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育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6〕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现将我部批准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74门,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58门,军队院校16门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
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国家精品课程” 向全国免费开放。
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我部组织的年度检查。
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规定,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要免费为全军院校使用,秘密(含)以下等级的课程必须在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开放。
可以公开的要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
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户可通过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教育部网站 点击“高校教学”栏“工作链接”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或从进入)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用作商业目的活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注: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常见问题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2.Flash课件媒体素材1.文本素材2.图形/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三)元数据要求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见下表。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22•【文号】教师厅函[2017]3号•【施行日期】2017.01.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师厅函[20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等文件精神,2013年,我部批准立项建设了200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已全部建成并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
经我部组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等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立项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对已经上网使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审核,现确定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20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效期5年。
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建设高校和建设团队,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责任主体,要继续保证课程内容质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维护、更新和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积极建设拓展资源,安排专人管理上网课程及其学习社区,提供丰富、安全、稳定的课程学习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爱课程”网要继续为课程维护更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资源,扎实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将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技术要求1.教学平台要求:教学平台应具备完善的功能,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资源管理等。
平台应具备高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大量的用户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2.多媒体资源要求: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资源应具备高清晰度和流畅性,能够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播放。
3.网络要求:教学平台应联网,并具备较好的网络接入能力,以确保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平台应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用户同时在线学习,并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和流畅的数据传输。
4.辅助工具要求:教学平台应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交流等,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辅助工具应易于操作,并能够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
5.数据安全要求:教学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护师生的个人隐私和学习成果。
平台应有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和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6.技术支持要求:教学平台应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决用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技术支持团队应对教学平台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评估与反馈机制要求:教学平台应具备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平台应提供评估工具和学习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8.课程质量监控要求:教学平台应具备课程质量监控功能,帮助教师和管理者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平台应提供数据分析报告和趋势分析功能,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旨在提供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在线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流通,推动教学的深入发展。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名单
以下是一些国家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1. 中小学数字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提供了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文档、教学案例等,覆盖了各个学科和年级。
2. 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设计、教案、教学视频等,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3. 中国职业教育资源库:该资源库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心共建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覆盖了各类职业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教学资源。
4. 中国大学MOOC(慕课):该平台汇集了全国高校开设的
在线课程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方便的学习和教学资源。
5.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了教育部门和各地教育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资源、教育政策文件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名单,实际上还有更多类似的资源库可供参考和利用。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荐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8.06•【字号】浙教电传〔2013〕321号•【施行日期】2013.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荐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通知浙教电传〔2013〕32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3号),为做好我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推荐范围为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完成转型升级的2003年―2010年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
二、推荐数量全省普通高校中择优推荐60门本科课程和62门高职课程参加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
三、推荐条件推荐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须按照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求,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实用性强,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课程建设机制科学合理,保证课程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
四、推荐途径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由我厅评审遴选后统一向教育部推荐。
各高校原国家精品课程均可参加推荐。
军队、公安院校以及其他院校的涉密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课程不列入推荐范围。
五、申报方法本次申报采用网络材料和纸质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学校由其指定部门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页面()“本科、高职高专课程相关下载”栏目下载“申报工具”,并根据申报工具使用说明在本校安装,供课程申报团队使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要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课程资源的要求很高,专家在评审时应重点关注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专家要认真学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2013年)》,仔细领会指标内涵,确保对每项指标的评审把握准确。
除了注意评审指标体系中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课程基本资源中,每个理论教学单元(每堂课)的资料至少应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教学课件和习题作业三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的视频录像必须完整无缺,实践教学部分的视频录像可以只录制关键环节。
(二)课程负责人为1人,如果往年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时课程负责人数量1人以上,本次转型升级后的课程负责人数量不得多于原数量。
课程负责人主讲理论教学课程的视频录像比例不得少于30%,视频录像可以由课程负责人和其他主讲教师共同录制。
教育部拟定了十个“否决性指标”,即参评课程如果出现以下十种情况之一,即被否决。
请专家在评审时特别注意这十方面内容,如果发现某种情况出现,务必在“评审意见”中进行标注,标注后课程其他指标仍正常评审。
十个“否决性指标”分别是:1. 不属于原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升级改造的课程2. 主要授课对象不是本科学生3. 本课程未在本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4. 课程负责人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高级以上即可)5. 无课程负责人讲授本课程的授课录像6. 承诺免费共享的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未全部上传至评审平台7. 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导向性或严重的科学性等问题8. 课程中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9. 课程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10.申报材料造假。
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认定的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附全部课程详细名单)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国大学MOOC《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等801门课程被认定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是教育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2015—2018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行动,也是打造“金课”,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将以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管共享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自认定结果公布始,应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
高校要为课程团队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要作为“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的一部分,由高校予以支持。
地方高校的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支持。
801门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全部名单
信息来源:教育部官方,网址:。
由程红瑞进行整理,仅供学习使用,切勿用作其他用途!谢谢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或爱课程免费学习
183 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
195 中国地理---------------- 王静爱
248 地球科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颜丹平
249 综合地质学--------------- 王根厚
324 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天师王志军
325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482 森体制武学东北师范杜凤国
505 水质工程学哈工大韩洪军
638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
640 经济地理学华东师大曾刚
641 计量地理学-------------- 徐建华
642教育心理学-------------- 庞维国
665 现代天气学原理南京大学江静
809 地图学南京师范龙毅
811 遥感地学分析------------ 韦玉春
813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815地理信息系统----------- 汤国安
848植物学浙江大学傅承新
868 3S技术与精细农业浙江大学何勇
898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徐秋芳
1113 课程与教学论河南大学刘志军
1118经济地理河南大学苗长虹
中国地质大学变质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季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1515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华南师范谢幼如
1568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靳玉乐
1569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赵伶俐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12.20•【文号】教高司函[2013]132号•【施行日期】2013.1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以及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遴选要求,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我司组织专家审核认定,1540门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见附件1),其中本科教育课程1100门、高职教育课程440门。
现将立项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并给予每门课程10万元经费补贴(军队院校项目除外)。
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司函〔2013〕129号)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有关高校和课程团队要高度重视立项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履行立项建设申报书中的承诺,做好课程的完善工作,确保课程按规定时间上网,并及时维护和更新课程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需求。
我部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将给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有关高校须参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376号)要求,科学、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补贴,确保经费使用效益,接受有关部门的监控、检查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