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基本笔画---勾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卧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美版小学书法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内容湘美版小学书法四年级上册《基本笔画》单元中的《卧钩》一课,主要介绍了卧钩这一基本笔画的形态特点、书写方法以及在汉字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图片示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卧钩的形状、角度和书写要领,同时通过一些含有卧钩的例字,如“心”“必”“思”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卧钩在汉字中的具体表现。
1. 卧钩的形态特点卧钩形状像一个弯弯的月亮,起笔轻,行笔逐渐加重,弯曲处圆润自然,末端出钩向左上方。
卧钩的倾斜角度较小,一般在15 度左右。
2. 卧钩的书写方法起笔:轻入笔,向右下方略带弧形行笔。
行笔:逐渐加重力度,使笔画变粗,弯曲处要圆润。
收笔:向左上方快速出钩,出钩短小有力。
3. 例字分析“心”字:“心”字的卧钩是整个字的主笔,起笔在字的左上方,行笔向右下方弯曲,出钩处与左边的点和右边的两个点相互呼应。
“必”字:“必”字的卧钩起笔在字的中间偏上位置,行笔向右下方弯曲,出钩处与左边的撇和右边的点相互配合。
“思”字:“思”字的卧钩在字的底部,起笔在字的左下方,行笔向右上方弯曲,出钩处与上面的“田”字和下面的心字底相互协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卧钩的形态特点,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含有卧钩的汉字,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合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卧钩的书写技巧。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汉字书法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毅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卧钩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要领。
正确书写含有卧钩的汉字,注意笔画的位置和形态。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卧钩的弯曲弧度和出钩的力度,使笔画更加自然美观。
引导学生在书写含有卧钩的汉字时,注意与其他笔画的搭配协调。
七笔勾介绍七笔勾是一种用于书法练习的基本笔画。
它是中国字的基本构成单元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汉字书法、书法教学以及汉字艺术的创作中。
七笔勾的形态简单、线条流畅,具有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七笔勾的基本形态、书写方法以及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七笔勾的基本形态七笔勾是由七种基本笔画构成的,分别是:1.横:从左往右水平画一笔。
2.竖:从上往下垂直画一笔。
3.点:用笔尖轻触纸面,画出一个小点。
4.撇:从左上方向往右下方向画一笔。
5.捺:从右上方向往左下方向画一笔。
6.竖钩:从上往下垂直画一笔,并在末尾向左勾出一小段。
7.横钩:从左往右水平画一笔,并在末尾向下勾出一小段。
组合使用这七种基本笔画,就可以形成各种汉字的基本结构。
七笔勾具有简洁、纯粹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复杂的笔画,能够突出字形的美感和艺术性。
七笔勾的书写方法笔画顺序七笔勾的书写方法通常遵循以下顺序:1.先写横、竖、点等基本笔画。
2.根据字的结构特点,写撇、捺、竖钩、横钩等特殊笔画。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字形的整体平衡和谐,笔画之间的衔接流畅,形成美观的字体。
练习方法练习七笔勾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准备好毛笔、墨汁和宣纸。
2.选择一个简单的字或一组基本的笔画进行练习,比如“人”字的竖和横,或者“日”字的点。
3.按照书写顺序,将每个笔画练习数遍,直到能够写出清晰、流畅的线条。
4.逐渐增加难度,选择更复杂的字或笔画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七笔勾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七笔勾作为汉字书法的基本笔画,在书法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书法练习、字帖的制作,也可以用于书法作品的创作。
七笔勾的基本形态简洁大方,适合表现字体的整体结构和节奏感。
在书法练习中,可以通过练习七笔勾来提高自己的笔画技巧、字形认知以及对汉字艺术的理解。
通过不断练习七笔勾,可以使自己的字体更加规范、美观。
在创作书法作品时,七笔勾可以被运用于构思字体结构、勾勒字形轮廓。
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风格特点,运用不同的七笔勾来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字体作品,传达出独特的艺术表达。
⽑笔书法教程:⼩楷⼊门的基本练习笔法⽑笔书法教程:⼩楷⼊门的基本练习笔法 ⽑笔书法教程:本篇主要介绍内容为⼩楷字体⼊门练习的基本笔法,主要有汉字笔画“点”交际、转折、连络、相接处,是纽络汉字笔画“点”,组成结构的关键之处,转换得好,不但汉字笔画“点”交待得清楚,同时可使字形结构惬当熨贴,给⼈以⼀各精严浑成,体势茂密的艺术感受。
⼩楷⼊门的基本笔法中最重要的练习诀窍是折以成⽅,转以成圆,⼩楷体势虽端庄⽅正,但笔法却有⽅圆之分,⽅圆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是表现在汉字笔画“点”起⽌处,凡钩趯、撇捺处出现棱⾓或露锋者,统谓之⽅,凡藏锋敛锷,灭迹隐端者,统谓之圆。
⼆是表现在转折上,凡转⾓时出现棱⾓,如划⾦剖⽟,⼲净明利者谓之⽅。
同转⾓时圆转丰美、似纯钢之柔,婉融遒润者谓之圆,⽅笔雄强,有阳刚之美,圆笔秀媚,具阴柔之美。
(⼀)⼩楷⼊门练习要求:笔画清晰 练习⽑笔字⼩楷字体,结体虽微,但笔法要交待清楚,其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是组成⼩楷结构的汉字笔画“点”,笔法要清整,稍留渣滓不得,如笔法秽浊、臃肿、板滞、凝重,就势必会破坏结构的形体美,⼆是在练习⼩楷时,宜笔笔断⽽后起,使其汉字笔画“点”⾯转折、交换、连络、衔接之处要吻合得⾃然,交待得清楚,使其笔意,既能脱得开,分得清,⼜能粘得住、合得浑。
正如倪苏门《书法论》中报说的:“⼋法转换,要笔笔分得清,要笔笔合得浑。
”要做到能清能浑,其法有⼆:⼀是在汉字笔画“点”交际衔接处在意识地露出⼀个三⾓形的空隙,使其⼆笔若即若离,似粘似脱。
在这⾥必须说明⼀点,初学者并不要求在每⼀交际衔接处都要机械地这样做,看古⼈遺墨亦常常可以发现有⼆笔完全吻合的,形虽合⽽意欲分,这样反见⾃然之趣。
⼆是在转的过程中,要识得提笔⼆字,这种得笔有时是很明显的,但有时⼜有不很明显的,只是⽤暗提的办法,提⽽能换,⾃然笔笔清,笔笔浑。
⼩楷⼊门的基本笔法在书法术语中⼜称“密为际”。
体势的茂密,笔法的精到,笔调的流贯往往在交际处表现出来,⼆笔在衔接的过程中关键处⼜在第⼆笔的起笔,它要顺着第⼀笔的收势,相呼应、相粘脱、故落笔要轻灵,不可重浊。
中班横折钩教案篇一:《横折斜钩》教学设计书法教案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二实小罗贤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掌握它的写法,初步学会它在汉字中的运用。
2.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热爱祖国悠久的汉字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在汉字字中的合理运用。
教具:小黑板,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调整学生情绪,调整坐姿。
二、揭示课题同学们,每一个字都是由一个个基笔画组成的,要把字写得端正、写漂亮,首先就要写好基本笔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出示课题)三、学习横折钩和横折弯钩1.出示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笔画,学生说名称。
2.读儿歌,学生先通过画图的方式描写小鸟身上所示的笔画。
3.教师范写横折钩和横折弯钩,学生描红。
4.学生临写横折弯钩和横折弯钩,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提醒:先描两个笔画,说说横折弯钩和横折钩怎么写到位。
注意书写姿势。
5.小组评议书写情况。
6.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对比区别。
7.小结书写方法。
四、观察感悟、指导练写,完成“我来描一描”。
1.横折弯钩和横折钩写好了,写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就不难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带有这两个笔画的字。
2.出示例字“刀、九”,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
4.学生完成“我来描一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学生在作业本上临写。
6.小组评议,之后全班评议。
五、小结本课。
六、布置作业。
1.临写笔画“横折钩”“横折弯钩和汉字“九、刀”。
2.你还知道哪些字里有“横折钩”和“横折弯钩”的笔画,看看这两个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有什么变化?篇二: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教学设计第1课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教学目标:1.认识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谭延(1880-1930),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
1912年加入国民党。
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导航目录请点击标题进入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三新课程教学设计毛笔书法有关“斜钩”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毛笔书法中“斜钩”的基本写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斜钩的基本写法2. 斜钩的运笔技巧3. 斜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应用4. 斜钩作品的欣赏与分析5. 斜钩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斜钩的基本写法和运笔技巧。
2. 教学难点:斜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应用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斜钩的写法和运笔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斜钩的特点和书写要领,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书写水平。
4. 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斜钩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毛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斜钩这一笔画。
2. 教学讲解:讲解斜钩的基本写法和运笔技巧,让学生了解斜钩的特点。
3.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斜钩的书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课堂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书写斜钩。
5. 作品欣赏:学生欣赏优秀的斜钩作品,分析其特点和美感。
6.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斜钩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斜钩的重要性和书写技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对斜钩笔画的掌握程度。
2. 作品展示:挑选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其书写质量、结构比例和美感。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4.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毛笔、墨水、纸张等书写材料。
2. 斜钩笔画的示范作品。
3. 书法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4. 评价标准和方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毛笔书法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斜钩笔画。
钢笔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钢笔行书的基本笔画写法如下:
1. 点:分为带勾点、带下点、带右点和合二点。
带勾点是由点带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牵引下一字。
写法是先顺势写长点,用笔要由轻而重、由左而右,勾时再用力顿一下,然后迅速向左下勾出。
带下点是指上下两点一笔带下,如“淤”(于)字。
写法是落笔写上点,用力顿一下,再提笔写下点,最后再用力顿一下,迅速勾出。
上点略侧,下点稍平,上下点之间,用一细细的牵丝相连。
使上下连贯、粗细分明,有形态、有动势。
2. 勾:勾的写法是落笔写左点,然后提笔写右点,略顿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
写带右点时左点要大右点要小,如两点差不多大,就缺少变化。
以上是钢笔行书基本笔画的基本写法,建议查阅钢笔行书教材或请教钢笔行书书法家,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毛笔字学习准备本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课《毛笔字学习准备》。
我们平时看书、读报、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用毛笔书写汉字还是一门艺术。
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毛笔书写用具,学习执笔要领和书写姿势.【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毛笔字学习,更是兴趣盎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
【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书写用具的相关知识,学会正确的书写“双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观察、想象、分析能力。
3.体验毛笔字书写的乐趣,陶冶情操,激发对毛笔字学习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毛笔执笔要领和毛笔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掌握毛笔执笔要领。
【教学准备】学生:毛笔、水写布、涮笔筒。
教师:演示用的大毛笔、水写布。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还了解到毛笔书写的用具,也被成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毛笔由笔管和笔头组成,笔头又分为笔根、笔腹和笔锋,请大家记住一个关键词—笔锋。
咱们平时说的笔尖,在这成为笔锋。
2.我们了解了毛笔的组成部分,那么,它究竟该怎么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笔书写姿势—执笔和坐姿。
二、介绍新知识,讲授新课(一).教师示范并讲解毛笔的执笔要领。
1.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很兴奋是吗?那么,我们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像老师一样把手举起来,就像平时举手回答问题一样。
然后手指自然弯曲。
注意,我们的手掌是竖直向上的。
2.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捏,是不是很有劲,我们就用这两根充满力量的手指捏住笔杆的中部,显然,这两根手指是写不了字的,于是老师请出了中指楼来帮忙,不过她来的有些晚,显然有些不太高兴,于是她垂头丧气的头朝下。
3.现在笔杆的外侧有几根手指了?(2根)大拇指一个人有些招架不住,于是,她请无名指和小妞妞来帮忙,他们俩共同在里面顶住笔杆。
可是,用哪儿顶呢,无名指犯了难,大家来帮忙摸一摸,哪儿最硬?--哦,原来指甲最硬,所以,我们用无名指指甲的根部顶住笔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