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部课文
- 格式:pdf
- 大小:360.78 KB
- 文档页数:14
《北师版小学语文目录全册》北师版小学语文目录全册一年级上册1. 识字部分- 第一课:爸爸- 第二课:妈妈- ...2. 课文朗读- 第一课:我- 第二课:小猫- ...3. 课文赏析- 第一课:在一起- 第二课:四季歌- ...一年级下册1. 识字部分- 第一课:小山羊- 第二课:小草- ...2. 课文朗读- 第一课:幼儿园- 第二课:小车- ...3. 课文赏析- 第一课:小鱼儿与花无缺- 第二课:红蜻蜓- ......六年级上册1. 课文理解- 第一课:记叙文:妈妈的眼睛- 第二课:议论文:雪山飞狐- ...2. 古诗文赏析- 第一课:夜泊牛渚怀古- 第二课:月下独酌- ...3. 作文指导- 第一课:写人的特点- 第二课:记事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1. 课文理解- 第一课:读记叙文《山居秋暝》- 第二课:读议论文《谈美观》- ...2. 古诗文赏析- 第一课:·赤壁怀古- 第二课:登鹳雀楼- ...3. 作文指导- 第一课:议论文写作方法- 第二课:记叙文写作方法- ...此为《北师版小学语文目录全册》的基本框架,按照年级分为上、下册,每个册数包括了识字部分、课文朗读、课文赏析和作文指导等内容。
每个部分又按照具体的课文进行划分,识字部分主要教学生字词的认读,课文朗读部分主要帮助学生读准课文,课文赏析部分则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赏析,作文指导部分则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以上给出的目录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具体的课文内容,请提供更详细的要求。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冲突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冲突《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课题鹬蚌相争课时安排 1教材分析(含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是一篇文言文。
文章讲述了鹬和蚌因为互不相让而被渔翁轻松擒获的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两败俱伤,损人也不利己,让第三方得利。
教学重难点: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正确理解寓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曝和喙,会写谓和禽字。
理解重点字词。
3、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正确理解寓意。
4、练习续写,培养学生想象和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学习过的寓言三则。
2、观看鹬和蚌的图片导入。
二、自主学习。
1、我能读课文。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合作交流。
1、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意思。
2、自己根据注释说一说寓言的意思。
3、抽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译文,让学生读一读。
对照检查自己的理解。
5、自主思考:(1)鹬和蚌为什么争?(2)鹬和蚌怎么争?(3)鹬和蚌争的结果怎样?6、学生勾勾画画,或是写写。
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
8、我能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出鹬和蚌相争的味道。
9、总结寓言的寓意: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两败俱伤,损人也不利己。
10、链接《鹬蚌相争》改写。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导学生读出争的味道,欣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1、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创新续写练习。
(1)学生进行创新续写。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教师讲解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苏代方法的巧妙。
四、拓展延伸。
1、学生说说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
2、教师推荐寓言故事。
五、作业:1、把自己续编的故事进行修改写下来。
2、再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讲:互不相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败俱伤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可爱的中国教材分析《可爱的中国》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珍惜”主题单元里的一篇精读文章。
这篇课文节选自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方志敏利用敌人要他“写点东西”的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作品。
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反问等句式,抒发了方志敏对祖国的强烈情感,呼唤人们振作起来,拯救祖国母亲。
文章还运用并列句式和对比手法描述了祖国“目前”和“将来”的景象,语言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表达了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以及要改变祖国悲惨现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读促思。
根据本文语言文字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读”字。
力求通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感悟课文,在读中体会祖国母亲当时的悲惨现状,感悟作者内心情感,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尽情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才能真正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才能真正感受到他要改变祖国悲惨现状的急切心情以及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
在朗读感悟中,秉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意识,让学生在积累、丰富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其中的重点词语。
2.抓住并理解重点语句,通过反复诵读,读懂课文内容,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交流。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感的熏陶,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情感。
教学准备:1.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了解方志敏1.谈话入题:同学们,今年我们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一周年,并迅速崛起,走向复兴。
《养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诗歌的习惯。
《山中杂记》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
3、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
4、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重难点:品味作者描写动物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博爱和从动物身上寻找到的乐趣。
《爸爸带我去爬树》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按照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作者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的心情变化。
3、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教学难点:从小作者心情变化的描写中比较两次爬树的不同,渗透对比的表达方法。
《美猴王》教学目标::划分结构层次,通过自读、复述,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单元乐趣单元备课: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
·《养花》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
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
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
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
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
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
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
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目录【北师大版】
单元课目课目课目1
乐趣养花[23] 古诗二首[1] [10] [1] 山中杂记[5] 爸爸带我去爬树[4] 美猴王[5] 综合活动[1]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一)》、《四时田园杂兴(二)》2遗迹长城赞[5] 索桥的故事[4] 我站在铁索桥上[5] 白鹤梁的沉浮[4] 秦始皇兵马俑[14] 综合活动[1] 3
珍惜可爱的中国[7] 古诗二首[1] [3] [9] 城市的标识[4] 吾腰千钱[3] 爷爷的毡靴[2] 综合活动[2] ※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4
生命野草[5] 琥珀[40] 人生礼赞[2] 生命奏鸣曲[1] 孟子语录[5] 综合活动[1] 5
冲突寓言二则[0] [8] [8] 小抄写员[10] 大自然的秘密[3] 我看见了大海[6] 甘罗十二为使臣[8] 综合活动[1] ※寓言二则《矛与盾》、《鹬蚌相争》6
英雄你,浪花的一滴水[2] 金色的鱼钩[22] 白衣天使[2] 苏武牧羊[4] 南沙卫士[1] 综合活动[0] 7
科学的精神当代神农氏[4] 一个这样的老师[1] 詹天佑[73] 床头上的标签[2]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5] 综合活动[0] 8
告别童年我们上路了[5] 学步[2]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1] 万岁,母校[1] 童年的朋友[1] 综合活动[1]。
12.《蝶恋花·答李淑一》课堂实录一、借助预习,读懂词意师:同学们,离别是个伤感的话题,在苏轼笔下,离别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同样的离别在纳兰性德眼中是“一昔成环,昔昔都成玦。
”的那轮残月,这样的离别让有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般豪气的李清照也变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那么,在毛泽东的眼中,离别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
我们先来看目标:(一)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自己努力,同桌帮忙,组内完善理解诗歌的意思,背诵诗歌。
2.在理解诗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怀。
(二)预习检测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那么我从两方面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1.看题目,说说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往见到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各部分的名称是?对,预习就应该查找自己不懂的,学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要好好读读课文。
2.预习时大家读了课文,现在能把课文读流利嘛?在检查之前老师再给你们两次机会。
注意,仔仔细细把课文读上2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师:自由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开始。
师:(课件出示《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
)好,谁来读一读《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5个生字,两个多音字,他有没有读准了。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重霄九的“重”,曾伏虎的“曾”是多音字,“飏”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谁说一下“飏”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偏旁是什么。
(半包围风旁)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课文?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的时候,在哪停顿了一下?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师:你们听出来了吗?生:(齐答)听出来了。
养花老舍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
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
我不愿时时落泪。
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
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
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
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
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
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
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
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