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实务课件——秘书机构设置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2
事业单位之——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机构设置校长办公室工作职责一、负责校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等会议的组织、记录及会议纪要的整理发布,督促、协调会议决定及其他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二、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和授权,协调行政各部门、各院(系、所)的工作关系及有关事宜,做好督办督查工作;三、起草学校的重要行政文件和校长的重要讲话,负责校行政公文的收发管理及保密工作,指导校内各行政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四、负责校行政印鉴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校内单位公章刻制、启用、回收等管理工作;五、组织、协调学校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六、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和来宾接待工作;七、做好校领导的服务及工作条件保障工作;八、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协调、处理工作、"校长信箱"的管理工作和安排校领导接待日相关工作九、负责编纂《大事记》、《信访简报》等;十、负责学校综合统计工作;十一、负责校办车辆的调度及管理工作;十二、完成上级部门和校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校长办公室秘书机构设置校长办公室主任工作任务分工蔡国春主任:1.主持校长办公室全面工作;2.校党政办公会、校长办公会、行政例会有关行政工作决议的督办和反馈;3.学校规划、计划工作的参与;4.学校重大活动的联络、组织、协调;5.来文处理、印鉴管理;6.行政信访、校领导接待日的安排及相关事宜的协调处理;7.学校综合统计工作及有关专项统计工作的协调;8.教学、科研、师资、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事务的协调工作;9.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领导:任校长、杨校长、刘校长分管人员:王璐、吴丁玲王作权副主任:1.分管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2.车辆的日常调度和管理;3.协助主任做好学校重大活动的联络、组织与协调;4.安全保卫、后勤基建、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校体委等事务的协调工作;5.完成校领导和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校领导:何校长、郑校长、方校长分管人员:郝达、姜南、马苏春钱向农副主任:1.文件、文稿的办理;2.校领导及办公室行政、内勤事务、设施设备管理;3.财务“一支笔”;4.学校信息公开、行政办公网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5.校园信息化、学生教育管理(包括研究生)等事务的协调工作;6.完成校领导和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秘书组织设置的原则
1.分级管理原则
2.精⼲原则
第⼀,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按需设置秘书组织,合理配置、因事(岗位)选择秘书⼈员。
第⼆,要按系统、科学的原则,对秘书组织进⾏合理分⼯,并且明确各⾃的职责。
第三,各秘书组织之间要相互协调,形成合⼒,以实现共同的⽬标。
3.效益原则
秘书组织的效益来⾃于两个⽅⾯:
⼀是组织设置和组织⼈员要精⼲(如上所述)
⼆是纵向上的层次和横向上的幅度要适当
(⼆)秘书组织的结构
秘书组织的结构,是指秘书组织中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形态。
1.秘书组织的管理结构
如某市政府系统的秘书组织实⾏两层管理结构:
⼜如某省政府系统的秘书部门实⾏三层管理结构:
2.秘书组织的领导结构
3.秘书组织的业务结构
4.秘书组织的⼈员结构
其科学组合应遵从以下两个原则:
⼀是"异质结合"的原则
⼆是分⼯合作的原则。
第四章秘书机构第一节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一、秘书机构的含义秘书机构即秘书部门,也就是秘书人员在其中从事秘书工作的地方。
二、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一)设置秘书工作机构有三个原则:1.凡独立单位必须设置秘书机构2.精简、合理、高效的原则3. 纵向层次尽量少,横向幅度可适当加大4.秘书机关与所属机关在工作性质上必须相适应(二)秘书工作机构的名称与组织形式1.我国的秘书工作机构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是指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领导下的办公厅或办公室,其名称由机关、单位或首长名称加秘书机构名称两部分组成。
狭义:是以“秘书”命名的局、处、科、室、股等部门,统辖于机关、单位或办公厅(室)之下,只负责文书、会务、联络、接待等工作。
2.秘书工作机构组织形式也有两种:分理制是指秘书工作机构内部下设分理机构,承办分工的具体事宜。
综理制是指所有秘书工作由办公厅或办公室统一或分派人员办理,下面不再分社部门。
这适合于秘书工作量不太大的机关或单位。
3.秘书机构的名称:中央的秘书级构称“办公厅”,这类“厅”是部级机构,采用分理制(即下面再设部门,以处理各种不同的秘书工作)。
省、部的秘书工作机构也称“办公厅”,这类“厅”是厅局级机构,也采用分理制,下设秘书处、机要处、信息处等。
省辖市、厅、局、区、县、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机构都称为“办公室”,但级别也不同。
除了乡镇办公室为股级,下不再分设。
再大的企业的秘书机构只能称作“办公室”,而不能冠名为“办公厅”。
有些部门以所属机关和专业性质同时命名的办公室,则不属秘书工作机构,而是直属部门,如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
社会团体的秘书工作机构,通常直接命名为“秘书处”,采用综理制,如“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秘书处”。
还有一种临时性的秘书工作机构,也叫“秘书处”,视其规模大小、工作多少,采用综理制或分理制,如大会秘书处之下的联络组、宣传组、后勤组等。
第二节各级各类秘书机构一、秘书机构的层次和类型(一)中央机关的秘书机构例:国务院办公厅设3个秘书机构,具体名称和职责如下:1.秘书一局。
《秘书实务》课件
第三节秘书机构设置原则
秘书机构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的综合性办公机构。
它隶属于领导机关并在机关内为领导工作和单位日常事务提供公务服务。
秘书机构的设置是否妥当,它直接关系到秘书工作的效率,甚至是单位的工作效率。
秘书机构设置总的原则应是:精简、纵向层次尽量少,横向幅度适当加大。
具体来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精简、效能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要避免机构膨胀,分工合理,运作程序简洁,减少层次,压缩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所谓效能,就是秘书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辅助能力,能高效地完成各项办公业务。
二、适应需要原则
所谓适应需要,就是要适应领导和管理工作综合辅助及公务服务的需要,适应事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由于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单位需要经常对外行文,因此需设立秘书部门,一般单位的秘书机构只有两个层次,即办公厅(室)下分科,最多不超过三个层次。
秘书机构一般只对本机关直接领导负责并受其领导,不构建不同层次机关秘书机构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下级机关秘书机构之间只存在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三、分级管理原则
秘书工作要为领导服务,这个领导主要指秘书部门所在机关的领导,而不是指上一级机关的领导。
秘书机构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本单位领导,任何一个秘书部门,都只对本单位、本部门领导负责,受本机关、本部门领导指挥,并主要为本机关、本部门领导服务。
因此,秘书部门的设置就要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本单位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来设置,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秘书机构行使自己的职权,为领导工作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四、相对稳定原则
秘书机构一旦建立起来,就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这就要求单位领导在设置秘书机构或者调整秘书机构之前,应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管理专家的意见,对机构的分合,编制的大小,职责的划分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设置的秘书机构才能做到相对稳定。