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标杆商业地产考察:日本站2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20
日本商业地产发展历史轨迹及特征发布日期:08年11月06日来源:原创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访问:752次摘要: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虽然都有着自己厚重的商业传统,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的商业发达城市,却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邻邦日本,商业地产已走向成功和成熟,并以精致商业文明而著称。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虽然都有着自己厚重的商业传统,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的商业发达城市,却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邻邦日本,商业地产已走向成功和成熟,并以精致商业文明而著称。
有的百货店每当下雨时,会专门播放一种音乐,营业员一听就会给顾客递上遮雨包装物,以免商品受损,心细之处,可见一斑。
因此,了解日本商业地产的发展轨迹,应该会给中国日渐蓬勃的商业地产,提供很多借鉴。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的商业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复合型商业出现,并成为商业发展主流。
注重业态细分复合型商业的出现,使得商业中的“业态”开始受到日本商业关注。
实际上,“业态”是一个外来语,它的分类形式涉及到三方面,第一是商品的结构。
不同业态出售的商品,结构是不一样的。
例如,适合超市销售的毛巾、牙刷、肥皂等商品,在百货商店销售就没有了竞争优势。
因为这种日用生活品,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就是追求低价!而超市的特征正是低成本、低价位;另外一种商品叫做选购品,消费者要比较它们的价格、款式、品牌,把它放在超市销售就不适合了,消费者无法将很多商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较挑选。
因此,不同的业态所经营商品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业态的划分形式还涉及到目标顾客。
正是基于这点,在超市无限风光的同时,一种日后风靡全球的全新商业形态随后诞生,那就是便利店。
超市和便利店经营的商品差不多,但满足的需求却是不一样的。
便利商店满足的是突然之间产生的及时需求,而超级市场满足的是有计划的需求,无法满足临时的需求。
7-11,这个著名的便利店品牌其实发源于美国。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11点,甚至24小时都在活动并会产生及时需求,所以便利店取名为7-11,执行24小时营业,这个名字和便利店的特征很吻合。
2010年2月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2010年2月19-25日期间,公司安排赴日本考察商业、住宅项目,七日行程满满铛铛,感触良多。
流水账式的项目介绍和考察报告就不在这里赘述,简单记录一些项目给我留下的较深印象。
一、优秀的施工工艺水平一、标准化构件的生产应用在日本不锈钢的应用相当普遍,咱们看到窨井、排水沟、栏杆、五金件、防滑钉、盲道……等等不一而足,大范围地应用不锈钢产品,而且规格统一,十分漂亮。
别墅和多层衡宇的建造也是采用成品墙板、整体卫浴现场拼装。
这些在咱们参观大阪、奈良的住宅研究中心、别墅展示工厂时,感觉特别明显,一栋别墅能够定制生产,45天即可建成,这就要求有大量的生产厂家提供定制产品,而在国内由于多种原因无法推行,十分遗憾。
事实上如此的标准化生产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本钱,缩短工期,而且易于保护改换。
这应该也是咱们国家此后会大力进展的一个方向,但需要相当庞大的企业从产供销一体化的平台去实现大范围推行应用,仅靠单一的几个项目实验性的利用标准化产品,无法保证本钱降低,无法表现优势所在,也无法吸引生产厂家趋之若鹜。
建筑工地的施工围挡、外挑安全防护也全数是标准化构件,从动工到结束是处于全封锁状态,即避免了扬尘也保证了安全,一直到完工完成才暴露建筑物的真面目,在大阪、东京所见到的建筑物大体上都是统一的搭建模式。
咱们国内限于投入本钱原因,就这方面来讲和日本差距专门大。
二、清水混凝土工艺作为建筑工程专业身世,日本建筑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不是外观设计,而是极为超卓的施工工艺。
有“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称的安藤忠雄设计的淡路岛梦舞台、大阪市的21世纪实验住宅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
同时在日本的很多建筑也不同程度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
咱们看到这些建筑成品表面十分平整滑腻、棱角分明、没有碰损污染,这在国内简直不可想象。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有待实践应用;施工操作仍是过量依赖人工,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很低。
Tel:(025)84729899 Fax:(025)84709799 南京21世纪投资集团“21世纪现代城”二期项目介绍 项目资料一、项目基本数据(一)、“21世纪现代城”1、总用地面积:20.4万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3、一期已建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4、二期拟建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5、总容积率:3.1766、绿地率:25%(二)、“21世纪现代城”二期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其中:1、住宅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2、酒店公寓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3、商业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商业项目暂定名:21世纪国际商业广场)4、幼儿园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二、项目所处区位的商圈环境和特点Tel:(025)84729899 Fax:(025)84709799 “21世纪现代城”是由南京21世纪投资集团投资,加拿大张志略建筑设计事务所规划设计,地处南京市江宁区新版图的中心位置,位于双向八车道的宁溧路与天元路交界处,是江宁区未来的商业中心区。
江宁新区距离南京市中心区7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7.5公里,是南京主城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京概况南京临江近海,拥有人口625万人,辖区面积达6516平方公里,是中国东部一座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是中国十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五名,社会商品零售额排名全国十大城市之列,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
江宁区概况江宁区为南京市11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点和南京主城南延东进的主要发展轴上,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距离市中心仅7公里,是长三角地区极具发展活力的一颗新星。
江宁蕴藏着南京古都2000年历史积淀的秦淮河,由南至北贯穿城区,秦淮新河、牛首河、百家湖、九龙湖等构成水网;东山、竹山、翠屏山等如同绿色悲翠点缀其间,形成“山环水绕、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
日本商业地产你要知道的事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第4期最有价值的资产不是房子,而是居住在项目里的客户。
张家鹏RET睿意德执行董事从商业地产的角度来看,日本是美国之外另一个值得品一品的国家。
以东京为例,城市地铁站覆盖密度极高。
在银座、日比谷、有乐町这样的地方,几乎每个路口都是地下铁入口,每栋商场都与地铁连通。
完善的轨道交通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东京是世界上百货公司密度最高的城市,东京更是寸金寸土,单是山手线环绕的都心区内,便至少有将近70间百货。
关于日本商业的发达无需赘述,关于日本购物中心,中国业界需要知道的是,日本如何把这一舶来品发扬光大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生命。
与美国相比,日本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昂贵,因此土地利用率较高,购物中心也以多层为主,停车场配置率低,而美国则以大面积停车场和二层建筑为主。
相对而言,日本公共交通便利,到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也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从购物中心的地理位置分布分析,日本有超过一半的购物中心分布在郊外地域,此外还有26%的购物中心集中在中心地域,还有23%的购物中心分布在与中心区域相邻的周边区域。
从主力店的情况看,日本购物中心的主力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百货商场、日用品卖场、超级市场、家居中心、折扣店和药店。
在日本,60%以上的购物中心只有一个主力店,主要是日用品卖场(GMS)或者从事食品销售的超级市场(SM)。
还有25%的购物中心没有主力店。
百货商场并不多,在日本一度只有不到5%的购物中心中设有百货商场。
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优势不仅仅是体现在硬件设计上,其软件即公共服务也在细微之处体现着人性化。
号称代表日本商业地产新潮流的六本木新城,为消费者提供的是家庭妇孺式的服务。
2004年以来的十几年,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竞争时代,几乎平均每年就增长近60家。
贴身肉战之中,绝大多数的购物中心都陷入了销售不振中。
也正因此,近年来日本购物中心越来越注重差异化,种类也开始变得丰富,有再开发型、火车站大厦型、折扣型、郊外型、生活样板中心型和主题型等,而且许多购物中心还添加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新”元素。
商业建筑考察报告范文3篇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考察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的考察,对其成功的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解析,加深了对于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考察报告日本商业建筑在世界上是颇具特色的。
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业街,构成了日本商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期,笔者对日本的商业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考察,主要考察了大阪难波PARK、东京六本木商业建筑群、东京表参道商业街、东京银座商业街、新宿商业街区等。
以下结合考察情况对此进行概述与解析。
大阪难波公园(Namba Park):位于大阪市传统热闹商业区,是一个商业建筑生态化的范本,由美国捷得建筑事务所设计。
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园。
远看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入口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被岩石覆盖的空间,仿佛一个狭小的峡谷,诱惑着你向里面探寻。
暖黄色到桔黄色逐渐过渡的条纹造型,如同沉淀层一般,而设计师精心设计和营造出不同的小湾、岩洞、河谷等探险般的空间感受,为顾客的购物旅程增添了神秘和新奇的色彩。
通过“峡谷”内一条“8字形”倾斜上升的通道,便到了Namba Park的零售与娱乐区域。
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内部质感华美、店面错落有致,并饰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让你仿佛并不是在商场购物,而是在森林中寻宝一般。
商场业态非常丰富,从餐饮、服饰、珠宝,到美容、动植物花卉、居家用品、日本传统和服等等,包括了上百家专业的时尚商店和餐馆。
这里可以品尝到民族的、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购买到潮流最前线的商品和各种高档物品。
除了传统的商业业态,Namba Park的商场还为顾客提供医疗功能,不仅在商场的二楼配有药店,在八楼还设有一家医院,牙科、妇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内科等等,功能齐全,别具特色。
东京六本木新城购物中心及商业综合体考察报告东京六本木新城购物中心及商业综合体考察报告一、项目简介东京六本木新城是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该项目在2021年4月开业,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去东京必到的综合商业设施,坐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就可到达。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是日本森建筑公司的一个马拉松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全都悲观态度,预测这个项目可能太大了,或者它对于日本旧式来说,变化太大、太突然。
同时人们也建造这样一个项目的时机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一个最长的衰退期。
长达17年的运作,是任何一家国内开发商都不可能做到的。
其敬业精神,为留下一点有价值东西的负责态度,是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
森稔社长要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树立当今世界一流品牌,这也是森大厦株式会社感到自豪的信念。
发展商简介:森稔,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兴建了上海森茂国际大厦,日本该公司一直在日本东京的培训基地地区从事城市开发事业,上海国际森茂大厦是其在海外进行正式中国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
森大厦在上海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是世界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建设。
六本木项目考察的启发不仅在项目技术层面,而且要深入思考我们对留下对后代有价值建筑及商业文化作品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醒我们在前期足够的精力和心血。
17年的坚韧精神,就是始终如一的努力。
二、总体规划设计特点商业城市设计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依托地铁公路交通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2.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特点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负责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JERDE在购物中心设计中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面变化丰富,不断让顾客产生同情心,缩短顾客的停留时间,很多游客停留一天仍然没有单调的感觉,实践证明JERDE的设计思想体系是成熟的。
外立面设计变动比较丰富,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与大阪难波城有类似之处。
钟铿日本商业地产观后感2007年11月6日肯创商业机构中国商业地产联盟考察团在富士高商业公司本部合影前言随同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于10月29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日本商业地产考查。
考察团21人主要由来自全国六个省市13家商业地产开发公司及服务机构,并邀请了日本著名商业地产六本木、表参道和难波PARKS的设计公司富士高公司全程参与讲解。
实现了对亚洲顶尖商业地产项目的选址、定位、规划、设计、运营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此与同仁们分享。
提纲•商业建筑设计上的感悟——案例:东京六本木•商业业态组合上的感悟——案例:大阪难波parks•商业环境营造上的感悟——案例:表参道商业街•商业品类经营的感悟——细腻、贴切、精致、全面•补充:参观了日本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广场商业建筑设计上的感悟——案例:东京六本木六本木是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它的设计是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上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体变化不断让顾客产生好奇心,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
整体建筑结构从区域文化中提炼建筑结构元素富于文化的含义,实现商业项目建筑风格的内涵,从而达到商业项目独有的“商业文化”。
外立面设计商业外观和配套的景观设计商业外空间•六本木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艺术、商业与建筑的完美结合,突出了释放都市压力亲近自然、品味文化、体会艺术、体验商业的轻松愉悦的购物休闲之感觉。
内部展现由感而发商业建筑设计特别是对改造项目的设计要颠覆以往的商业形象,达到适应未来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的目的,同时力求达到区域甚至更为广域的影响力,必须要求在建筑设计上有自己可以品味的内涵。
从六本木看充分理解和消化区域文化的特性,依托传统文化的脉络,结合现代的建筑装饰展现方式,达到标新立异;新长江的地理位置和合肥固化的消费习惯以及城市居住格局都限定了我们在传统商业领域中的优势的体现。
《标杆商业地产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控及案例解析》【课程背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产商转战商业地产,但商业地产规模大,风险高,项目开发周期长,潜藏着无数的危机与风险。
商业地产不是地产的战争,而是金融的战争,资金是每个地产商抢夺的核心资源,成本的规划与管控是释放资金的第二通道,也是抵御地产风险的有效武器。
当我们的项目即将要启程的时候,是否可以停下来看看商业地产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万达作为中国商业地产的开拓者和风向标,在成本的规划与管控方面有着臻熟的经验,在万达集团成本管控的经典案例中,成本节约少则数百万多则数千万的安全屡见不鲜。
本课程凝练万达最近5年成本管理的经验与得失,以归纳推理的全新思维,全面解读商业地产成本管控的死角,解密万达轻松节约百万乃至千万成本的核心方法。
归纳总结他们十多年专注商业地产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课程中的每一个成本案例,一个总结会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收获!【课程收益】★系统学习商业地产成本管理的核心知识;实战专家现身说法,解析标杆企业的经验与教训★全面了解标杆商业地产成本管理的经验;课程设计严谨务实,全程破解成本管控实践难题★丰富实用工具模板,快速引入企业内部即学即用;直接套用标杆企业已有模板与制度指引【培训内容】一、商业地产的前世今生第4步:目标成本管理聚焦:城市商圈中心的综合体案例分析:日本东京六本木解码:主流商业地产模式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成本科目的建立目标成本编制的4大要点与5大原则目标成本调研的4个方面目标成本编制的11项边界条件目标成本编制的6个依据目标成本编制的7个步骤目标成本的审批与调整目标成本工作的3大难点项目成本现金流的解决方案二、商业地产成本全景差异化:商业地产产品类型分析案例分析:SHOPPING MALL+写字楼+住宅公寓+SOHO公寓+商业步行街(底层商业)+酒店大比拼:10-100万的开发模式案例分析:万达广场VS万象城新视角:商业地产成本特点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成本找关键:影响成本的“关键驱动因素”案例分析:7个关键驱动因素分析第5步:成本合约规划合约规划编制的 2W+1H合约规划范围调整的5大方法合约规划3大保障机制三、理论+业务的成本管理体系第6步:限额设计成本管控战略案例分析:主力店基础物业及技术面交接限额设计的7大关键举措第7步:动态成本管理客户进场装修前交接、户装修结束后验收基于“点-线-面”的成本管控思路成本管控的模式案例分析:“2+1+2”模式分析成本管控重点案例分析:前置式管理VS后置式管理成本管控方法案例分析:两库一优+4大要点一个中心三条线的动态成本成本管理方法动态成本管控的5个重点与6个难点动态成本编制的8个要点商业动态成本超支4因素分析动态成本回顾3项重点总包合同动态成本管理的9个关键节点动态成本考核的2个工具第8步: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变更签证流程管理8步变更签证的考核四、商业地产全过程成本管控(核心十步)第1步:项目摘牌前的可研决策第9步:结算管理与审价项目发展的六大发展阶段全解案例分析:拿地3大因素分析商业综合体地块尺度选择的两个标准案例分析:投资分析模型+投资分析模型FT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不同盈利模式对比结算过程的难点透析入伙结算+整体结算+总包结算第10步:成本数据库管理成本数据库模型构建的2个内容成本数据库3大核心指标成本数据库4大应用场景项目成本后评估的7项内容第2步:摘牌后的投资决策管理投资分析:盈利策略测算案例:标杆商业地产企业《项目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五、绩效导向的成本组织化管理成本条线管理两大重点业务+团队项目成本管理数字化的精练总结:1+1+2+6=10第3步:设计阶段成本优化案例:城市综合体优化设计【培训对象】★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公司决策层领导★房地产企业成本总监、合约总监、工程总监、财务总监、总工程师等主管人员;★房地产企业从事管理的造价成本、合约结算、招标采购、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等部门骨干。
全球最大商业地产公司西田的成功秘诀提到澳大利亚的Reits,最先想到的就是总部位于悉尼的西田集团(Westfield Group),目前西田集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市值已经达到1916.62亿人民币。
西田集团是一家将购物中心的持有、开发、设计、建造和运营高度垂直整合的国际商业地产集团,现已经在全球众多重要区域拥有购物中心,其中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和欧洲。
(西田在2014年将集团拆分为两个公司,其中Westfield负责英国、欧洲和美国的购物中心运营管理,Scentre负责澳洲和新西兰的购物中心的运营管理。
)截至2016年末,西田集团已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英国等地投资开发了74座购物中心,总的经营面积超过4.68亿平方米,所持有的购物中心的规模大,品质优。
目前西田管理的资产的总价值达632亿美元以上。
可以看到,在零售商业地产的全球化布局上,西田可以说是同行争相模仿和追赶的标杆,无愧于世界第一的称号。
那么,西田集团(Westfield Group)又是靠着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超越美国本土的商业地产集团,成为外来的王者,并且在全球保有无可撼动的地位呢?其实它的发展策略就是:专注于区域购物中心,深入介入产业链全过程;走全球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注重区域群聚效应,打造西田品牌;紧跟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智能效应。
西田就是靠着这样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让其在每一个进入的国家都可以屡战屡胜,走出属于它的全球化成功之路。
专注于区域购物中心深度介入产业链全过程■只做购物中心,从无到有全过程参与西田是一家只专注于购物中心的国际商业地产龙头,并且做到了垂直整合产业链。
它深度介入整个购物中心从规划、设计、建造、开发到租赁、运营的全过程。
从1960年建立到现在,西田专注于购物中心,对购物中心从无到有,从开发到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全程参与,集团业务几乎覆盖了商业地产的整个价值链,从开发到运营都在自己的组织架构内进行,实现了“垂直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