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蓝线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357.37 KB
- 文档页数:22
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局部)法定图则修编NO.BA402-01&22&24/02(草案)(文本、图表)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二〇一四年八月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本图则),经初审同意,现予以公开展示。
公开展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规定形式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提出对本图则的意见或建议。
本图则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1)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及说明。
(注:文本中的配图及照片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2)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二〇一四年七月文本目录前言1总则2目标与定位3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4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5公共设施6综合交通7市政工程8城市设计9自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10“五线”控制11规划实施12附则附录主要名词解释附表前言《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于2009年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批通过,并较好的指导了地区发展。
2011年底深圳市政府宣布龙华新区正式成立。
2013年龙华新区编制完成了《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
《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中指出:本片区是龙华新区南部商务核心,是新区城市发展“引擎”;城市定位由原图则确定的“城市副中心”提升为“城市中心区”。
随着龙华新区成立带来的城市发展目标与需求变化,现对《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深圳北站周边地区进行法定图则局部修编工作。
本次修编范围为原图则中部以深圳北站和红山站为中心的地区,同时突破原有图则范围,包括红木山水库周边地区。
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探索与实践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NE MAP” PLANNING IN SHENZHEN CITY【摘要】对“一张图”管理体系和建设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制订了“一张图”工作机制和技术标准。
提出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是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系统整合各类规划成果,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规划管理工作平台。
其总体框架为“三层一库”,即核心层、管理层、基础层和规划成果库。
利用GIS技术,搭建“一张图”规划整合平台,开展专项层面和图则层面整合工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规划管理的“多头规划”和“规划打架”问题。
构建基于“一张图”理念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法定图则;规划整合;深圳ABSTRACT: Systematically study on the “one map" management system,construction method,mechanism and technical code.Propose that “one map”planning in Shenzhen city takes the statutory plan as a core,and systematically conformity the planning achievements, dynamic update of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platform. General framework is “three levels and one database" which means core, management and base levels,and the planning achievements database。
Using GIS technique, construct the platform of “one map” planning and integration,develop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ecial and statutory plan levels。
附件5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妈湾片区]开发单元规划修编(草案)文本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妈湾片区]开发单元规划修编草案(文本、图表)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2011)、《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暂行办法》(2011),制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妈湾片区]开发单元规划修编(以下简称本规划)。
经初审同意,现予以公开展示。
公开展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规定形式向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提出对本规划的意见或建议。
本规划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1)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
(2)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二〇二〇年六月1 总则1.1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整个妈湾片区(含前湾公园、滨海公园妈湾段),范围面积约726.5公顷(其中妈湾片区659.5公顷,前湾公园、滨海公园妈湾段67公顷)。
1.2 本规划的图表与文本内容共同构成所在片区法定规划的法定文件。
其中文本的“下划线”部分及附表1(备注内容除外)为强制性内容;文本中的图纸为示意性,不具有法律效力。
1.3 制定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及大小南山周边地区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自贸区综合规划》)及其它经批准的专项规划。
1.4 本规划内的土地利用及开发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非法定性内容除外)。
本规划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1.5 本规划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9版)(以下简称《深标》)确定。
1.6 本规划范围内编制下层次规划及城市设计,必须以本规划确定的规划要求为依据。
1.7 本规划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负责解释;若需修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24-20240516
深圳市2023-2023年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
深圳市2023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位了深圳市的发展蓝图,并为
2023-2023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总体参考。
经过一年多的综合考虑和分析,结合国家及省、市有关法规的规定,深圳市拟定了2023-2023年近期
建设及土地利用规划细则。
一、深圳市2023-2023年近期建设规划细则
(一)总体安排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将以本市2023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办法、
各主要城区及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及自然保护区规划实施办法(需另行
出台)为底本,以维护和向好本市现状的基础上,实施“多赢”的思想,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深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总体把握、积极稳妥,加快完善地区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体系,深化规划论证和检查实施,做好未来近期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早期准备
工作。
2.做好土地准备和整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土
地储备、土地使用效率及避免浪费等问题。
3.加快城市建设,注意节约资源,着力提高城市建设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控制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进绿色建筑和可持
续发展城市建设。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07•【字号】深府办规〔2018〕12号•【施行日期】2018.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水务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2月7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协调统筹、经济适用、安全美观”原则,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相协调,降低与修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循环的不利影响,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活动,包括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旧城改造、园区改造、环境提升等改造类建设项目。
列入豁免清单的建设项目除外。
列入豁免清单的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许可环节对其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不作要求,由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建设海绵设施。
豁免清单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按有关规定程序发布实施。
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深圳水战略》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 1952.48 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 ~ 2020 年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
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深圳市地铁远期规划(2032-2050年)1号线(甩站)-人民南、红岭南、香蜜湖2号线(自赤湾西南延)-赤湾——赤湾南——赤湾港(3千米)2号线(自梧桐山东延)-梧桐山——盘龙——大同顶——沙头角——盐田区政府——昊海君悦——盐田港——深盐路——盐田路——洪安——盐田北山——海鲜街——盐田食街(15千米)2号线(甩站)-老街3号线(自六联东延)-六联——鸡笼山——新圩南——产径——新圩——新圩北(10千米)3号线(自福保东南延)-福保——桃花路(1千米)3号线支线-后海——沙河南——红树湾——深湾——锦绣中华——高尔夫练习场——下沙——沙头——益田(15千米)4号线(自牛湖东延)-牛湖——观澜东——凤清路——新联路(6千米)5号线(自黄贝岭南延)-黄贝岭——文锦——罗湖(3千米)5号线支线-兴东——尖岗——铁岗水库——宝石——创维——松白路——石岩老街——羊台山——石岩(15千米)6号线(自科学馆东南延)-科学馆——上步——鹿丹村——国贸——向西村——深惠汕小区——文锦口岸(5千米)7号线(自西丽湖北延)-西丽湖——北大——野生动物园——麒麟山——大磡——西丽湖北——沙坑——创维——松白路——石岩老街——羊台山——石岩——水田——横当岭——石岩北(25千米) 7号线(自太安东北延)-太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深圳水库——花果山——万科公园——丹竹头东(与3号线换乘)——平湖北——鹰咀山——龙岗西(21千米)7号线(从西丽分出的支线)-西丽——平山——塘朗工业区——南方科技大学——长岭陂(9千米)8号线(自梧桐山西延)-梧桐山——罗沙路——莲塘口岸——怡景——翠竹——笋岗——园岭——园岭新村(与6号线换乘)——黄木岗——笔架山——有线电视台——莲花北——莲花山公园——莲花西——香梅——香蜜湖——车公庙——农林——园博园——深康——华侨北——沙河西路——科苑北路——南海——南山立交——中山公园——怡海——前海湾(40千米)9号线(自文锦东延)-文锦——黄贝岭——新秀——罗芳——松园——罗沙路——梧桐山——盐田区政府——昊海君悦——盐田港——大鹏海关——大鹏盐田——盐田港保税区——盐田北山——海鲜街——盐田食街(25千米)10号线(自平湖中心东延)-平湖中心——凤凰山——龙平西路——竹园岭(3千米)10号线支线-版画博物馆——观澜版画村——观澜东——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平龙路——辅城坳——平湖西(9千米)11号线(自碧头北延)-碧头——长安南——长安——长兴东——虎岗(12千米)11号线(自华强路东延)-华强路——科学馆——上步——鹿丹村——罗湖(5千米)12号线(自左炮台西延)-左炮台——赤湾港——右炮台(2千米) 14号线(自岗厦北西延)-重庆路——机场东——机场——碧海湾西——西乡——流塘——灵芝——中山公园——沙河西——深云——香蜜——香蜜湖西——香梅——莲花西——福田——市民中心——岗厦北(45千米)20号线(自会展中心东延)-会展中心——福民——皇岗口岸——赤尾——上步——鹿丹村——国贸——人民南——罗湖(10千米)33号线(深莞)-深圳北站——红山——龙华——清泉路——竹林——茜坑——环观——观平路——松元厦——观光——桂庆——庙溪——庙溪北——塘厦(26千米)34号线-大梅沙——大梅沙景区——小梅沙——小梅沙海洋世界——溪坪路——溪涌——上洞北——土洋——葵涌集散中心——澳头——径心——洞梓——澳子吓(27千米)35号线(深惠)-富坪街——坪地——坪地南——金花夫人庙——白石西——白石——横岭——人民三路——铁门扇——惠南大道——永湖——三栋——惠州奥体中心(47千米)36号线-南华村——赤尾——华强南——华强北——岗厦北——市民中心——福田——香蜜湖——车公庙——锦绣中华——红树湾南——后海——登良——南油——蛇口体育中心——海上世界——蛇口港——蛇口港南(26千米)37号线(深惠汕)-长沙湾——梅陇东——梅陇——鲘门南——鲘门——鲘门火车站——红泉——圆墩——鹅埠——吉隆——范和——亚婆角——霞涌——亚洲——沙鱼洲——惠州港——小鹰咀——小桂——径心——葵涌北——葵涌文化广场——金龟——杨木坑——龙坪——坪环工业城——大山陂——新合路——坪山大道——汤坑——圆山寺——铜锣径——沙荷路——下万排——惠盐中路——横岗——排榜面前岭——排榜——龙口——雁田(152千米)38号线-罗湖——鹿丹村——上步——华强南——华强北——中心公园——福中(与10号线换乘)——市民中心——福田——香蜜湖——车公庙东——下沙——竹子林——侨城东——侨城北——侨城西——珠光南——西丽南——TCL——灵芝东——灵芝——流塘——西乡东——西乡——碧海湾西——机场南——机场——机场西——机场北——重庆路(53千米)39号线(深莞)-珊美——厚沙——河田——横岗湖——厚街——水濂山——大岭山北——连平——大岭山——松山湖——东盛科技园——罗田——铁坑——白鹤岭——楼村——周家——观光——光明火车站——鹅颈——石龙北——石龙——石岩(56千米)40号线-福永西——重庆路——蚝业路——福永——立新——福永东——水浪坑——宝安立交——鹤洲——铁岗水库——铁岗——西乡北——翻身——前海湾——前海湾西(32千米)40号线支线-福永东——凤凰——沙井东——芙蓉——东方村——松白——山门——塘下涌——长安南(16千米)41号线-观澜产业园——清湖东——坂李——雪象——吉华路——清平——龙景(与5号线换乘)——翠枫——布吉西——银湖东——红岭北(17千米)42号线-欣澳——屯门东——屯门——兆康——元朗西——天水围——天华路——深湾路——望海——科苑南——后海——科苑——科技城——棕榈泉——白石洲(39千米)43号线-观澜湖——桂庆——庙溪——庙溪北——塘厦——蛟乙塘——塘厦北——塘坑(15千米)44号线-葵涌文化广场——葵坝路——葵涌集散中心——土洋——土洋西——犁壁山——葵涌文化广场(12千米)45号线-沙头角——沙盐路——盐田南——盐田海景——盐田港——昊海君悦——盐田区政府——梧桐山南——云深处——沙头角(8千米)46号线(深莞)-飞沙角——英东——虎门大桥——海战博物馆——虎门西——虎门——虎门南——芦花坑——福海——建安——沙井西——塘尾西——松和路——重庆路(54千米)47号线-南横——新垦——龙穴——坪洲——大铲湾——前海湾西——前海湾(44千米)48号线-香港机场西——香港机场——屯门湾——屯门半岛——蛇口港南——蛇口港(39千米)49号线-福洲——重庆路——桥头——立新北——凤凰——宝安凤凰山(10千米)50号线(深莞)-黄牛埔——黄牛埔东——黄江东——流洞——雷公——虾松岩——观澜湖北——庙溪西——九龙山——光明火车站——长圳——根玉——芙蓉——后亭——福和(47千米)51号线-深大——深大东——科苑——后海——科苑南——望海(7千米)52号线-坂田——坂雪岗——雅园——民治——深圳北站——南方科技大学——塘朗——塘朗工业区——哈工大——西丽湖(18千米)华为穿梭线-清湖北——大和路——清湖新村——张衡路——冲之大道——华为——华为百草园——贝尔路——居里夫人大道——华为南——吉华路——五和——坂田——杨美(11千米)龙华穿梭线-龙华——三联公园——龙华汽车站——清湖西——竹村——牛栏窝——荣富路(10千米)盐田穿梭线-沙头角——沙盐路——中英街——盐田南——鹏海——海山——盐田汽车站——昊海君悦——盐田港(5千米)前海湾穿梭线-前海湾——振海路——梦海——蛇口海关——小南山——右炮台——左炮台(12千米)机场穿梭线-机场——机场西——机场北——机场东——后瑞——机场南——机场(16千米)龙岗穿梭线-盐龙——回龙路——龙福路——龙岗区政府——龙城广场——南通道——南联——正中——翠宝路(12千米)坪地穿梭线-环城西路——吉桥路——坪地北——坪桥路——富坪街——富民公园——河背村——西湖苑——坪地西——环城西路(10千米)光明穿梭线-石岩水库——上屋北——石岩北关(与6号线换乘)——长圳——光明西——光明——光侨路——光明火车站(11千米)平湖穿梭线-港龙——凤岐——富安——平湖西——平湖枢纽——平湖中心(5千米)平湖穿梭线支线-平湖西——平湖汽车站——惠华路——平湖北(4千米)蛇口穿梭线-蛇口火车站——鲸山觐海——蛇口港——海上世界——水湾——东角头——蛇口山——深圳湾公园——望海路——内湖公园——登良路——后海(13千米)宝安穿梭线-玻璃围——重庆路——永和路——立新——福永——福永南——翠岗——翠岗东——福永高架桥(10千米)深圳水库穿梭线-深圳水库——淘金山——花果山——沙湾——沙湾汽车站(5千米)深圳水库穿梭线支线-淘金山——布心——太安(3千米)布吉穿梭线-布吉——金储巷——布吉汽车站——石芽岭——布澜路——宝冠路(5千米)红树湾穿梭线-红树湾——锦绣中华——竹子林——车公庙(7千米)红树湾穿梭线支线-红树湾——红树湾南——深圳湾公园(2千米)塘朗穿梭线-南方科技大学——塘朗——南坪——梅林水库——塘朗山——上沙——安托山(9千米)庙溪穿梭线-深圳北站——民治西——民治北——下油松——龙华文化广场——清湖东——竹村东——观澜南——观澜老墟——桂新路——桂花新村——观光路——庙溪南——庙溪(18千米)红岭穿梭线-甘坑——清平北——龙景——莲花山庄——布吉西——清平——红岭北(12千米)文锦穿梭线-鹿丹村——国贸——湖贝——文锦——秀南街(4千米)大鹏穿梭线-葵涌集散中心——观音山——大鹏——大鹏东——大鹏山(14千米)南大鹏穿梭线-大鹏北——大鹏——大鹏汽车站——布新——南澳——南澳西——南澳南——南澳半岛——碧海湾——金海湾——金海湾南(28千米)南大鹏穿梭线支线-南澳——南澳东——南澳北——海钓公园——新大路——金水湾——银滩路——浅海湾——东山寺——大亚湾核电站(20千米)总长:1270千米。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7•【字号】深府办[2011]57号•【施行日期】2011.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1〕5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六月十七日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为迎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检查和验收,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创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营造迎宾花海、展示先锋深圳”为总要求,通过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争取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深圳实现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进一步实现我市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布局更合理、结构更稳定、功能更高效、系统更完善、种群更协调、景观更秀美、特色更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进一步强化城市空间安排与自然山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空间与历史文脉的连续性;促进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深圳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总体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全市力量,依托已有的良好基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稳步推进,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2011年9月底前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把我市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深圳市蓝线规划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深圳水战略》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
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城市规划七线介绍概述为加强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城市水体和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设定了红、绿、蓝、紫、黑、橙和黄等7种控制线(),并分别制定了管理办法。
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水系保护范围,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专供重大区域交通、供电走廊、重大变电器等)。
紫线保证城市的修养,绿线是城市的礼服,红线是城市的经脉,蓝线是血液,黄线里运转着城市的肉身。
规划红线规划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规划绿线规划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对“绿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管理。
规划蓝线规划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规划黑线,指城市电力的用地规划控制线。
建筑控制”“电力走廊规划黑线一般称线原则上在电力规划黑线以外,建筑物任何部分不得突入电力规划黑线范围内。
规划橙线城市橙线是指为了降低城市中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水平,对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进行引导或限制的安全防护范围的界线。
划定对象包括核电站、油气及其他化学危险品仓储区、超高压管道、化工园区及其他安委会认定须进行重点安全防护的重大危险设施。
规划黄线规划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规划紫线规划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的管理,体”“紫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方案(2013)来源: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日期:2013-07-11 【字号大中小】第一条基本生态控制线(以下简称生态线)作为深圳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促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和民生幸福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态线管理的精细度和可操作性,兼顾社会基层民生发展、公益性及市重大项目建设需求,遵照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依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定规划,对生态线进行局部优化,编制本次优化调整方案。
第二条优化调整对象本次优化调整的生态线是指2005年11月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公布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第三条优化调整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3)《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执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4)《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6)《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7)《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8)《深圳市基本农田改造范围线》(2010)(9)《深圳市蓝线规划》(10)《深圳市黄线规划》以及其它经市政府批准的法定规划和依据性文件。
第四条优化调整目标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线的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依据相关法规和规划,重点解决2005年11月1日《管理规定》实施前我市生态线内已建成的各类合法建筑物、构筑物的优化调整诉求,并兼顾社会基层民生发展、公益性及市重大项目建设需求,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线管理的精细度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优化调整内容本次对生态线的局部优化调整,包括调入和调出两方面的工作:(1)调入。
即依据各层次规划分析及权属核查,将有利于强化城市生态功能的部分线外用地进一步纳入生态线内,以合理增加生态线控制范围。
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深圳水战略》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
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深圳市蓝线管理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对深圳市城市地表水体和原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蓝线定义】本规定所指蓝线,是指深圳市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地表水体和原水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
蓝线的划定和管理,应当遵循本规定。
第三条【部门职责】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水务主管部门组织全市性蓝线的划定和调整,市规划主管部门派出机构会同区级水务主管部门负责区域性蓝线的划定和调整。
规划、水务、环保、发展改革、农林渔业、城管等主管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蓝线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权利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蓝线管理、对违反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二章划定和调整第五条【蓝线划定】蓝线应当以专项规划的形式进行划定,并在各层次城市规划中予以落实。
第六条【划定原则】划定蓝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考虑城市水系、原水工程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水系安全和供水安全;(二)应当明确界定划定对象、划定标准、控制范围,实现线界落地,应确定保护和控制的要求,并附有明确的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报批程序】蓝线专项规划应按以下程序报批和公布:(一)规划、水务主管部门在编制蓝线规划过程中应征求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并公示三十个自然日,公示的时间和地点应在本市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
1 总则1.0.1为统一深圳市详细蓝图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详细蓝图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术规定。
1.0.2详细蓝图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用地在功能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和形体环境方面(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和景观环境等)做出详细的控制规定的规划控制图则。
重点是对法定图则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和对规划区空间形态提出详细的设计控制要求。
1.0.3局部城市设计是详细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单独编制过局部城市设计的地区,应将经批准的城市设计成果落实到详细蓝图中。
1.0.4详细蓝图经批准后作为城市建设的政府内部管理图则,其目的是对下层次的总图设计和工程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
1.0.5按照详细蓝图的编制对象和编制范围的特点,详细蓝图可划分为A、B两类,各类详细蓝图在编制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A类:包括城市重点地区、近期建设地区(新建/改造)、多功能的综合区和单一功能的产权分散区,以及在法定图则中因条件不成熟,需进行深入研究再确定土地利用的用地。
B类:上层次规划条件已确定、有明确开发意向的用地。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范围的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纳入A类或B类。
1.0.6详细蓝图的规划期限一般为3年,新的蓝图批准后,旧的蓝图自动失效。
1.0.7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蓝图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0.8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1.0.9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
12 详细蓝图的编制程序2.0.1详细蓝图的编制过程包括收集基础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和潜力,确定设计目标和控制元素体系、形成总体设计构思,制定控制对策三大步骤,设计成果的制作贯穿于三个步骤的始终。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6•【文号】国函〔2024〕144号•【施行日期】2024.09.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深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深圳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0万亩(含易地代保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72.02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4.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130.74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1%;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3.8%(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用水总量不超过30亿立方米,其中2025年不超过24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深圳水战略》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
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