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的修辞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两位出镜记者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其素质高低,归根到底是通过口才表现出来。
通过口才,从各个角度展现出他的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知识根基、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等深层次的内涵。
水均益的主持风格向来以知性、稳重、犀利、深度来感染人。
贴切得当的语言总是令人折服。
他曾在他的《前沿故事》之“足球足球”一文中这样写道:足球就像一个魔球,它可以让那么多的人为之欢笑,又为之哭泣。
而足球在中国似乎更具魔力,在它身上,亿万人寄托了许多许多,甚至太多。
因为,足球让中国人失望的时候大大多于让我们满足的时候。
i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总是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
水均益犀利的语言更是让很多政治家们惧怕,他在采访金融大鳄索罗斯时上去就问:“很多人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你,你到底是不是?”索罗斯模棱两可,说不是,但是他也参与了。
只能说冲击是因为对方不完善,所以他做这件事就无可指责。
然而水均益给他举了一、两个例子,比如韩国和菲律宾,很多人的生活犹如掉入了地狱,成百上千的人自杀身亡。
“当你听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能很坦然?”索罗斯说“如果我当时想到会是这么一种样子的时候当时也许就不干这件事了……”.采访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索罗斯的汗就已经顺着头往下淌了,并主动说能不能停一下?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对每一个节目他都力求深度报道,无论战争还是突发性灾难,他都尽力使自己能够走进现场,身临其境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并将一切使传达给观众ii。
现在的《东方时空》已经改版,改版前,水均益是《东方时空》总主持人,改版后他卸任总主持身份,主持《东方时空》周末版的一个栏目《世界》。
《世界》是一个专题化的新闻节目,每周日播出,每次20分钟左右。
水均益表示,在新栏目中,他将对自己一贯沉稳持重的主持风格作些调整,“会比以前轻松生动一些,驾驭感更强一些。
”他强调说,《世界》仍需要他以记者的身份做一些现场的事件和人物的报道,记者的角色他绝不会放弃。
白岩松的演讲引言白岩松是中国知名的新闻主持人和媒体人。
他以深入浅出的解读和犀利的观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演讲风格独特,充满激情和思考。
本文将对白岩松的演讲进行分析和评价。
演讲主题和结构白岩松的演讲主题多样,包括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国际关系等。
他的演讲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尾。
在引言部分,白岩松常常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引用一句有启发性的名言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他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提出演讲主题,并展示他的观点和态度。
引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听众的共鸣,并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白岩松演讲的重中之重。
在这部分,他通常首先介绍一些背景信息,然后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他会引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他也会运用幽默和夸张的手法来增加演讲的趣味性,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在结尾部分,白岩松会总结自己的演讲内容,并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他会以一个有力的观点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来结束演讲,让听众对演讲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感表达和口头禅白岩松的演讲不仅在逻辑上有说服力,也经常在情感上打动听众。
他的演讲充满激情和正能量,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在表达情感方面,白岩松经常用到词汇中的情感色彩,例如“痛心”、“激动”、“幸福”等词语,通过这样的词汇选择来加强演讲的感染力。
此外,白岩松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口头禅,例如“我觉得”、“就是这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等等。
这些口头禅用来加强表达的连贯性和说服力,让演讲更加流利和自然。
演讲技巧和效果白岩松的演讲技巧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重复使用类似的句型和词语来强调观点。
这种技巧能够让观众更容易记住他的观点,并增加演讲的说服力。
此外,白岩松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提升演讲的效果。
他用反问句和排比句来营造烘托氛围,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深化观点的阐述。
这些技巧使整个演讲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通过以上的演讲技巧,白岩松的演讲能够深入人心,产生强烈的影响力。
白岩松生平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79年就读于海拉尔第二中学;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9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初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后正式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至今。
2000年,他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此外,白岩松还是“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
2001年11月,由白岩松参与、策划、创办的《时空连线》栏目成功推出,并且出任该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
现还担任《新闻会客厅》主持人。
1997年开始,他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澳门回归,第27届奥运会等大型现场直播节目,还担任过多次神舟飞船发射主持人。
他还参与策划并主持《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等节目。
由于他亲自参与策划并负责大多数节目的撰稿,使其主持的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曾获“金话筒”奖。
1998年,参与报道1998年抗洪救灾。
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
1999年,参加转播国庆50周年庆典。
2001年参加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报道。
2001年参加了中国加入W T O的报道。
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7年白岩松主持了《焦点访谈》连载节目“岩松看香港”,以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2008年白岩松和敬一丹主持了《感动中国2008》2009年白岩松主持了参加转播国庆60周年庆典。
2009年华语主持群星会获年度终身成就奖白岩松主持风格皱着眉头,面部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气,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提出完全代表自己意愿的希望与思索。
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也睿智,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甚至他的语言更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他的藏在一副眼镜后的一双小小的、明亮的目光显然告诉我们:他的思想更深邃,更沉稳。
从修辞形势看白岩松巴西奥运会解说
黄芷璐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每一个承办奥运会的国家都会把开闭幕式作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平台,解说员作为其中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白岩松在巴西奥运会中的解说,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他的解说究竟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本文运用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从缺失、受众和修辞局限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分析白岩松是如何去应对奥运会解说中出现的修辞形势的,为今后的大型活动直播解说以及电视语言塑造提供参考.【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黄芷璐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分析——以白岩松版与CCTV-5版为例 [J], 曹江漫
2.由白岩松解说亚运会开幕式看广播电视语态 [J], 杨静
3.探析电视体育解说的心理引导作用——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对阵巴西)为例 [J], 李子豪
4.探析电视体育解说的心理引导作用——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对阵巴西)为例 [J], 李子豪
5.从金融动荡看巴西经济形势 [J], 尚德良;孙岩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白岩松的语言风格与语态创新作者:朱子芸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5期摘要: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公众在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增长,对电视节目的形式风格、价值取向、思想深度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而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节目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岩松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与电视语态的创新者,在直播、采访、语言表达等方面独具特色,自成一派。
关键词:白岩松;语言风格;语态创新;尊重期待白岩松,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1993年,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
现在主持《新闻周刊》和《新闻1+1》等节目。
白岩松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后,逐渐拥有了多重身份——记者、主持人、评论员……作为一位经历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个时代的新闻人,他以己之力推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一、反应机敏,独到的直播艺术面对直播或采访中的突发事件,记者或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及应对措施,反应机敏、见解独到是必备技能。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能够真实展现新闻事件过程的一种报道形式,能够体现记者的业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职业素养。
除此之外,报道切入点的选择也影响着报道质量的好坏,因此,就需要记者在直播或现场报道的过程中,选取独特的角度以保证报道质量。
从他主持过的《新闻1+1》等节目来看,内容风格深刻不失独特的韵味。
节目涉及到的大多是社会民生新闻,这样的节目若想主持好,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有灵活的处理能力,深入浅出,最终让观众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
白岩松面对镜头,沉着冷静地用自己的话把事件解释清楚,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白岩松充分发挥其睿智的能力思考,语言犀利,反应机敏,用平和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观众获得正确的新闻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白岩松的直播艺术也别具一格。
对白岩松主持风格的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对白岩松主持风格的解析摘要随着社会大众对电视节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思想深度等方面的不断追求。
电视节目的风格日渐成为决定该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正是凭借其突出的个性魅力和深厚的知识素养所折射的风格特色吸引着受众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风格辐射出特有的光彩,其主持艺术、直播艺术、采访风格、评论艺术和生活艺术因为独具特色而备受好评。
关键词:白岩松,主持风格一、白岩松风格的构成要素反应机敏、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突出的主持风格,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而自成一派,严谨、睿智是人们对白岩松一贯的印象,能做到温和而严肃,不怒而含威,恭敬而安详,这实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智慧的高度修养。
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工作是集选题、构思、采访、写稿、编辑、播音于一体的高难度职业,与播音员的照本宣科以及记者的单纯采写有着明显的差别&,他们从事的是一种新闻有声语言创作。
因此,必须要熟悉电视节目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并且要做到“三到位”(选题到位、采访到位、评论到位),另外,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知识应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个方面,要当一个“杂家”(只有博学多才的主持人才能在应对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和问题时得心应手。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要想真正树立起来,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
1、题贴近时代脉搏白岩松的选题反映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
同时,选题也贯穿了他对人和人性的关注,正因为如此,节目主体内容才极大的感染了观众,唤醒了人们的良知,使他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比如,选题中时效性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时事,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环保、经济等)。
还有对大众百姓生活哲学的思考,如面对贫困、体验幸福、敬业精神成功与挫败等。
白岩松演讲稿怎么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思考。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白岩松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及其特点。
白岩松作为知名的中国新闻主持人和评论员,他的演讲稿在诸多场合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口才和影响力。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白岩松演讲稿的特点,并探讨一些撰写白岩松式演讲稿的技巧。
首先,白岩松演讲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情感饱满、真实直接。
白岩松常常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或亲身经历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他深入人心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演讲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
因此,在撰写白岩松式演讲稿时,我们要尽量选择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案例,用情感打动人,让听众更容易被我们的观点和思想所感染。
另一个与白岩松演讲稿相关的重要特点是逻辑严密和观点清晰。
白岩松在演讲中通常会运用严密的逻辑关系和清晰的思维框架,使得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避免在演讲中出现思维跳跃或不连贯的现象。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演讲的主题和目的,设计合理的段落和结构,以便更好地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思想。
此外,白岩松演讲稿常常注重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撰写白岩松式演讲稿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时事和社会问题相关的主题,例如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社会公平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便能够在演讲中给观众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最后,白岩松的演讲稿通常都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常常能够打动人心,使观众产生共鸣并主动接受他的观点。
因此,在撰写白岩松式演讲稿时,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亲和力和情感的感染力。
可以采用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同时结合恰当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增加感染力和吸引力。
总结一下,撰写白岩松式演讲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情感饱满、真实直接;二是逻辑严密和观点清晰;三是关注时事和社会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四是注重感染力和亲和力。
浅议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修辞策略[摘要]修辞策略简而言之,就是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并将其适度融入到语言表达中,解决“我将怎样岩松富有逻辑性和言近旨远性的新闻评论语言的研究,突出了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的严谨性与富有生活化,其次以及各种修辞格,使观众知晓其意并理解新闻的深度。
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的魅力背后是其对修辞策略[关键词]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修辞策略新闻评论是一类较严肃,庄重不容出错的栏目类型,它对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反应能力、知识方面要求是极高的,这就使得主持人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白岩松作为中国主持人界的标志性他凝重而坚毅的神态,堪称电视屏幕上的中国表情。
白岩松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截流,国庆五十周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大型直播节目,还多次担任神舟飞后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
独具匠心的刻而不呆板的主持,富有逻辑性和言近旨远性的语言表达,都是白岩松的标签。
一.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的修辞特色白岩松语言与众不同,富有逻辑性,通俗易懂,具有强大的气场和吸引力,严谨、睿智、语言岩松的语言无论是口语或书面语,其对修辞的运用都恰如其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辞特色。
(一)表达富有逻辑性且敏锐精辟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概念清晰明了,以说理见长,不太强调说话人情感的外露,语言表达闻主持语言,呈现出理性化,逻辑化的特点,具有突出的严谨性与深刻性。
1、选词犀利精辟,语言表达严谨白岩松作为新闻门类的主持人,选词基调一贯是磅礴大气,说理清晰,这样能够把论点阐述得逻辑性的话语,显示出新闻的深度,带来语言审美的愉悦。
白岩松在其新闻主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1)1996年的夏天,白岩松做一期有关“奥运人物”的访谈节目,在播出期间,白岩松和同他是这样说的:“体育是什么?是一种戏剧性的人生,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战场。
”(CCTV.《谈,白岩松的表述)(2)2008年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参加火炬珠峰传递登顶活动后,从拉萨返回途经成都,她主岩松在与她的连线报道中由衷赞叹道:“谢谢泉灵,刚刚完成火炬接力,又进入生命的接力!”(白岩松的串词)(3)白岩松对中国足球的感情深厚却始终保持冷静,面对恨铁不成钢的球迷对足球一片哀怨声“输球要输得有尊严。
”(CCTV.《面对面·中国足球》白岩松的评论)例(1)中白岩松的回答不同于字典里的解释,不同与教科书中的阐述,有白岩松式的犀利,清育的理解。
在他看来,体育是爱挑战的人战胜自我的战场,这战场比胜利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对自选词方面白岩松都选取一些大气的词如“人生”“挑战”“自我”,从而表达出严谨富有逻辑性的如此情景,说出这样发自肺腑的话语,即使简短,也不碍打动心系灾区的亿万观众。
同样体现了选言外之意,即不是一个人在接力,而是亿万人;不仅是火炬的接力,也是生命的接力。
白岩松的这犀利的特色,同时又不失严谨深邃,使观众感受到他的责任心以及人文关怀,为灾区同胞带去最深爱与恨在这句话中完全展现,到底是用“脚”踢球还是用“心”踢的精辟见解,至今为球迷津津乐选词大气且犀利,“尊严”“心”这两词,都传达出球迷们对中国足球最低的要求就是要有尊严的2、语言敏锐深刻,表达情理相融白岩松在选词方面不仅讲究词语的大气与犀利,同时注意语言表达时的情理相融,他的语长运用修辞,使得他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时,能准确抓住核心。
这种修辞特色在白岩松新闻主如:(1)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当被寄予厚望的射击运动员赵颖慧冲金未果时,白岩松这样说:“比记住得铜牌的高静更容易,但这并不公平。
……她(赵颖慧)输了,但也有权利得到安慰。
”(CC 白岩松解说词)(2)在某一期名为《伤心一跪与民族气节》节目中,通过白岩松的描述知道韩国女老板依仗下跪,有人不下跪。
让观众心中起伏不定,这时白岩松的一番话,至今令人动容:“关于老板惩罚中国雇工下跪一事,在这里我不想再议论这个女人了,因为她连被议论的资格47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然而这些人面对的不是战场,而是面国女人。
我不禁要对同胞们说:“曾经的贫穷不该是我们觉得比别人低人一等的理由,金钱更不是要说在奔上富裕的道路上,站直喽。
别趴下,更不要跪下!”(CCTV.《东方时空·面对贫穷》节例(1)中白岩松敏锐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他对失利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普通观但也有权利得到安慰”这句话,不仅安慰和鼓励运动员本人,也抚慰了观众失落的心。
例(2)白下”“更不要跪下”等振奋人心的语言,并以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将事件具体化,表达了人穷志不穷信念,白岩松感动人心的是他真挚的情感,是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用心体会白岩松的语言,那观众的共鸣,形成自己的修辞特色。
(二)表达言近旨远且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在表达时,不对语言做过多修饰,在一种平和温馨的气氛中让观众体会到语言表达,让观众感受亲切平易的同时更快知晓其本意,进一步提高了节目的竞争力。
1、选词言近旨远,表达生动流畅在选词方面白岩松能够很好地做到随机应变,当遇到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时,他往往选择也无过多修饰,却能“一鸣惊人”。
例如:(1)在一次《东方时空·面对面》节目谈论有关幸福的话题时,他不假思索地道出自己的理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流过。
幸福就像冬天里温馨的阳光,就像一杯好茶,亲人的笑脸,夜半时分为你点亮的灯。
”(CCTV.《东方时空·面对面》,白岩松串词)(2)白岩松来到深圳皇岗做香港回归现场报道,当他看到“管理线”这个深港两地标志性的这边是香港,右脚这边是深圳,这条让香港和内地人民伤心的管理线,再过三个小时就要消失了…头部队第一辆车驶过那条管理线时,白岩松又说:“管理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可是跨越管理跨出的一大步,为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一百年。
”(CCTV.《香港回归系列报道》,白岩松解说例(1)中白岩松的这段话,将幸福寄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事物:水、阳光、奶茶、笑脸、凡而不平淡的事物中悟出幸福的真谛。
白岩松的这段描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观众更懂得幸自己在节目中的竞争力。
例(2)中简短的几句话却寓意深刻,通过平淡的语言把管理线背后的新闻贴近生活,在他的解读下,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百年距离仿佛弹指之间,使观众感慨万千。
主持的都是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很显然白岩松这次解说达到了目的,丰富了他的主持语言,也使他的语2、语言通俗易懂,表述贴近生活白岩松的语言往往选取通俗易懂的词,从身边事谈起,使得表达亲切自然,简洁生动。
还是关系百姓生活的细节,白岩松总能找到一个与百姓相结合或是百姓熟悉的评论视角,表述得贴(1)在谈到防止荒漠化时,他用“尊老爱幼”这个最常说的成语,表达了自己对防止荒漠化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那么把它放在我们面对的环境中也同样适合:‘尊老’就是要把祖先留中得到很好地保护,包括那些文物不受侵害;‘爱幼’就是要从长远眼光把今天的青山绿水更好的们忘掉‘荒漠化’这一曾困扰他们祖先的词汇。
”(CCTV.《焦点访谈·荒漠化》白岩松结束语)(2)对百姓关心的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白岩松说:“讨论房价过高的问题,不是做论文,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者有房子住。
我特别希望市政府集体采购经济适用房,然后以廉租房的形式返有很多开着宝马的人去排经济适用房的号。
第二,赶紧给大量中国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方向,让投资《岩松两会观察》,白岩松的评论)例(1)中白岩松的这一番话通俗易懂不失深度,用人们最熟悉的成语,赋予其独特的新解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荒漠化不是某一个时期需要注意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
例(2)中白岩通过节目说出来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表达得生动且贴近百姓生活。
二.白岩松新闻主持语言的修辞策略陈望道先生说:“修辞原是传情达意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使达意传情能够适了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可以运用多种修辞策略。
白岩松的新闻主持语言在多种修辞策略的润己的立场,使其节目备受观众喜爱。
(一)口头表达的“活化”修辞俗话说“言为心声”,口语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主观众最好的沟通方式。
通过对白岩松大量新闻主持和评论资料的分析,在白岩松的口头表达中,语地位。
所谓“活化”是指:语流中语音活泼灵动的变化。
它不仅包括普通话的语流音变,更多的高、音长的损益”(徐世荣:《语音的积极功能》),语音的“活化”最能使口语达到理想效果。
辞中对于语音修辞的使用,较多体现在语调的“活化”,节奏的“活化”和停顿的“活化”,以此1、“活化”的语调语调是比较复杂的口语修辞现象,它依附于语句中,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易察觉。
语调是语及语势的强弱间歇等诸多因素的配置与组合。
在白岩松的新闻主持中,“活化”的语调体现得淋漓十五大召开前夕,《焦点访谈》播出了14集理论专题片《中国之路》,主持人白岩松在第四满怀激情地说: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
中国引进资金,也在引进竞争;引进朋友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了一声:“欢迎你”;更重要的是来了”。
(CCTV.《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第四期,白岩松的结束语)如此激昂,令人振奋的语调,展现了白岩松的激情,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语时这种情意也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使节目所要表达的信息与观众的心意融会起来,那就是作为中国以看出白岩松真情实感地流露。
2、“活化”的节奏“活化”的节奏,是指语势起伏而形成的语流远动态势。
节奏是一种很抽象的语言现象,它受目的制约。
白岩松语言多样,但都非常讲究节奏的跌宕。
例如:在主持《中国之路》时,他说:“历史进程走得飞快,饥渴的年份刚刚过去,精品年代瞬间到精品年代的到来,给人更多的兴奋。
因为它预示着,只要我们执着地向前走,在不远的将来,全世质,还是精神,中国人,有品位!”(CCTV.《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第四期,白岩松的串词)白岩松从容不迫地对语意进行层层推进,留给听众理解品味的余地;他对节奏的意识也使观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观众对他的主持语言特色有了更深认识。
3、“活化”的停顿“活化”的停顿是语流中有意识插入的间隙休止,是语言因素中语音的一种特殊—零语音形式的组成部分。
在白岩松的新闻主持语言中,对“活化”停顿的运用,使节目营造出良好的气氛,表的效果。
例如:2005年8月13日《新闻周刊》节目中里有这样一段话:“近几年,有煤矿的地方都迅速冒出如在山西前一阵子就传出一批私营煤矿老板到北京一下子买走20辆悍马车,让人震惊得直伸舌头级的轿车,就恕我不提品牌的名字了,它会把汽车展销会办到山西的县里去,这种做法在中国以外的(CCTV.《新闻周刊》,白岩松的解说)在处理的时候,白岩松并没有严格按照标点符号去断句,像这句“比如在山西前一阵子就传出下子买走20辆悍马车,让人震惊得直伸舌头”,他在“山西”后面顿了一下,这样就与前面所讲的想要表现出讽刺,运用停顿就能强调这一点,将他的本意表达出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