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白氏长庆集》,现存诗 3000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 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风清新自然、通 俗易懂。
配乐朗诵
朗读、听录音理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 ➢用一句话概述每段段意
①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 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 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反馈
•信息技术的运用了实现双赢教学。
•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使课堂 生动化,形象化,提高了学习效率,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能够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课堂也改变了老 师学生学习的方式。
凭借信息技术多媒体手 段,营造“民族大家庭”的 氛围,优化思品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了解民族概况
抛出问题,案例巧解难点
聆听音乐,激发民族感情
中国民族分布图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献县人。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本斋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组织了“回民 抗日义勇队”,后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 39年日寇扫 荡华北,马本斋领导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在日 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有“攻无不克、 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1940年,马本斋指挥 部队使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衡水康庄战争的胜利,又巧取深县榆科 伪军据点。1941年,日军抓住马母,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自己牵制儿 子,马母痛骂汉奸绝食而死。马本斋得知后抑制着悲愤的感情,识 破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诱降骗局。1942年6月,马本斋率回民支队转 移到冀鲁豫边区。后任八路军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采用游击战术,率部在冀鲁豫平原上战斗,取得了“反扫荡”战斗 的多次胜利。他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 政策,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了 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