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4-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4节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结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因及矫正。
重点: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因及矫正。
难点: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将行为动词用双色笔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眼睛是这样实现自动“调焦”的:眼睛的“调焦”是由睫状体收缩和放松来完成的。
当人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从而使物体的像能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使得“焦距”变大,使物体的像能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下图所示,一直以来小强总是用这样的姿势看书或电视,近几天他发现自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小强的眼睛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呢?小强的眼睛怎么了?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眼睛自主阅读教材P10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为眼睛的结构图,其中①是晶状体,②是角膜,③是视网膜;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①和②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板块二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自主阅读教材P100~10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类型 近视眼远视眼光路图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于视网膜前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 方法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配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方法指导:判断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关键看光的会聚点是在视网膜前还是视网膜后。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5.4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3、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学习内容(一)自学与观察观察眼球的结构图,自主学习课本100页“眼睛”,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眼球的结构图,谁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什么相当于光屏?眼睛和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吗?2、眼睛通过什么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凸透镜的焦距变大时,它对光的折射能力将发生什么变化?4、人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是需要睫状体放松或者收缩?为什么?这和照相机的调焦的道理相同吗?(实际上照相机就是模仿眼睛的结构原理制成的)5、看图5.4-2甲、乙,对比人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相同吗?在那种情况下眼睛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强?6、在眼球结构里里起调节晶状体(厚、薄)形状的是什么?如果它的作用减弱了,会出现什么情况?7、人们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多少?我们预防近视的措施之一是什么?(二)自学与思考自主学习课本“近视眼及其矫正”完成以下问题1、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什么?来自远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什么地方?在视网膜上呈现的是什么?2、根据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想一想要想看清物体应该将将进入眼睛的光变得会聚一些或者发散一些?应配戴什么透镜矫正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3、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什么?来自近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什么地方?在视网膜上呈现的是什么?4、远视眼应配戴什么透镜进行矫正?为什么?5、上了年纪的人,太近、太原的物体都看不清,这是为什么?你认为要使他们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怎么办?要是他们看清近处的物体应该怎么办?(三)知识拓展阅读科学世界,完成以下内容1、我们知道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的本领越大,什么叫透镜的焦度?2、焦度和焦距有什么关系?有这个关系可知:焦距越短,焦度越。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姓名:一【学习目标】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远视眼产生和矫正二课前自主学习:1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图中L 为凸透镜,MN 为其主光轴,D 为光心,若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并在图中标出F 的位置物距u成像性质 像距v 应用 二个点U=f U=2f 三个范围 U >2f 2f >U >fU <f3眼睛的构造:4 人眼看物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视网膜相当于一个______,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 _____ ____像。
三 课内学生活动:1 小组讨论:(1)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 ,叫做明视距离(2) 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_____)、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____)、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___)组成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2 师生互动:(1)用光具座模拟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F F F F F F F F F F F F(2)学生自学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3)透镜焦距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__________叫做透镜焦度.用__表示,即Φ=_____如果远视很严重,所戴花镜(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 m -1,它的焦距是1 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小组讨论: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种眼镜镜片.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度和李老师+300度的镜片,还有小华的-175度和小玲-350度的镜片.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种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他把四种镜片的截面画成了图3—31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__________是+150度的;__________是+300度的;__________是-175度的;__________是-350度的.以上四种镜片中,__________是近视眼镜的镜片.其中+150度的焦距为______m.四 课堂检测: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拍照时,物体应在_____________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5.4 眼睛和眼镜一、【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了解眼镜焦度和度数的概念。
重点难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会正确用眼。
二、【自主学习】情景:+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有什么不同?自学课本内容。
搞清楚以下知识: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4、青少年中的近视眼,多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预防近视眼要注意。
三、【合作探究】1、+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2、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3、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是_______;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
四、【展示质疑与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所给同学听听吗?五、【能力检测】1.近视眼的镜片是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透镜.2.如图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睛判断,他的眼睛A.是远视眼B.是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3.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佩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4.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注重力的。
二、重难点重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眼镜怎样矫注重力。
难点: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眼镜怎样矫注重力。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知识回顾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拍照物体照得大些,应如何调理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底片到镜头的距离能否也调停?【任务二】进行新课人眼相当照相机,那么人眼这架“照相机”是如何调理,让我们看到物体的呢?1、眼睛(1)眼睛的结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
1、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______。
睫状体的作用2、睫状体膨胀时,晶状体变______。
(2)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总结:眼睛理论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2、正常的眼睛调理(1)人看到远处物体的原理:人眼的调理过程:睫状体_______,晶状体变______,焦距变______,对光的会聚作用变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1)人看到近处物体的原理:人眼的调理过程:睫状体_______,晶状体变______,焦距变______,对光的会聚作用变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了。
3、近视眼及其矫正我们都知道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物体,却看不清________物体(填“远处”或“近处” )。
那么为甚么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呢?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视眼的成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眼睛和眼镜经过上边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凸面镜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下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回答以下问题:1、边沿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沿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凸面镜对光起作用。
凹面镜对光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 像。
学习目标:1.认识眼球的结构,知道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
2.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改正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68-69 页: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遇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 ____ (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缩短,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由: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带。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由: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带。
当堂训练:1.下边是对于眼的表示图,请据图回答: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2.以下与近视眼不切合的是A. 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C.眼球前后径太短D.可用凹面镜纠正3.你察看到光芒渐渐加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联合瞳孔的地点,你以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理的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5.物像只有落在 __________上,人材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物体. 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拥有敏捷的调理功能。
6.眼睛经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 _______上,眼球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3、培养眼睛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教学难点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人的眼球好像一架____ 。
它的____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________ ,形成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立的。
二、眼睛通过 _____ 来改变___________的厚薄,从而使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比较_______)。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___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比较__________)。
三、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a、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远处物体的像在。
b、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c、产生远视眼的原因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近处物体的像成在。
d、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使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四、阅读科学世界通过自学了解透镜度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课本问题1练习一下,你会算透镜的度数了吗?你知道透镜度数和透镜的焦距的关系了吗?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陈述第2题的做法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必须用米作单位)、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用_________表示,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用___________表示。
五、抽测达标1、近视患者需佩戴做成的眼镜,因为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远视患者需佩戴制成的眼镜,因为对光有作用。
5.4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
3. 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 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学习重点】1.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2.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学习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的实像。
看远处与近处景物时,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凹凸程度,从而改变“凸透镜”的,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上成像,可以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 近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来矫正。
3. 远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来矫正。
4.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的大小。
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把透镜叫透镜焦度。
平时说的眼镜的度数等于透镜焦度×。
【合作探究】探究一、眼睛1. 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主要由角膜、、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等组成。
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③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焦距);④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2. 眼睛的视物原理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眼睛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实像。
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 眼睛的调节【议一议】我们知道,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调节像距(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来得到清晰的像。
人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不能变,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1)正常眼睛的调节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4 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掌握眼球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3、注意用眼卫生【课前预习】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2.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看见水中的鱼——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远视眼镜的镜片——凹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4.下列光学器具中,不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制成的是()A.汽车后视镜B.近视眼镜C.穿衣镜D.牙医内窥镜5.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配戴()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下列图示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一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在如图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B.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C.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D.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8.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乙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9.如图所示,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5cm刻度处,放置在65cm处的光屏上恰好形成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的焦距为30cm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会变化C .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D .将透镜A 换成凸透镜B 且焦距B A f f ,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的像10.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为眼球的结构图,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眼睛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在_______上生成清晰的像,_______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输送给_______,我们便看到了物体。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导学案编制: 审核: 编号:班级: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预 习 案1、眼睛的构造——好象一架照相机。
主要构造: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再通过它上的________传输给大脑,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物体,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看远处物体时,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____________ ,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②产生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_____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____________ ,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3、眼镜的度数①折光本领大小由________的长短决定,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________。
②透镜焦度Φ:f1=Φ,单位m -1,Φ越大,透镜折光本能越________。
③眼镜的度数:Φ×100,即f 100,单位(度),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探 究 案自主学习:一、学生自学,回答以下问题。
1. 和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性质是 。
2.人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
3.眼睛是通过 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 ,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从而能够看到 处的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学生自学:近视眼及其矫正知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 。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眼睛的构造,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调节过程,明白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学习重点:1.眼睛的成像原理。
2 .眼镜是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学习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课前预习: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A.潜望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D.放大镜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曈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
3.近视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_25 cm,配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25 cm,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
4.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__镜,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
探究过程:【探究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仔细观察课本图5.4-1眼球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眼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2.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4.视网膜的作用是。
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探究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阅读课本,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思考: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探究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
5.4眼睛和眼镜自主学习导学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 预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原因的了解,学会如何保护眼睛和矫正视力.2. 预习范围教材第五章第4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眼睛(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cm.这个距离叫做________.预防近视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cm左右.2. 近视眼和远视眼(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____,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________,可以利用________来矫正.(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________,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可以利用________来矫正.三、预习检测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觉中枢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3.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的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B.近视眼的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C.近视眼都是先天形成的D.近视眼的人应戴一个适当的凸透镜进行矫正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选B.2.【答案】D【解析】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选D.3.【答案】B【解析】近视眼的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B.5.4眼睛和眼镜课堂探究导学案一、合作探究(一)眼睛人眼的构造:答:眼睛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
第4节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2.通过类比照相机知道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3.通过实验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自主探究探究一: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仔细观察课本P100图5.4-1眼球的结构图,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眼球由、、、、、、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2.眼睛的睫状体能调节,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能力,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的作用是.总结: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会聚在视网膜上(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探究二:正常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1.当睫状体时,晶状体比较,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上,可以看清的物体;当睫状体时,晶状体变,对光的偏折能力变,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就可看清的物体.2.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和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眼睛的和.正常眼睛的远点在,近点在大约处.正常情况下,眼睛观察近处物体而又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做.探究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阅读课本P101的相关内容,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办法.1.近视眼看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近视镜是,利用其能使光的特点,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2.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远视镜是,利用其能使光的特点,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3.思考如何来保护眼睛?课堂检测1.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4.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6.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一样. 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相当于凸透镜, 就相当于光屏.7.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探究一1.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凸透镜2.晶状体的形状薄厚变大4.接收光产生信号探究二1.放松薄视网膜远处收缩厚大近处2.最远最近远点近点无限远10 cm 最清晰不疲劳明视距离探究三1.远处前方厚强长远处凹透镜发散远处视网膜2.近处后方薄弱短近处凸透镜会聚近处视网膜3.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25 cm左右,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远眺几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保护眼睛卫生等.课堂检测1.B 解析: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B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表现以及矫正措施,“近视眼管近不管远”,小强看书近了,说明他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患了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3.D 解析:A项表示远视眼的成因;B项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C项表示近视眼的成因;D项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4.A 解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比正常眼变凸,折光能力增强,焦距变短,摘下眼镜后,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需要将书靠近眼睛,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A 解析:因为奶奶的眼镜是老花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A、B两项符合;C项成缩小的像,不符合;D项成等大的像,也不符合题意;又因为奶奶的老花镜度数更深,即看到的图象应该更大,由图可知,A项符合.6.答案:树晶状体视网膜解析:树相当于题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7.答案:大于发散解析: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是配戴近视镜,近视镜的实质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凹透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故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 mm.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城市大厦B座38层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2.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四、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近视眼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视眼已经成为人们普通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
你知道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吗?说说看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00---P102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2.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3.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汇聚,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4.近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远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
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5. 叫明视距离。
6.+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是远视眼镜。
它的焦度是焦距是。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以下学习。
必要时,可以小组间合作。
1.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器材如下: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2: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各是什么?如何矫正?3. 观察:仔细观察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看看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眼镜和度数浅的眼镜镜片有什么不同?4.测量:取一副老花眼镜,测定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
第4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眼睛及其构造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如何科学用眼,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取”下近视眼镜,相当于将入射光线会聚一些,成的像会靠近透镜,所以应将光屏靠近透镜,故B选.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2.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B.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C.a的密度是0.5×103kg/m3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3.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4.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 30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 15cm 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6.下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中倒影B .水“断”筷子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8.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6.5℃B.39.7℃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B.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D .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11.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 的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装满煤油(ρ水=1.0×103kg/m 3,ρ煤油=0.8×103kg/m 3)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______。
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重点】1.眼睛的成像原理。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预习案I.知识储备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照相机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回顾生物学中学习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Ⅱ. 教材助读1.眼睛(l)仔细观察课本图5.4-1,眼球的结构中哪部分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2)由课本知,只有从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眼球的哪一部分上,眼睛才可以看清物体?2.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只能看清哪里的物体?(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3)要想纠正近视问题,必须配戴什么类型的眼镜?3.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只能看清哪里的物体?(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 ,折光能力太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因此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____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3)要想纠正远视问题,必须配戴什么类型的眼镜?Ⅲ.预习自测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5-4-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
就相当于图5-4-1中的蜡烛,人眼睛的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 就相当于光屏。
图5-4-12.图5-4-2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各两种光路,在 A、B、C、D四种光路中,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图5-4-23.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像。
4.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A.等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虚像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新旧衔接1.照相机成像特点:、的像,照相时要使成像变大应将镜头(填“靠近”或“远离”)物体。
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3.认识我们的眼睛看图比较三个凸透镜的厚度和会聚能力。
结论: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填“强”或“弱”)。
凸透镜越薄,焦距越,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填“强”或“弱”)。
预学新知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从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3.近视眼: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方,需用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矫正。
4.远视眼: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方,需用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矫正。
素养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重点)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课堂任务1眼睛1.眼睛的成像原理观察如图所示人眼结构,对比照相机成像情况,分析眼睛成像情况。
(1)眼球好像一架(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它能将来自物体的光(填“会聚”或“发散”)在上,形成物体的像。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像。
2.眼睛成像的调节(1)如图甲所示,人眼看远处物体时:放松,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如图乙所示,人眼看近处物体时:收缩,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1)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作和。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近点在大约cm处。
(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作。
据报道,某地一位10岁男孩右眼因被激光笔灼伤而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填“凸”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四、眼睛和眼镜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近视眼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视眼已经成为人们普通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
你知道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吗?说说看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00---P102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2.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3.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来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汇聚,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4.近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远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
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5. 叫明视距离。
6.+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是远视眼镜。
它的焦度是焦距是。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以下学习。
必要时,可以小组间合作。
1.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器材如下:蜡烛、用薄膜充入水
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
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
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装置中,水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
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
(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2:观察: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形,试说明哪个图是表示近视眼的?哪个图是表示远视眼的?它们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各是什么?如何矫正?
3. 观察:仔细观察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看看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眼镜和度数浅的眼镜镜片有什么不同?
4.测量:取一副老花眼镜,测定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
5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为什么?
四、展示引导学习:
1、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
2、其他小组对展示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
1、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些(选填“强”或“弱”)。
2、一位老师的眼镜是+250度,这位老师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镜片的焦距为,是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某名同学的眼镜是-400度,这名同学是,镜片的焦距是 m,是.
3、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
4、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5、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四种光路中,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A B C D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
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
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
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
那一副?
教师出示答案,组长批改并反馈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引导纠错,评价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
你认为哪个组和个人表现优秀?
2、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P102 2、4
八、学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