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重要特点。
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个人尊严的思想,鼓励要以人的眼光而不是以神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肯定人性就是反对教会主张的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就是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幸福。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体会其中所表理解欧洲的航海家,历经重重磨难开辟了新航路,分析: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九年级学生虽然能对一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能说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内容,同桌、前后桌之间可相互检查学习。
:能独立完成课时中涉及的自学检测题、强化训练题,从而达到当堂学习、谁时训练、逐步提高的目激(6:历史意义和影响和影响等内划准确直接原因4思想解放运动,航海家国别资助国家航行时间航行线路主要成就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1492~1493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美洲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1497~1498从葡萄牙出发,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1519~1522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进入太平洋、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知识简表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郑和哥伦布等人船多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船少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②造成殖民灾祸。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哥白尼及其“太阳中心说”布鲁诺开普勒伽俐略文艺复兴的意义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远航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①引导学生完成“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欧洲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哪些作用”、“新航路的开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世界向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启发学生完成“中国对欧洲开辟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为什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完成“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你如何看待当时以人为中心的主张”,培养学生评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④要求学生在《新航路的开辟》图上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提高学生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①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二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提纲或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能力,增进素养。
②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
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思想解放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理解《神曲》和欣赏《最后的晚餐》等著名文艺作品过程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②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设想一下西欧人开辟新航路遇到的艰险,让学生在想像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③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文档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意义和影响;3.能够分析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艺复兴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2.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意义和影响;3.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2.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引入(5分钟)2.教学展开(25分钟)(1)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介绍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包括封建制度的解体和城市经济的崛起。
然后,讲解文艺复兴的特点,包括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古典艺术的复兴和个人主义的崛起。
(2)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通过展示他们的作品和介绍他们的贡献,让学生了解他们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3)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意义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包括欧洲对亚洲商品的需求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亚洲商品的垄断。
然后,讲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包括打破地中海贸易垄断、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拉美殖民地的开拓。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包括推动包括物质和思想、技术和文化等在内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现代世界的形成。
3.教学延伸(10分钟)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有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展示批判思维能力。
4.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究相关的知识和问题。
五、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评价学生的发言和思维能力;2.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程度;3.通过学生作业和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对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安源一中罗玲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九年级历史(岳麓版)第二单元第八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第二课时,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文明、走向融合,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从背景(即原因和条件)到过程到影响的三段式结构,条理清晰,非常符合人类认知的逻辑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2、陈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进行讨论式教学。
2、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自己设计新航路,让学生感知历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热情。
3、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4、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并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3、学生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讨论、分析,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但随之开始的殖民活动也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四次重要远航。
难点:对新航路的开辟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图表归纳、地图演示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两幅地图(一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一张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设问(你知道这种情况何时发生转变的吗?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这种情况变发生了转变是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重重困难,追波踏浪,开辟了新的航路,从而使人类了解的范围扩大。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核心思想和主要成就。
2.让学生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2.难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文艺复兴讲解文艺复兴的起源、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和主要成就(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
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宗教改革等。
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3.新航路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如:欧洲对东方财富的渴望、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分析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讲述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全球贸易的兴起、殖民主义的扩张等。
4.小组讨论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是什么?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了这两个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教学内容充实,但部分内容讲解过于详细,导致课堂时间紧张。
2.小组讨论环节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引导。
3.作业布置较为合理,但需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8、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世界九年级上册第8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包括两个子目: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它是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一课,承上启下,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欧洲人的思想和挑战自然的精神。
在世界近代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与中古时代的欧洲“教会的统治”和“西欧城市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的建立(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紧密联系。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本课知识点不多,但相对人物多,不容易记。
特别是人文主义理解较难。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另外,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为其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提升其思维能力。
但同时,由于初中学生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知识的了解往往缺乏整体性、完整性,或浮于表面,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点拨,在方法上加以规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记住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记住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和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教案岳麓版教学目的基础知识: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能力培养:文艺复兴的成就和新航路开辟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情感、价值观:通过评价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重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回顾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的地位,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引导出为什么会出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1、背景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②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
进而分析: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3、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一位艺术大师4、天文学的成就: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成就二、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另外补充说明:当时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2、设计新航路开辟的表格,和郑和下西洋比较时间国籍代表人物成就1492 意大利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1498 葡萄牙达?伽马开辟通向印度的航路1519-1522 葡萄牙麦哲伦环球航行1405-1433 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3、影响: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初步发展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哥白尼及其“太阳中心说”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学说开普勒伽利略文艺复兴的意义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船对环球远航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①引导学生完成“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欧洲的意大利”、“新航路的开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世界向整体发展”,培养学生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启发学生完成“中国对欧洲开盘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为什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③要求学生会以《新航路的开辟》图上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或绘制哥伦布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学生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课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
②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
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思想解放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理解》神曲》和欣赏《最后的晚餐》等著名文艺作品过程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②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设想一下西欧人开辟新航路遇到的艰险,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③指导学生解答“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中国对西欧开辟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为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认识中国和西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成果与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因果和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欧洲古代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抓住欧洲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和天主教会主宰社会各个方面这两大特点分析,因势而导入:当历史进入14世纪后,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则是引发这一巨变的重要因素。
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
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为何首先出现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你如何看待当时以人为中心的主张?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与之相适应,资产阶级文化思潮即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实质
兴起:14世纪、意大利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3.但丁和达·芬奇
但丁:意大利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4.文艺复兴的扩展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近代天文学成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开普勒:证明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
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5.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①欧洲国家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②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出示挂图《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指图讲: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
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
(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
(3)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
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
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
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巩固
引导学生依据板书理清教材知识线索,掌握本课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