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气象学会
- 格式:doc
- 大小:256.0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7月下杨雯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摘 要:文章利用MICAPS 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6月15日~16日呼伦贝尔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强降雨;高低空急流;对流不稳定;云图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4-0082-01——————————————作者简介: 杨雯心(1993—),女,内蒙古牙克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
1 天气实况根据呼伦贝尔市现有气象监测站实况显示。
6月15日20时~16日20时,全市出现暴雨量级的有40个气象监测站,主要出现在东部偏北地区,最大累计过程降水量在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为115.9mm,小时最大雨强也出现在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为25.7mm,其他气象监测站为大雨到中雨量级,该过程主要强降水时段出现在15日夜间~16日凌晨[1]。
2 环流形势如图1所示,6月15日08时呼伦贝尔市位于冷涡底前部,低压槽前,受低压槽的影响,下游的高压脊稳定发展,使上游系统受阻,移动速度减慢,形成了稳定的阻塞形式,15日20时,仍位于冷涡底前部,低压槽前,16日08时呼伦贝尔市位于低压槽附近,受槽影响,同时受阻塞形式的影响,造成天气尺度系统停滞少动,从而产生强降雨,16日20时槽线移出呼伦贝尔市上空。
200hPa 上存在高空急流,呼伦贝尔市位于高空急流中心的左前侧,850hPa 上呼伦贝尔市东部偏北地区上空有明显的风场辐合存在。
如图2所示,从海平面气压场上来看,15日08时~16日20时位于蒙古国境内的低压中心一直东移北抬,16日08时,中心位于呼伦贝尔市上空,使其一直受低值系统控制,同时地面上有冷锋过境[2-3]。
3 动力条件分析6月16日08时~20时200hPa 和500hPa 散度场上,高层为正值区(辐散运动),低层为负值区(辐合运动),高辐散低辐合的配置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
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3-07-10T06:41:47.22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华梦琪[导读] 从2022年6月16日08时至21日08时江西省累计雨量看,主雨带整体处在赣北地区,呈东西走向,最大降水中心位于赣东北位置。
三清山气象局,江西上饶 334700摘要: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micaps资料、三清山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三清山区域站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特征和物理量等方面,对2022年6月18-20日三清山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此次环流背景为500hPa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型,副高东退,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西南急流共同影响。
②同时200hPa高空辐散,赣北地区处于高空急流右侧,存在风速辐散。
③此次强降水过程有深厚湿层,水汽充足,不稳定能量增加,有利于出现对流性天气短时强降水。
关键词:三清山;大暴雨;天气形势;短时强降水1暴雨过程降水实况从2022年6月16日08时至21日08时江西省累计雨量看,主雨带整体处在赣北地区,呈东西走向,最大降水中心位于赣东北位置。
玉山、德兴、乐平等19县(市、区)连续2?3天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乐平、婺源、玉山等14县(市、区)的100个站点出现特大暴雨。
6月16日8时至21日8时,江西全省平均雨量129mm,县(市、区)平均雨量最大为景德镇市珠山区达445mm,德兴市411mm次之;点雨量最大为德兴市铜埠水泵站达704mm,上饶婺源县中州村686mm次之。
6月20日8时至21日8时,上饶市玉山县、信州区、广信区的6个站点出现特大暴雨,13县(市、区)的126个站点出现大暴雨,38县(市、区)的161个站点出现暴雨,点雨量最大为玉山县南山乡达309mm,玉山县横街266mm次之。
自18日起三清山正式进入强降水影响范围,其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131.5mm,19日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122.7mm,20日24小时最大累计雨量为206.1mm。
中国气象学会 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召
开
佚名
【期刊名称】《新媒体研究》
【年(卷),期】2021(7)24
【摘要】12月9日,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主办"2021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
会议以线上交流的形式开展。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交流会开幕式,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交流。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
【相关文献】
1.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讯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2.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区召开
3.中国气象学会 2020年全国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交流会在广州召开
4.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在乌召开
5.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全省气象服务技术方法交流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4·工 作 研 究2021年第4期新农民双城区2020年9月7-9日受台风“海神”影响天气过程分析与影响评估王双滨,王 磊,关宏波(哈尔滨市双城区气象局,黑龙江 双城 150100)摘要: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风暴,是破坏力极强,引发灾害的天气系统。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利用雷达图、高空、地面天气图及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受台风“海神”天气过程中预报及气象服务情况,2020年9月7日20时至9日白天,我区受第10号台风“海神”影响,过程降雨量较大,双城区韩甸镇雨量最大,降雨同时出现大风天气。
此次降雨造成我区大部分乡镇(街道)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受灾,部分村民房屋损坏。
灾害发生后,我局与应急管理局应急科进行联合调查。
针对这次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开展了全方位跟踪服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降水 台风 气象服务1 过程实况及主要特征(1)持续时间长。
台风“海神”对我区的风雨影响虽弱于“美莎克”但强于“巴威”,且由于三个台风的强降雨区域高度叠加,将加剧影响区域内的农田渍涝、作物倒伏,中小河流、水库等汛情。
(2)降温幅度大。
6日最高气温较高,8日最高气温下降7度。
(3)伴有大风天气。
9月8日双城本站及区域站联兴、万隆出现极大风速7级大风。
(4)过程降水量分布情况。
过程平均降水量为61.5mm,韩甸、本站、幸福、农丰、杏山、胜丰、单城、临江、万隆、五家、同心、联兴、乐群、金城、青岭、希勤、东官、公正、西官等19个乡镇(街道)到达50mm以上量级。
2 影响分析(1)不利影响:将加剧影响区域内的农田渍涝、作物倒伏,中小河流、水库等汛情。
(2)有利影响:净化了空气,抑制了灰尘,增加了水资源。
3 气象应急服务情况针对这次天气过程我局开展了无缝隙跟踪气象服务。
9月5日、7日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期;7日9时我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大风)III级应急响应;7日14时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7日15时双城区气象局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5时15分双城气象局联合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险预警;20时18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与当地电视台沟通,在晚新闻全文播出应对防范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为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在微信公众号《双城气象服务》发布台风的相关信息及防御指南。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篇一:气象应急工作总结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新余市气象局20xx年,我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部门核心任务,面对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积极应对、科学防御、主动服务。
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培训、演练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建章立制,完善规程,应急气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新余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作为《新余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19个专项预案之一,我市气象部门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完善各项应急流程。
为保证在《预案》及市政府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各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我市气象部门能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快速、有序地组织起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并使部门内各有关单位能主动、迅速地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我局专门制定了《新余市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规程(试行)》。
与此同时,分宜县气象局按地方政府要求,制定了适合当地的应急预案及其相应工作规程,这些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的制定,为我市快速、有序地组织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提供了有力组织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随着《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正式施行,市气象部门先后制定了《新余市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和《新余市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将《条例》和《预案》列入职工每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中,强化监督,依法行政,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积极投入、合理安排,加大应急队伍软、硬件建设为提高全市气象应急监测能力,市气象局在建立41个遍布全市所有乡镇的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下村中学建立了我省第一个校园自动气象站,在分宜县村村建立了气象应急大喇叭,建立了自动气象站维护保障体系,按要求建立了备件库、制订了维护保障制度、落实了职责分工,迁建了2个自动气象站,及时做好了巡检工作,排除自动站故障35次,确保了站网正常运行。
同时先后开通了闪电定位监测网和风云2号C星和D星并网接收,可实现15分钟加密接收一次卫星云图,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气象部门应急现场监测能力。
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2T05:30:11.87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17期作者:王林凤赵明文尤宏宇桂花[导读] 暴风雪经常是冬天的灾难性天气,但在大化岭地区春天也很频繁。
王林凤赵明文尤宏宇桂花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摘要:暴风雪经常是冬天的灾难性天气,但在大化岭地区春天也很频繁。
在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下,2021年3月28日至29日,春季过后在大兴安岭再次发生了暴力天气事件,由于大雪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造成城市道路严重中断。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极寒天气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兴安岭;极寒天气;特征分析引言由于气候差异,大兴安岭山脉分为呼伦贝尔市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大兴安岭山脉的南坡和北坡。
大兴安岭山脉北坡和南坡之间的边界主要以切希尔市的凤凰山为基础,北坡为北坡,南坡为南坡。
1概述暴风雪是中国大兴安岭冬季地区常见的灾害时期,经常伴随着寒潮、强风甚至暴风雪等恶劣天气。
在秋末和初冬,由于气温低,大雪常常造成自然灾害,影响和危及运输、电力设施、农业和农业生产以及人员和财产安全。
我们对暴风雪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1970年代后期的传统天气分析和诊断,到1990年代后的中期数字建模和非常规数据的使用。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对暴雪的原因、热结构和驱动力的诊断进行了多项研究;对山西暴雪091111过程的连续流动构型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雪量与散射场、水汽通量散射场、低层射线散射、射线会聚强度和湿层厚度直接相关;深入分析了暴雪时期剪切线的动态,得出结论认为,积极动荡区的演变与剪切线的发展、东移和北部恢复密切相关;暴风雪与暴风雨并存的天气过程是,大规模的风暴是高海拔的风暴,发生在低海拔冷空气堆的上方,水流的汇合和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暴发户的暴发户之间分析了斜向地形对降雪的影响,得出结论,由于斜向面向东收敛对气流的影响,斜向面半径收敛到800 HPA以上所产生的向上运动是接近进气坡的最强向上运动低层气温的平流对华北地区雨雪状态的影响:雨雪状态的变化取决于整个对流层的平流状态(850-950 HPA);对暴雪过程中采用的中型数值模型的仿真分析得出结论,华东地区暴雪发生的气象系统是回流情况下的冷锋、印度犯人的降雪阶段和地面及下游风电场中β级平均环流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对春季暴雪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降雪强度与雷达探测范围内所有高度的辐射会聚和散射密切相关;北京地区大雪的功率计算和成因分析是利用各种非常规的探测数据进行的:东南风靠近山前和平原,东风剖面位于边界层东部,边界层上方的对流层下方的西风分布在边界层下方从而增加动力和地面对流,改善北京西南地区的雪。
@青海气象»>应用气象裁灾害性天气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海显莲1温婷婷2朱玉军1(1.青海省气象台,西宁810001;2.青海省气候中心,西宁810001)摘要:2018年11月3—7日,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东部、海南州北部、黄南州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雪),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气温北低南高,极端性特征突显,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和公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湟中县部分乡镇出现雪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气象部门凭借丰富的预报经验和敏感的服务意识,进行了多元化、无缝隙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着重从准确把握降水相态预报、强化纵横部门联动、加强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强化遥感监测、提高气象信息员效能等5个方面探讨了针对灾害性天气气象决策服务关注重点或必要性,旨在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预警及气象服务,提升民众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致灾因子;气象服务引言青海地域辽阔,山脉绵亘,地势高耸,山川相间,河湖众多,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下垫面多样,加上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天气气候与全国其他地方差异很大,本省境内各地亦千差万别。
2018年11月3—7日,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东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雪),局地达轻到中度雪灾。
现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候历史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卫星监测资料及决策气象服务情况,对此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梳理,鉴于提高“三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气象服务能力。
1降雪实况2018年11月3—7日,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及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青海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见图1),其中,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东部、海南州北部、黄南州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雪),强雨雪时段主要集中在3日夜间。
过程累计降水量(区域站):西宁市城中区河湟公园为65.8mm、玛沁县昌马河乡60.1mm、刚察县吉尔孟乡环仓贡麻村36.2mm、湟中县共和镇新湾村33.5mm、乐都区共和乡磨石沟26.4mm o图112018年11月3—7日全省累计降水量实况图1作者简介:海显莲(1972年10月一),女,汉族,青海乐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加气象研讨会,并就气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交流。
在此,我代表我国气象科研团队,就“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这一主题,发表以下意见。
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严重。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作为气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现状1.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不断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多样化,预警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不断提高。
2. 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显著提升我国气象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卫星遥感、地面观测、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日益成熟。
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为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技术不断创新在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领域,我国科研团队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灾害预警模型、基于大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等。
4.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应用逐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在农业、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1.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目前,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领域的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缺乏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才。
2.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技术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在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在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模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3. 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应用不足气象灾害预警与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预警信息传播不及时、预警措施执行不到位等。
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业务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是气象部门讨论沟通预报思路、交流预报技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手段。
为组织做好电视会商工作,特制定本业务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定期进行的各类全国性天气预报业务电视会商(以下简称常规会商)和根据天气形势及任务需要临时组织的全国性专题预报电视会商(以下简称专题会商)工作。
第二章会商的种类第三条常规会商包括全国早间天气会商、全国中期旬预报会商、定期组织的针对重要节日及重大气象服务任务的全国重大天气会商。
第四条专题会商是指根据重大灾害性天气或突发事件任务临时组织的天气会商。
第三章会商的组织第五条国家气象中心负责全国天气预报会商的组织工作。
除常规会商外,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或突发事件任务时,国家气象中心可视情况组织专题会商;在此情况下局应急办、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和预报与网络司也可要求国家气象中心组织专题会商。
各省如遇紧急、突发的任务,需与国家气象中心进行会商时,应优先采取电话会商。
如确需电视会商的,可提前与气象中心联系建议其组织安排专题电视会商。
第六条当专题会商与常规会商在时间上冲突时,可在常规会商中增加专题会商内容,如两种会商不能合并组织的,一般应优先安排专题会商。
第七条各相关职能司和省局要求临时安排专题会商时,一般应提前四个小时以上通知国家气象中心(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的应急会商除外)。
国家气象中心在接到通知后,通过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相关省气象台联系确定专题会商时间。
第八条国家气象中心在确定组织专题会商后,应及时将会商内容和会商时间通知相关国家级业务单位和省气象台,要求相关单位做好准备。
同时,国家气象中心视情况报告有关职能部门。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应将新增的专题会商填写到一周会商安排中。
第四章会商的准备第九条国家气象中心根据天气系统演变特点并紧密结合预报服务需求确定天气会商内容和会商发言单位,一般应提前三个小时以上告知各会商发言单位的会商重点,要求其做好发言准备。
近10年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与应用近10年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应用。
通过不断改善与创新,现代天气预报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
当时,中国气象局开始引进美国的数值预报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于1995年研制成功了第一个国产数值预报模式-北京大气数值预报模式(BRAM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气象局相继研发了多个数值预报模式,如北京大气会同模式(BRAMS-1)、中国大气模式(ChinaMM5)等。
这些模式在国内外的气象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
二、技术创新近10年来,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在技术方面实现了许多重大突破与创新。
首先是数据采集技术的改进。
通过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天气预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全球各地的气象数据,从而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
其次是模型精度的提升。
借助于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现代天气预报系统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了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天气预报系统在产品推送和预警等方面更加智能化。
三、应用领域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农业生产。
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灾害防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和农事活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交通运输。
天气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重要影响。
合理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可以预先安排交通计划,避免不必要的交通拥堵和事故。
此外,天气预报还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旅游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四、挑战与展望尽管中国现代天气预报系统在近1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应用,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专业气象服务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专业气象服务日益普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这些服务依旧存在许多挑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专业气象服务现况,深入讨论了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专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引言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能够为人类带来安全、有效的防护,尤其是当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雨、大雪、大风、霜冻、冰雹、雷暴等,更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相关损失。
近几年,由于天气预报和预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和传播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使得气象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肯定。
1专业气象服务随着中国天气服务的不断进步,天气工作事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专业气象服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是气象部门为满足农业、工业、旅游、交通、电力、水利等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而提出的针对性服务,为社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支撑。
随着发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专业气象服务已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能。
尽管目前各级气象部门在推进专业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因此,应该加强对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研究,以创造更加精准全面的气象服务,为社会大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1]。
2专业气象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2.1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用户群不够广泛由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限制,许多人的思想意识尚未得到改善。
气象部门在提供天气预报服务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提供公益性免费服务,但如果将气象预报服务转向收费模式,很难让更多人真正接受并认同。
如果宣传普及不够彻底,不同行业的群众对气象部门提供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缺乏深入的理解,他们只能依靠电视广播和网络上的常规气象预报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而不愿意尝试更多的专业气象服务,从而导致专业气象服务的用户群体不够广泛,严重影响了其在社会和经济上的效益。
7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天气预报视屏、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课题:1.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电视节目音乐?2.说说自己对天气预报的了解。
①你平时看天气预报吗?②你从天气预报中知道了一些什么?(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二、了解天气预报内容:1.出示代表不同天气情况的图标,认认说说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小结各种天气情况:晴、多云、阴、雨、雪等。
2.欣赏视频天气预报,说说天气预报中说了些什么?3.气象预报员是怎么预报天气的,他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些什么?4.模仿气象预报员,学报城市天气预报三、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天气配对(出示图片,有晒衣服、穿雨衣出行、堆雪人)“从图片上看到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天气?”四、延伸活动:“怎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利?你知道有哪些灾害性天气?”《多变的天气》教案篇二[目标预设]1、认识晴、雨、雪、雾等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引发对天气的关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气需要做合适的事情,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Ppt课件小组操作板(含晴雨雪雾符号、√×?符号、图片插槽设置等)每组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引出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以晴天为例,结合幼儿回答,ppt 出示晴天图片假如请你用一个符号来记录晴天的话,你会怎么记录?我们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记录的——出示晴天天气符号(评析:从今天的天气导入,自然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利用幼儿已有的记录经验,建立起天气与天气符号之间的联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从天气转换到符号)二、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1)认识雨天符号(如当天为雨天,与步骤一中内容互换)出示雨天符号——看到这个符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吗?(评析:利用ppt链接,设计可随机调换的符号,可结合当天的天气与步骤一中的图片内容灵活调换)(2)认识多种天气符号出示多种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雾、雪、沙尘)除了晴天、雨天,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气?从符号中你也能找到吗?有没有你看不懂的?(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图片)(评析:当幼儿对符号有了概念之后,又从符号转换到天气,从众多的符号中找出相应的天气,初步感受天气的多样)2、了解同种天气不同程度的符号(1)出示三种雨天符号为什么同样是雨天,要出现三种不同的符号?(2)除了雨天,有没有其它天气也会用不同程度的符号表示?(结合幼儿回答,ppt 展示雪、风等天气不同程度符号,拓展经验)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级的风(评析:从单一的符号到三种不同程度的符号,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递进,上一环节是不同天气的变化,这一环节是相同天气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符号→天气的转换,再次感受天气的多变。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的通告气发〔2019〕3号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管理总局、中国盐业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中国气象局组织对2018年以前发布的现行有效气象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现将复审结论予以公布。
附件:气象行业标准2018年度复审结论附件2018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复审结论备注1QX/T 1—2000Ⅱ型自动气象站继续有效2QX/T 2—2016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继续有效3QX 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废止4QX 4—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修订待修订。
修订后转为推荐性标准5QX/T 6—2013气象仪器型号与命名方法修订待修订6QX/T 8—2002气象仪器术语修订正在修订。
项目编号: QX/T—2010—07,项目负责单位: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7QX 10.1—2002电涌保护器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修订完成修订。
QX/T 10.1—2018已发布,2019年3月1日实施8QX/T 10.2—2007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修订完成修订。
QX/T 10.2—2018已发布,2019年3月1日实施9QX/T 10.3—2007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修订正在修订。
2018年12月上旬大兴安岭北部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1-10-15T02:07:50.18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7期作者:王世坤吴树森张玉澎[导读] 通过对2018年12月上旬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和冷空气活动情况分析,王世坤[1] 吴树森[2] 张玉澎[2]1.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2.漠河市气象局黑龙江漠河 165300摘要通过对2018年12月上旬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和冷空气活动情况分析,准确预测出大兴安岭北部入冬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并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做好相关气象服务。
关键词环流形势寒潮天气气象服务1 前言大兴安岭位于中国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遭遇寒潮最早、出现次数最多、影响最为强烈的区域,因此,准确分析预报寒潮天气过程、做好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寒潮是指大规模强冷空气自高纬南下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强烈降温和大风天气,在水汽条件适宜时,会伴随降雨、雪、冻雨等天气[1]。
12月2日白天到夜间,大兴安岭北部出现强降雪,境内普降大雪,3日风力明显增大,最大风力达5~6级。
4日,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出现强降温,最低气温普遍在-35℃以下,达到“酷寒” 天气等级。
从8日开始,风力平稳,气温开始有所回升,持续近一周的寒潮天气过程结束。
2 环流形势2018年12月上旬,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为典型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图1),乌拉尔山附近的高压脊向北强烈发展,环流经向度较大,东亚大槽较常年明显偏强,鄂霍茨克海及其以西地区有切断低涡,中心强度达512dagpm,导致影响我地的冷空气明显偏强[2]。
3~7日,漠河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寒潮天气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达20℃以上。
从500hPa位势高度场和地面气压场的演变趋势来看,此次寒潮过程为较强高空槽经西西伯利亚逐渐东移进入我地,并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
从天气学分析,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有3个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