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优质幼儿园ppt获奖课件-大班社会《我长大了》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16
优质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成长的变化》,详细内容围绕“我长大了”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成长经历,增强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成长过程,懂得感恩、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培养珍惜成长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树挂图、身高尺、体重秤、成长照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成长树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变化,讨论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作。
4. 分享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成长过程中的点滴。
5. 成长测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6. 感恩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成长过程中家人、朋友的关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变化身体变化心理变化能力变化2. 成长趣事分享3. 感恩与关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记录画一幅自己的成长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给家人的感谢信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成长记录和感谢信。
课堂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成长故事分享会,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优质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成长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帮助幼儿理解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培养幼儿珍惜成长过程,感恩父母和老师的关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认识到成长的喜悦。
2. 培养幼儿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学会珍惜和感恩。
重点:观察和讨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成长树图片、幼儿成长照片、成长记录表、故事书《小熊宝宝长大了》。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成长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成长树的变化,激发幼儿对成长话题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小熊宝宝长大了》,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3.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幼儿成长照片,讨论并记录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4. 展示与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成长记录表,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掌声。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给出一个情境,让幼儿讨论如何应对。
6.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例题,结合自己的经历,画一幅表达自己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变化身体变化心理变化能力变化2. 成长的喜悦3. 珍惜与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我长大了”的成长记录表,内容包括幼儿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示例:我长大了,现在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还会帮忙做家务。
我变得更加勇敢,不再害怕黑暗。
我很感谢爸爸妈妈一直陪伴我成长,我爱他们!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成长记录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课件xx年xx月xx日•课件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目录•教学评价与反思•结语与展望•参考文献与附录01课件设计思路以“成长”为主题,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主题背景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成长,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对未来成长的期待和憧憬。
主题目标主题阐述1幼儿发展目标23引导幼儿关注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身体健康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和功能,学习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认知发展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主的品质,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原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系统性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每个环节都与主题紧密相连,层层递进。
02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教育目标与内容使大班幼儿能够理解“长大”的含义,并认识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认知目标通过各种活动,让大班幼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自豪感。
情感目标培养大班幼儿的观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学会如何关爱和照顾自己。
技能目标让大班幼儿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以及如何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相处。
知识目标导入通过让孩子们观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深入让孩子们了解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以及如何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相处。
结尾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和骄傲。
展开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活动,如观察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变化、比较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和体重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教学流程与活动安排需要准备一些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和大班时期的照片,以便进行对比。
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课件一、教学内容1. 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如身高、体重、外貌等。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激发他们对成长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成长感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激发他们对成长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成长变化图片、身高尺、体重秤、镜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一比,谁长高了”的活动,让幼儿相互测量身高,观察自己的成长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他们关注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展示成长变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成长变化。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成长感受,如:“我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家务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
(2)组织幼儿进行“成长故事分享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成长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将自己的成长故事画下来,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我长大了》2. 内容:成长变化:身高、体重、外貌等成长感受:自信、自主、快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故事请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自己成长变化的画,并在画旁边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成长感受。
答案示例: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刷牙了。
我觉得自己很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会表达成长感受。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成长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我长大了》课件一、设计思路:在庆祝“六一”活动中,我班围绕“怎样让小朋友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在长大,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为幼儿剪指甲”是其中一项活动。
我想借助这一活动,让小朋友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1、学习自己剪指甲的初步技能。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体验自己做事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活动准备:指甲刀、镜子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指甲长了,很不方便,怎么办呢?2、教师出示指甲刀,介绍怎样使用指甲刀。
(二)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剪指甲方法。
1、教师示范正确的剪指甲姿势及注意事项。
2、请个别幼儿尝试剪指甲。
3、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甲有没剪好,需要做哪些改正。
4、强调不正确剪指甲的危险性。
(三)幼儿尝试自己剪指甲,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引导幼儿观察指甲剪得干净不干净。
(四)评比“能干的小巧手”。
1、鼓励幼儿将剪好的漂亮的指甲摆放在展示台上。
2、教师及家长观察、评比,表扬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幼儿。
3、鼓励幼儿以后自己经常剪指甲。
《我长大了》主题班会一、背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育滞后”的现象,学生不良行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从生理方面看,早恋、抽烟、喝酒、畸形打扮、新锐前卫的装扮、夜不归宿、超前消费、玩电子游戏等行为越来越多;从心理方面看,青少年学生自私狭隘、缺乏责任感,哥们义气严重,不考虑行为后果和长远的发展。
为此,在一部分学生中出现了“思想困惑”、“精神迷茫”的现象。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班会的形式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班会目的: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我长大了”,旨在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意识到自己已经接近成年,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年优质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成长的变化》,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了解成长的快乐与挑战,学会感恩与珍惜,培养自信和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成长中的变化和进步。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情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培养学生自信、独立的人格品质,勇于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成长中的挑战,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
重点: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培养自信和独立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成长树图片、成长档案袋、多媒体课件。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成长树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成长中的变化、快乐和挑战,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成长档案袋的制作,让学生收集自己的成长照片、作品等,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画笔、彩纸等制作成长纪念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
5.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成长纪念册,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见第七部分。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变化2. 成长的快乐与挑战3. 感恩与珍惜4. 自信与独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成长纪念册,内容包括自己的成长照片、作品、感悟等。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成长经历,自由发挥,制作出具有个性的成长纪念册。
2. 作业要求:本周内完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在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感恩和珍惜,提高了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成长纪念册与家人分享,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开展成长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成长中的挑战,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社会优质课件《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单元《成长的脚步》中的第2节《我长大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分享,认识到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学会表达自我成长的喜悦,培养幼儿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知道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表达自我成长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分享与合作的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表达自我成长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成长记录卡、身高尺、体重秤、成长相册。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幼儿园里的成长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成长的变化。
(2)展示成长记录卡、身高尺、体重秤等,让幼儿通过测量、记录,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成长。
2. 例题讲解(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们成长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成长变化。
(2)结合成长记录卡,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身体、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变化。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贴纸等学具制作自己的成长相册。
(2)组织幼儿进行“我长大了”的分享活动,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成长喜悦。
(2)鼓励幼儿课后与家人分享成长故事,延伸课堂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我长大了》2. 内容:(1)身体变化:身高、体重、牙齿、头发等。
(2)心理变化:情绪、性格、兴趣等。
(3)能力变化:生活自理、学习、交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成长故事》(1)请幼儿用画笔、贴纸等学具,制作一幅表现自己成长变化的画。
(2)让幼儿在画旁边用文字或符号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
2. 答案示例:(1)画:一个幼儿从婴儿到现在的形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