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11.2 化学肥料 常见离子的鉴定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化学肥料》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2)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3)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对几种常见化肥的鉴别【课前准备】多媒体、pH试纸、玻璃棒、烧杯、试管、酒精灯、红色石蕊试纸、三角架、铁片、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都认识哪些化学肥料?[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二、新课学习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18世纪中期,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化肥。
之后,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国措施。
观察图表:化肥施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可以看出哪些?[195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依赖耕地面积扩大1950年之后,粮食产量增长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一、化肥简介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大。
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作物如果缺乏氮肥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 化学肥料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题2 化学肥料学情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和探究,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学完初中化学中无机化合物的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物质离解、盐、复分解反应等知识,为掌握本课题奠定基础;在科学探究上,学生已经经过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训练,学习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学科渗透上,生物学上已经对植物的生长做出了系统的讲解,对化学肥料、农药知识也有所渗透;在生活体念上, 学生来源于城市,对植物生长与肥料、农药的密切关系已经有了一些感受,有着更迫切了解化肥、农药的愿望。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与本课题相关知识、技能、情感,但缺乏对“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科学、系统的认知。
通过这节课题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较轻松的把两者相结合,既能正确的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运用化学知识指导或改进生产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技能:学习简单鉴别常见化肥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探究活动。
(2)初步运用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能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化学兴趣。
(2)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发展辩证分析、判断问题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2、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常见化肥的简单鉴别方法。
难点:1、简单鉴别常见化肥的方法。
2、物质的分类鉴别。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可是全球每年都有几万人因为饥饿死亡。
诊断评价
C.不破坏土壤结构
D.肥效长
6.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KCl
B.NH4HCO3
C.NH4Cl
D.Ca(H2PO4)2
7.林强家里种的花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老师告诉他需要施氮肥,他应该施用以下肥料中的
( )
A.NH4HCO3
B.Ca3(PO4)2
C.KCl
D.K2SO4
8.农村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农家肥草木灰也可起到化肥的作用,草木灰的主要
成分是()
A.NH2Cl
B.K2CO3
C.Ca(H2PO4)2
D.NH4HCO3
9.硝酸铵(俗称硝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遇碱放出
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贮存或使用硝铵时正确的是 ( )
A.露天敞口贮存
B.在阴凉处密封贮存
C.结块进用铁锤砸碎
D.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10.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
则X的化学式是:;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作
业
设
计
书面作业:教材P82页3题
教
后
反
思。
《化学肥料》◆模式介绍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思路说明引入新课(植物生长所需)→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某某)→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3、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2、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某某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九年级化学科《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新兴县田家炳中学练少华 2017年3月30日一、中考复习要求初步学会根据某些离子的特点去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实验技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会运用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离子检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价值观。
重点:掌握离子鉴别的一般方法难点:了解混合物中离子鉴别的一般方法教具:多媒体学具:实验器材四、命题预测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在不断变化,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师生活动) 利用刑警在破案时利用AgNO 3溶液显影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方法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师简单概述近五年中考该知识点所出现的题型及分值,让学生了解考纲的要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该知识点在中考的重要性。
(三)、知识点梳理、考点训练,方法归纳(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分钟)注意:当Cl -和SO 42-同时存在时,应先鉴别SO 42-,后鉴别Cl -。
(学生活动)2、【考点例题】 (做题、分析、小结共6分钟)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用化学方(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离子鉴别的题目有初步的认识;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总结出离子鉴别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板书】 方法:步骤:取样→加试剂→现象→结论 (学生活动)3、【合作探究】(10分钟)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编号是(1)(2),它们分别是Na 2CO 3溶液和NaCl 溶液中的一种,请提出实验方案加以区别。
人教版《 11.2 化学肥料(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了解滥施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2.认识典型的几种氮肥和钾肥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找出复合肥料中的营养元素。
3.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和碱性,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课前预习】1.向家长了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有。
2.阅读教材,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氨水B.硫酸钾C.磷矿粉D.氯化铵E.硝酸铵F.尿素J.硝酸钾H.碳酸氢铵I.氯化钾其中属于氮肥的是;属于磷肥的是;属于钾肥的是;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3.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形成潜在的污染,还会造成土壤退化和、的污染。
滥用农药也会带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情境导入】你见过绿油油的麦田吗?花圃中鲜艳欲滴的花朵吗?它们长得多么饱满,多么茁壮啊!这是谁的功劳吗?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
而能够大量、稳定提供这些营养元素的正是化肥。
那么,什么是化肥呢?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化肥简介【简介】展示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
【自学】课本 P76~79“化肥简介”,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问题和表格并展示。
P1.化肥: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肥料。
2.回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哪些元素?3.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等,其中、、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乏,因此、和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4.⑴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
(缺)⑵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
(缺)⑶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
(缺)【归纳】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作用和性质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碳酸氢过磷酸硫酸钾硝酸磷酸尿素磷矿粉氯化钾二氢铵铵钙钾化学式促使作物的茎、叶促进作物根系发主要生长达,增强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作用,叶 抗能力,穗色。
多粒满。
11.2 化学肥料常见离子的鉴定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能。
2.了解常见化学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氮肥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认识铵盐的检验方法,并用于解决合理施用化肥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化肥为增产粮食和蔬菜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1.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2.常见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1.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2.常见离子的检验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