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治疗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27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张清丽、汪洁等依据汉语的特点,于1988年对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进行了修改和增补,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Frenchay 评定方法侧重于评定患者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而非性质。
1.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内容包括反射、呼吸、唇、颌、软腭、喉、舌、言语8个项目28个测验内容(表1)。
表1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价内容
3. 评定说明每个细项按严重程度分为a~e5级,a为正常;b为轻度异常;c为中度异常;d为明显异常;e为严重异常。
评定指标:a级项数/总项数。
根据这个指标来评定构音障碍的严重程度。
评定级别的判定标准:正常:27~28/28;轻度障碍:18~26/28;中度障碍:14~17/28;重度障碍:7~13/28;极重度障碍:0~6/28。
第三章《构音障碍》第二节“治疗技术”第四章之…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五、声带运动技术1、定义采用多种运动方式,对造成构音障碍的喉运动异常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声带内收障碍。
(2)禁忌证:中央型声带麻痹。
3、设备与用具靠背椅。
4、操作方法与步骤(1)推撑运动:1)坐在有背部支撑的椅子上,双手直臂去推前方稳定的桌子;2)在推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2)双手合掌:1)双手十指相对,深呼吸;2)对掌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3)一人推患者最有力的手,用力互推的同时说出:一、二、三、四、五。
5、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自身状态,如有无偏瘫,选择适当的项目分次进行,原则是由易到难。
(2)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以耐受治疗者、拒绝治疗或完全无康复意愿者不宜进行构音障碍训练。
六、呼吸训练技术1、定义采用多种呼吸运动方式,对造成构音障碍的呼吸运动力量和运动协调性障碍进行治疗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2)禁忌证:心脏病患者、体弱者。
3、设备与用具吸管。
4、操作方法与步骤(1)仰卧位:1)仰卧位时双下肢屈曲,腹部放松并平稳地呼吸;2)治疗师的手平放在患者的上腹部,在吸气末时,随着患者的呼气动作平稳地施加压力,通过横膈的上升运动使呼气相延长;3)逐步让患者呼气时发/f/、/ha/等音。
(2)坐位:1)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然后双手慢慢放下,同时吐气;2)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手提到最高点时停止呼吸3 秒钟,再慢慢吐气;3)双手往上抬,同时深吸气,手提到最高点时停止呼吸3 秒钟,慢慢放手同时喊“啊”,保持匀速,尽量延长时间;4)用吸管吹泡泡,尽量延长吹气时间,保持匀速,每次练习10 分钟。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二、喉功能评定...........................................................三、口唇评定.............................................................四、下颌评定.............................................................五、软腭评定.............................................................六、舌评定...............................................................七、反射评定.............................................................八、言语评定............................................................. 第二节治疗技术.............................................................一、舌感觉运动技术.......................................................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三、下颌运动技术.........................................................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1、定义观察安静时患者的呼吸状态以及发音时呼吸控制的过程。
构音障碍是一种影响言语产生的语音障碍,导致患者在发音和发声方面遇到困难。
以下是关于构音障碍的诊断和康复治疗的一般信息。
诊断构音障碍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评估言语产生:医生或语言治疗师会评估患者的言语产生能力,包括发音、语音流畅性、发声和呼吸控制等方面。
这可能包括口头测试、语音录音和观察患者的言语表达行为。
2. 确定构音障碍类型:构音障碍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发音错误、发声困难、韵律和语音流畅性问题等。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构音障碍类型。
3. 排除其他原因: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语音障碍的原因,如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或口腔结构异常。
一旦确诊为构音障碍,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和发声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语音治疗:语音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治疗可能包括口腔肌肉锻炼、发音练习、舌位训练、调音训练和呼吸控制练习等。
2. 音韵意识训练:音韵意识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语音中的音素和音节。
这可能包括声音辨别任务、音节分析练习和韵律模仿等。
3. 声带和呼吸训练:对于发声困难的患者,声带和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呼吸控制和声带振动。
这可能包括吸气、呼气和声带振
动练习等。
4. 家庭和社区支持:康复治疗通常需要患者的家人和社区成员的支持和参与。
家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与构音障碍患者交流,并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和机会。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而有所不同。
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团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治疗●概述:语言、言语及其生理机制●构音障碍的定义●构音障碍的分类及表现●构音障碍评定●评定的意义和原则●构音障碍的治疗一、概述:语言、言语及其生理机制1.构音:说话者把说话意图(意思、情报)通过发声发语变成声音传达给对方,这个过程叫构音。
2.构音器官:参与构音的各个末梢器官叫构音器官或发声发语器官(见下图)3.音素:是可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1)元音:是发音时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2)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并冲破阻碍发出的声音.①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单位②音节:是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3)构音点: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并冲破阻碍发出声音,那个阻碍气流的那个点。
4.构音相关解剖腹壁肌膈肌——膈神经腹直肌——肋间神经腹外斜肌——肋间神经+ 腰神经丛腹内斜肌——肋间神经+ 腰神经丛腹横肌——肋间神经+腰神经丛胸廓肌肋骨提肌——脊神经后支后锯肌——肋间神经肋间外肌——肋间神经胸横肌——肋间神经后锯肌——肋间神经肋间内肌——肋间神经胸廓腹壁5.构音相关解剖喉内肌环甲肌——喉上神经返支——拉紧声带甲杓肌——迷走神经返支——声门闭锁,松弛声带声带肌——迷走神经返支——声带紧张(甲杓肌声带缘)环杓侧肌——迷走神经返支——声门闭锁杓肌——迷走神经返支——声门闭锁环杓后肌——迷走神经返支——声门开大喉内肌(1)控制构音肌肉的颅神经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支(V),面神经(VII),舌咽神经(IX),迷走神经(X)以及舌下神经(XII)。
(2)皮质延髓束双侧支配。
6.呼吸运动(1)呼吸器官包括:肺、支气管、气管、胸廓、横膈膜和辅助横膈膜运动的腹肌群组成。
(2)说话时的呼吸:①呼气时要有一定的压力②呼气时压力能维持一定的时间③能适当控制呼气压的水平④以上的条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呼吸,都是在无意识中实现⑤说话时,吸气相在0.5秒左右,呼气相在5秒以上。
⑥最大发声持续时间:成年男子30秒,成年女子20秒。
构音障碍训练诊疗常规一、概述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表现为完全不能说话、发声异常、构音异常、音调异常、音量异常、吐字不清等。
包括:器质性构音障碍、机能性构音障碍、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各种脑损伤、脑性瘫痪、智力障碍、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发育迟滞等各种原因所致的构音隙碍。
(二)禁忌症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如发热、脑出血急性期、癫病发作等)等。
三、操作规程(一)操作规范1 .呼吸训练 包括调整坐姿、口鼻呼吸分离训练、控制气流量等训练。
2 .放松训练 改善肢体肌紧张从而使紧张的口腔及咽喉肌群得到放松。
包括下颌、舌、唇的训练,语音训练,减慢言语速度可以通过引导气流和“推撑”疗法锻炼软腭及腭咽功可使患者在模仿打哈欠的状态下发声或者随着“he”可使用“推撑”疗法或者用一个元音结合辅音和另一7 .韵律训练 可使用电子琴等乐器或者节拍器,训练患者的节律、音调、 速度等。
8 .交流辅助系统的应用对于重症患者可学习使用交流板进行交流训练。
(二)操作流程 1 .评价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3.构音改善的训练及音辨别的训练。
4.克服鼻音化训练能来克服鼻音化发音。
5.克服费力音训练的音发音。
6.克服气息音练习个元音发音,如“ama”。
2.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
3.根据训练计划制定课程训练频率:根据儿童构音障碍的程度和训练计划、训练场所的状况决定。
一般来说,训练次数多、时间长、项目少的训练效果大。
时间一般安排在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时段。
训练中要对儿童正确的反应予以鼓励强化,避免直接否定儿童的错误反应。
4.定期进行中期评定,总结、改善训练内容。
5.在疗程结束时进行末评。
四、注意事项(一)训练期间与家长做好沟通,做到耐心细致的讲解,告知所做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