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五 棉织物丝光及丝光效果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五棉织物丝光及丝光效果测试一、实验目的学习棉织物丝光的基本方法,了解浓碱、张力对丝光效果的影响及掌握丝光效果测试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棉织物或棉纱在适当张力下,用浓氢氧化钠(240g/L-280g/L)处理3分钟~5分钟后,织物表面可获得像丝绸一样的光泽,故取名为“丝光”。
特征:棉纤维在浓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不可逆的剧烈溶胀,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施以适当的张力可使纤维得到拉伸或不发生收缩,增加了尺寸稳定性,同时纤维细胞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这样纤维纵向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入射光的规则反射增强,即表面光泽提高。
丝光后棉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增加,对水和染化料的吸附量增大,化学反应能力增强。
丝光后棉织物强度比丝光前有所增加,在无张力丝光时,棉织物会发生较大收缩而具有弹性(针织物),通常称为碱缩。
丝光效果的评价通常是利用丝光后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提高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具体可通过测定纤维对染料、氢氧化钡或碘的吸附量来衡量。
除了通过对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来评价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丝光效果,比如X光衍射法,可以测定纤维结晶度的变化;纤维镜观察法,通过对纤维纵向和截面的观察,可以发现丝光后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变为圆柱体,截面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或圆形;缩水率测试,可评价织物尺寸稳定性等等。
但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分析纤维吸附性能的变化。
本实验对丝光效果的评价,采用纤维吸附性能的测试,做染色法和钡值法。
染色法是通过对比丝光前后织物的染色深度来评价吸附性能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
钡值法是将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分别浸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然后求出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吸附氢氧化钡的比值,再乘以100,所得数值即为钡值。
钡值越大,表示丝光后纤维的吸附性能越好。
钡值为100-105表示未丝光,150以上表示棉纤维充分丝光,一般丝光制品要求钡值在135以上。
三、实验内容1、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35cm(经)×20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丝光),10cm(经)×5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不丝光,做对比);氢氧化钠(250 g/l)、直接蓝5B、c(1/2Ba(OH)2)=0.25mol/l氢氧化钡溶液(M=171.34g/mol)、c (HCL)=0.1mol/l盐酸溶液(M=36.5g/mol)、2g/l硫酸溶液、0.5%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0.5%酚酞指示剂;丝光架(每组一个,共19个)、丝光槽(装250g/l碱液)、塑料盆(装2g/l硫酸溶液5L),不锈钢蒸锅5个(烧热水,水洗用)、烧杯、电子天平、铁架台、烘箱、烘干定型机(丝光完烘干用,节省时间)、剪刀(19把,有编号)2、实验处方及条件3、操作配置碱液250(g/L),放在丝光槽内,将试样绷紧在丝光架(各组自做标记)上,投入碱槽中,处理规定时间(5 min)取出(浓碱液事后倒入废液回收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棉布的基本特性和生产工艺。
2. 掌握棉布的质量检测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对棉布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纺织工程实验室四、实验器材1. 棉布样品2. 棉布质量检测仪器3. 计量工具(尺子、天平)4. 记录本五、实验步骤1. 棉布样品观察- 观察棉布的色泽、纹理、手感等外观特征。
- 记录棉布的规格尺寸。
2. 棉布成分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棉纤维的形态和结构。
- 分析棉纤维的长度、细度等指标。
3. 棉布物理性能检测- 断裂强度测试:使用拉力机测试棉布的断裂强度。
- 耐磨性测试:使用耐磨仪测试棉布的耐磨性能。
- 吸湿性测试:使用吸湿仪测试棉布的吸湿性。
4. 棉布质量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评价棉布的质量等级。
- 分析影响棉布质量的因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棉布样品观察- 观察到的棉布色泽均匀,纹理清晰,手感柔软。
- 记录棉布的规格尺寸为:宽X米,长Y米。
2. 棉布成分分析-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棉纤维形态为长条状,结构紧密。
- 棉纤维长度平均为X毫米,细度为Y支。
3. 棉布物理性能检测- 断裂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棉布的断裂强度为Z牛顿。
- 耐磨性测试结果显示,棉布的耐磨次数为A次。
- 吸湿性测试结果显示,棉布的吸湿率为B%。
4. 棉布质量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该棉布质量等级为XX级。
- 影响棉布质量的因素包括:纤维质量、纺纱工艺、织造工艺等。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棉布的基本特性和生产工艺,掌握了棉布的质量检测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对棉布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同时,我们认识到影响棉布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
八、实验建议1. 加强对棉纤维原料的筛选,提高纤维质量。
2. 优化纺纱工艺,提高棉纱质量。
3. 优化织造工艺,提高棉布质量。
4. 定期对棉布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九、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棉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实验名称:纺织品性能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纺织工程实验室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了解纺织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强度、耐磨性、耐洗涤性、耐热性等,为纺织品的选用、加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纺织品的性能测试主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对纺织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质量。
三、实验材料1. 纺织品样品:棉织品、化纤织品、混纺织品各一份。
2. 测试仪器:电子强力仪、耐磨试验机、耐洗涤试验机、耐热试验机、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强度测试:采用电子强力仪对纺织品的拉伸强度进行测试,按照GB/T 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条样法》进行。
2. 耐磨性测试:采用耐磨试验机对纺织品的耐磨性进行测试,按照GB/T 4895-2011《纺织品织物耐磨性试验方法》进行。
3. 耐洗涤性测试:采用耐洗涤试验机对纺织品的耐洗涤性进行测试,按照GB/T 8628-2013《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进行。
4. 耐热性测试:采用耐热试验机对纺织品的耐热性进行测试,按照GB/T 5713-2009《纺织品耐热性试验方法》进行。
五、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纺织品样品按照测试要求进行预处理,如裁剪、称重等。
2. 强度测试: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固定在电子强力仪上,按照测试标准进行拉伸测试,记录最大拉伸力。
3. 耐磨性测试: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固定在耐磨试验机上,按照测试标准进行耐磨测试,记录耐磨次数。
4. 耐洗涤性测试: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耐洗涤试验机中,按照测试标准进行洗涤测试,观察洗涤前后样品的变化。
5. 耐热性测试: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耐热试验机中,按照测试标准进行耐热测试,观察样品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强度测试结果:棉织品拉伸强度为20N,化纤织品拉伸强度为25N,混纺织品拉伸强度为22N。
2. 耐磨性测试结果:棉织品耐磨次数为500次,化纤织品耐磨次数为600次,混纺织品耐磨次数为550次。
判定面料丝光方法
丝光是指通过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织物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织物光泽和减少纤维的毛茸效应的一种加工方法。
判定面料是否经过丝光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外观观察法: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表面光滑、平整,光泽度较高,颜色鲜艳,质感强。
2. 手感触摸法:丝光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光滑,与未处理的织物相比,具有更好的舒适感。
3. 光泽度测试法:通过使用光泽度计对织物进行测量,可以得出其光泽度值。
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光泽度较高,一般会超过100度。
4. 燃烧法: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纤维在燃烧时会迅速收缩,且不易产生烟雾和异味。
5. 氢氧化钠溶液测试法:将一小块未处理的织物和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分别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其反应。
经过丝光处理的织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易溶解,而未处理的织物则容易溶解。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判定面料是否经过丝光处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如果要进行准确的判断,还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测试方法。
3. 分析不同纺织材料的性能差异。
4. 熟悉纺织工艺流程。
二、实验原理纺织科学是研究纤维、纱线、织物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应用的科学。
本实验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了解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质,掌握纺织材料的测试方法,并分析不同纺织材料的性能差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棉纤维、化纤(如涤纶、腈纶)、麻纤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强力仪、细度仪、色差仪、纤维长度测试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纤维基本性质测试a. 纤维长度测试:使用纤维长度测试仪,测量纤维的平均长度、最长长度、最短长度等。
b. 纤维细度测试:使用细度仪,测量纤维的细度,如线密度、支数等。
c. 纤维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d. 纤维色差测试:使用色差仪,测试纤维的颜色差异。
2. 纱线性能测试a. 纱线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b. 纱线细度测试:使用细度仪,测试纱线的线密度、支数等。
c. 纱线捻度测试:使用捻度仪,测试纱线的捻度。
3. 织物性能测试a. 织物强力测试:使用强力仪,测试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b. 织物透气性测试: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透气性能。
c. 织物吸湿性测试:使用吸湿性测试仪,测试织物的吸湿性能。
4. 纺织工艺流程观察a. 纤维制备:观察纤维的制备过程,如开松、梳理、并条等。
b. 纱线制备:观察纱线的制备过程,如并纱、络筒、捻线等。
c. 织物制备:观察织物的制备过程,如织造、整理、染色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纤维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力等基本性质数据。
结果表明,棉纤维的平均长度较长,细度较细,强力较高;化纤(如涤纶、腈纶)的平均长度较短,细度较细,强力较高;麻纤维的平均长度较短,细度较粗,强力较高。
2. 纱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棉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透气性较好;化纤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但透气性较差;麻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透气性较好。
纺织品的检测标准第一部分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一耐洗色牢度检测二耐摩擦色牢度检测三耐汗渍色牢度检测四耐热压(熨烫)色牢度检测五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六耐过氧化物色牢度七耐丝光色牢度实验第二部分纺织品的外观保持性一悬垂性能检测二刚柔性能检测三织物的起毛起球试验圆轨迹法第三部分纺织品的损坏检测一拉伸断裂检测二撕破强力检测三顶破强度检测第四部分纺织品的舒适性能检测一纺织织物的透湿性能的检测透湿杯法二纺织织物的防水性能的检测静水压实验三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第五部分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一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二甲醛含量检测(水萃取法)三甲醛的测定释放甲醛(蒸气吸收法)第六部分纺织品的功能检测一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二静电防护织物的检测方法第一部分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一耐洗色牢度检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纺织品都是要进行洗涤的,洗涤时纺织品在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洗涤,由于洗涤液的作用,染料会从纺织品上脱落,最终使纺织品原本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称之为变色。
同时进入洗涤液的染料又会沾染其他纺织品,亦会使其他纺织品的颜色产生变化,这称之为沾色。
1.检测标准ISO 105-C01-C05-198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EN20105C01-C05-199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试验1一试验5》,DIN EN20105C01-C05-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AATCC172-2002耐家庭洗涤无氧漂白色牢度》、GB/T 3921.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l一试验5》。
2.检测原理耐洗色牢度试验是将纺织品试样与一或两块规定的贴村织物贴合,放于皂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经机械搅拌,再经冲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耐洗色牢度共有五个试验方法,主要区别在于试验温度和时间不同,其他皆基本相同。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水解或形成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1 处方:NaOH 10g/l润湿剂JFC 1.5 g/l2 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留做煮练效果测试3 退浆效果的测试:步骤: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约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刻与紫标对比。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水解或形成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1 处方:NaOH 10g/l润湿剂JFC 1.5 g/l2 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留做煮练效果测试3 退浆效果的测试:步骤: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约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刻与紫标对比。
实验名称:棉织物的强力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纺织工程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棉织物的强力测试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棉织物强力测试仪器的使用。
3. 分析棉织物的强力特性。
二、实验原理棉织物的强力是指棉织物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力。
棉织物的强力与其原料、工艺、组织结构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棉织物强力测试,可以了解棉织物的强力特性,为棉织物的生产、选用和加工提供依据。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强力测试仪、剪刀、尺子、棉织物样品。
2. 实验材料:棉织物样品(纯棉布、府绸、卡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棉织物样品按照实验要求裁剪成规定尺寸的试样,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
2. 样品处理:将试样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毛羽、整理边缘等。
3. 强力测试:将试样安装在强力测试仪上,设定测试参数,进行强力测试。
测试过程中,观察试样的断裂情况,记录最大拉力值。
4. 数据处理:计算每组试样的平均强力,分析棉织物的强力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纯棉布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纯棉布1 | 40.5纯棉布2 | 41.2纯棉布3 | 39.8纯棉布4 | 40.8纯棉布5 | 41.5平均强力 | 40.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纯棉布的平均强力为40.6N,说明纯棉布具有较高的强力。
2. 府绸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府绸1 | 33.4府绸2 | 34.1府绸3 | 32.9府绸4 | 33.6府绸5 | 34.2平均强力 | 33.5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府绸的平均强力为33.5N,说明府绸的强力低于纯棉布。
3. 卡其强力测试结果:试样类型 | 平均强力(N)--------|---------卡其1 | 42.3卡其2 | 43.1卡其3 | 41.9卡其4 | 42.6卡其5 | 43.5平均强力 | 42.5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卡其的平均强力为42.5N,说明卡其的强力高于纯棉布。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在纺织领域,了解和掌握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系到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影响到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纱线的捻度、均匀度,织物的密度、厚度、拉伸性能、撕破性能、耐磨性能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关键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及其结果分析。
纤维长度和细度的测试对于评估纤维的质量和可纺性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长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手扯法、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法和梳片式长度分析仪法等。
手扯法虽然简单直观,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估计。
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法则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纤维的长度分布。
而对于纤维细度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中段切断称重法和气流法。
中段切断称重法是通过测量一定长度纤维的中段重量来计算细度,结果较为准确,但操作相对繁琐。
气流法则是利用纤维在气流中的阻力来间接测量细度,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纤维强度的测试是评估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拉伸断裂法,通过专门的强力试验机对纤维进行拉伸,直至断裂,从而得到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强度高的纤维在纺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能够保证纺织品的耐用性。
纱线的捻度和均匀度也是关键的物理性能。
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纱线的强度、手感和外观。
捻度的测试通常使用捻度测试仪,通过测量一定长度纱线的捻回数来确定捻度。
纱线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包括目光检测法和电容式均匀度测试仪法。
目光检测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进行主观判断,而电容式均匀度测试仪则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纱线的粗细变化,提供定量的数据。
织物的密度和厚度对于其外观、手感和保暖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织物密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或借助织物密度镜来完成。
厚度的测量则使用织物厚度仪,在一定的压力下测量织物的厚度。
拉伸性能是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织物的耐用性和穿着舒适度。
第1篇实验名称:棉花纤维质量检测实验目的:1. 了解棉花纤维的基本性质。
2. 掌握棉花纤维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3. 分析棉花纤维质量与纺织品质的关系。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棉检科实验室实验材料:1. 棉花样品: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
2. 棉花纤维质量检测仪器:纤维强力仪、纤维细度仪、纤维长度仪、纤维整齐度仪等。
3. 其他材料:天平、剪刀、尺子、取样器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样品准备1. 将棉花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杂、去灰、去虫等。
2. 使用取样器从不同部位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3. 将取样后的棉花样品进行干燥,确保水分含量稳定。
二、纤维强力检测1. 将干燥后的棉花样品进行开松、梳理,制备成纤维条。
2. 使用纤维强力仪对纤维条进行强力测试,记录纤维的断裂强力。
3.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样品进行重复测试,计算平均值。
三、纤维细度检测1. 将纤维条进行清洗、干燥,确保纤维表面清洁。
2. 使用纤维细度仪对纤维进行细度测试,记录纤维的细度。
3.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样品进行重复测试,计算平均值。
四、纤维长度检测1. 将纤维条进行清洗、干燥,确保纤维表面清洁。
2. 使用纤维长度仪对纤维进行长度测试,记录纤维的长度。
3.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样品进行重复测试,计算平均值。
五、纤维整齐度检测1. 将纤维条进行清洗、干燥,确保纤维表面清洁。
2. 使用纤维整齐度仪对纤维进行整齐度测试,记录纤维的整齐度。
3.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样品进行重复测试,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纤维强力检测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棉花样品在纤维强力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纤维强力较高的棉花样品,其纺织品质较好。
二、纤维细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细度与纤维强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纤维细度越低,纤维强力越高。
因此,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应注重纤维细度的控制。
实验 5 棉织物的丝光剪取两条25 cm×5 cm的漂白纯棉织物,分别固定在两个丝光架上(用针、线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丝光架的上杆,在试样的约2/3处与丝光架下杆固定,余下的1/3作为无张力丝光),调节丝光架使试样绷紧。
按实验处方配制碱液,将两个丝光架分别放入碱液中,室温保持5min,带张力热水(80~90℃)洗5min,洗2次,从丝光架上取下织物,冷水洗,硫酸(2g/L)中和处理5min,浴比1:20,充分水洗至近中性,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检验,变蓝说明已达中性,晾干留作丝光效果测定。
纱线丝光,将纱线有序地缠绕在丝光架上,调节丝光架使纱线绷紧,按机织物丝光方法进行。
比较不同碱浓度的丝光效果。
二、丝光效果测定(一)钡值法1. 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和仪器丝光前后纯棉织物,氢氧化钡,c(HC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带塞锥形瓶,烧杯,量筒,干燥器,烘箱,电子天平(精度为0.0001g),酸式滴定管。
2.实验步骤称取氢氧化钡10.71g,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c[]=0.25mol/L氢氧化钡溶液。
将丝光前后试样各准备两份,剪成小于5mm碎片,105~110℃烘2h,取出,迅速放入干燥器中平衡至室温,准确称取2g(精确至0.0002g),分别放入150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 c[]=0.25mol/L氢氧化钡溶液,浸2h,并不断摇动。
另取2个150mL带塞锥形瓶,加入30mL氢氧化钡溶液,放置2h,作空白试验用。
分别从每个瓶中吸取10mL浸渍液放入50mL锥形瓶中,加数滴酚酞指示剂,用c(HC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平行做两次,按下式计算钡值。
钡值=式中: V0——空白试验消耗标准盐酸溶液体积(mL);V1——丝光试样浸渍液消耗标准盐酸溶液体积(mL);V2——未丝光试样浸渍液消耗标准盐酸溶液体积(mL)。
纺织技术专业纺织物理性能测试教程作为纺织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纺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纺织物的物理性能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指导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纺织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测试方法。
一、纺织物的拉伸性能测试纺织物的拉伸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纺织物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这是评估纺织品强度和延展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拉伸性能测试可以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来完成。
首先,将纺织物样品制成标准的长条形,然后将其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之间。
通过逐渐增加外力,记录纺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而得到纺织物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二、纺织物的撕裂强度测试纺织物的撕裂强度是指纺织物在受到撕裂力作用时的抗撕裂能力。
撕裂强度测试可以通过使用撕裂试验机来完成。
将纺织物样品制成标准的长条形,然后在试验机上夹紧纺织物样品的一端。
通过逐渐增加外力,使纺织物样品发生撕裂,记录撕裂过程中的力值和撕裂长度,从而得到纺织物的撕裂强度。
三、纺织物的磨损性能测试纺织物的磨损性能是指纺织物在与其他材料摩擦时的耐磨损能力。
磨损性能测试可以通过使用磨损试验机来完成。
将纺织物样品与摩擦材料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磨损。
通过测量纺织物样品的质量损失或表面磨损程度,从而评估纺织物的磨损性能。
四、纺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纺织物的阻燃性能是指纺织物在受到火焰或高温时的耐燃能力。
阻燃性能测试可以通过使用阻燃试验仪来完成。
将纺织物样品置于火焰或高温环境中,观察其燃烧情况和燃烧时间,从而评估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纺织物样品的燃烧后的残留物质量和化学组成,来进一步评估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五、纺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纺织物的透气性能是指纺织物对气体的透过性能。
透气性能测试可以通过使用透气性测试仪来完成。
将纺织物样品置于透气性测试仪中,通过控制气体流速和压差,测量纺织物样品两侧的气体压力差,从而评估纺织物的透气性能。
实验五棉织物丝光及丝光效果测试
一、实验目的
学习棉织物丝光的基本方法,了解浓碱、张力对丝光效果的影响及掌握丝光效果测试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棉织物或棉纱在适当张力下,用浓氢氧化钠(240g/L-280g/L)处理3分钟~5分钟后,织物表面可获得像丝绸一样的光泽,故取名为“丝光”。
特征:棉纤维在浓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不可逆的剧烈溶胀,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施以适当的张力可使纤维得到拉伸或不发生收缩,增加了尺寸稳定性,同时纤维细胞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这样纤维纵向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入射光的规则反射增强,即表面光泽提高。
丝光后棉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增加,对水和染化料的吸附量增大,化学反应能力增强。
丝光后棉织物强度比丝光前有所增加,在无张力丝光时,棉织物会发生较大收缩而具有弹性(针织物),通常称为碱缩。
丝光效果的评价通常是利用丝光后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提高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具体可通过测定纤维对染料、氢氧化钡或碘的吸附量来衡量。
除了通过对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来评价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丝光效果,比如X光衍射法,可以测定纤维结晶度的变化;纤维镜观察法,通过对纤维纵向和截面的观察,可以发现丝光后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变为圆柱体,截面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或圆形;缩水率测试,可评价织物尺寸稳定性等等。
但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分析纤维吸附性能的变化。
本实验对丝光效果的评价,采用纤维吸附性能的测试,做染色法和钡值法。
染色法是通过对比丝光前后织物的染色深度来评价吸附性能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
钡值法是将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分别浸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然后求出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吸附氢氧化钡的比值,再乘以100,所得数值即为钡值。
钡值越大,表示丝光后纤维的吸附性能越好。
钡值为100-105表示未丝光,150以上表示棉纤维充分丝光,一般丝光制品要求钡值在135以上。
三、实验内容
1、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
35cm(经)×20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丝光),10cm(经)×5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不丝光,做对比);
氢氧化钠(250 g/l)、直接蓝5B、c(1/2Ba(OH)2)=0.25mol/l氢氧化钡溶液(M=171.34g/mol)、c (HCL)=0.1mol/l盐酸溶液(M=36.5g/mol)、2g/l硫酸溶液、0.5%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0.5%酚酞指示剂;
丝光架(每组一个,共19个)、丝光槽(装250g/l碱液)、塑料盆(装2g/l硫酸溶液5L),不锈钢蒸锅5个(烧热水,水洗用)、烧杯、电子天平、铁架台、烘箱、烘干定型机(丝光完烘干用,节省时间)、剪刀(19把,有编号)
2、实验处方及条件
3、操作
配置碱液250(g/L),放在丝光槽内,将试样绷紧在丝光架(各组自做标记)上,投入碱槽中,处理规定时间(5 min)取出(浓碱液事后倒入废液回收桶)。
带张力用80~90℃热水洗(此步正确操作应为热水淋洗,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此改为浸洗),洗5次(此步指定五人带防护手套操作,五个锅装热水一字排开,将布依次从每个锅过水,最后放入装冷水的塑料盆中,各组领走),然后从丝光架上取下织物,冷水洗,洗净后,用5g/LH2SO4中和,再用冷水洗,至布面无碱性(可用甲基
橙指示剂检查酸是否除尽,变蓝说明已达中性),然后在定型机(150℃×60s)上(以节省时间)烘干,留待作丝光效果测定。
四、丝光效果测定:
1.钡值法
称取氢氧化钡10.71g,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c[0.5Ba(OH)2]=0.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此步教师完成,配4个1000mlc[0.5Ba(OH)2]=0.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置于1000ml小口瓶中,每六组放一瓶)将丝光前后试样各准备两份(共四份),剪碎成小于5mm的碎片,105~110℃烘2h((剪后分别放置于两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连烧杯一起放入烘箱中烘燥,因实验时间不够,采取110℃烘30min的方法,烘干过程中可做染色实验以节省时间),迅速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并置于干燥器中平衡至室温,准确称取2g(精确至0.002g)(称两份),分别放入150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c[0.5Ba(OH)2]=0.25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浸2h,并不断摇动(可放入恒温振荡染色机中振荡,无需手摇)。
另取两个150mL带塞锥形瓶,加入30mL氢氧化钡溶液,放置2h,做空白实验用。
分别从每个瓶中吸取10mL浸渍液放入150mL锥形瓶中,加数滴酚酞指示剂,用c(HCL)=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平行做2次,按下式计算钡值。
钡值=(V0-V1)/(V0-V2)×100
式中:V0—空白实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1—丝光试样浸渍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2—未丝光试样浸渍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每个实验钡值测定作2次平行实验,测定并比较不同碱浓度的丝光效果。
注意:
2.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由教师完成。
共配4个,各1000ml。
②钡值试验应平行做2次,每次盐酸用量相差不得超过0.1ml。
如重复操作,所得钡值数据相差超过4个单位,说明测定不够精确,应该重做。
③配制氢氧化钡溶液时,氢氧化钡应稍过量。
在蒸馏水中溶解时应不断加以振荡。
在带盖的瓶中静放一昼夜。
然后吸取上层澄清液移至一个带盖的贮液瓶中,盖子要盖紧,因为氢氧化钡溶液易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沉淀而使溶液混浊。
在滴定过程中亦要求动作迅速,并防止激烈振荡。
④当在盛有试样的三角瓶中吸取氢氧化钡浸渍液时,应该用移液管的尖端将试样推向瓶壁,使更多的浸渍液挤出,这样可以更方便地用移液管吸取溶液。
2.染色实验
将丝光布和未丝光布各剪一块(5×5cm)。
浸入直接蓝5B染液(0.5g/L)中(浸入同一染浴中),加热至沸,染色15分钟,然后充分水洗去除浮色。
比较各试样着色的深度。
染色处方和工艺:
直接湖蓝5B 0.5g/L
浴比1:30
染色温度95-100℃
染色时间15min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试验钡值滴定结果需经教师签字后才能离开,并将原始数据和染色试样附于实验报告中。
六、思考题:
根据已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论述丝光在染整加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