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四大金融资产对比表
- 格式:xls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提示】虽然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没有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规范,但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分类与金融资产的计量密切相关。
因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如下图所示: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
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
但是,套期有例外。
(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名称初始确认金额取得持有期间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相关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贷:银行存款等持有期间获得利息宣告时:借:应收股利(利息)贷:投资收益发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股利)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借: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或相反会计分录)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利息调整贷: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分期付息: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一次还本付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投资收益长期股成本法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格(不包含已宣告但尚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贷:银行存款宣告时:借:应收股利(利息)贷: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等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权投资未发放的利息)发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股利)投资收益权益法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时应调整初始投资成本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等2、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等营业外支出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净损失)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净损失做相反分录2、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增加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减少做相反分录借:银行存款等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损益调整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其他权益变动—损益调整投资收益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或相反会计分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交易费用1、取得的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应收利息贷:银行存款等2、取得的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贷:银行存款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分期付息: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一次还本付息: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利息调整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借:银行存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或相反会计分录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下1、外购的借:投资性房地产贷:银行存款等2、自行建造借:投资性房地产贷:在建工程3、内部转换形成的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贷:开发产品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余额)1、计提折旧或摊销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2、取得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3、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2、借:其他业务成本(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模式下1、外购的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银行存款等2、自行建造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在建工程3、内部转换形成的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贷:开发产品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做相反会计分录取得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其他业务收入。
【新提醒】【版本分享】四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对比总表!重点!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只能是债券)1.对子公司(成本法)2、合营企业(权益法)3、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权益法)只能是股票,权益性投资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目的不是为了短期获利的近期内出售的股票、债券、基金,准备长期持有,且对被投资单位在没有重大影响,但可随时变售。
入账成本买价(公允价值)-买价中包含已经宣告未发放的股利(或-已经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总账科目,一级科目)成本法:买价-已宣未发股利+交易费用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股利)+交易费用入账的处理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公允价值入账)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已宣未发,已经到期未收)贷:其他货币资金(支付的总价款)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记借,折价记贷)成本法:借:长期投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已经到期未收到的利息)货:其他货币资金权益法:1、初始投资成本>享有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其他货币资金2、初始投资成本<享有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股权投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应收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等债券投资:比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利息调整(溢价时)贷:其他货币资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后续计量宣告分红或利息到期时: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收到股利或利息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起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分期付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和本金-本期计提减值准备成本法:持有期间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收到股利或利息时借:其他货币资金贷:应收股利权益法:1、发生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2、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备查簿登记)借:应收股利(现金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综合收益(也可反之)5、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债券投资:利息计提比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票面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股权投资: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发生减值处置时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在原计提金额内可以转回(相反分录)
值准备
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差额,可能在借方)(面值*票面利率)(差额,可能在借方)
借:资产减值损失
值准备
(可能在借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减值损失在原计提金额内可以转回(相反分
贷: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数)
股票投资→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贷:其他综合收益(实际支付的金
可确定
持有至到期息
资减值准备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可能在借方)②减值的转回
债券投资→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的比较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的债券投资按票面利率*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面值)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方)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的债券投资按票面利率*面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面值)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或借方)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1)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收益/亏损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贷方)贷:投资收益(或借方)(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利计入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贷)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贷方)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方)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比较注:被投资方发行亏损,不作财务处理。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或贷方)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方)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单位不作账务处理。
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不作处理可转回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 1、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或借) 投资收益(处置价款-账面价值)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贷) 贷:投资收益(或借)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贷方)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借:银行存款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溢折价+交易费用/或借方) -应计利息(未到期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涨跌价/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 积的累计收益金额/借:银行存款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面余额)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借: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或借方)-其他权益变动(或借方)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同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贷方)贷:投资收益(或借方)。
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章:中级会计实务(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一)金融资产分类的原则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以下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分类原则予以说明:(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类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①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
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②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2)持有至到期投资此类金融资产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①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
因此,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在将某项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可以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发行方重大支付风险。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按公允价值计量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资产的会计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处理后续计量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处置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初始计量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持有至到期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后续计量投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资重分类为可重分类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理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会计处理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初始计量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实可供出股票投资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售金融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资产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会计处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供出售金融资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产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处置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贷:投资收益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或:(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借:投资收益(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的利息)【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