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为在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明确河道管理范围,明晰河道管理职责,保障河道工程正常运行和行洪安全,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和完善水治理系统,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X﹞42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30号)、《X 省X年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水建管﹝X﹞285号)、《X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X省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通则的通知》(X长办﹝X﹞2号)、《X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X 市水利局关于印发<X市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水河字﹝X﹞44号)、《X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及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规划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X年年底,完成我市养息X的划界工作。
到X年,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及涉河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完成全市中小型水库和常年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完成本地区的水文测站划界工作。
二、划定原则(一)X市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是指X市行政区域内河道、水库、湖泊及堤防、水闸、泵站、水文测站等涉河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
(二)河湖划界工作应尊重历史,已经完成河湖划界工作的,不在重新划定,如历史划界界线不清的可重新划界,已批复规划设计文件等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河湖划界工作应以管理任务重、涉水事务多、功能作用突出的河湖为重点,有限实施重点河流及中型水库的划界工作。
可同步开展确权工作。
(四)有堤防河道(含已有批准规划、涉及文件)。
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全县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确权划界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县决定开展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确权划界登记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确保确权划界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流程设计1、组织准备:成立确权划界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宣传动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确权划界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3、现场勘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实际情况,为后续的确权划界工作提供依据。
4、权籍调查:对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的权属、面积、位置等进行详细调查,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登记发证:根据权籍调查结果,对符合登记要求的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进行登记,并颁发相应的产权证书。
6、资料归档:对确权划界登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登记信息的可追溯性。
7、监督检查:对确权划界登记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标准依据确权划界登记工作应遵循以下标准和依据:1、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法规,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河湖管理条例》等;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如《水利工程测量规范》、《水利工程制图规范》等;3、我县实际情况和需求,如《XX县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登记管理办法》等。
四、权籍调查权籍调查是确权划界登记工作的关键环节,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建设资料、产权证明等;2、现场核实:对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范围、特征等进行实地核实,确保与相关资料一致;3、调查登记:对符合登记要求的水利工程进行权属、面积、位置等信息的调查登记;4、审核确认:对调查登记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河道定界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河道定界工作是为了确立河道的边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道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河道定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目标。
1. 确定河道的实际边界,避免河道扩张或侵占周边土地。
2. 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道的水质和水量。
3. 为河道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三、工作内容。
1. 调查研究,对目标河道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河道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情况等相关信息。
2. 边界划定,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确定河道的实际边界,绘制出详细的边界图纸。
3. 标志设置,在河道边界线上设置标志,明确标示出河道的范围和边界。
4. 监测考核,定期对河道边界进行监测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四、工作流程。
1. 制定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调查研究、边界划定、标志设置和监测考核等环节。
2. 资料搜集,收集河道相关的地理、水文、生态等方面的资料,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3. 调查研究,对河道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获取河道的各项数据和信息。
4. 边界划定,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确定河道的边界线。
5. 标志设置,在河道边界线上设置标志,确保标志的牢固和清晰可见。
6. 监测考核,建立河道边界的监测考核机制,定期对河道边界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工作保障。
1. 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调查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 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3. 资金投入,合理安排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4. 法律保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河道定界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六、总结。
河道定界工作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维护河道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需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河道定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为河道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xx县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目录1 基木情况 . ..........................................................1.1 河流、湖泊和水利工程大要. ........................................1.2 划界确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划界确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 . (5)可行性 . ........................................................2 指导思想和基根源则 . ................................................指导思想 . ........................................................基根源则 . ........................................................3 目标和任务要求 . ....................................................划界确权范围 . ....................................................河流、湖泊 . ....................................................水利工程 . ......................................................目标和任务要求 . ..................................................4 划界确权依照和标准 . ................................................划界确权依照 . ....................................................划界确权标准 . ....................................................管理范围划定 . ..................................................保护范围划定 . ..................................................5 主要任务及推行安排 . ................................................划界工作 . ........................................................确权工作 . ........................................................5.3 推行安排 . ........................................................5.4 成就管理 . ........................................................6 经费测算 . ..........................................................7 责任分工 . ..........................................................8 保障举措 . ..........................................................8.1 成立项目组 .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项目部. ....................................................成立项目村项目建设小组. ........................................8.2 睁开深入广泛的宣传活动. ..........................................8.3 项目管理 . ........................................................xx县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推行方案1基木情况1.1 河流、湖泊和水利工程大要依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就、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检查工作成就等, xx 县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包括18 条河流分别为 xx 河、 xx 河、水库共 2 座,分别为 xx 水库和 xx 水库均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等组成,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
河湖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河湖确权划界登记工作,明确产权和管理保护范围,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号)和《****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河湖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通则的通知》(***河长办〔2017〕2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土地局关于对已建成水利工程划定管理、保护范围意见的通知》(***政办发[1994]33号)要求,依法划定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明晰各类水利工程权属状况,切实加强全市河湖水域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保障河长制全面推行。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一)工作原则1.坚持权责清晰的原则。
依法划定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界线,按事权划分、分级管理的要求,合理划分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事权和监管职责,明确权利归属关系和责任,维护河湖水域及水利工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坚持依法调查登记的原则。
按照“制定方案、查清现状、划界确权、公示公告、争议调处、权属登记”等确权登记程序,摸清河湖及水利工程资源情况和范围边界,依法明晰各类权属。
3.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和统一确权的原则。
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依照规范统一确权登记。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确权的原则。
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划界确权实施方案,坚持划界确权一地一策、一河一策、分类指导,实现河湖水域等各类不动产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入库和统一登记。
5.坚持成果共享部门衔接的原则。
本着节约调查成本,统筹各项确权成果的继承利用,避免重复调查返工。
充分利用既有水利设计竣工、水资源确权、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等成果,收集河道流域整治、林业、湿地确权登记等登记确权资料,实现各部门工作有效衔接,各类调查成果共享应用。
(二)工作目标查清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落实水生态空间产权监管主体责任,健全全市河湖及水利工程管护制度,确定全市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权属,划定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范围边界,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维护保障全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全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背景:全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登记工作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河湖水域岸线及相关水利工程的实际范围进行核实和登记,以保护和管理河湖水域资源,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制定全河湖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登记的具体工作程序和安排,确保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河湖水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工作内容1.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全国范围内的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分布情况,确定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地区划分,制定工作计划。
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的大小,可以分批次进行,先对重要的、争议性较大的水域进行确权划界登记,再逐步展开到其他水域。
2.组织工作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包括但不限于测绘师、水利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进行实地勘测、测量和记录工作。
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和水利工程单位进行相关工作。
3.实地勘测和测量根据工作计划,对各个河湖水域进行实地勘测和测量,以确定岸线和相关水利工程的实际范围。
在勘测和测量过程中,应准确记录岸线的位置、土地利用情况、水域面积和水质状况等相关信息;对于有争议的地区,要进行详细的测绘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登记和核实数据根据实地勘测和测量的数据,对岸线和水利工程的实际范围进行登记和核实。
登记包括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核实包括对登记数据的验证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制定管理规划根据确权划界登记的结果,制定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的管理规划。
规划包括对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和政策,以及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的计划和措施。
规划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工作流程1.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组织人员的组织和调配将工作计划分阶段分区域制定,确定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地区划分。
全区河道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全区河道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全区河道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工作,明确河道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促进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确权是依法保护河道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通过划界确权,明确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有利于依法行政、依法管好河道和水利工程,有利于河道和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有利于增强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对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河道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扎实做好河道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
二、目标任务(一)工作目标。
XX年12月底前,完成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的编制,报市水利局审查后,由区政府批复实施;XX年底完成市、区重要河道的确权登记发证,并发布政府公告,埋设界碑界桩;XX年底,完成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和水利工程的划界工作;XX年6月底前组织区级验收,年底前迎接省市验收。
(二)主要任务。
完成市管和区级河道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完成镇、街道管理的河道和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具备条件的进行登记发证;对其他水利工程进行划界登记。
已确权登记和划界登记的所有河道和水利工程要明确管理机构,完善管理设施,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确保河道和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
三、范围和标准(一)划界确权范围:河道、堤防、水库、沟渠。
(二)划界确权标准:1.河道管理范围(1)有堤防河道管理范围。
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和护堤地(管理范围线:距背水侧堤角5m;保护范围线:管理范围线外距离7m)。
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规范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提高河道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本次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的目标是:1.准确、清晰、明确地确定县河道管理范围,建立定期更新的管理范围图件及档案材料,成为实际工作的指南。
2.遵循科学、公正、透明原则,实现统筹兼顾,地域界限清晰,权责界限明确,真正实现县域内河道管理的覆盖全面化和科学化。
3.强化河道管理,使县域内所有河道的水质、生态、水资源等管理工作得以保护和提升,逐步提升县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二、工作内容本次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筹备工作(1)成立项目组,明确主体责任,并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2)设立工作联络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3)制定县域内河道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关数据库。
(4)调查研究县内河道的现状、发展历程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2.范围划分和标界工作(1)明确河流界限,寻找界桩或界碑,并在地图上标注。
(2)拍照记录,分类存档。
(3)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制定河道管理条例和管理计划,为该河流的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保障。
3.成果报告阶段(1)编制现状分析以及规划方案。
(2)进行沟通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3)形成一份完整的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成果报告,并公布。
4.管理维护阶段(1)做好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确保管理的公开透明。
(2)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加强河流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河道管理和保护机制。
(3)制定河道保护和管护方案,实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
三、工作流程1.组织筹备阶段:(1)明确项目组负责人,协调各方面资源。
(2)确定工作联络人,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3)选择设备,构建县域内河道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河流档案库。
2.标志测量阶段:(1)实地勘察,确定河流的实际范围,确定石边线等界碑。
(2)测量工作的技术要求,标准测量标准,保证数据准确性。
辖区河湖水域岸线确权划界登记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隆党办发[2017]63号)精神,全面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确权划界登记,明确产权和管理保护范围,为依法管理水利工程奠定良好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水利管理条例》、《***水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辖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按照全县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匹配进行的原则,确定***县辖区范围内河湖水域岸线、水库、及水利设施界线、范围。
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到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登记发证工作;到2020年完成数据建库、信息汇交等工作,为县辖区河湖水域岸线和水利工程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二、工作范围(一)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所称水工程主要包括县内二三级河流、排水沟道、行洪道、堤防、水库、塘坝、湖泊等及附属设施。
根据水工程类型、规模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水工程管理范围按照下列标准划定:1.流经***县辖区境内的黄河二级支流,有堤防的,以堤防外坡脚为准,不小于五十米;有规划岸线的,以规划岸线为准,不小于五十米;无堤防或者无规划岸线的,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为准,外沿向外不小于五十米;2.蓄滞洪区堤防断面迎水坡堤脚内不小于三百米,背水坡堤脚外不小于三十米;3.护岸工程从岸肩向外不小于三十米;4.小型水库大坝坝肩、外坡脚向外不小于一百米;水库库区至校核洪水位以外五十米至二百米;5.干沟、支干沟以沟堤内沿向外三十米;支沟以沟堤内沿向外十米;6.湖泊迎水坡和背水坡坡脚外六十米;7.挡水、泄水、输水渡槽和隧洞、扬水泵站等重要水工程建筑物外沿向外二百米;8.水文测验断面上下游各五百米;9.供用水管道两侧各二米。
河道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河省级河长调研暨全市河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河道管理范围,明晰河道管理职责,保障河道工程正常运行和行洪安全,按照《X市河道划界确权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河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以X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X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尊重历史、考虑现实、因地制宜,先划界、后确权”的思路,依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工程管理保护范围,明确管理界限,建立完善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河道管理和水工程管理保护责任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法规为准绳,安全稳定为前提,由区河长办牵头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全力配合;坚持有利于明确具体河段管理主体及责任;坚持有利于防洪工程安全运行、河道安全行洪和输水安全管理;坚持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和促进人水和谐;坚持有利于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有利于开展水污染治理和水质提升。
二、目标任务及时间安排X年底前,对全区辖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9条河流,水库、淤地坝、堤防、水闸泵站、灌溉渠系,以及河道和上述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林带进行勘测、调查、核实,完成河道划界登记,设立界桩、界牌、公示牌和保护标志等,确定归属,确权办证,建立数字化档案。
(一)宣传动员阶段(X年1月26日至2月3日)区河长办及各部门、各镇(街道)要做好前期宣传动员、疏导、协调等准备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措施,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座谈会,开设宣传专栏,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向干部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提高认识,消除分歧,为实施河道划界确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大沙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5•【字号】焦政办[2012]56号•【施行日期】2012.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大沙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12〕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焦作市大沙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焦作市大沙河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大沙河是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河道全长115.5公里,我市境内河道长74公里。
目前,大沙河河道淤积严重,堤身隐患较多,防洪标准偏低。
为切实提高大沙河的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安全保障,市政府决定,自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大沙河治理工程。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任务与规模大沙河治理工程分郭村段、秦屯段、铁匠庄段三段进行实施。
治理长度12公里,治理范围自大沙河与民主南路交叉口上游300米处至蒋沟河入大沙河口下游900米处。
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主槽清淤疏浚12公里,右岸堤防加高培厚12公里,新筑左岸堤防12公里,改建穿堤涵闸4座,新建穿堤涵闸8座。
二、治理标准河道按20年一遇标准治理,主河槽采用复式梯形断面,设计主槽中心线与原河道主槽基本重合,局部顺直;设计主槽底宽15米(蒋沟河汇流口以下18米),主槽深3.5米,边坡1:2,口宽29米;堤顶宽4米,堤距300米,坡比1:2。
三、实施步骤(一)组建工作机构。
组建项目法人和大沙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明确工作机构和职责。
(二)划边定界。
对大沙河治理范围进行划边定界,设立标志,发布治理公告。
(三)解决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
对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进行测量,分乡、村、户登记占地范围、面积、数量。
河道划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河道划界是指对河道范围进行界定和划分,以明确河道的地理范围和管辖范围,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灾、保障河道生态环境和促进河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划界依据1. 法律法规依据河道划界实施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划界的合法性和依据性。
2. 地理依据河道划界需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包括河道水系、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河道的范围和界限。
三、划界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河道划界应当优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河道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安全防灾原则河道划界需充分考虑防洪、防涝等安全防灾因素,确保河道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3. 综合利用原则河道划界要充分考虑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因素,促进河道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划界流程1. 调研勘测对待划界的河道进行实地调研勘测,获取河道地理信息和相关数据。
2. 制定方案根据调研勘测结果,制定河道划界实施方案,明确划界的范围、标准和程序。
3. 征求意见将划界方案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4. 最终确定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最终确定河道划界方案,并进行公告和备案。
五、划界实施1. 标志设置在河道划界的范围内设置标志,明确划界线和标识,提醒公众注意河道范围的限制。
2. 监督检查建立河道划界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划界范围内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划界的有效执行。
3. 宣传教育开展河道划界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河道划界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河道划界的氛围。
六、总结展望河道划界是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河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动河道划界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河道划界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共同致力于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河道划界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河道划界工作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河道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
为了规范河道划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1. 确定河道范围,准确划定河道的边界,明确河道的范围和长度。
2. 确保安全稳定,保障河道划界工作的安全进行,避免对河道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3. 规范管理利用,为河道的管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的空间范围和数据支持。
三、工作内容。
1. 调查研究,对目标河道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河道周边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情况、生态资源分布等情况,为后续划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划界标志设置,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确定河道边界线路,并设置划界标志,包括固定标志物和永久标志物,确保划界线的稳固和清晰。
3. 数据处理,对实地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绘制河道划界图,确保图件准确、完整,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 审批备案,完成河道划界工作后,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备案,确保工作结果合法有效。
四、工作流程。
1. 前期准备,确定工作范围、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和装备,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2. 实地调查,组织调查小组进行实地勘察,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划界标志设置,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划界线路,设置划界标志。
4.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绘制河道划界图。
5. 审批备案,完成工作后,向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备案,确保工作结果合法有效。
五、工作要求。
1. 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标准进行实施,确保河道划界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保障工作安全,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加强沟通协作,做好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联系,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 做好工作记录和资料归档,形成完整的工作档案,为工作结果的审批备案提供依据。
六、工作保障。
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确保工作质量。
2. 装备保障,提供必要的勘察测量仪器设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沙河市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方案为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冀政〔2012〕97号)、邢政〔2013〕9号《邢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明确河道管理范围,明晰河道管理职责,推进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河道工程正常运行和安全行洪,按照邢台市水务局邢水建管函[2018]24号文件要求,现就我市流域面积50平方管理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划界竖桩工作的必要性199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土地管理局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1〕38号)以后,我市的河道划界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委托邢台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各河道进行了确权测量,但各河道仍未确权划界。
部分河道及堤防被侵占垦植,与河争地、与堤争地、非法设障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河道行洪排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河道管理部门不能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管护权力,致使河道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制止。
因此,在目前土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形式,尽快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向社会公布除正常耕种外其它活动的受限范围,有效开展河道监管和执法,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责任体系十分必要。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土地管理局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1〕38号)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按照“政府组织,行业负责,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全面推动”的思路,划定河道管理范围。
三、目标任务和要求(一)目标任务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有河湖管理范围的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并依法依规逐步确定管理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属。
街道水利工程划界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街道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街道水利工程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河道整治等,是保障城市安全、有序排水和供水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排水和供水问题,提高城市抗灾能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我市决定对街道水利工程划界进行实施方案研究。
二、项目目标1. 加强城市排水和供水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改善城市水环境。
2. 提高城市河道整治水平,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3. 建立健全城市街道水利工程划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项目内容1. 划分街道水利工程管辖范围,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河道整治等。
2. 建立街道水利工程划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程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3. 完善街道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城市排水和供水能力。
4. 加强对城市河道整治,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划分街道水利工程管辖范围根据我市的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划分街道水利工程的管辖范围,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河道整治等。
划分原则是按照城市规划分区进行,根据城市排水和供水情况,以及河道整治范围进行划分。
确保各项工程能够有序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排水和供水效率。
2. 建立街道水利工程划界管理规章制度在划分管辖范围的基础上,建立街道水利工程划界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程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对于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等,根据管辖街道进行管理,明确每个街道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对于河道整治工程,建立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同时,建立街道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加强统一管理和监督。
3. 完善街道水利工程设施为了提高城市排水和供水能力,需要完善各项工程设施。
对于雨水管网,可以加强雨水篦子和雨水口的设置,提高雨水的排放效率。
对于污水管网,可以加强污水厂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对于给水管网,可以建设新的给水管道,提高给水的供应量。
沙河市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方案
为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冀政〔2012〕97号)、邢政〔2013〕9号《邢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明确河道管理范围,明晰河道管理职责,推进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河道工程正常运行和安全行洪,按照邢台市水务局邢水建管函[2018]24号文件要求,现就我市流域面积50平方管理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标界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划界竖桩工作的必要性
199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土地管理局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1〕38号)以后,我市的河道划界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已委托邢台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各河道进行了确权测量,但各河道仍未确权划界。
部分河道及堤防被侵占垦植,与河争地、与堤争地、非法设障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河道行洪排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河道管理部门不能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管护权力,致使河道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制止。
因此,在目前土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形式,尽快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向社会公布除正常耕种外其它活动的受限范围,有效开展河道监管和执法,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责任体系十分必要。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土地管理局关于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1〕38号)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按照“政府组织,行业负责,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全面推动”的思路,划定河道管理范围。
三、目标任务和要求
(一)目标任务
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有河湖管理范围的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并依法依规逐步确定管理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属。
其中,2017年底前已完成大沙河南水北调干渠下游段、东石岭水库、峡沟水库、马会河(“7.19”洪灾导致部分界桩损毁需补载)竖桩标界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大沙河南水北调干渠上游段、渡口川、马会河(损毁补载)竖桩标界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峭河、沙沟、丰里河等所有其他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
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要设立界桩,管理范围内土地界线与权属明确后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二)工作要求
1.确定河道和水库的管理范围。
2.由市政府将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向社会公布。
3.埋设制作界桩。
沙河市水务局负责界桩制作标准,各乡镇办负责界桩埋设。
四、标准原则
(一)防洪标准:原则上,有防洪规划的不低于规划防洪标
准,没有防洪规划的不低于10年一遇标准。
(二)划定原则:
1.对已确权的河段,按确权边线确定。
2.对未确权而已划界的河段维持原状,对不满足要求或不切实际的本次应予以修正。
3.对既未确权又未划界的河段按照以下原则划界: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堤外护堤地两边线之间的所有区域;有断续堤防河道,对现状有不连续堤坝河道的无堤防河段,可参照现状堤坝线走向趋势,结合地形情况和现状情况确定淹没范围,上下游平顺衔接划定;无堤防山区河道,其管理范围原则上为设计洪水标准两岸淹没线之外不小于3米;洪水淹没线根据设计洪水位确定;无堤防平原河道,河口外最小宽度不小于3米。
重要行洪河道堤防自堤脚起外10米;支流行洪河道及排沥河道的堤防范围自堤脚起,外10-20米。
4.水库库区管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或移民征地高程)以下面积;安全保护范围为校核洪水位线顺山坡向上延伸20-100米的范围。
大坝管理范围为下游坝脚以外30-300米的范围,左右岸为开挖线以外30-300米的范围或以分水岭为界;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300米的范围。
5.泄水建筑物两侧及其他建筑物的管理范围为建筑外缘线以外20-50米的范围;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200米的范围。
(三)竖桩原则。
为确保管理范围明示效果,界桩间距原则上控制在80—100
米,河道转弯处应适当加密。
标界不仅局限于竖桩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在界边种植灌木、修路等其它界标的方式标示河道管理范围。
(四)界桩标准。
全省河道管理范围界桩统一设计标准。
界桩为长方体:长150毫米,宽100毫米,高1000毫米。
界桩由市统一制作,各乡镇办负责埋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市政府要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河道划界竖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本地河道划界竖桩工作。
(二)落实经费。
市财政要列专项资金用于该项工作,资金可由征收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列支。
(三)强化督导。
市派督导检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导、抽查,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开展。
(四)规范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办要加强对河道、水库的日常管理,完善日常监管、河道巡查及联动执法体系,巩固河道确权划界工作成果,恢复河道管理秩序。
附件:
沙河市划定管理范围河道任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