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 课文同步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3 周亚夫军细柳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注释字义,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丰富了阅历,了解了社会。
汉武帝元封三年,其父司马谈去世,他继任太史令,开始广泛阅读史料,着手《史记》的写作。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
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又是文学名著。
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作品介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地传记文学。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到了唐代才称作《史纪》。
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
通过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从班固《汉书》起,历代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三、题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
绛侯周勃是汉开国功臣。
诸吕危刘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孝文皇帝。
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以贤封为侯。
历仕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
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
《周亚夫军细柳》课文详细解析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细柳:以备胡。
【注释】后六年:汉文帝在位实行过两个元年,此指后一元年之后的第六年。
边:边境。
乃:于是。
以:任命。
军:驻扎,驻守。
【段析】“大”字点出战事紧张,为下文作铺垫。
第一部分: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领奉命备战戍边。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注释】劳:慰问,犒劳。
军:军营。
已而:随后。
之:动词,到、前往。
彀:拉弓。
先驱:先行的卫队。
且:将要。
闻:听从。
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
乃:就。
使使持节诏:第一个“使”译为动词“派”。
第二个“使”译为名词“使臣”。
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诏,动词,下诏。
传言:传令。
壁门:营门。
从属:跟从。
约:规定。
辔:缰绳。
徐行:慢慢前进。
持兵:手持兵器。
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士。
介,铠甲。
胄,头盔。
这里都用作动词。
请:请允许。
为动:被感动。
式车:指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横木的动作,表示尊敬。
式,车前的横木。
现在写作“轼”。
谢:告知。
去:离开。
【段析】不写军队如何训练,却突然写“上自劳军”,真是起落无端、神奇莫测。
“将以下骑送迎”,此句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
一奇:皇帝劳军,军营将士竟披甲执刀、张弓搭箭。
先行队伍到门前,军士竟闭门不纳,严阵以待。
《周亚夫军细柳》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
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
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
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
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
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
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
2.文题诠释本文选自《史记•绛(jiàng)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
周亚夫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
军:驻军,驻扎。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题目意思为:周亚夫驻军细柳。
3.主旨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营、慰劳细柳军的场面,巧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大将风度,号召大家学习周亚夫的品质。
4.内容解读(1)【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径直进入,将士们都下马行跪拜之礼迎接文帝。
不久(皇上的车队)来到了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弓拉满。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
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天子被周亚夫所感动,换上严肃的脸色,手扶在车前的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归纳与讲解•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答目•拓展延伸:相关文化现象探讨•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背景作者简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梳理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司马迁,为后文做铺垫。
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将军形象。
叙述汉文帝慰劳军队的情节,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治军有方的品质。
总结全文,强调周亚夫的精神品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引言部分描写部分叙述部分结尾部分关键人物形象分析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将军形象。
通过对其言行举止的描写,展现其威严、果断、有远见的领袖气质。
汉文帝明理、识大体的君主形象。
通过其对周亚夫的赏识和慰劳,表现其善于用人、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的严谨和威严。
通过对这两处军队的描写,反衬出周亚夫的高超军事才能和严谨治军态度。
写作风格及特点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01生动的细节描写02精炼的语言表达0303知识点归纳与讲解古代军事制度简介古代军队组成军事制度演变兵器与装备相关历史事件回顾相关历史背景周亚夫与细柳之战阐述细柳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如政治局势、军事形势等。
历史事件影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总结重点词汇解析01句子成分与语法结构02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0304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答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01020304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分组方式讨论内容讨论时间分享方式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见解和感受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回答问题2回答问题305拓展延伸:相关文化现象探讨古代战争观念及影响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古代战争往往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是政治斗争的延伸和体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3.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4.理解周亚夫之“真”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人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反复对文章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层层深入地体会周亚夫的“真”。
教学创意: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2.给足空间,渗透方法:3.融入文化,一体四面。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将自学时无法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三)搜集与细柳营相关诗词。
二、激疑导入(一)同学们,课前咱们要求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谁来分享一下?学生分享,教师可做补充。
(二)激疑:同学们搜集的诗句真不少!显然“细柳营”是备受文人们青睐的。
但一个小小的军营,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那么多文人骚客另眼相待呢?让我们走进《周亚夫军细柳》去一探究竟吧!(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导入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诗词,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小中高学习资料推荐下载1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周亚夫军细柳》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然而人物形象却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对比鲜明【剪辑一】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①句,皇上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来时长驱直入,去时将士们骑马相送,生怕一个闪失而触犯了龙颜。
②句,天子到了细柳军营,竟然不被优待还吃闭门羹,三个“不得”与①句中的“直驰入”两相对照,更加凸显出将军周亚夫的军营令行禁止的钢铁纪律——即使天子前来慰问都不能破坏规矩,更何况他人?有这样恪尽职守的将领坐镇,边防怎能不固若金汤?③句,周亚夫手持兵器、身披盔甲地拜见皇上,其刚正不阿、不卑不亢与①句中“将以下骑送迎”的唯唯诺诺、极尽奉承之能事的两位将领迥然不同,人格魅力一览无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回味的空间。
★描写精当【剪辑二】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③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①句,“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系列的情形足见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戒备森严,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这样的部队,倘若敌人来犯,岂有不胜之理?②句,面对一位“目无君主”的将军,皇上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被感动了,“改容式车”的细节,既表现了皇上的深明大义、礼贤下士,也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崇高的精神品质深得君心。
③句,简洁的一句话胜似千言万语,一个意味深长的“真”字化作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对亚夫所率部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可以开战的高度评价,又是对亚夫部队纪律严明的由衷赞美,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周亚夫军细柳》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课文同步讲解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然而人物形象却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对比鲜明
【剪辑一】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①句,皇上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来时长驱直入,去时将士们骑马相送,生怕一个闪失而触犯了龙颜。
②句,天子到了细柳军营,竟然不被优待还吃闭门羹,三个“不得”与①句中的“直驰入”两相对照,更加凸显出将军周亚夫的军营令行禁止的钢铁纪律——即使天子前来慰问都不能破坏规矩,更何况他人?有这样恪尽职守的将领坐镇,边防怎能不固若金汤?③句,周亚夫手持兵器、身披盔甲地拜见皇上,其刚正不阿、不卑不亢与①句中“将以下骑送迎”的唯唯诺诺、极尽奉承之能事的两位将领迥然不同,人格魅力一览无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回味的空间。
★描写精当
【剪辑二】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③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①句,“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系列的情形足见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戒备森严,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这样的部队,倘若敌人来犯,岂有不胜之理?②句,面对一位“目无君主”的将军,皇上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被感动了,“改容式车”的细节,既表现了皇上的深明大义、礼贤下士,也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崇高的精神品质深得君心。
③句,简洁的一句话胜似千言万语,一个意味深长的“真”字化作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对亚夫所率部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可以开战的高度评价,又是对亚夫部队纪律严明的由衷赞美,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