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7.23 KB
- 文档页数:2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丝光工艺是一种常用于棉织物加工的技术,通过表面处理改善棉织物的性能和外观。
这种工艺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光泽度、抗皱性和耐洗性,同时也增加了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首先,丝光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
由于棉纤维本身没有弹性,因此棉织物通常会具有较低的柔软度。
通过丝光工艺,可以使纤维表面充分伸展,提高棉织物的柔软性。
同时,丝光工艺还可以改善棉织物的手感,使其更加光滑细腻。
其次,丝光工艺可以增加棉织物的光泽度。
丝光处理使得棉织物表面产生了微细的凹凸结构,这些凹凸结构可以反射光线,提高棉织物的光泽。
通过增加棉织物的光泽度,可以使其看起来更加亮丽,提高整体的品质感。
另外,丝光工艺还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
丝光处理可以使棉纤维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增加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棉织物的皱褶。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棉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更不容易产生皱纹,提高穿着舒适度和整体外观。
此外,丝光工艺还可以增加棉织物的耐洗性。
丝光处理可以使棉纤维与染料和纤维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从而提高棉织物的色牢度和耐洗性。
这意味着棉织物在日常清洁和维护过程中更不容易褪色或变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最后,丝光工艺还可以提高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丝光处理可以增加棉纤维表面的密度和硬度,从而增加棉织物的耐磨性。
此外,丝光处理还可以使棉纤维上的毛鳞片充分张开,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从而改善棉织物的透气性和抗菌性能。
总的来说,丝光工艺对棉织物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丝光处理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光泽度、抗皱性和耐洗性,同时也增加了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通过丝光工艺,棉织物的质量和外观都可以得到明显提升,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织物的需求。
关于丝光工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经过浓烧碱液处理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
丝光工艺机理丝光棉纤维经浓烧碱处理时,因为钠离子体积小,它能同时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环绕在钠离子周围的水分子形成一个水化层,当钠离子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结合时,水分子也同时带入,从而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迫使棉纤维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纤维的纵向卷曲几乎消失,纤维横截面由腰子状变为接近圆形,整根纤维由扁平带状变成了圆柱状,这时施加一定的张力,纤维经拉伸后,整齐度提高,表面平滑度提高,由丝光前纤维对光线的漫反射转变为较多的定向反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从而使织物显示出丝一般的光泽;棉纤维经丝光结晶度由丝光前的70%左右降至50~60%,由于纤维结晶度的下降,产生了良好的染色性能,同时也改善了死棉的染色性能,提高染色产品的质量。
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消除织物内应力去除折皱。
丝光主要用剂有:烧碱、耐碱渗透剂、醋酸等。
耐碱渗透剂的作用:加快丝光碱液的润湿、渗透,提高丝光效果,提高染色深度、鲜艳度、丰满度和光泽。
丝光机种类:直辊丝光机、布铗丝光机、直辊布铗丝光机、针织物圆筒丝光机、针织物剖平幅丝光机、短流程直辊打卷丝光机等丝光工艺程序1、梭织物丝光:浸轧浓碱→ 透风→ 浸轧浓碱→ 透风→ (预热洗)→ 布铗扩幅冲吸去碱→ 直辊冲洗去碱→ 蒸洗→中和→ 水洗→ 烘干2 、针织物丝光:平幅进布→光电整纬装置→直辊槽→二辊重轧车→五辊大筒轧碱机→二辊重轧车→布铗扩幅冲吸去碱→二辊重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重轧车→平幅落布。
3、丝光工艺条件丝光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包括:烧碱浓度、轧余率、碱作用时间、经向张力、纬向张力、淋吸碱次数、去碱温度、落布幅宽、落布pH值等。
丝光工艺原理一、丝光的含义1、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
2、碱缩: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使fibre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二、丝光与碱缩织物的特点丝光后:织物发生以下变化1、光泽提高2、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增强3、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织物平整度提高4、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变碱缩虽不能使织物光泽提高,但可使纱线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此外,强力及对dye吸附能力提高。
三、工序安排1、先漂后丝: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
2、先丝后漂: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花布3、染后丝光: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4、原坯丝光: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
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性。
棉布丝光分干布丝光和湿布丝光两种,由于湿布丝光含湿较难控制,因此以干布丝光较多。
其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随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较高,因此只有烧碱才具实用价值,某些酸和盐类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纤维素纤维膨化,获得丝光效果,但实际生产有困难,缺少实际意义。
无水液氨因分子小,纯度高,也是一种优良的膨化剂,20世纪60年代未曾进行过丝光研究,其产品的光泽和染色性能均不及碱丝光,但手感柔软、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较高,故近年来作为与后整理中机械预缩、树脂整理结合应用的新工艺,称为液氨整理。
四、丝光效果的评定1、光泽是衡量丝光织物外观效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可用变角光度法、偏振光法等测,但尚无统一的理想的测试手段,目前多用目测评定。
丝光棉、丝光工艺你了解多少?导语:我们常常会听到说“这些丝光棉”,“这些是双丝光棉的”,那么丝光棉究竟是什么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特点呢?(丝光面料)1、什么是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成为丝光。
丝光是纯棉织物整理的一种简单普遍的整理工艺。
丝光过程微观上是使棉纤维直径增大变圆,纵向天然扭曲率改变(80%→14.5%),横截面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甚至圆形,胞腔缩为一点,若施加适当张力,纤维圆度增大,表面原有皱纹消失,表面平滑度,光学性能得到改善(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转变为较多的定向反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织物显示出丝一般的光泽,这也是称这一过程为丝光的主要原因。
(丝光前棉纤维横截面)(丝光后棉纤维横截面)2、丝光有什么用?丝光后棉纤维截面变圆,对光的反射增强,所以丝光织物的光泽提高;另外丝光还可以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尺寸稳定性更好,织物平整度提高,穿着舒适性也大大提高。
3、丝光是指棉丝光吗?一般丝光特指纯棉丝光,这与棉纤维耐碱不耐酸的性质有关。
由于丝光是烧碱处理,所以与烧碱易变性的羊毛、蚕丝等制品则不能丝光,与棉混纺后也不能进行丝光处理。
一些与棉混纺的化纤产品,若其化纤的化学性质耐碱,则其产品可以进行丝光,但丝光产生变化的只是棉纤维部分。
所以羊毛的、蚕丝的等含蛋白质的纤维织物,不要相信有丝光产品哦。
4、双丝光是什么?丝光一般有,棉纤维丝光、棉纱丝光、棉织物丝光。
专利号ZL201210262533.8记录了一种棉纤维丝光的方法,但受限于成本和技术本身,目前并没有棉纤维丝光产品。
最常见的是棉纱丝光织物和棉织物丝光织物。
前者是织布前对织布的纱进行丝光,后者是拿没丝光的纱织成布再进行丝光。
而双丝光是指织布前对织布的纱进行丝光,再拿丝光后的纱织布,织布完再进行丝光。
5、液氨丝光丝光的加工不但有烧碱丝光,也有液氨丝光。
液氨丝光是利用氨的分子小,对织物渗透快,可进入纤维内部,引起纤维膨化而代替烧碱取得丝光效果。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丝光工艺是一种对棉织物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在纺织过程中应用丝光工艺,可以改变棉织物的表面特性、增强其性能,并赋予其丝光光泽。
丝光工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棉织物的外观、手感、耐磨性和耐洗性等方面的性能。
首先,丝光工艺对棉织物的外观造成显著影响。
传统的棉织物表面光滑度较低,构造较为粗糙。
而通过丝光工艺可以使棉织物表面更加平滑和光滑。
工艺的核心是将润湿剂均匀地涂敷在棉织物表面,使其充分渗透,并通过高温、高压的加工过程,使棉纤维表面更加紧致,降低外观上的皱褶和起球现象,从而实现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和改善外观效果的目标。
其次,丝光工艺对棉织物的手感产生显著影响。
棉纤维本身吸湿性强,手感较为柔软。
然而,经过长时间洗涤和穿着后,棉织物容易产生起球现象,使手感变得粗糙。
通过丝光工艺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棉纤维表面的纤维破损和起球现象,提高棉织物的耐磨性,使其手感更加光滑细腻,具有丝光般的质感。
此外,丝光工艺还可以增加棉织物的耐洗性能。
经过丝光工艺处理的棉织物在高温、高压的加工过程中,织物表面的纤维会发生微小的熔融并紧密交织在一起。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纤维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提高了棉织物的耐洗性能,不易发生毛糙和起球现象。
此外,由于润湿剂的应用,丝光工艺还可以大幅减少织物洗涤后的收缩现象,保持棉织物的形状和尺寸稳定性。
最后,丝光工艺对棉织物的抗皱性能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丝光工艺通过温度和压力的加工过程,使棉纤维表面的纤维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稳定的纤维膜。
这种稳定的纤维膜可以有效减少纤维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并提供额外的支撑,从而增强织物的抗皱性能,减少外观上的绷紧和皱褶现象。
总之,丝光工艺可以对棉织物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通过丝光工艺的处理,可以提高棉织物的外观、手感、耐磨性和耐洗性能,同时改善其抗皱性能。
这种工艺的应用使得棉织物具备了更高的实用价值和品质,提升了其在服装、家纺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1活度:在60C 、 P H=6和6 0 min 的条件下,1克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克数x,称为x 单位活 力。
20WF 对纤维重3浴比=溶液重量/织物重量 以体积量度代替重量量度,稀溶液比重d ~ 1.,故1kg ~ 1L,。
故转化为溶液体积(L ) /织物重量(kg ),即每公斤织物需加工液升数。
4轧压率:轧液率又称轧率或带液率 =(织物所带液重量/织物本身重量)X 100%,也可以表示为:轧压率=(湿布重量-干布重量)/干布重量X 100%5丝光:使用浓碱溶液处理棉机织物,其表面呈现出丝般光泽,其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即棉 机织物被定形。
6 Ba 值:Ba 值=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 /未丝光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量X 100%棉布 吸附Ba (OH )2的能力,表示棉纤维对化学品吸附能力是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7CDT 临界溶解时间,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涤纶圈形试样开始接触苯酚直到溶胀解体所需时间 (秒)。
8加工伸率: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拉伸,会发生一定的伸长,伸长率一般为 伸率 9缩水率:织物的经向或纬向按规定的洗涤方法处理前后的长度差与处理前长度的百分比。
10游离甲醛:当初缩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的甲醛量是恒定的,称为游离甲醛。
11氯损:在湿热(熨烫)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和活性氧使纤维受到损伤。
12释放甲醛:对于整理织物而言,一方面是整理剂中的游离甲醛,另一方面是交联或高聚物水 解后释放出的甲醛,统称为释放甲醛。
13粘着功 Wsl :指分离单位液固接触面积所需要的功。
15临界表面张力CST:以外推法求得,当cos B=1时,即完全润湿固体的液体的表面张力 16极限需氧指数LOI:指样品在氮、氧混合气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的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
17 T/C 织物的支架效应:炭化物作为支架使涤纶熔滴不易离开火焰,燃烧加剧。
18定向摩擦效应(D.F.E.)=谑-□顺(逆向摩擦系数与顺向摩擦系数之差)。
第三节丝光●丝光是在张力条件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纤维素纤维纺织品的加工工艺,有织物丝光和纱线丝光两种形式●机理:棉纤维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变化●目的:获得良好的光泽尺寸稳定性染色性能拉伸强度研究历程●麦瑟:1884年发现浓烧碱用途●1850年专利●洛尔:1890年施加张力,可提高光泽●1895年,开始工业化,成为麦瑟处理●麦瑟处理:有张力,获得丝光泽,丝光●松弛,织物紧密、弹性,碱缩一、丝光设备和工艺类型●基本设备类型布铗丝光机直辊丝光机弯辊丝光机●丝光工艺按浸碱的温度:冷丝光(15~20℃)热丝光(60~70℃)●从进布状态●干布丝光(干进布)●湿布丝光(湿进布)——浓碱液渗透好、处理均匀,缩水率低,染色均匀性好减少一道烘燥程序织物水分,冲淡碱液,增加回收负担生产多以干布丝光为主●工序安排●坯布丝光:●漂前丝光:●漂后丝光:丝光效果较好,织物白度稍差●染后丝光:表面易擦伤和染色不匀●丝光效果检验钡值:测定丝光棉试样与未丝光棉试样吸附氢氧化钡的比值,再乘以100。
●涤/棉丝光烧碱浓度一般低于处理纯棉时的温度二、丝光原理●浓烧碱对纤维素的作用●不可逆的化学改性过程●浓烧碱:可渗透到无定形区,还可以渗透到晶区,使晶格发生改变,将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只有到一定浓度时才会产生丝光作用●浓碱液处理能消除纤维中一些弱的结合点,使纤维受力均匀,减少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纤维断裂,提高了纤维强度(二)张力●纤维得到拉伸而不发生收缩,纤维表面的皱纹消失,变成光洁的圆柱体,对光线产生规则反射,显现出光泽●无定形区分子伸展得较为平直,或排列得趋向于整齐●纤维分子间形成新的结合力和氢键,纤维取向度提高●水合理论●形成纤维素钠盐和醇钠化合物●钠离子水化能力很强,当它与纤维素结合时,带入大量水分,引起纤维剧烈溶胀●膜平衡原理●纤维内部:膜内系统●外部碱液:膜外系统●可解释碱液浓度过高或碱液有食盐,导致溶胀减少1. 烧碱浓度●只有当烧碱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后,才能引起棉纤维发生显著的不可逆的溶胀●根据试验,当碱液浓度大于8%时,棉纤维的直径和长度随碱液浓度的提高而分别急剧增加和缩短●纤维收缩规律和直径增大规律相似1-5:纤维在碱液中继续溶胀6:溶胀后再浸入水中开始发生收缩7:完全干燥后●棉纤维在浓碱液中逐步发生溶胀,若再经过水洗和干燥,直径会缩小一些,长度也会有所增长,但不能回复到原来状态●若要达到钡值150的处理效果,只需要170g/L的浓度即可,但考虑到光泽和棉布本身吸附一定的烧碱量,生产中采用260~280g/L2. 张力●施加张力对光泽的改善明显比松弛处理好,对棉纱强度的提高幅度更大●棉纱线的断裂延伸度则随着张力的增大而降低●张力过大,对产品的光泽增加不多,却使断裂延伸度下降●松弛处理对织物光泽和强度的提高较小,却可以提高织物的弹性,使断裂延伸度有了较大增加●丝光可以消除纤维内原来存在着的应力,增加织物尺寸稳定性●伸幅程度对成品纬向尺寸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伸幅速率也需要考虑●纬向张力靠布铗链之间伸幅距离控制,经向张力则由调节前后轧碱槽轧车的线速度来控制3. 温度●烧碱与纤维素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纤维的溶胀●在碱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产品的收缩率和钡值越小,有降低丝光效果的作用●温度低,需要较强的冷却能力;碱液浓度显著增大,使碱液难以透入纱线的内部,造成丝光不透,造成表面丝光4. 时间●碱液均匀渗透需要时间,主要受温度和织物润湿性能(前处理质量)影响,另外还受织物组织结构和碱液浓度影响●可以加入润湿剂加快渗透速度,但会增加丝光废液回收困难,故很少使用●可适当提高碱液温度和反复浸轧碱液(二)冷热丝光工艺对比● 1 . 棉纤维在浓碱液中的溶胀行为●平衡溶胀——棉纤维的最大溶胀●在低温(5℃)时,平衡溶胀值最高●随着温度的提高,平衡溶胀明显下降●达到60 ℃时,平衡溶胀几乎不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2. 溶胀速度●工业实践中,丝光浸碱溶胀时间一般限定在30~60s,故纤维的溶胀不可能达到最大溶胀。
第四章丝光§1 概述丝光始于1844年,直至1900年丝光工艺才正式用于印染工业。
最早发明此工艺的是Mercerixzng,麦塞处理可分为二种即:1、碱缩(Mercerixzng):指棉织物以松驰状态经受浓碱处理,结果使织物变得紧密,并富有弹性的加工过程。
主要用于棉针织物。
2、丝光(Horacelowe):指棉织物在经纬方向上都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烧碱溶液进行处理,以保持所需要的尺寸,结果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
通常棉及其混纺织物都要进行丝光。
由于丝光后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都发生了变化,除获得丝一般的光泽、尺寸稳定外,而且对染料的吸收能力、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都有所提高。
丝光剂:烧碱:是目前印染厂丝光用的主要用剂,其膨化性能好,价廉,使用方便,丝光效果也较理想,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烧碱浓度一般控制在260-280克/升;液氨:在常压和-330C的条件下,棉织物用液氨进行处理,可获得独特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点:1、织物手感柔软、耐磨性能好;2、织物弹性增加,尺寸稳定性好;3、对环境污染小(90%液氨可回收);缺点:1、需要特殊的设备(回收系统、制冷系统);2、一次性投资大,且生产成本也高;§2丝光原理一、水合理论基本观点:棉纤维在浓碱作用下生成的碱纤维素和水发生水合作用使纤维膨化,且为不可逆的化学改性过程。
论证:Cell-OH + NaOH →Cell-ONa + H2O钠离子是一个水合能力很强的离子,1克钠离子可水化66摩尔的水;当钠离子与纤维后会有大量的水分子会被带入纤维内部,从而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
一般来说:1)随着碱液浓度的提高,与纤维结合的钠离子数增多,水合程度提高,因而纤维的溶胀程度也相应增大;2)当烧碱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水全部以水化状态存在,此时若再提高烧碱浓度,钠离子能结合水分子的数量减小,因而纤维的溶胀程度反而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