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7.80 KB
- 文档页数:40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3. 熟悉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4.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模型2.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展示硬件模型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开关机4. 总结:强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重要性5. 作业:让学生描述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步骤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 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学会使用常用系统工具二、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系统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操作系统演示文稿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2. 新课: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5. 总结:强调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6. 作业:让学生描述如何使用系统工具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排版和美化文档3. 熟悉文档的打印设置二、教学内容1. Word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3. 字体和段落格式设置4. 表格的制作与编辑5. 图文混排6. 文档打印设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Word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Word 2010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文档排版和美化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文档排版5. 总结:强调文档打印设置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并打印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3. 熟悉数据分析和管理二、教学内容1. Excel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单元格的输入与编辑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 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Excel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广泛2. 新课:讲解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5. 总结:强调数据分析和管理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销售数据表格并进行分析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制作和播放演示文稿3. 熟悉动画和切换效果的使用二、教学内容1. 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演示文稿的制作3. 动画和切换效果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PowerPoint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演示文稿软件在商务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六章: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2. 学会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3. 掌握计算机病毒防范和网络安全基本知识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2. 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3. 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网络教学环境2. 教学PPT3. 网络安全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新课: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3. 示范:展示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5. 讨论:分析网络安全案例,学习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6. 总结:强调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性7.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网络安全计划七章:常用工具软件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压缩软件2. 掌握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使用3. 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工具二、教学内容1. 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2. 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3. 网络通信工具的配置和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压缩软件、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网络通信工具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常用工具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新课:讲解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3. 示范:展示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通信工具5. 总结:强调工具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使用压缩软件压缩文件,并使用图像编辑软件编辑一张图片八章:数据库基础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 掌握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3. 学会创建和管理数据库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 Access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3.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Access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 示范:展示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创建和管理数据库5. 总结:强调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九章:程序设计基础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3. 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3. 程序的设计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编程语言开发环境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程序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3. 示范:展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步骤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编写和调试程序5. 总结:强调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 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任务,如计算器程序设计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创意表达和设计3. 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二、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2. 创意表达和设计的方法3. 计算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3. 实践操作法4. 项目驱动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综合实践项目案例3. 创意设计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综合实践在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性2十一章:计算机维护与troubleshooting一、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2. 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技巧3. 理解计算机系统优化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维护2. 计算机软件维护3. 故障排除步骤4. 系统优化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维护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中的作用2. 新课:讲解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示范:演示软件安装、驱动更新和系统清理过程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硬件和软件维护5. 总结:强调定期维护和优化计算机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计算机维护计划十二章:现代办公自动化一、教学目标1. 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工具的使用2. 学会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3. 熟悉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二、教学内容1. 办公自动化概述2. 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3. 协同办公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办公软件和协同办公工具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办公自动化在现代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3. 示范:展示如何利用办公软件进行高效办公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办公自动化实践5. 总结:强调办公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份办公室自动化流程图十三章: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工作3. 理解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2. 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3. 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专业软件和相关行业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专业领域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3. 示范:展示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行业应用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专业软件实践5. 总结:强调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6.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专业领域,调查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十四章:计算机伦理与法律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2. 学会遵守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3. 培养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2. 计算机法律法规的认识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伦理与法律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3. 讨论:分析计算机伦理和法律案例,讨论其社会影响5. 总结:强调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宣传海报十五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一、教学目标1. 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2. 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和策略3. 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教学内容1.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2. 创业准备与创业流程3. 创业风险与机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创业案例,学习其创业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操作系统的使用4.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范法,展示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4.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2. 投影仪3. 教学课件4. 练习题库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课件展示。
2.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分类及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课件展示。
3. 第三课时: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功能、界面及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示范法,学生跟随操作。
4. 第四课时: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示范法,学生跟随操作。
5. 第五课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类型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课件展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的技能。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介绍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能进行基本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2.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4.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介绍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2周)1.1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2.第二阶段:常用办公软件(6周)2.1Word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2Excel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3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3.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基础(2周)3.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互联网的使用方法4.第四阶段: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周)4.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2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操作方法;(2)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操作系统;(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网络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3.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2课时: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 常见的外设设备及其作用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第3课时:计算机软件1. 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第4课时:计算机操作基础1. 操作系统的启动和关闭2. 桌面环境的使用和管理3.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第5课时:计算机网络基础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 网络协议和网络结构3.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三、教学资源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PPT或教案4. 网络连接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硬件设备和软件知识。
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网络应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2. 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4. 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网络安全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实践教学:以实际操作和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知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2.1 Word 2010的界面与操作介绍Word 2010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
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打开、保存文档等。
2.2 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让学生掌握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技巧。
介绍如何设置文本的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2.3 图文混排与表格制作介绍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形状、SmartArt等对象。
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制作与编辑技巧。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3.1 Excel 2010的界面与操作介绍Excel 2010的界面组成,如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
让学生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打开、保存工作簿等。
3.2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单元格的选定、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介绍如何在单元格中插入批注、边框等。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排序、筛选、查找等操作。
让学生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4.1 PowerPoint 2010的界面与操作介绍PowerPoint 2010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幻灯片窗格等。
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打开、保存演示文稿等。
4.2 幻灯片的制作与设计让学生掌握幻灯片的布局、文本输入、图片插入等操作。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中职•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目录•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编程基础与算法思想•实践环节与拓展活动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提高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能够使用常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任务。
每个任务都以实例为引导,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时间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每周2学时,共18周。
其中理论学时18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
02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分为RAM和ROM两种。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系统软件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及应用软件,提供基本功能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编程语言与工具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和工具,如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IDE)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PPT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
3、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
4、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包括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的理解。
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
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2、难点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管理和权限设置。
办公软件中函数的应用和复杂文档排版。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和防范网络风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要点。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场景,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影响。
2、计算机的组成硬件组成:展示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硬件,如 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介绍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软件系统:讲解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的区别和联系。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计算机如何通过输入、处理和输出完成任务。
举例说明,如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文字,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三)操作系统的使用1、 Windows 操作系统简介介绍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常见版本和特点。
展示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桌面、开始菜单等界面元素。
2、文件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 熟悉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小组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
3. 分析:分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
4. 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加深对硬件和软件知识的理解。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
2. 熟悉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3.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解决问题和优化计算机性能。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3. 文件管理4. 系统设置5. 操作系统的问题解决和性能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文件管理、系统设置。
2.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问题解决和性能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引起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演示:进行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日常操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与功能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 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2.1 文字处理基础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Microsoft Word为例)2.2 排版与打印讲解文字的排版技巧(如字体、字号、段落等)介绍打印机的使用和打印设置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3.1 电子表格基础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Microsoft Excel为例)3.2 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功能(如排序、筛选、公式等)介绍电子表格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如图表、数据透视表等)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4.1 演示文稿基础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Microsoft PowerPoint为例)4.2 演示文稿设计与展示讲解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如布局、颜色、图片等)介绍演示文稿的展示方法和技巧(如动画、切换效果等)第五章:网络与信息安全5.1 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常见网络设备5.2 网络安全与维护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介绍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系统维护方法第六章:图像处理软件6.1 图像处理基础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Adobe Photoshop为例)6.2 图像编辑与修饰讲解图像的编辑技巧(如裁剪、旋转、调整大小等)介绍图像的修饰方法(如去除污点、美颜、颜色调整等)第七章:网页制作与设计7.1 网页制作基础介绍网页制作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网页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Adobe Dreamweaver为例)7.2 网页设计与管理讲解网页设计的原理和技巧(如布局、颜色、字体等)介绍网页的管理方法(如、更新、优化等)第八章:数据库管理8.1 数据库基础介绍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以Microsoft Access为例)8.2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讲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如表结构设计、查询设计等)介绍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操作方法第九章:程序设计基础9.1 程序设计概念介绍程序设计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9.2 常见编程语言与工具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Python等)及其特点讲解编程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方法第十章:计算机应用综合实践10.1 项目设计与规划讲解计算机应用项目的类型和设计原则介绍项目规划的方法和技巧10.2 项目实施与评价讲解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介绍项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十个章节,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综合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 计算机系统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介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2.1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Word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文档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2.2 文档编辑与格式设置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介绍字体、段落、页面的格式设置方法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3.1 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工作簿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3.2 单元格编辑与格式设置讲解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删除介绍单元格的字体、颜色、边框等格式设置方法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4.1 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演示文稿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4.2 幻灯片制作与播放讲解幻灯片的添加、编辑和删除介绍幻灯片的设计、动画和切换效果设置方法第五章:网络与Internet基础5.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组成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5.2 Internet的基本操作讲解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介绍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如Outlook Express等第六章:计算机常用软件与应用6.1 压缩软件WinRAR讲解WinRAR的安装与基本操作演示如何压缩和解压文件6.2 软件迅雷讲解迅雷的安装与基本操作演示如何文件和视频第七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7.1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分类和传播途径介绍杀毒软件的使用和定期更新7.2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优化讲解系统清理、磁盘整理、内存优化等方法介绍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方法第八章: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108.1 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Access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数据库的新建、保存、打开等基本操作8.2 表格设计与数据管理讲解数据表的创建、编辑和删除介绍数据表的排序、筛选和导入导出方法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9.1 多媒体概述讲解多媒体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介绍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9.2 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0讲解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多媒体元素演示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播放第十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0.1 CAD软件AutoCAD 2010讲解AutoCAD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的使用10.2 CAM软件CNC模拟与编程讲解CNC(计算机数控)的基本概念介绍CAM软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编程方法第十一章: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11.1 网页设计概述讲解网页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流程介绍网页制作的基本语言HTML和CSS11.2 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 2010讲解Dreamweaver 2010的界面布局和功能按钮演示网页的新建、编辑、保存和发布方法第十二章:计算机编程基础12.1 编程语言概述讲解编程语言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Python等12.2 编程环境与基本语法讲解编程环境的搭建与使用,如集成开发环境(IDE)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第十三章: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评估13.1 教育技术概述讲解教育技术的定义、发展和应用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3.2 教学软件与评估工具讲解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介绍在线评估工具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第十四章: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14.1 办公自动化概述讲解办公自动化的定义、目标和优势介绍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分类和功能14.2 办公自动化实践讲解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如OA系统、文档管理软件等演示办公自动化流程的实施和优化第十五章:计算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15.1 计算机职业道德讲解计算机职业道德的定义、原则和规范介绍计算机专业人士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15.2 计算机法律法规讲解计算机法律法规的种类和作用介绍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网络安全法等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是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制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3)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桌面、窗口、菜单等基本界面元素;(4)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Internet Explorer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规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关机操作;(2)使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3)使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4)文件的基本操作。
3. Windows操作系统(1)桌面、窗口、菜单等基本界面元素;(2)系统设置与优化;(3)常用系统工具的使用。
4. 常用软件的使用(1)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2)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3)其他实用软件(如压缩软件、杀毒软件等)。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实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 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操作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1.3 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学习桌面、窗口、菜单、文件管理等概念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2.1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熟悉Word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2.2 文档编辑与排版学习输入文字、修改文本、字体设置掌握段落排版、插入分页、插入页码等技巧2.3 图文混排学习插入图片、形状、图表等对象讲解文本框、艺术字、超的使用方法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3.1 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熟悉Excel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工作簿的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3.2 数据录入与编辑学习单元格的选定、数据输入、填充掌握行、列、单元格的插入、删除、隐藏等操作3.3 数据计算与分析学习使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讲解图表、数据透视表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4.1 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熟悉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4.2 幻灯片制作与设计学习添加、删除、复制幻灯片掌握字体、颜色、背景、动画等幻灯片设计技巧4.3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放映学习设置幻灯片播放顺序、切换效果讲解放映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网络与信息安全5.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组成学习网络协议、IP地址、域名等概念5.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学习浏览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讲解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5.3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介绍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的概念学习防范病毒、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措施第六章:Access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概述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分类6.2 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熟悉Access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数据库的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6.3 表格设计与数据管理学习表的创建、修改、数据输入掌握主键、外键、索引等概念及其应用第七章:多媒体应用与动画制作7.1 多媒体基础知识介绍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学习多媒体文件格式、音频和视频处理方法7.2 Photoshop CS6基本操作熟悉Photoshop CS6的界面和功能学习图像的选择、编辑、色彩调整等基本技巧7.3 Flash CS6动画制作讲解Flash CS6的基本操作和动画原理学习动画的制作、发布和预览第八章:程序设计与算法8.1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学习编程语言的选择和基本语法8.2 C语言编程讲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学习C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等高级概念8.3 算法与算法分析介绍算法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学习常见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第九章: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9.1 计算机硬件维护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性能指标和升级方法学习计算机组装、拆卸和清洁技巧9.2 计算机软件维护介绍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的安装和更新方法学习软件卸载、磁盘清理、系统优化等操作9.3 计算机故障排除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分类和原因学习故障诊断、排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十章:信息素养与职业道德10.1 信息素养介绍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和培养方法学习信息检索、评估、利用和交流的技巧10.2 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讲解计算机职业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政策和伦理规范第十一章:HTML与网页制作11.1 HTML基础介绍HTML的概念、作用和基本结构学习HTML标签、属性、注释和DOCTYPE声明11.2 网页设计元素讲解文本、图像、、列表、表格等网页元素的使用学习CSS样式、布局和色彩搭配11.3 交互式网页编程介绍JavaScript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学习JavaScript在网页中的应用,如动态效果、表单验证等第十二章:数据库高级应用12.1 查询在数据库中的应用学习创建查询、修改查询、执行查询掌握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SQL查询等技巧12.2 窗体设计与数据展示熟悉窗体的概念、类型和创建方法学习窗体设计、数据绑定、事件处理等高级应用12.3 报表设计与数据打印讲解报表的概念、类型和创建方法学习报表设计、数据绑定、打印设置等高级应用第十三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3.1 AutoCAD 2010基本操作熟悉AutoCAD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图层管理、视图控制等基本技巧13.2 solidWorks 2010基本操作熟悉solidWorks 2010的界面和功能学习三维建模、装配、工程图、动画等基本技巧13.3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介绍CAM的概念、作用和应用领域学习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第十四章:云计算与大数据14.1 云计算基础知识介绍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学习云计算服务模型、部署模型和常见云平台14.2 云计算应用案例讲解云计算在办公、存储、编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学习云计算资源的申请、使用和维护方法14.3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介绍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处理方法学习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工具和应用场景第十五章: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技巧15.1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制定职业规划15.2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学习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沟通能力、礼仪注意事项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网络与信息安全、Access数据库基础、多媒体应用与动画制作、程序设计与算法、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信息素养与职业道德、HTML与网页制作、数据库高级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云计算与大数据、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技巧。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专业:会计
班级: 2017会计班
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
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三、教学实施
1.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基础模块学时安排建议
职业模块的教学时数分配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2)教学方法建议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职业模块的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3)基本教学设施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
教材编写建议2.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应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
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内容的选取还应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具有前瞻性。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环境的变化,逐步开发并完善教学辅助、实训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与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数字化教学资源可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教学活动。
教师应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
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
六、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
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计算机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任务、案例或项目的过程,评价学生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熟练性及全面性。
课程授课进度计划表.
理论教学教案
理论教学教案
理论教学教案
理论教学教案
理论教学教案5:
理论教学教案
理论教学教案7:
理论教学教案
20分钟)1、页面格式化(约 1)页眉页脚(页码、页眉和页脚是在页面的顶部和底部的设置诸如日期、章节名称、公司名称等文本或图形。
选择“视图”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设置。
)插入页码(2 “页码”命令,打开“页码”对话框,设置页码格式。
如上图所示:选择“插入”菜单/ )页面设置(3可以通过“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设置打印文档时使用的纸张
大小、进纸方向和来源。
(4)打印预览可以对所设置的文档版面进行整体预览 5)打印机设置( 30分钟)2、表格处理(约)通过一张课程表的制作,边操作边演示(1 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化方法。
)通过一张成绩表的制作,边操作边演示(2 表格公式计算与排序。
、剩余时间由学生自行练习,完成本堂课作业。
3 学生学习情况检测 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掌握情况,可以提问或者从课堂练习中检验并对成绩进行记录。
了解学生【教师参考资料及来源】
积累每年CCT考试试题、全国一级考试模拟题、实际工作、学习中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作业及思考】
参照教参P39-57,技能练习1. 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指定学生阅读材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分析:
会计班2017系部主任累计16课时学时审核签名
理论教学教案9:
实践教学教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