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发展史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外城市广场设计

焦蕾,200827501037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城市广场并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城市广场的概念是随着近代都市规划的开展,由西方引入的。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城市广场的设计受前苏联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城市对城市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热潮更是令人瞩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比较的眼光,从中西方现代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分析各自的设计特点,以指出我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未来发展的应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设计比较;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上车来车往,给人们的城市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而且似的城市中的休闲娱乐空间日渐减少。所以,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对比中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等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 中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1)西方的城市广场发展

在欧洲人眼中,“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因此自2000多年前,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在古希腊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流、观赏娱乐、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后经过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最后到17世纪的古典主义城市广场,西方城市广场设计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2)我国的城市广场发展

西方人将城市广场视为城市的中心,而在我国古代时期,宫城为城市的中心,《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严谨的、封闭的的宫城为中心的古代城市空间组织使得我国古代早期民众很少有公共活动空间。最早的是寺观园林前的空间为公共活动场所,到后来集市的出现增添了民众的公共活动空间,再到后来,街道相交的地方,稍稍扩展形成封闭的广场空间,这种广场面积不大,数量也很少,但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地位很重要。其特点是很少有人为的、统一的规划观念影响。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提上城市建设议事日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自此才开始在中国各个城市空间中纷纷亮相。并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渐渐形成了一股“广场热”的设计浪潮。

(3)中外城市广场在演变上的差异

使用目的的差异

与欧洲相比,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在功能类型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欧洲传统城

市广场的演变中,祭祀、宗教等功能逐渐减弱,庆典和商业功能逐渐增强,广场不

再仅仅是城市的政治活动中心,而且也一直是公民公共活动中心;而我国的传统城

市广场大都有较强政治性,有的甚至有限制活动时间及类型的制度,所以我国的传

统城市广场就不是像西方那样数量多,作用大。

∙广场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的差异

西方的早期城市广场都是与街道教堂以及其他公共建筑巧妙结合的,在城市总图中

既主次分明和又分布比较均匀,从而被誉为“城市的客厅”。一直到巴洛克时期,

城市广场才成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而我国传统的城市广场虽然数量较

少,但大多与政治因素有关,而后才越来越发展出了公共性为主的城市活动广场。

∙广场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称传统城市广场在演变进程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可以从两地的社会、文化传统方面找到原因,首先,中国传统社会是专制集权的,人们集会、言论的自

由受到压制,不能自由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事务。而同时期的西方城市中形成了

独立的市民阶层,建立了基于理性至上的政治和司法自由,其市民意识较强,对公

共集会等活动场所空间有较大需求。其次是我国传统的重农轻商的思想,导致商业

不够发达,影响了城市广场的发展。最后由于长期的内向型政治文化熏陶,人们习

惯与外界隔断,深居浅出,大多只经营自己的宅院,而很少关心属于公共活动的城

市广场。

3 西方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分析

总体上西方传统城市广场表现的是一种英雄主义式的、讲求构图和视觉美感的审美取

向。而现代城市广场。,尤其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广场设计受到非理性精神和新社会价值观的

冲击,其具体表现为:

3.1后现代语汇渗入城市广场设计

当各种非理性思潮纷纷在西方世界登场之后,后现代以多元的、边缘性、不确定性、悖论性、差异性为标志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性、整体性、中心性、确定向。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后现代游戏般的语汇消解了传统广场设计的英雄式主题,而代之以一种“叙事性”,在城市中创造了一个感情世界。

3.2 城市广场是展现现代艺术的舞台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生活和文化的容器,不可避免卷入各种现代艺术潮流的漩涡中。美国景观设计集团SWA设计的美国萨斯州的欧文市的威廉广场,则是将雕塑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籍尺度比例的转型与自然材料的配合,介入城市广场,彼此产生对立、呼应、协调的关系,从而将艺术的感染力拓展到城市的空间中。威廉广场的主题就是一组奔腾跳跃的比实物还大的野马雕像,他们以对角线的形式横穿整个广场空间。设计者用雕像的材质个色彩来表现美国西部特有的草原风光。

3.3 城市广场设计多样化及小型化潮流

有调查显示,广场的火力来源与多样化的活动,而多样化的活动是以功能多样化为基础的。多样化带来了对空间的划分,以满足不同人却的使用需求,因此活动空间的小型化是多样化的逻辑必然。西方的很多国家如美国的把波士顿广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厅广场、德国柏林文化广场等,在设计中也表达出了对多样化的追求,这进一步表明现代城市广场的多样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和趋势。

3.4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谚语“人往人处走”精辟地表达出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同时随着西方现代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的发展,西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超越了传统广场设计的重视美学构图、视觉装饰的法则,成为核心设计元素。是设计由传统的“空间——人的感受”的作用方式转向“人的行为——场所”的双向作用过程。

3.5城市广场设计从二维走向三位甚至四维空间

西方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由传统的表现二维平面构图走向了竖向和水平交织的三维空间效果。如哈林设计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纽约时代广场通过不同的水平标高,传造出三维的空间效果。

4 我国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以西方城市广场设计为参考系,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发展特点是起步慢而发展快。最初的城市广场概念是在20世纪初殖民地城市或租界的规划图中。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设计是从2世纪80年代中期,而建设高潮则是20世纪最后十年。由于这种快速发展,不可避使城市广场建设出现一些失误并产生负面影响。

4.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系统性规划,没有组织到城市网络中,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广场,与居民区缺少有机联系,难以形成吸引力。相反,那些靠近居民区的小型城市广场,甚至街头袖珍广场,往往是生机勃勃,人头攒动。

②广场尺度过大,功能单一,确定、少多样化和活力,设计手法雷同,缺少文化内涵,没有特色。

③广场缺乏人的关怀,没有认识到空间的主体是人,缺乏对人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④城市广场设计依然停留在一种二维的、过于重视平面构图的设计思维中。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尺度过大,为有利用西方古典轴线才能有效控制和组织巨大的广场空间。

4.2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国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在梳理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的不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成功的案例。

他们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现实,逐渐走上发展道路。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中,渐渐创造除了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的城市广场空间,如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广场的几次改造;注重场所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广场设计探索;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思路等等。

5 结语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我们迎来了一场城市广场的建设热浪,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广场的建设在模仿西方设计手法的同时,应多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前提,而不是单纯的业绩或者表面功夫,把城市广场的真正魅力呈现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

参考文献

1路军闫阳李孟波孙晓璐.中外城市广场的发展与差异的分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